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在斗气大陆与美女双修(多肉,np) > 第121章

第121章

出个所以然。 只能分散开来各自又去观察纺织机,企图多记住一些结构,以便回去自己找些能工巧匠,悄悄学习复制一番。 很快,大部分都看的差不多了,成群结队的继续向下一工序间走 成品布料生产出来之后紧跟着就是裁剪区。 此刻裁剪区里摆设竖排长到夸张的长桌。 运送布匹的女工顺着长桌一一发放布匹。 拿到布匹的女工立刻展开裁剪。 只不过她们只负责将布料裁剪成固定的形状,随后整齐叠放成一堆便不再多看一眼。 等布料堆的足够高,又会有负责运送的女工将裁剪成形的布料运送到下一工序。 商人们站在长桌旁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刘兄,你见过这个架势吗?怎么只剪不缝呢?” “没见过,看样子应该是等到下一环节再进行缝制。”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制衣方法!那女工裁布的速度能快成这样!这一天能裁多少布啊?” 众商人惊叹一番后很快随着运送裁剪布料的女工转移到下一工序。 很快到了缝纫区,厂里大半的女工都在此工作,缝纫衣物。 这一部分是女工人数最多的部分,几百张桌子摆在缝纫区内。 缝纫工的桌子与其他人不同,十分宽大,上面还提前画好了分区 只见运送布料的女工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分区仔细摆放。 缝纫的女工头也不抬的扯过布料便开始缝制起来。 不肖耗时多久,一件衣物便崭新而出扔到了脚边的框里。 商人们见此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有人惊呼道:“我懂了!这是将制衣的步骤区分开。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步骤。” “如此他们便能足够熟练!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品质既稳定效率也够高!” “妙!实在是妙!”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制作方法,依我看,这种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甚至比纺织机更重要!” 其余商人皆是赞叹点头。 不过这些商人显然没有观察细致。 缝纫区这部分实际上是存在一些“硬伤”的。 在所有步骤上来看,最慢的就是缝纫区,这一块大大拖慢了整条流水线的生产。 由于没有缝纫机,只能采取手工缝制,所以这里调配的人手也是最多的。 方正一当然想过找人制作缝纫机一类的辅助器械。 但是很可惜,他虽然见过脚踏缝纫机,但是对其中原理可以说十窍通了九窍。 让桃源县的工匠老齐试着做了一番。 老齐也接连做出了几个原型,不过一实测马上就会出现问题。 纺织机虽然结构复杂,但是有迹可循所以才能推陈出新。 但是缝纫机结构更加复杂而且没有先例,方正一也就让人暂停搁置了这方面的探索。 所以现在女工们缝制的看似很快,能配合上纺织区跟裁剪区的进度。 实际上缝制的效果有些粗制滥造。 为了赶快,针脚不够美观严实。 但是成品衣物穿在身上也足够穿了,就是容易崩线开裂。 有女工反映过,方正一也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充足供应还是让她们保持现状了。 方正一因此甚至考虑过直接卖裁剪好的布料让人回家自行缝制就可以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那人家还不如买成品布回家自己裁,简直多此一举。 缝纫差这其实只是个小问题,因为布料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针线活儿从来不是问题,这个时代家家户户的女人几乎都会针线活。 只要缝制的接缝有开裂崩线,那么百姓自己缝缝补补一番就可以了。 这样总好过冬天穿不起衣裳。 等商人们参观完,开始一一走出了纺织厂内部。 外面是一片空地,已经提前摆放好了数十把椅子,方正一正站在最前面手搭凉棚朝纺织厂内部看去。 商人们开始一一汇聚到方正一身边。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做,有人用希冀的目光朝方正一看去。 