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横江府离京城这么近,百姓也不应该受饿,莫非是看走眼了? 景帝身后的李岩松、杨英才、许温书等人倒是聊的欢快,隐约间能听见孙盛的名字,看起来对于这种有能力的后进是欣赏备至。 等孙盛全部讲述完,景帝不禁夸赞道:“好,孙卿治理有功。沿途走来,确实称得上是秩序井然。” “百姓安居乐业,朕也安心了。这一路上旅途劳顿,你们谁要是累了就回去休息,朕想去城外看看农田的情况,亲自问一问百姓收成如何。” 闻听此言,孙盛身后的两名官吏脸色有些难看,又低声嘀咕了起来。 “臣等不累,愿陪陛下。”群臣齐声应了一声,不过心里都有点无奈。 谁能那么没眼色,这时候回去休息啊...陛下这体力忒好了点。 “请陛下稍等,臣去准备车马。”孙盛转身命人去准备车驾。 景帝这时看向方正一,问道:“你感觉如何?” “臣觉得...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方正一迟疑道。 “一会儿,你与朕同乘一轿。” ..... 轿内,景帝再次问道:“正一,你认为此地治理如何?朕要听心里话。” “陛下为何有此一问?”方正一反问。 景帝沉默了片刻:“孙盛所言有理有据,但是做事难在细节。” “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朕更懂,他能表现得如此完美,未免过于顺利了。而且朕看新樟百姓的状态远不如京城百姓,难道你没看出来吗?” 方正一想了想,道:“陛下慧眼如炬,臣也是这么觉得。但是臣也确实没能挑出毛病,最好的办法当是找几个百姓直接问问,陛下心有疑问刚才为何没找几个百姓呢?” “新樟县衙的人都在,如果真有问题,当着他们的面找与不找没有意义。不过既然你跟其他诸位爱卿都没有看出问题,或许是朕多多虑了,想来孙盛确实是有真本事,等都看完咱们就直奔平万县。” .... 车队驶出城外,很快便到了大片农田附近。 景帝率众下马,风有些大,成片的麦子在风的吹拂下,齐齐律动,赏心悦目。 景帝脸上重新挂起笑容:“看来今年的收成也应当不错,走吧继续往前看看。” 走了没多远的路,一道人影出现在田垄上,背对众人而坐,看穿着打扮是个农民。 景帝朝方正一使了个眼色,方正一心领神会小跑上去。 “老乡,你是本地人么?” 那农民回过头,手里握着个馅饼,瞧了眼方正一点点头:“是,有事?” “呃...你吃啥呢?”方正一盯着他手中馅饼问道。 “肉饼。” “刮着风你不回家,坐外面吃饭?” “看着麦子吃饭香,不想回,咋了?” 方正一再次仔细打量他几眼,神色有些莫名。 弄虚作假没人比得过他,而且他治县那么久也没见过这种神经病,古代种地的农民哪有这浪漫情怀,天天累死个屁的了,有时间休息还有心情跑这感叹美好生活?他现在可以确定了,新樟县绝对有问题! 景帝等一众人,起初听到二人对话还心中起疑,听到后面不少人都笑了。 一个寻常的农夫,吃的竟然这般好? 赞赏的目光纷纷投向孙盛。 孙盛也是笑呵呵的有些不知所措。 这人倒是赶巧,大白天的坐田垄上吃饭,还让陛下看见了! 方正一走回景帝身侧,低声道:“有问题。” 景帝心中一凛,神色不动,看向孙盛道:“不错,治下百姓竟然如此富足,看来朕不虚此行。” 孙盛道:“陛下谬赞,臣尚有许多不足,还请陛下指正。” 跟随孙盛的一众县官喜笑颜开。 却在这时,景帝又道:“你们都先回去吧,正一还有张彪、郭伴伴陪朕走走,人太多朕不喜。” 群臣面面相觑,尤其是孙盛,更是表情有些惶恐,心中万分忐忑。 我这是哪里做错了,让陛下不高兴了?好像没有吧... 李岩松等人也是如此想,奇怪的目光一时间集中到了孙盛身上。 孙盛诚惶诚恐道:“陛下,敢问是臣哪里有做的不是?” ...... 第869章 慧眼识人方正一 景帝神色如常:“不必多心,你做的好朕自然看在眼里,都退去吧,朕走一走便会带人回城。” “陛下,这荒郊野外的...” “行了,朕出来一趟你们提心吊胆个没完,诸位爱卿怎么如此胆小了?”景帝逐渐面带不悦。 说罢,转身率先离开。 方正一等人赶紧跟在他身后。 