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在斗气大陆与美女双修(多肉,np) > 第287章

第287章

正经火车出世? 联想到火车在铁轨上飞跑的场景,方正一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 还有一两个月就能造出火车,那现在应该早做打算....铁轨什么的还要提前安排... 良久,冷静下来道:“殿下,你是个天才啊,这回你立了大功了!将来整个朝廷都必须高看你一眼。” “是么?”李元照傻笑道,“那我儿子入学,你能不能办?你去找父皇说和。” “能,必须能!明天我就着手开始帮你运作,保证能说服陛下!”方正一拍胸脯保证道,“你那边也有事没事给陛下递个奏疏,有事没事提一嘴。” 这事情说难也不难,只要展现出强大的教学成果,那朝中大臣的交谈声必然会传到陛下耳中。 届时皇孙入学就可谓顺理成章了。 “那就好,你不是要做教具么?做什么教具,正好让本宫瞧瞧。” “殿下你先去休息,我找几个人帮我,马上就能做好。” ...... 第936章 育才放假 一个时辰后。 桌面上多出了一件形似盾牌的物件,顶部钉了一根铁钉,底部用木条划分出了五块区域,右侧还有一个小球,下面还有个弹簧结构,可以将小球上弹。 教具 底座是一个小马扎,可以打开将其撑起。 看着这怪东西,李元照陷入沉思:“这就是教具?” 可不就是教具?方正一心中得意。 这玩意就是经典的弹珠骗局,流行于各大中小学校园门口。 他一直都深受其害,小学被骗了二十几元,与几十包辣条失之交臂,简直让人悔恨终身。 至于这东西具体什么原理还是后来在抖音上看到的,因为悲惨的童年,记得倍儿清楚。 眼下这东西正适合当教具,可以忽悠孩子学习写作业。 “不但能当教具,还能用它赚钱呢!” “嗯?怎么赚钱?”李元照看着教具疑惑不解。 方正一提笔在教具上已经从左到右依次分割好的区域写下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七十两,一百两,随后问道:“殿下你有钱么?有钱我可以陪你玩两局。” “有钱,怎么玩?” “简单,你拉后面这个杆儿,球弹到对应格子里我就给你对应的银两,十两弹一次,我先让你试玩两把。”方正一淡定道。 “那你这不铁定亏么!”李元照乐了,手一伸上前拉动弹杆儿。 小球弹出,轻轻松松的落到了七十两那一栏。 “给钱!”李元照伸出手。 方正一脸一黑:“试玩给什么钱?” “亏死你啊!我先玩个十次,来一百两的。”李元照豪气的掏出一张百两银票拍在方正一面前。 方正一笑眯眯接过银票,手指在弹珠面板下悄无声息的动了两下。 “愿赌服输啊。” 半个时辰后,不顾在身后急头白脸追赶的太子,方正一拿着一千五百两银子还有教具飞也似地逃出了皇宫。 .... 一个月后 内阁内,一片和谐众人低头各自办公。 郑桥忽然道:“太子殿下又上奏了。” 李岩松道:“奏什么,还是让皇孙入育才小学?” 屋内人都抬起头,郑桥揉了揉眉心:“是啊,看来殿下是铁了心要把皇孙往那送,都已经第三次了。” 张东相冷哼道:“皇孙岂可轻易出宫?以往都是在詹事府学习,这个坏头不好开,纵然朝中不少大臣都将家中晚辈送到了育才,可是那儿的教学都是新式教学,且不可冒半点风险。” “那你还把孙子往那儿送?”郑桥打趣道。 张东相的脸忽然红了,羞愤道:“我那是看他们伙食不错,学费还算便宜,再说了,你没送?李公没送?” 李岩松面露不悦:“老夫开始可没想送孩子过去,老夫不过是看到朝中那些意志不坚的同僚都将自家子嗣送去,不送显得不合群,将来孩子没个玩伴不成。” “李公说的好,月中的时候您不是去育才小学上课了吗?里面现在况如何?”郑桥微笑道。 育才小学乃是寄宿制,寻常家长想要进入探视都很困难,加上本来就忙,基本上没时间过去瞧瞧。 李岩松摇头道:“老夫能看出什么来,就去那么一会儿,都是些稚童,讲课也听不懂。不过听幼师汇报,在里面情况还算可以,今天不就放假回家了嘛。” 提起幼师,内阁内众人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不少人想入非非。 