有人则是两两凑在一块小声商量。 还有人低头沉思着。 见人到齐了,方正一放下手开口道:“诸位,都应该参观完毕了吧,感觉如何?”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多谢方大人!” “方大人高义!” 方正一笑着压压手:“都坐吧,大家应该都累了,坐下说话。” 商人们很听话,开始纷纷落座。 确实走了这么久激动了这么久,这么长时间也有些累了。 下面应该就是重头戏了!不知道方大人手上打的是什么算盘! 今日哪怕他不卖纺织机都赚大发了!光是这新型分工协作的方式就已经让大家大开眼界。 回去一模仿就能迅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几乎等同于是天上掉馅饼了! 所有人都眼神热烈的盯着方正一,就如同看着财神爷一般。 方正一笑眯眯的看着众人,也不说话。 看来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很好。 终于有商人忍不住好奇心开口了:“方大人!今日您可算让我等开了眼界,我开了一辈子布行还从未见过有这样的织机跟生产方法!” “所以小人斗胆请问一下,这..织机卖么?” 方正一笑了笑,在众商人面前开始左右踱起步来。 低着头,时不时挠一挠鼻梁,看起来格外纠结的样子。 商人们也一阵阵跟着心紧。 方正一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诸位以为,如果半山纺织厂的布匹跟成衣流入市场,那么京城里还会有对手么?” 此话一出,在场不少商人的冷汗便流了下来。 方正一说这话简直就是威胁所有人啊! 衣物跟布料的成本基本是由原材料,人工还有仓储运输等环节构成。 原材料没什么可说的,只要你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 寻常的布商大家的原材料拿货价格基本都差不太多。 仓储运输并不会拉开太大差距,除了高端的衣物像丝绸,皮草一类的货物。 寻常衣物都是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那么除了原材料的成本差距之外,最大的差距就是人工啊! 如今半山纺织厂这样的恐怖的生产效率,一个人顶十个人使,谁能比得过?! ...... 第392章 做人呐要有理想 众人开始面面相觑,没多久皆是汗津津的看向方正一。 方正一轻笑一声:“想必诸位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纺织厂一旦面向市面销售那对不少人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出五年时间,我想在座的一半以上应该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了。” 规模小一些的布商已经从紧张变成了恐惧。 他们不像那些大布商,背靠贵人能大批量贩卖像丝绸一类的货品。 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纺织厂恰恰打击的就是他们这一批人。 五年都是多说了,二年!最多二年就完球了! 方正一见他们一片惊恐的样子,轻松的摆了摆手:“不过...大家不必太过紧张。” “这纺织厂并非本官在亲自管理,乃是我朝五公主亲自管理。” “公主至纯至善,不忍心见其他商贾因此遭受损失,所以纺织厂到现在的货物还都堆在仓库一件未发!” “还有这纺织厂成立之初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成立的,而是为了能让京城百姓安然过冬!” “公主即便如此仁心,本官在民间还是偶尔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希望在座的诸位都回去多多宣传宣传公主的善举,大家懂了么?” 好好宣传! 早晚让皇帝老丈人知道我在替他闺女赚名声...呵呵。 这不两头一下都哄到位了? 想到草莓味的公主,方正一猥琐的舔了一下嘴唇。 今晚还得进宫接着汇报啊! 公主管理纺织厂一事其实早已传到民间,并且在民间是传的沸沸扬扬。 但六部曾曾在日报上发文提及此事,虽然从未明说,但是话里话外都是否认。 一个太子天天在外面野,陛下没表态大家认了! 公主一个姑娘家家的亲自下场做生意?那不行! 半山日报对此不发一言。 宫里的人虽然对此事颇有微词,但是也没觉得是什么大事。 公主不是一直在宫里嘛!做什么生意?谣言!都是谣言! 