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是对狂热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剂...” “差不多了得了啊,这胖子没什么用就丢了吧,在船上也是浪费粮食。”郑汇道。 卡乐咪遗憾的停下了动作。 当初他在东郊大学记住的口号还没喊完呢。 看着陷入昏迷的大主教,卡乐咪上前:“狗哥,搭把手。” 赖狗儿点头,两人一头一尾,咻的一下将大主教丢入海中。 整个人呈现完美的抛物线,臀部入水... 等处理完,卡乐咪四处看了看问道:“小帅呢?” “小帅他...创业去了。” ... 港口混乱不堪,一群洋人到处呼喊着,开船欲前往追击。 一道包着头巾的身影,趴在一处民宅墙边。 看着远去的航船,眼里噙满了泪水..... ... 第865章 国师来信 东郊大学,校长室内。 方正一埋头苦干,提着笔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在一本空白的线装书上奋笔疾书。 由于速度过快,这字迹显得极为潦草。 写了两个小时从细胞的组成到遗传基因,再到万有引力定律... 最后直接用上了尺,在白纸上画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元素周期表...最后在完全错误的表格里填上了完全错误的元素... 由于字号极大,这本略薄的线装书很快便已经被写满。 写满之后,方正一小心翼翼的将本子提到了油灯之上。 眼看着火苗逐渐吞噬了大半本书,方校长开始抡起胳膊猛甩。 残灰余烬四处飘飞,火势熄灭。 烧完后只保留了不剩二分之一的书籍,封皮上还清晰的保留着几个大字。 翻开残书,其中的内容隐约只能看出只言片语的名词,不少地方还黑乎乎的... 至此,方校长满意的笑了。 以后这就是方家的传家宝了! 不过咱这一把火呀...烧退了世界文明几百年。 剩下的就等着后人跟随至圣先师的留下的线索,重新挖掘古人的智慧吧... 美滋滋的想了一会儿,方正一打开抽屉。 将这本令后世全球无数学者专家感到痛哭流涕,万分惋惜,抱憾终身的集大成之残作收入其中。 屋内有些脏乱,方正一起身准备收拾。 刚要有所动作,校长室的门便被推开了。 只见李元照背着根鱼竿径直走到屋内,皱着眉抽了抽鼻子。 “什么味儿?你这失火了?” “哦哦,刚才不小心把草纸烧了。殿下怎么又来了,能不能换个地方钓啊?您这天天来,那帮学生都有样学样了。” 李元照浑不在意,嘿嘿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小气劲儿,钓你两条鱼心疼的跟什么似的。” “我这有一封你的信,是金国那边送来的,今早从鸿胪寺那边听说,我还特意帮你跑了一趟。” “殿下请坐。” 方正一接过信封拆开,仔细阅读起来。 五分钟后。 方正一拿着信神情有些恍惚,李元照见状问道:“怎么了?” “阿里白死了...殿下你自己看吧。” 李元照拿过信纸看了一遍,半信半疑道:“这...他到底是死于那块毒玉,还是药啊?” 方正一揉着眉心,叹道:“都有吧,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或许真是太蠢了。” 听闻阿里白之死,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虽然他死了自身的隐患消了,但毕竟也是亲自教过的弟子,虽然路子走歪了。 而且死法感觉蠢的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这信中的内容之离奇,更让他感觉有些惊讶。 信是帕巴国师亲笔写的,内容则是阿里白病重,御医服药效果不佳。 最后阿里白竟然自作主张,找人定制了针头针管...将药注射进血管之内,结果当日暴毙! 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死于未知草药注射液的人了。 这种后世两头都不认的怪胎就这么被他发明出来还亲身实践了,也不知是哪来的奇思妙想... 至于剩下的内容便是帕巴在国内已经将局势稳住,叙一叙旧情之类没营养的话。 “宫中可否接到此消息?”方正一放下心事问道。 “应该是有的,除了给你的信还有给朝廷的信,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单独通知你一个啊。” 方正一微微点头:“殿下,跟我入宫一趟吧,这封信还要拿给陛下瞧一瞧。” 李元照眨眨眼:“父皇肯定知道,没这个必要吧,那我不白来了?” “走吧走吧!回宫里钓,宫里鱼大。” ...... 两人赶到养心殿。 景帝正忙于政事,郭天养通报才微微抬眸。 轻描淡写的看了方正一一眼,然后继续提下头,提笔勾画。 “儿臣拜见父皇。”两人同时道了一声。 景帝淡淡道:“行啊,难得知道还要回宫里看一趟,今日来见朕有什么事?” 方正一汗颜。 确实,除了上次被召进宫中,之后他再也没来过。 一是没啥正当理由,二是家里过的有点爽。 东郊大学女子学院成立,楚清寒那边是一点话没有。 虽然还没过门,但是不妨碍他先玩点暧昧的...感受一下蒂法的踢击。 没想到老岳父这竟然不满了! 没有照顾到啊,看来最近安逸日子过的太多,业务水平下滑严重。 “儿臣接到了帕巴送来的一封信,特来呈给父皇观看。” “既然是写给你的信,那给朕看做什么?” “事关国事,儿臣觉得不合适。”方正一的语气波澜不惊。 虽然老岳父不满了,但是越到这个时候反倒越不能露怯! “行了,看座吧。无非就是阿里白暴毙一事,此事今日朝会之时已经说了,没什么可看的。” 景帝搁笔,推开一叠奏章,抬起头道:“你来的正好,朕正想有事要跟你说。” “陛下请讲。” “当初你力谏选择平万县作为宽商试点,到了现在也该有些成果了。而且朕听说平万县的邻县新樟县又翰林之中调任了新官,治理颇有章法,政绩斐然,朝廷上下大加赞赏。朕还听说他们今年的岁入比去年提高了两成之多。” “今年横江府的岁入还没有上报,朕决定择吉日亲自去看一看,你就陪着朕一道去吧。” “朕知道你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平万县若是不成,以后就少折腾,也别在报纸里胡乱煽动。” 景帝说完,李元照开始眼珠乱转。 外出...外出那可有意思了,亲自去平万县瞧一瞧! “太子监国。” “......” 方正一心中有些忐忑。 平万县在他回来之后一直打探过消息,据说发展的不错,商业环境宽松。 至于怎么个不错法,心里还是没底,毕竟搜集消息的人靠不靠谱他也拿不准。 但是新樟县一年就能提高两成的岁入,这可是了不起的政绩。 看来翰林里还真出了个能人。 那就只能见真章了! “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启程?” “应该很快,选好了日子会通知你,你先回去准备一下吧。” “那儿臣先行告退。” ...... 第866章 出巡横江府 方正一走后,李元照试探着问道:“父皇,你准备什么时候让老方回来啊?” “我看他天天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也没回来的意思啊...您不是在等他先开口吧?” 景帝哼了一声:“你们两个一丘之貉,身上没有一点正事,胸无大志,难成大器!” “朕看见这个混账闲着就手痒,不过想让他回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还需要一些时间。” 李元照道:“什么时间?那暂代锦衣卫指挥使的陶晖我感觉不太行啊,好像比老方差远了。” “最近民间对于锦衣卫的民望远不如老方在时,而且人数似乎少了许多....” 景帝手指敲打着桌案,道:“行了,此事朕知道,也另有安排,无需你来操心。” “方正一要想回来,朕不能开这个口。要下面人心甘情愿的让他回来才行。” “否则朕乾纲独断直接让他官复原职,那朝臣该如何议论?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要毛毛躁躁的。” “什么方法?”李元照好奇道。 “这你就不用管了,乖乖留在这里监国,照章办事。锦衣卫那边的安排朕早已经定下,千万不要插手,也不必过问。” 李元照心念一动,露出微笑。 听这语气,似乎锦衣卫的安排跟老方有些关系... “儿臣知晓了。” ...... 皇帝出巡,这是了不得的大事。 若是国库空虚,恐怕出行一次都要对国家伤筋动骨。 但家国安定,国库充裕之时皇帝也愿意多出去瞧一瞧,看一看。 