这幼师定期家访可真是一大特色,穿着那月白色的旗袍,到家中一坐。 坐下也有讲究,两腿一并娇滴滴的斜坐,有时候还能露出一截雪白的脚腕。 举手投足间都是韵味...一家老小都盼着来啊! “放假回家也不知道学了几个字,背了几首诗。”张东相捋着胡子蹦出这么一句。 众人陷入思考。 是啊,当初报名的时候,听方正一一顿忽悠脑子一热就给报了。 他年轻时确实成绩耀眼,可见家中教学有方,可是适合他真就适合其他人么? 方正一的脑子明显异于常人.... “想那么多有什么用?等会儿下值了去育才把孩子接回家不就知道了?” ..... 时至下午,育才小学门口围满了人,马车将整条街道拥堵。 这是育才小学第一学期结束放假,几个月没见子孙的人也都亲自来接。 故此,来的都是高官穿还着官服。 虽然只是下午三四点的还未到下值的时间,但是在场的人没几个在乎准时下值的。 又不是底层打工的,下班那么准时干什么? 而张东相正在其中,垫脚伸头紧张向校园内张望着。 都说孩子是隔代亲,他虽然孙子多,但是这回送来的是最小的那个孙子。 名叫张岭,现在才五岁,这么长时间没见到,生怕孩子在里面受一点委屈。 等了十多分钟。 外面的大铁门才逐渐打开,张彪就站在一边,持刀而立,众人见状愣是不敢上前。 直到一声哨声响起,五十个穿的花花绿绿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张纸甩的哗哗作响,列队而出。 张东相目光焦急的在一众孩童中搜寻,片刻后一眼锁定了张岭。 高喊道:“岭儿!” 张岭也是一愣,粉嫩的小脸露出灿烂的笑容,两条小腿倒腾起来飞快跑向张东相。 “爷爷。” 听到熟悉的声音,张东相仔细看了看张岭。 高了!壮了!精神看起来也不错,没受委屈! 看哪哪都好,张东相脸上的褶子彻底抻开,一把抱起张岭。 张岭笑眯眯的在张东相脸上香了一个。 家庭作业一完成! 突然挨了这么一下,张东相顿时乐不可支。 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的小孙子,看到他手上握着张皱巴巴的纸便问道:“这张纸是什么?” 张岭脆生生的道:“这是方校长让我们给家里的下学期学费清单!” ...... 第937章 咱下学期不来了!! 下学期学费清单,上次不都交了一千两了吗?那不是一年的学费么,老夫理解错还是记错了? 张东相脑海中升起一丝不妙之感。 一手抱着孙子,另一手拿着学费清单低头开始研究。 不看还不要紧,一看之下,张东相顿时脸色发白。 还没看到银子要交多少,但是下面那一行各种费用的名目就已经让他感觉有些眩晕。 伙食费,教材费,幼教费,教具折旧费,郊游费....最他妈离谱的还有照明费!? 照明收什么费?想钱想疯了吗?这么大孩子晚上又不看书! 张东相迟迟没有反应,脸色有些难看。 除了他,育才小学门口接孩子回家众多高官也都陷入石化。 一阵风儿吹过。 一道悲愤的声音响起:“这他...这不是掉钱眼儿里吗!” “方正一这是勒索!这不是流氓行为吗?啊!把我们骗到学校里,然后再当猪宰!” “这林林总总加下来快有五千两银子了,五千两啊!养十个孩子都够了!” 要不是估计有孩子在场,不少人早就破口大骂了。 只能用稍微温和一些的语言开始向这个卑鄙小人发出控诉。 听着耳旁传来的声音,张东相也气的直哆嗦! 一千两,就当是喂狗了!下学期不来了行吧? 紧了紧怀中的孩子,他轻声道:“岭儿啊,咱不在这念书了,咱回家。” 不料张岭哇的一下,大哭出声:“不要,我要念!我要念!” 与此同时,周围的孩子都瞬间大哭起来。 在场的家长一时头大如斗,张东相连哄带骗的道:“岭儿,家里比这好的多,要什么有什么,咱不用跟人抢,回家里什么都有。” “我要同学陪我玩,家里有吗?” “呃....这个没有,但以后会有的。” “家里有幼师吗?她们天天晚上给我们讲故事。” “这个..这个可以有,爷爷多帮你找几个!” “我要方校长,家里有吗?” “你要他干嘛,爷爷学问比他大多了,懂得都比他多,你想学什么爷爷可以教你。” 看着张东相的老脸,张岭面露鄙夷:“爷爷不可能比方校长懂得多。” 什么?我不如他懂得多?! 张东相当场面带不忿:“那你说说,你们方校长懂什么了?” “十五岁中进士,爷爷你十五岁中过吗?” 