民间的风言风语多了,皇家样样都那么在意还活不活了? 所以这件事也算一时偃旗息鼓了,方正一这边倒也没受到什么压力。 只是民间偶尔还有人谈及,没想到今天在方大人这里证实了! 这纺织厂还真是公主开的! 众商人立刻起身,齐齐行了一礼。 “方大人此事包在我等身上,公主仁爱至此,一片爱民之心实在让我等心怀感念。” 方正一微笑着:“好好好,大家知道就好。” “下面咱们该说些正事了。” “既然公主不忍心见大家受损失,那就得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但是本官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索性不如把诸位手中的布全收购过来吧。” “不过这笔钱用的是半山坊的钱,也就是太子殿下跟本官的钱,大概也就六万两。” “你们事后商量一下每一家卖多少,多少钱卖。” 商人们面露惊诧! 好事,这是好事。 如果纺织厂真的准备卖货,那么起码今年冬天手中的存货可以甩出去了,没想到当官的也有这么大方的时候?真是邪了门了! “如果你们觉得收购的价格太低,也可以不卖,本官不强制。” “但是已经收上来的布匹衣物跟纺织厂生产的布匹衣物会在市面上低价销售,诸位自行考虑。” 商贾们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唉,看方大人这样子是真想让全城百姓在冬季都有新衣穿啊。” “这是好事,纺织厂的优势这样大,竞争不过不如直接全卖给他,也省了许多麻烦。” 有人冷笑道:“你们傻了,纺织厂效率再高今冬也生产不出满足全京城的布料。” “等官府收了我们的货,到时在全城设点售货,全面铺开时哪有我等的立足之地。那时就只能任人宰割啊!” “可是凭借这样的效率,铺设全城是早晚的事,早半年晚半年对我们来说有区别么?”有人反驳道 “当然有区别,你没发现这厂里生产的都是素布还未经晕染。我们用的都是自家的染坊,纺的好未必染的好,染不好又怎能卖的好?我们未必没有时间赶上!” 窃窃私语声难免有所泄露。 方正一听了只言片语便苦笑着摇摇头。 干点好事也不容易,不卖关子了! “诸位,如果大家不愿意卖也没关系,咱们换个方式。” “你们可以向半山坊提供进货的账本,然后以进货价向百姓出售布匹衣物,出售多少,坊内可以补贴半成!当然了,如果有人胆敢作假那就得归大景律管了!” “另外!今日诸位所见的纺织机可以一并卖给大家!” 瞬间,讨论声戛然而止,随后商人们就炸开了锅。 “方大人所言可是当真!” “当真,本官从不说虚话。”方正一叹了一口气。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官知道诸位心中担忧着什么,无非就是怕纺织厂侵占了市场,砸了你们的饭碗。” “但是本官可以跟你们保证,半山纺织厂当下只负责生产,不负责售卖。” “如果大家的店铺愿意售卖纺织厂的布匹,就有机会可以买下纺织厂的织机。” “当然了,厂里的布匹衣物定价还要按照我的规矩来,如此...还有问题么?” 问题?当然没问题! 你愿意怎么卖就可以在我的店里怎么卖,我要的是纺织机啊! 有了纺织机谁还鸟你? 有商贾满心疑惑,直接起身问道:"方大人,我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恕我小人之心,难道纺织厂真的愿意做这种损己利人的人事情吗?要知道,如果纺织厂自己售卖货品,那么市面上将没人是对手!” 方正一微微一笑,背过手去。 损己利人?谈不上,自己已经足够有钱了,虽然县里各研究所案发经费挺费银子的。 但还真没必要在民生之事上去与人争利。 当初在建江卖过一次纺织机,他心里还隐隐盼着能有人破解出来在市面上兜售。 不过结果让人失望,看来自己的织机卖的太少,大家都当宝贝捂在手里。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竞争才有推广前进的动力,而且他自己不可能有精力天天盯着一个纺织厂。 亲亲公主很重要,让百姓穿上冬衣更重要。 既然从县里出来了,肩上扛着责任,难免有几分历史责任感。 纺织机大规模推广,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那时候说不定就会人人有衣穿。 这个时间或许会很漫长,也可能会无疾而终。 但是做人呐...要有理想! ........ 第393章 感动,泪目了 方正一寻思了一会儿,见商人们还在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回答。 