第402章
下” 应属无误。据其舌脉表现及其自诉症状,脾肾阳虚,任带二脉不固已经显见,故而胞中津液滑脱而下。治宜温肾助阳,健脾止带。方用固胞断带汤为主。处方:人参15g,焦白术18g,茯苓15g,鹿角霜18g,煅牡蛎、煅龙骨各3g,续断、杜仲各18g,白芷、白扁豆各15g,炮附子、肉桂、炮姜、炙甘草各9g,糯米15g,5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食远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趁热先熏后洗阴部,然后加热泡足。保持心情平和,暂勿饮酒,饮食远离寒凉生冷之物,注意保暖,劳逸适度。 此方为家传,今略有加减。功能健脾温肾,固胞止带。主治脾肾阳虚,寒湿带下,日久不愈,纳差神疲,腰腹畏寒,下肢不温,带下清稀如注等症。 8 月9 日二诊。自诉:“效果很好,服药至第二剂时,带下亦有减轻,食欲渐振,随之饮食知味、腰腹冷痛等症也都有好转。5 剂药服后,带下基本止住。” 视其面色稍显微润,唇色、舌质微红,舌苔白润;复切其脉,仍显细缓,但比首诊时略显有力。嘱其原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 8 月20 日三诊。自诉:“带下已有6 天未再出现,身体各方面续有好转,这是我两年多来感觉最好的一次,要我看就算治好了。” 复诊其舌脉,面色、舌质已见微红,脉来缓匀微显有力。为巩固疗效,嘱咐汤药续服3 剂,改为1 日半服1 剂。另取5 剂去糯米,共研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待汤药尽剂,接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糯米、山药、芡实各15g 煮稀粥送服。首诊时交代的注意事项,切记忽忘。 顺访1 年,包某的寒湿带下治愈,加以个人饮食等方面注意调养,带下未再明显反弹,身体也比以往要好。 就在治疗包某的同时,一81 岁徐姓老妇人老年白崩,症状比包某还甚,带下色白清稀,量大如崩,在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3 日病势不减。来我这里时,已见面色苍白,双目无神,唇色淡紫,身体羸弱,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即用治包某方加炙黄芪60g,人参量用至30g,取3 剂,嘱咐其家人:1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汤宜浓不宜淡,量少不宜多,每次服少量,1 ~2 日服1剂,3 剂药可以服4 天半至6 天,因为年龄大、身体弱、正气极虚之故,所以服药切不可过急。少量多次饮服,是以身体病情而定。总宜能够服下、病情渐有好转为度。若1 剂药服下病情未见好转,最好还到大医院治疗比较安全。 第二天下午患者儿子电话告知:“带下已经减少,精神也比昨天稍好。” 第三天电话又来:“带下已经止住了,还在慢慢喝药。” 5 天后患者儿子来告知:“谢谢您呀,老先生,我母亲的白崩已经完全止住,身体精力也在恢复。” 按语:寒湿带下清稀如注,无论年龄大小,凡属日久不愈,正气不足,或伴四肢不温,腰膝畏寒,甚或小腹冷痛,舌淡脉细,乃脾肾虚寒、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所致,非大补热补以固胞宫,则难以速见其效。上2 例并非个案,只要辨证无误,上方用之屡验。治愈后能够自我调养得法,复发者极少。但若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而不属于大虚大寒之证的,上方不可轻用!以防止之过早,反而滞邪遗患,给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所以同是带下,辨证十分重要。不然,非但用药乏效,还会留下遗患。 81.老年带下,五色杂见 曹某,女,61 岁。2014 年12 月6 日首诊。患者女儿告知:“母亲平时身体一般,就是肠胃不好,经常胃痛,有饮酒习惯,大便时结时溏,至于说这儿痛那儿痛的,都是干农活累的,歇息一下就好了。最近半个月老叫腰痛腹痛,小便像‘五花脓’样,而且持续不断。我生怕有啥大毛病,送她到两家医院做B 超、抽血化验等检查,结果都说内脏没发现问题,就是有‘妇科炎症’。可是治疗了六七天未见好转,她便嚷着要请您看看,还没办出院手续,就来您这儿了。” 视其形体偏瘦,精神尚可,面色略显暗红乏泽,舌质偏于暗红,舌苔微黄微腻;切其脉,沉滑兼弦偏数。我正分析
相关推荐:
机关算尽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华娱之生于1984
喜欢就是喜欢
城破时我在卖菜
菜刀通天
半步情错,上司滚远点
她是目的
吃心
开局签到一个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