张东相老脸发红:“进士也是分等级的,爷爷比他高多了。” 十五岁,这个天赋确实有点逆天,不过他一度怀疑。 方正一这小子不学无术的样,能十五岁中进士,是不是乾景战争的那些年,科举不严出篓子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历史上有几个十五岁中进士的,怎么就偏偏轮到他这个吊儿郎当的货了?! 张岭掰着手指头继续道:“爷爷,你知道谁是第一个发现红薯的人吗?” “是谁?” “是方校长。” “你知道谁是第一个发现土豆的人吗?也是方校长。”张岭如数家珍,“十七岁,方校长夜观天象,用肉眼发现黑洞,十八岁发明晶体管,二十岁创立微积分....” 啥!啥!啥!这说的都是啥?! 张东相听的满头雾水,左右看看周围人,就见各家的家长都一脸懵逼的听着孩子讲述着方校长的神奇发明。 终于等张岭一一讲完,张东相垮着脸道:“你们学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记的这么清楚,育才小学里教的都是这个吗?” 张岭道:“这都是考试内容啊,方校长说要让我们记一辈子,还要传给下一代,等我们都背熟了就把他毕生所学全教给我们。” “那天方校长给我们讲了一堂课,直夸我们学的好,他还敲着讲台哭了,当场吟了一首诗....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倒是很好,可见方正一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十分上心的,就是教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这诗应该还有两句吧?那两句念的是什么?”张东相好奇道。 “没了,就这两句。” “......” 行吧,看来课确实是方正一亲自上的,作诗还缺斤少两,一般人干不出来这事。 “方校长就没教你们点别的?”张东相神色缓和。 张岭露出笑脸:“有,学了好多了呢!比如,怎么一句话证明我们是大景人。” “什么?”张东相表情逐渐怪异。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喝了育才小学免费的牛奶...” 听着孙儿开始絮叨,张东相逐渐露出笑容。 这说的还像是个人话,不过他妈的牛奶怎么就是免费的了,老夫没交学费?方正一这个狗日的,连孩子都要骗! 夹带私货,真该死啊! “好了好了,岭儿,咱们先回家吧。” 张东相抱起张岭便向轿子走去,张岭开始折腾起来,口里念叨着:“我不回家,我要在育才念书!” “放假了,等咱们回家再说,听话嗷!” ........ 张府。 归家时已经到了晚膳的时刻,一大家子为了庆祝小孙子归来弄了满桌的丰盛饭菜。 张岭就坐在张东相身旁,等长者开始动筷,家中其余人才开始动作起来。 张东相第一筷子便给小孙子夹了块肉,亲昵的道:“回家了,多吃一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面对琳琅满桌的佳肴,张岭看着却有些兴致缺缺。 完全没有这个年级孩子贪吃的表现,就连对着那些浓油赤酱的肉菜,都不大有兴趣。 不过面对张东相夹过来的菜肴,张岭依旧甜甜一笑:“谢过爷爷。” 随即拿起筷子,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桌旁家人皆是莞尔,在安静的饭桌上都瞧瞧打量着张岭的表现。 在外面学了这么久,不期望孩子能学到什么厚重的知识,但是作为书香之家,礼仪是最起码的,吃饭总不能狼吞虎咽没个正形。 不过观察了几分钟,众人便放心了,张东相更是老怀大慰。 这孩子吃饭都一板一眼,细嚼慢咽,显然礼仪极佳。 甚至时不时还给他夹菜... 没去育才小学之前,孙儿可还不懂这一套,看来确实进步了不少。 但是看孩子吃饭不怎么积极,张东相问道:“岭儿,饭菜不合口味么?” ....... 第938章 异常懂事的小孙子 张岭小声嗯了一声:“好吃,但是没有学校里的饭菜好吃。” “那你们平时都在育才吃什么呢?” “早上吃,牛奶,鸡蛋包子。