此番决定出巡横江府,景帝并未与朝臣多做商量。 所以不少反对之言直接冒了出来。 许多人更是强烈反对。 身为天子,出行一次要带动成千上万人陪同。 沿途还要派兵检查,提前部署安全措施。 更重要的是...扰民,皇帝所到之处要尽皆清场,百姓规律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所以在不少人看来,这更像是某种‘作秀’。 陛下打败金国,想着出去体验一番,万民山呼万岁的感觉,仅此而已。 但直到景帝亲自调整了出行规格...不少人闭上了嘴。 一切从简,安全程序按照以往,官兵提前开路。 但是随驾只带五百人在神机营,锦衣卫以及其他京营抽调的精兵,另外点选了几名官员。 其余人等尽皆在京,不必随驾。 纵然不符合礼制,但是景帝似乎铁了心要这么做,宣布过后当即下诏。 百官议论了没多大功夫便偃旗息鼓了。 反正也不远,来回来去最多十几天的功夫,从简就从简吧。 况且...不少人知道,平万县还有锦衣卫进驻。 只要安全不出问题,其他的都不是大问题。 ...... 吉日已到,皇帝出宫当日,百官相送。 方正一伴在景帝身侧,这次出行特意带了彪哥护卫。 看着只有几百人的护卫队,他不禁问道:“陛下,就带这么点人够么?” 虽然这几百人簇拥在景帝周围,看着很多,但是跟去建江那次的浩大场面一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景帝斜睨了他一眼:“五百人,朕都觉得多余。” “更何况这不是还有张彪勇士在此么?有他在,朕不担心遇刺。没问题吧,张彪?”景帝笑问。 张彪表情平淡:“无所谓,我会出手!” 景帝大笑:“好,很好!朕的贴身护卫都没你这般勇气,正一这般胆小如鼠的人怎么能带出你这样的猛士呢?” 方正一老脸一垮:“儿臣无所畏惧!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全,能尽善尽美就尽善尽美...” “呵,寻常宵小也配近朕的身么?”景帝说着,从龙撵上微微挺起身子,一撩外袍露出了一排短铳。 方正一缓缓张大了嘴:“陛下,您不硌吗?” “朕在跟你说宵小,你问朕硌不硌?”景帝瞪着眼,手上则是解开了腰带,直接朝方正一抛过来。 “硌,你就帮朕戴着!” 方正一接住腰带,嘿嘿一笑。 也掀开了外袍,腰后别了一圈短铳:“陛下,我也带了。” “.....,那就给张彪戴着。” 张彪闻言,默不作声的掀开大衣,两侧挂了十来支枪,左右两条大腿还各挂了两把:“陛下,我也带了。” 见三个人带了二十几支枪,景帝无语的靠了回去。 就这火力加上武力,三个人带点技巧能打一百个人... 圣驾继续前行,景帝忽然问道:“平万县自从允许宽商之后,便一直有人给朕上奏欲叫停此事。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对于平万县能否成事,你有多大把握?” 方正一想了想:“臣不知道,但是臣从桃源县派了不少商贾前往平万县经商,想来应该是有些成绩的。” “至于整体到底如何,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应该还要看杨风帆自己的本事。” “臣跟杨风帆也讲过一些经验,对自己的理念有充分的把握,桃源县就是最好的例子!” 景帝摇头:“说实话,朕不太看好,有人曾在奏疏中提起,说那里民风败坏,极为混乱。” “怎么可能?”方正一心一惊,他的情报里也没有这一条啊? “臣治理桃源县,县里可出了不少有德之人,这定是有人污蔑!谎言,绝对的谎言!” “嗯....其实说起民风败坏,还是提桃源县提的最多。”景帝冷不丁的道,“不过朕也能理解,你们那无非就是演一些下流的戏,出一些下流的书,经常搞一些下流的活动。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歪,百姓生计没有问题,朕也觉得那些下流事就不算什么问题...” ?! 方正一瞬间惊疑不定。 说这话什么意思?这是点我呢?知道我在家里又找了几个媳妇? 有可能啊... 想到这,方正一话锋一转,道:“不知陛下准备先去平万县还是新樟县?” “自然是新樟县,一来顺路,二来不少人可给朕极力推荐新樟县令孙盛,此人年纪不过三十五,但是才华出众,哪怕是此前在翰林之中都风评甚佳。” “他的成绩,朕已经不只一次耳闻。