留在原地的群臣之间,气氛有些微妙。 内阁,吏部,户部等几名长官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陛下这等反应肯定是心有不满了,难不成刚才那农民有问题,是新樟县提前安排好的? 仔细想一想,好像是有些怪异之处。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孙盛身上,杨英才已经忍不住上前一步,直接质问他道:“那吃饭的农民是你安排的?” 孙盛一脸懵逼:“不是啊!下官怎能干出如此拙劣之事?” “陛下入城,下官真要胆大包天想要作假,那在城里做岂不是更好?况且,陛下想要来农田查看也是临时起意,下官哪有时间安排,又怎敢动这样的心思?” “大人,依您看陛下此番行动是何意啊?” 杨英才讷讷无言。 好像是这样,没必要而且也太仓促了。 回过头看向其他几位同僚,见几人同时向他点了点头。 杨英才放下心道:“既然你光明正大,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陛下或许是真的想走一走。” “你放心,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那凭你现在的成绩,陛下怎么会有意见呢?” “就算其中有误会,老夫也会与其他同僚为你主持公道。” 孙盛也松了口气:“那下官就放心了。” “行了,赶紧回去多找些人手来,在此地附近巡逻保卫陛下安全。” ...... 景帝一行人行走在田野边缘,逐渐远离百官。 这时景帝方才发问:“正一,你刚才说有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 方正一道:“陛下,您不觉得田边冒出这么一个人,还吃着不错的伙食有些诡异么?” “确实有些奇怪,但是百姓生活富足,坐在田间吃饭又有何不可?朕想来如果朕是一农夫,也愿意坐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欣赏着风景吃饭。” “可是那人神色不对,我们这么多人都穿着华丽,一个寻常的农夫竟然没有紧张、惧怕,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景帝低头看了一眼。 虽然换上的是常服,但是也绝对是质量上乘的精品,寻常百姓打眼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最起码也是富商一流。 换做普通百姓看到这个阵仗,多少心中该有些紧张。 “嗯....确实如此啊,可朕看孙盛一片坦荡,怎么会如此冒险行事呢?根本没有理由,他不会这么蠢吧?” 方正一纠结道:“臣也是这样想,所以既然要了解民间情况当然要亲自探寻一番,跟着他们恐怕不会有新的收获,如果真是作假,臣猜下面还会安排人给咱们演戏。” “你确定?” “臣起码有八分的把握...哎,您看!”方正一正说着,迎面走来一农夫,正朝着他们来时的方向走去。 看表情似在笑,但是笑的有些僵硬。 似在练习表演一般。 方正一喜出望外,指着他道:“陛下您看,臣观此人必是另一个托儿,且看我如何戳穿他!” 景帝哑然。 自家这女婿这份识人的本领可真是了不得啊,堪称火眼金睛。 方正一小跑上前,跑向那农夫:“老乡,干嘛去?” 王二柱抬首一看,有些莫名:“你谁啊?” “我...外乡来的,问问情况,老乡你准备干嘛去?” “我?我进城准备搓一顿,你还有啥要问的?” 方正一冷笑:“进城搓一顿?你是不是还想买点好的,现在有钱了再给家里做个三五床棉被,一人一床被子换着盖?” 王二柱愣了一下,旋即大怒:“傻逼!调侃你爹有意思吗!滚!” 他刚在地里捡了一小锭银子,心情正好,寻思进城买点吃的。 妈的,跳出来个二逼,上来就调侃自己。 莫不是...看到自己捡银子了?又或者...这银子是他的? 想到此处,王二柱护住了胸口,眼神中带着警惕。 “......” 叫他这个德行就知道自己搞错了... 方正一陷入石化。 不远处景帝脸色也逐渐泛绿。 郭天养暗自窃喜。 