中午晚上吃炖羊排,炒菜,很多种基本每天都不重样。” 张东相笑了。 这一点上,方正一确实良心,看来当初他们去育才小学吃饭的食堂标准没有降低。 那里的厨子确实不一般,做出来的东西味道记得是比家中好。 等这一餐吃完,下人准备上前收拾,却见张岭已经拿着自己的小碗跟筷子正欲离开。 张东相道:“岭儿,你拿着碗筷要去干嘛?” “爷爷,我要自己洗碗。” 自己洗碗? 饭桌上,家人惊异的目光都朝张岭投来,而张岭则自顾自的迈着小短腿已经离开了饭桌。 张东相更是欣喜若狂! 孩子怎么能这么懂事?竟然自己做家务,还不用别人督促? 这虽然是最简单的都是寻常下人干的杂活儿,但是在不少世家大族中,老人都遵循着家训。 主张像圣人一样,身体力行,所以对干杂活儿这种事并不以为耻。 反而视作一种珍惜的美德! 朝中不少官员,虽然早已经身家无数,但是依旧保持着这种勤勉的作风,勤于家务,甚至还会去地里亲自种菜收粪。 如今看到自己只有五岁的小孙子主动跑去洗碗,张东相心里可谓乐开了花。 他那其他几个孙子可没像张岭这么主动过。 一家人互相看看,随后都笑了。 张东相更是亲自跑到张岭身旁,站在他身后亲眼看着孙儿洗完了碗筷,笑眯眯道:“好孙儿,快去休息吧,时间不早了。” 不料,张岭摇了摇小脑袋道:“不要,我要读书,爷爷我的书包放在哪了?” “读书?你认识几个字就读书,能看明白吗?是不是方校长交代你们回家要读书,不用听他的,听爷爷的话,你直接去休息就好了。”张东相虽然高兴,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学会主动洗碗,现在又要主动读书,多少感觉有些怪异。 说不准是学校留了什么作业,这么大孩子能看懂什么书? 张岭摇头晃脑道:“不行我要读书,我们方校长说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呵!他还说什么了?”张东相捋着胡子,眼珠乱转。 又蹦出一句好诗,待会儿得记下来。 “还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张岭慢条斯理的念着半阙半阙的诗。 张东相则是越听越心惊,最终忍不住浑身一哆嗦,大喊了一声“好!” 这方正一....诗才横溢,沉思翰藻! 我真是忍不住要赞美他啊! “这都是你们方校长做的诗?” “是啊,是啊。我们方校长说了,他平日不爱作诗,作诗最废脑子,所以连续做了几天的残诗,希望我们能领悟其中的真意,将来长大了,由我们亲自补足,到那时我们就算学有所成了。对了爷爷,你到底让不让我在育才读书?” 张东相咽了口唾沫。 就凭方正一这几首诗,一千两血赚,五千两不亏! 可是....这好像是个无底洞啊,将来方正一再加码怎么办呢? 难不成为了一个孙子的教育还能把家底儿全砸进去了? 得亏每家就招了一个,把孙子全送进去,把他老张家在京城六房都掏空了也上不起学啊! 想到六房都被掏空了,张东相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要说教育吧,目前来看给这孩子教育的确实好,但是还没好到要花五千两上一学期的地步。 再说,家里那么多人,岭儿这个表现要是被其他房看到,也要闹着去怎么办? 方正一这厮,现在明显露出獠牙了,丫就是为了敛财开的学校! 将来肯定要扩招,如果扩招家里再送几个孩子进去,那真是彻底要了老命了! 不行,绝对不能把这孩子再往育才送了! 张东相的目光移向张岭,张岭还眨巴着眼睛等待着爷爷的回复。 眼下怎么把孩子忽悠过去是个问题....拖着吧,拖几天孩子就该忘了! 打定了主意,张东相转移话题道:“岭儿,你先去看书吧,爷爷也有些事要办。走,咱们去拿书包。” 说罢,不顾张岭的反对,张东相扯着孙儿的小手,去找书包。 不多时便到了书房内,张岭看到放在桌上的书包颠颠的跑了过去。 这书包也是育才小学送的,上面还绣了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开口用扣子固定,左右还留了装水壶的口袋。 之前接孩子的时候张岭一直背在身上,张东相还没注意,现在在仔细一看感觉颇为新奇,于是问道:“岭儿,这书包是学校发给你的?