这是个人才,相信再给他几年,新樟县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 第867章 驾临新樟 圣驾出巡规模颇大,速度上自然慢了一些。 多花费了两日的时间才堪堪赶到新樟县地界。 既已下诏,新樟上下的官员是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的。 而且早已派出人手在外打探皇帝的行踪。 此刻新樟县外,全县的官员已经集体早早的在外迎候。 为首的正是新樟县令孙盛。 孙盛身形高大,容貌不俗,一眼看去便给人一种正气凛然之感。 所有人都显得有些焦急的时刻,唯有他气定神闲。 有官员不禁问道:“孙大人,陛下来了您就不急么?要不下官再让人回城内安排一番?” 孙盛轻轻挥手,自信道:“不必,本官今日的成绩,想来陛下定会满意。只可惜,给我的时间太短,若是等明年再来,新樟县比之今日必是天差地别。” 孙盛的确有骄傲的资本,自从他上任至今,改革吏治,整顿风俗,可以说殚精竭虑。 翰林院当初将他推举出来,就是作出成绩,为了反对宽商。 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他曾经打听过平万县的情况,那里商贾络绎不绝,环境之乱远超外界。 但是新樟县内,百姓各安其职,井然有序,抑商的举措一出就连物价也比之平万县低了几分。 这靠的便是联系地方的豪强士绅,毕竟新樟的主要生意都掌握在这些家族手中。 孙盛并非不知变通之人,当初严国安之死,犹在眼前。 严国安当初便是过于依赖偏袒士绅富户,才自食恶果。 所以他对地方豪强不是拉拢亲近,而是竭尽所能的打击! 这些家族名下的生意,他常派官吏前往巡查,一旦发现涨价便出手惩罚。 若是有小吏胆敢收受贿赂,或办事不严,他也绝不心慈手软。 整顿官吏,打击豪强,双管齐下方才收获了今日之成果。 这过程倒也谈不上太困难,毕竟他是京官下放,身上带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背后的各种资源足以让他可以踩着地头蛇办事。 这次等待陛下巡查完两县,自己也该升职回京,宽商这桩荒唐事也该叫停了。 孙盛如此想着。 身旁人又提醒道:“孙大人,要不在城外为陛下准备个欢迎仪式吧,只有咱们衙门里的这几个人站在这是不是过于简陋?” 孙盛思考片刻,摇头道:“不,陛下以节俭为美德,此番出行也是极为精简,当下这样最好。” “要是做的大张旗鼓,花里胡哨,陛下反而不喜。” “只要城里的卫生,治安做好就已经足够。陛下只是简单的走一走,最后会去县衙,查看今年的成果,至多不会停留超过两日,大家不必紧张。” “我们此番作出的成绩,足以傲视全国!试问我大景哪一县,能在一年的光景有如此大的增长?” 孙盛笑着问道。 “不错,全仰赖孙大人的治理之功,想来陛下定会龙颜大悦,破格提拔孙大人。” “此等功绩,平万县与我新樟相比,就是云泥之别!” 城外,一片彩虹屁声响起。 ...... 还有不到十里路便要到新樟县。 方正一坐在马上默默琢磨着。 难得岳父出来一趟,这是表达孝心的好机会。 等过了新樟县,平万县正好有一出盛大的欢迎仪式等着他! 五十台纸花礼炮,红地毯欢迎仪式,公益项目剪彩...夜晚大型烟花活动。 他已经提前去信通知了杨风帆。 甭看老岳父成天勤俭节约,心里老骚包了! 皇帝就喜欢看这个,只是端着不说而已,之前他整活儿哪次不都是嘴角都绷不住? 要不是皇帝身份在这,高低得带岳父出去洗个脚... 就是不知道杨风帆准备的如何了。 这种事不亲手办,总感觉不踏实。 又行一程,大部队赶到了新樟县外。 孙盛率领着一众官员齐齐下拜。 “臣等恭迎陛下。” 景帝微笑着抬手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众人起身。 景帝看了一遍,目光定在孙盛身上:“你就是孙盛?果然年轻有为。” 孙盛心中暗喜:“臣不敢当,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臣早已为陛下准备好下榻处,还请陛下入城!” 伴驾群臣心中雀跃。 尤其是李岩松、许温书、杨英才等一众老臣更是高兴不已。 