淡淡一笑后答道:“诸位倒也不必多心,本官没别的想法。" “生产与售卖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虽然纺织厂的生产效果惊人,但是想要精准快速的把货物卖出去,还要仰赖诸位。” “陛下常与我说,士农工商皆为一体!尔等虽为商贾,但所行之事可以说是为国为民!” “大景有今日的盛景少不了你们一份功劳,本官也只是为陛下分忧罢了。” 陛下竟然这么说?! 还为国为民?!地位竟然拔的这样高! 此话一出,商贾们顿时面色潮红! 虽然大家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但是社会地位实在不咋地啊! 没背景的被读书人瞧不起,东西卖的贵了还要被人暗搓搓的骂。 有背景的说难听点,那是贵族的狗啊! 平时谁把你放在眼里? 可是这话从方正一口中说出来就不一样了。 天子近臣,跟太子的关系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那份尊重可是真真实实的摆了出来,绝对不似作假啊! 而且他在半山坊的作为大家也都见了,确实对商贾优待。 没想到...没想到...陛下跟方大人对商贾这样重视。 咱们未来有望了... 有人揉了揉眼睛,低声道:“陛下万岁!多谢方大人。” 随后三个两个,感谢之声逐渐连成片。 方正一见此不免有些感叹。 大景做点生意挺费劲,低声下气的也不讨好,想整两件儒服穿穿也只能自己在家里美。 见商人们有了感谢起来没完没了的架势,方正一忙摆手道:“大家不必这样。” “今年冬季京城百姓能否安然过冬,还要靠你们表现。” “不仅仅是在京城!等你们拿到纺织机,降低成本扩大生产,未来还要把你们的货卖到我大景的天南海北,让百姓人人有衣穿。” “到时,你们既能赚到钱,还能赚到名!百姓也因此受益,这就是三赢啊!赢三次!” “由此可见,除了赚钱你们还肩负着富国富民的重任!你们身体里跟本官一样,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啊!” “那时人们还会看不上商贾么?不会!那时你们就是义商!人人敬重!甚至孩子以从商为志向!” “谁见了你们不得这个...”说着方正一比了比大拇指。 商贾们泪目。 原来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方大人同款,道德的血液!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看来今年这冬衣怎么着都得低价抛售了.... 今天这话要传出去,再卖贵一点不是让人戳脊梁骨么? “咳,好了,话归正题!” “说到纺织机,本官曾在建江拍卖过,数千两一台!不过当时为了救灾也是权宜之计。” “如今形势稳定,自然不能卖这么贵了,只要...一千两,诸位以为如何?”方正一伸出食指。 众商人又凑在一起讨论。 一千两!还是贵啊!这不就是一堆木头架子加点铁么? 难不成还被慧觉法师开光了? 讨论片刻后,有人起身道:“刚才方大人一番话,让小人心中十分感动。” “我也早听说过方大人重商贾的美名,所以我常跟人家讲,方大人是我的偶像!” “不过在商言商...恕我直言,小人认为这纺织机不值一千两,能否再便宜一些!” 有人附和道:“不错,方大人,织机的价格确实高了些。” “不瞒方大人,我赵家的生意遍布全北方,如果要采买织机少了起不到什么作用,可多了定下几百台,压力又太大。我等在外经商,手中的钱都是活钱,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现钱啊!” 随后就开始鸡一嘴,鸭一嘴的诉起苦来。 方正一笑着摇了摇头,商人本性,讨价还价是一定的,这点一点也不意外。 不过意外的是竟然有这么多人有勇气站出来跟自己讨价还价。 有点意思。 方正一拍了拍手,笑道:“可爱!可爱!” “你们不愧是京城里最顶级的布商,敢跟本官在此讨价还价。” 商贾们傻眼了,刚才好好的,一说到降价他不乐意了? “不过做生意嘛,就是要谈判才对,本官欣赏你们的勇气!” “看在你们这么勇的份上本官再给你们打个折。最后一口价,七百两!” “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商贾们立刻喜笑颜开。 不能反对了,您这么给面子,再反对就真不识抬举了! 见无人反对,方正一微笑道:“好,那么有订购意向的可以去半山坊,本官会安排人接待。” “但是今年是发不出货了,提前半年预订,这半年时间里你们还可以去准备土地,修建工厂,招收女工。” “而且!这纺织机你们买回去尽可以找人去仿制!