边上的竹筒是干嘛的?” “这是学校做的水壶,带我们外出怕路上没水喝。”说话间,张岭已经打开书包,抽出其中的书籍,翻到了目录。 嗯,还真是细心,做个小书包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岭儿,你就坐在这看,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爷爷。”张东相扯了一把椅子,将张岭抱了上去。 目光一瞟,看到了书上的内容。 《乌鸦喝水》《狐假虎威》《农夫与蛇》《三只小猪》... 张岭翻到了乌鸦喝水那一篇,张东相凑过去看,只扫了几眼就心中有数。 是个简单的小故事,但是看起来意味深长,虽是用白话写就,给孩子看也无不可。 里面是用两种文字并排印刷,其中一种是方正一之前说过的简化字,这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这篇故事恐怕有上千字了,孙子都能认识? 张东相忍不住伸出手,指着其中内容,语气温和道:“岭儿,这里的字你都认识吗?” 张岭点头:“都认识。” 张东相眉一皱,翻了几页,特意挑了一篇生僻字很多,而且篇幅更大的文章,问道:“这里的字你也都认识吗?” “都认识。” 张东相眼里流露出震惊,指着一个黽字道:“这个字念什么?” “念黾” ...... 第939章 杀招迭出,连环暴击! 张东相怔了一瞬,黾字的用处显然比普通的字频率低的很,别说孙子这样的年纪,再大个五六岁能认识的人也没有多少。 而且这一本书里,满满当当的其他文字,孙子竟然都认识,可见识字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地步。 方正一的教育方法真的有这么神奇么? 殊不知,当初方正一定制教材的时候,特地预埋了一些生僻字让孩子学习 这些字别说孩子了,就连后世的九漏鱼,一本,二本,大专,甚至臭写网文的都不一定认得,还得去百度查。 幼童能学会这种生僻字,显然能在家长面前大大露脸。 这就是教育啊,孩子学什么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让客户满意才是正理,而学校的客户自然是家长... 接着,张东相又找了几个生僻字考验,张岭一一作答。 至此,张东相才扶着额头,带着惊叹之色承认了现实。 看着小孙子埋头苦读,他心中万分满意,方正一教法再好也不可能这么逆天,应该是咱的种好! 他年轻时就是读书种子,孙子有这样的表现也不奇怪。 “岭儿,育才小学里像你识字这么多的同学应该没有几人吧?”张东相带着骄傲的表情问道。 自家孙子这么优秀,同僚那些孩子根本不行! 不料张岭摇头道:“这些字很简单啊,我们个个都认识,不认识这些字,书怎么读呢?” 什么?这怎么可能! 张东相大惊:“那你们平时怎么习字的?” 张岭晃着脑袋道:“嗯...就是先是教我们拼音,然后再认字。” “什么是拼音?” “拼音就是拼音啊,可以帮我们认字读字。” 张东相恍然大悟。 音韵学,有专门教人读字发音的,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方正一家教里独特的音韵法。 “你继续讲。” “除了课上要识字,每晚幼师还要给我们讲故事,可是她们每次都把故事讲到一半,讲到让人激动的地方就断了,真可恨啊!” “所以我们宿舍的同学就只能找字典,自己查,才能把故事看完,时间长了这些字就认识了不少。” 张东相点头赞许。 原来如此,让孩子主动学习,这个法子好! 张岭继续道:“我们学校里每天还有活动,有各种比赛,有比唱歌,

相关推荐: 冰可乐(校园1v1)   含苞已放_御书屋   情趣用品体验师   高中美少女篮球员的轮姦盛宴   掌心茸花(1V2 强制 伪骨)   消弥的海(青梅竹马1v1)   成为血奴领主的禁脔(1v2,血族,强制高H)   遇蛇(人蛇、1v2)   炮灰又把主角攻了[快穿]   恶神【西幻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