到这可算是能休息一阵,这一路可给人快颠到散架子了。 却不了景帝对着孙盛道:“不必了!” “朕不欲扰民,在这都换上便装随朕微服探访吧,没必要大张旗鼓。” 郭天养错愕道:“陛下,那护卫..” “护卫驻扎在外,在新樟县内还能有什么问题么?不必多虑,有张彪陪着朕足矣。” 方正一轻轻推了一下,将张彪推至前方:“精神点!” 张彪挺胸抬头,显得壮硕无比。 孙盛也道:“诸位大可放心,城内的宵小已经被肃清一空,陛下的安全下官负责!”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大家也没什么再好谈的了。 只能换上便装,进入城内。 入城的一刻,景帝跟随驾官员便眼前一亮。 旁的不说,这环境卫生搞得是真好,沿途经过的几个县都远远不如新樟县干净醒目。 孙盛悄悄观察着其他人的表现,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知道方正一对于治理有一套独特的风格,卫生更是其中之重。 景帝又非常之欣赏他,那对于方正一的优点自然要大加学习,哪怕这个人在翰林中名声不佳。 但只要是好的,他就愿意采用。 “这城内百姓呢,怎么数量如此之少?” 走了一会儿,只看到了几十名百姓,景帝发出了疑问。 孙盛答:“知道陛下这两日要来,臣已经派人通知全城百姓,百姓也是怕惊扰了圣驾才不敢随意出门。” “不是你禁止了百姓出门吧?” “陛下再诏书中已经明令禁止不可限制百姓活动,臣不敢擅作主张,您继续向里走应该百姓便多了。” 景帝满意的点点头,他相信这种事孙盛没必要撒谎。 而且短暂接触下来,感觉这个人还是很坦荡的,第一印象不错。 “好,那你就先给朕讲一讲你是如何治县的吧。” ...... 第868章 经典再现! 孙盛桩桩件件开始讲起。 由小到大,讲的极为条理清晰,声调更是顿挫抑扬。 沿途经过商铺还有不少小贩在卖力吆喝着,大声报着菜价。 许温书熟知物价,时不时提醒景帝一嘴这城中物价低廉。 景帝听的连连点头,身后伴驾的几名重臣更是笑容满面。 人才呀,这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人才。 有理论、有行动、有实战,最重要的温文儒雅不卑不亢,不知比方正一那厮强出多少倍! 杨英才已经是掩藏不住表情中的得意。 时不时给方正一一个眼神。 见这烦人的老东西一直那眼神挤兑自己,方正一颇有些无奈。 他听着也确实不错,这孙盛的口才,包括一些做法,听起来简直完美。 堪称无懈可击! 翰林中果然有高人,看来这个绊子下的确实有些狠了。 不过方正一四处瞧着,总感觉有些地方让他莫名的感觉不舒服... 景帝也是如此,原本听着孙盛的讲述开怀不已。 但是愈深入新樟县城内,见得百姓越多便愈感觉有些别扭。 新樟县里的百姓...精气神感觉不是很好。 孙盛还在滔滔不绝,景帝开口打断,指着不远处的百姓问道:“朕沿途所见,县内百姓何以不少人有些瘦弱?” “啊?”孙盛有些没反应过来,顺着景帝手指的方向看去,讷讷道:“陛下是认为他们太过瘦弱吗?...百姓不就是这样的么?臣当新官上任之时,见到的百姓便是这样的。” 他说着,忽然感觉措辞有些不对,连忙诚惶诚恐道:“这都是臣的疏失,百姓生活还有许多可以提高之处,臣日后定当奋尽全力。” 孙盛背后的几名官吏,见状开始窃窃私语。 “无妨,朕只是有些好奇,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想到他毕竟就任时间短,或许新樟县之前就很穷苦,百姓状态不佳也属正常,毕竟不可能他一来就有改天换地的本事。 不过景帝这么一问,倒是给方正一提了个醒。 他又仔细瞧了几眼,心不禁缓缓沉了下来。 这可不只是精气神不好啊...更像是长久没吃饱饭的状态。 这样的人他见得太多了。 可是照理说又不应该啊,这孙盛的本领是有的,说的头头是道。 而且近年粮食连续丰产,地瓜土豆这等高产作物都已经推广开。
相关推荐:
妙不可言(H)
薄总的奶糖精是人鱼omega
暗烧(沙雕高干H)
捡到一条人鱼
丞相家的小娇娘_御书屋
校园春色合集
独上白玉京(高干1V3)
余生多喜欢(1V1 H)
GV那档子事儿之不远万里(H)
入将怀 (古言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