你小子也有翻车的时候,不过这土老帽是真的勇,一骂骂了两个人啊... 见王二柱还一脸防备,方正一悻悻的跑回了景帝身旁。 然后鼓起脸,恬不知耻的笑了:“哈!踏破铁鞋无觅处,这就是臣要找的普通百姓,臣一试就试出来了!找他问问情况最合适!” “你还是别说话了。” “......” 景帝僵着脸,抬脚走向王二柱。 “敢问如何称呼?” “你又是干嘛的?”王二柱慌了,这一次两次的,自己捡个银子这么多人盯着他? 总感觉钱要保不住,王二柱准备脚底抹油。 方正一再次窜了出来,介绍道:“老乡别急,我们是京城来的客商,想要在这做生意,所以要找人了解了解情况,你放心我们不白问,给你钱。” 给钱? 王二柱放下心,道:“原来如此,几位怎么称呼?” “这是黄老爷,我是他女婿姓吕,这是账房....”方正一一一介绍。 景帝低声问道:“为什么姓吕。” “官字两张口嘛。” 王二柱警惕心下去不少:“你们想问什么,赶紧问吧,我忙着进城。” “这个老乡...想说的话有点多,能不能去你家里一趟,外面风大坐下慢慢聊。你怎么称呼?” “王二柱,有什么话在这说好了。” 王二柱摇头。 回家?带着四个陌生人回家,谁知道他们具体什么来路,家里就他一个人。 见他还是不信任,方正一掏了掏胸口,想拿点银子。 不过这一掏,立刻犯了难。 快入新樟的时候他特意换了身干净衣服,钱在旧衣里,也没想到跟皇帝出差还能用到钱。 这下子倒是麻烦了。 回头望了望景帝几人,小声道:“谁带钱了?” 三人摇头。 方正一感觉有些尴尬,皇帝出门不带钱是正常的,张彪也没带应该全换成武器了。 想了想,最终只能无奈撸下了手指上的东西,递到了王二柱面前。 “这个给你,就当是报酬。” 王二柱接过,拿到太阳底下一看,见此物润白如凝脂,惊叹道 “哎呀,这不顶针吗?” “什么顶针?那是玉戒指!” ...... 第870章 果然有大问题! “还有这么宽的戒指?”王二柱嘟囔了两句,欣喜的收入囊中。 这东西甭管咋样,卖相就特别好,而且还是玉的,应该值点钱! “老乡,现在能去你家说话了吧?” “走走走。” 四人跟随着王二柱回家,走了二十来分钟来到一处木屋,周围是一片果园。 这屋子搭的极其简陋,只有一间,灶台还在外面。 屋内只有一个糊的炕,一张脏兮兮的桌子。 五个人在屋子里还显得有些拥挤。 方正一看了几眼心中便下了结论。 这王二柱是个老光棍,连家人都没有,否则应该还能在外面再搭一间房。 毕竟自己还趁个果园呢。 王二柱倒也会来事,知道遇到有钱人,赶忙拿出两只脏兮兮的破碗,从屋角的水桶里舀了两碗水。 摆到景帝面前,腼腆笑道:“喝,喝水...就两个碗。” 景帝笑着点头,却没有动作,郭天养也是如此。 这破碗也是脏了吧唧的,实在有些不好下口。 方正一跟张彪倒不嫌弃,一人拿了一只碗,喝了个干净。 确实渴了,比这脏过的东西也不是没见过,水是干净的就行。 王二柱见人家没嫌弃,心里有些高兴起来。 景帝开口道:“我等到这里来是想看看县里的风土人情,然后再在县内做些生意,所以想问问你,你觉得新樟县内情况如何?百姓生活的好不好?” 怎料此话一出,王二柱竟然再次心生警惕,仔细打量起了景帝。 下一秒便沉着脸道:“你没长眼睛,自己不会看吗?好呵,好极了!百姓有吃有喝,安居乐业!” 郭天养不乐意了:“哎!你怎么说话呢?” “等一下”景帝眉一挑,拦住他道:“我看城中百姓精神不佳,不像你说的那么好。” 王二柱语带讥讽:“你有眼睛啊?” “自己看的不信非要我来说是不是?你要听的不就是好话么?” 他说话夹枪带棒的景帝一时语塞,方正一拉着他倒一边,低声道:“老爷我来问,他对咱们有戒心。” “他说话怎么阴阳怪气的?” “人要被限制不能正常说话,就只能阴阳怪气。” 方正一转过身,走向王二柱笑吟吟道:“老乡别生气,不就问你点问题么,你就说新樟百姓生活好还是不好就行了。” 王二柱满脸的厌弃:“别装了,谁跟你是老乡?外乡人,我一看你就知道你是官家派来搜集好话的,想听好话,你自个编点假话不就行了?我要说真话呀,倒霉的是我!” “走吧快走吧,我这地儿小,装不下你们这几尊大佛!” 王二柱说完,竟开始推搡起了方正一。 方正一努力的跟他较着劲,口里大呼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这种事?