本官绝不阻拦!” “你们也可以大量招募能工巧匠去研究更好的纺织机,今日可以纺五锭,明日就有十锭也未尝不可呢?” “把思路打开!才能赚到大钱!” 商贾们被说的心潮澎湃。 太大方了!实在是太大方了,活了一辈子真遇上天上掉馅饼了。 这已经不是掉馅饼了,简直就是掉金砖啊! 今天如果没来那就相当于亏了一个亿! 方正一还是满脸微笑的看着众人。 他依稀记得高中历史讲到明朝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自由雇工,工厂,雇佣制就是从手工业纺织业开始的。 这些东西市面上已经有了,不过规模都不大。 说不定过个几十年...面前这些商贾里能冒出几个大资本家呢?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不可抑制。 方正一的嘴角疯狂上扬,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自己说不定会在未来某个时段搞个组织维护一下女工的利益。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可以回去私下讨论。” “你们最快可以明日起就降价销售,降价降的最多的本官选出几个名额,免费登报帮你们推广!” “今日就到此,诸位请回吧!” "方大人高义!!”众商贾情绪激荡,齐声高喊。 随后在不断寒暄中,渐渐离场。 方正一目送走所有商人,疲惫的坐在椅子上。 折腾了大半天,水没喝一口,饭也没吃一口。 以后应该从县里调两个讲师来干着活儿,亲自动手太累。 休息片刻,方正一骑着马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就看见太子一脸元气满满的站在院子中,对着家中的下人狂吹自己暴力打击黑中介的丰功伟绩。 妈蛋!这小子真是闲的蛋疼,以后应该多给他派点活儿! 方正一黑着脸走到李元照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殿下,嘛呢?” 李元照回过头一脸兴奋道:“老方你咋才回来,我都等你半天了!” 方正一叹了口气:“去纺织厂了,还没吃饭,你吃了么?” “没吃..老方我馋那个面包了,要不你给我烤点?” “哎!不对!我这次来有正事,刚从宫里过来的,听说北戎使团过两天要走了,你要不要去送送。”李元照说道。 北戎使团谈完了?这就走了? 不过细想一想他们确实逗留了已经很长时间。 帕巴给自己送了六万两银子,这笔银子还拿去给京城百姓买衣裳了。 于情于理确实应该送一送。 “送!地主之谊要尽到嘛!过两天我去送他们一趟!” ...... 第394章 故事会名人:方正一 北戎使团离京,自然是大事。 方正一觉着帕巴这人还行!能处! 准备了两日弄了点小礼物,就赶到了鸿胪客馆。 此时鸿胪客馆的院子里聚集了不少高官贵胄。 倒不是多重视北戎使团,只是象征性的礼貌。 大多数人都是在此简单寒暄一番后便径直离去。 只有少部分人留了下来。 鸿胪寺卿陈宏跟户部尚书张时就在其列,身边还有一群小官也不知说着什么。 当方正一带着几名记者还有鲁法跟太子赶到时,众人立刻向李元照行礼。 就连帕巴也停止了寒暄。 张时眯着眼看向方正一恨得牙根直痒痒。 这个王八蛋!竟敢公然在考场上搞自己儿子! 卷面上竟然印了一枚屎戳子! 京城贡院里唯一一张带戳子的考卷就是他儿子的! 好在其他考官有眼色,猜了出来。 加上陛下有旨,所以这枚戳子并未生效。 张昌也还算争气,勉强上了榜,只不过他的实力根本不应该是倒数! 结果导致现在自家儿子到外面根本拿不出手! 外人嘴上没说什么,但是神态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个户部尚书,儿子竟然考的这样差...难以想象。 在朝堂上这家伙又跟个乌龟一样找不出漏洞,实在有些难办..... 帕巴一见方正一来了,立刻笑着迎了上去,热情道:“方兄,好久不见。” 人这么多你喊我方兄? 方正一皮笑肉不笑:“是啊,我这最近忙的很,没想到大师这就离开了,也没在京城多逗留一

相关推荐: 含苞已放_御书屋   恶神【西幻H】   消弥的海(青梅竹马1v1)   螺旋深井(骨科 校园)原名伪君子哥哥死活不承认爱   穿进末世后毛茸茸他靠撒娇成团宠了   【高H】王女殿下不可以!   农家四月_新御书屋   骨科疗养院(短篇合集)   生而为Beta,她很抱歉(abo np)   穿进奇幻世界当女配(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