派人来搜集百姓好话,是不是新樟县令叫孙盛那狗官让人干的?” 狗官?! 王二柱停下了动作,有些不可思议的打量起方正一。 “你们...真是外地来做生意的?” 方正一道:“那是当然,我跟我爹拖家带口从京城跑到这不为做生意做什么。我们在京城拼不过其他人,被同行打压,就只能换个小地方,听说新樟县吏治清明,在横江府内也是鼎鼎有名,这才来此。” “不过我看你的意思...好像不是这样啊?老哥,你就跟我讲讲吧,我们大老远跑来,本来在京城就赔了大半身家,要是在这又栽了,那可真就没有一点活路了。” 听方正一说的有些凄惨,王二柱一拍大腿叹道:“哎,你们来错地方了,要做生意应该去平万县才对,听说那里最适合做生意了,卖什么都能赚。” “那这里有什么问题?” 王二柱道:“你有所不知,这新樟县啊...根子里已经烂透了!” “表面上看着哪哪都不错,但是实际呢?就这么跟你说吧,什么东西都比外界要贵上不少,寻常人想做生意还插手不来!” “怎么回事?”方正一忙问,“我看街边叫卖的物价可比京城便宜多了。” 景帝等人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王二柱又道:“听他们放屁吧!那些生意都是城里有名有姓的地主的生意,他叫的价格低,可是你进去买,但凡你要能按照他喊出来的价格买到,我管你叫爹都行!” 众人面面相觑。 “你细讲讲,还有这种闻所未闻的怪事?据说咱们县里这位新县令可是京城里来的高人呐,怎么能容许这等事发生?” 王二柱的话匣子已经打开了,喋喋不休的道:“是啊,谁他妈说不是呢?!这新官上任之初,新樟的百姓其实都很欢迎,他确实做了许多实事。地主欺负百姓,他去打击地主,奸商以次充好,物价过高,他又派人严厉打击。” “甚至连当官的欺负百姓,他也出手狠狠整治,刚来那两个月...一切都好,也没有人受欺负,东西卖的非常便宜。” “可谁知道,没他妈好两个月,城里的物价就开始飞涨,叫卖出来的价格依旧便宜,可是除了私下走后门按照原价根本就买不到!” “尤其是那药材更是翻了几倍,谁要得了点小病,那身家都要搭进去,一辈子就白活啦!” 景帝神情凝重,喃喃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想到竟已糜烂至此?” “呵,还不仅如此呢。原来欺负百姓的官吏地主全回来啦,还变本加厉!谁要是敢说一句不是,那后面的就有的受喽。” “不少人原本家境还行,但这一年折腾的碰上点小病小灾也就返贫了,家里的地也卖给了大地主...就给人当长工呗。” “大伙儿都猜,这本地的富户早就已经官商勾结啦。像你们这样新来的商贾,我敢说不出一个月,就得被人挤兑出去,在这根本活不下去!” 土地兼并,地方士绅垄断,看样子官商勾结没跑了。 方正一心里思忖着。 王二柱说的兴起,忽然猛一跺脚:“前几年还行,日子越过越好,可现在又不行了,再继续下去怕是都要吃不上饭啦!” “妈的瞎折腾,狗朝廷不干人事,派了这么混账县令!不过,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不是因为咱大景跟金国打仗没钱了,变着花的在咱们小老百姓身上搞钱呢?” 郭天养心赃仿佛被人攥住,赶忙看向景帝。 ...... 第871章 桃源县令,专业分析 见景帝拳头紧握,郭天养忙上前小声安慰道:“老爷,这刁民就是这样的。一天到晚就三件事,吃饭睡觉骂朝廷,可这自己人能骂,要是外人骂朝廷他们的内心里还偏着咱们呢,奴婢年轻时见得多了,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张彪耳朵尖,瓮声瓮气的补了一句:“谁说的,我就从来不骂朝廷。” 郭天养老脸一拉,狠狠剜了他一眼。 “你是刁民吗?说你了!?” 你这大肉坨子,老实待着不好么,多什么嘴! 不过张彪这闷葫芦开口,景帝竟然心情莫名开朗了,赞叹的目光投向张彪。 “大智若愚。” 郭天养:“......” 听到王二柱当着景帝的面说朝廷不是,方正一也急了。 你小子不要命了?老岳父这人虽然宽厚仁慈。 可今天明显心情极差...说这屁话干嘛,自己还编一套阴谋论出来。 “胡说什么呢,打仗跟新樟县没有一文钱关系。新樟县是不好,可咱们大景这些年发展的那是高歌猛进,怎么能说朝廷不好呢?”方正一严肃道。 王二柱气乐了:“妈的,日子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没数么?” “朝廷派了个笨蛋把新樟县弄得一团糟,难不成还不让人说心里话了吗?要不你给我解释解释,不是朝廷的错是谁的错?” 方正一回头看了眼景帝,见他脸色有些发黑,镇定自若道:“这只是新樟县的问题,再说你不是有地么,努努力怎么可能吃不饱饭?” “我已经很努力的活着了!” 两人嘀嘀咕咕,景帝听的,这脸色是越来越黑。 “行啦,别抱怨了。”方正一振振有词:“咱俩都是小老百姓,我当然站你这边的,可咱凡事得平心而论,你就说这些年大景好不好吧!难道陛下不英明神武吗?” 提起陛下,王二柱呆了一瞬,接着扭捏道:“那倒是..陛下英明,可是我没过好,那陛下不白英明了?” “嘶...我说你怎么油盐不进呢!” 却在这时,景帝走过来,对方正一道:“好了,你们不必吵。先随我出来一趟,张彪在屋里等着。” 景帝说话的语气,已然成了屋子的主人。 王二柱也没敢反驳,眼见着景帝三人走出,目光这才投到张彪身上。 张彪基本没怎么说话,搞得很没存在感。 王二柱这细一看,顿时大惊:“哎呦我天!你怎么壮得跟头牛似的,这得吃多少东西,黄老爷看来真有不少钱呐...” ...... 屋外,景帝还没开口。 方正一先声夺人:“没想到,真没想到陛下此次出巡发生了这样的恶性事件!” “官场中这弄虚作假之风何时了哇!”方正一敲着胸口,痛心疾首的道 他说着还鬼头鬼脑的偷瞄了景帝一眼,见他没看自己,嘴角快速闪动了一下。 郭天养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幅画面,表情中浮现出万分鄙视。 景帝闻言,叹道:“孙盛此人,看似坦荡,没想到是人面兽心!朕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亏他能装的这么好。” 方正一道:“陛下,臣倒觉得,弄虚作假可能不是孙盛的本意...” “此话怎讲。” “来这一路臣一直在观察他,如果真是演的从进城起最好就该找些人在陛下面前表演,何至咱们到了农田外才来这么一手呢?” “臣刚才听说,孙盛来时前两个月吏治清明,治理有功,可何至于两个月之后又风格突变呢?这转变未免有些大了。” 景帝疑惑道:“说重点。” “很简单,孙盛被蒙蔽了。入城之后孙盛一直在同陛下讲述他的治理方略,臣听完也觉得十分干净利落。” “现在一想,可能问题就是出在这上。他手段过于狠辣直白,做事僵硬,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他初来乍到,在新樟县内根本没有班底,起初所有人会忌惮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能忍一时的让利,可时间长了就连县衙里的人都不能接受,他们此前就在县内任职,早已于士绅形成了一套关系。” “上下皆对他不满,那便联合起来,同时又忌惮他的背景,就哄着他骗着他。” “可是,新樟县的岁入增长何以解释呢?”景帝问。 方正一道:“这恐怕是富户联合起来主动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报给朝廷。” “而相比于他们联合起来盘剥百姓的收益,这两成根本就是毛毛雨!只要稳住孙盛,他们就可以一直垄断全城,吸着全城百姓的血。” “将来就算东窗事发,也完全可以把孙盛
相关推荐:
娱乐帝国行
南岛联合军事学校(H)
显眼包(校园1v1sc)
女海王的自我修养(快穿)
蛞蝓的夏天(百合gl)
刁风弄月(H)
快乐宅急送(H)
后庭空虚寂寞冷(H)
一不小心成为星际A级通缉犯(np 人外
六零娇美人海岛养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