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在斗气大陆与美女双修(多肉,np) > 第280章

第280章

携。” “走吧,走吧。”方正一挥了挥手,赶走了二人。 随后指向意大利炮对莫小虎道:“你把这樽炮的资料整理一份送到工部,另一份连带着大炮直接送到兵部,跟他们说明清楚交由兵部处理,以后这樽炮的制造业生产全都由工部负责,剩下的你们负责继续改进技术就好了。” 莫小虎面露不解:“老爷凭什么啊?送工部去干什么,那咱们不白忙活一场么?” ...... 第912章 满堂美誉方正一 此言一出,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李元照也附和道:“老方,我看真没必要给工部送去,他们那里效率太低,说不定连生产的工艺都没有。” “我去过工部的工坊,火铳跟旧炮的生产都比你们这里更耗时耗工,成品还未必比得上,要我说军工这部分不如交给科学院来做,直接由户部下定,不但省钱效率还高。” 方正一摇摇头:“殿下,账不能这么算,工部负责的门类之多远超科学院,不可能面面俱到。 “虽然工部的不少工匠都是家族传承的身份,技艺一代不如一代,加上生产流程的僵化,导致成本高企,但是这些都可以整改,他们以前缺乏对手,缺乏改进的动力,而现在科学院正好作为工部的对手,督促他们整改,这比科学院多赚些银子更重要,以后没事就臊臊他们!” 更重要的是他还得立功,官复原职呢,不过事情没成也现在没必要跟他说这些。 李元照心有戚戚点了点头。 莫小虎又问道:“可是...银子怎么办?这次的新炮可都是咱们自己从别的项目里省出来抠出来的钱做的。” “没事,后续的新项目我回去找户部批,要个五十万两,一次多要点,你们也得给我省着点花。”方正一道。 “五十万两!老方你做什么梦呢?”李元照惊道。 “要五十万,能给二十万。走吧殿下,咱们换别的地儿再瞧瞧.....” ........ 三日后,朝会之上。 这一日的朝会看似一如往常,但是仔细一看却能发现有些不同寻常的气息。 许多人的目光时不时飞向兵部尚书冯杰与锦衣卫代指挥使陶晖之间。 陶晖老神在在看不出有什么端倪。 而冯杰则是偶尔用眼神回应其他人。 东郊大学的那边的办事效率很快,方正一离开的第二日就将意大利炮送到了兵部,并且详细告知了其中细节。 新炮出世,冯杰自然是第一个亲自前来查看。 虽然对意大利炮这个名字感到严重不解,但是听到东郊大学的人说的神乎其技,二话没说就拉到了郊外试炮。 待火炮试完,冯杰立即写了几封密信发往几位同僚家中。 朝会还未正式开始,冯杰心中已经开始思忖起来。 方正一回朝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如今能不能成,就看火炮这一功劳加上其他人配合了。 景帝高坐龙椅,道:“诸位爱卿,有事启奏。” 话毕,冯杰当仁不让的走了出来,高声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景帝有些意外,微笑道:“哦?难得上来就是好事,何喜之有啊?” 冯杰道:“禀陛下,皇家科学院内最新研制出一门新式武器,经兵部验证已确认无疑!” “此武器乃是新式火炮,名为意大利炮。相比于旧炮不但重量轻便,更是射程与威力倍增!” “经臣测试,此炮在三里多的距离外依旧能射穿一块铁板!堪称战争之利器,此炮的出现绝不逊于火器发明之初,为此臣深感惊讶!所以今日殿前失仪,恭喜陛下。” 不少人腹诽,这炮起了个什么破名字,不是方正一的水准啊? 景帝大喜:“果真如此?” “臣自然是实话实说,陛下若有时间可以亲自试炮,不过由于威力巨大还需要选一开阔地。”冯杰道。 “好好好,皇家科学院...没想到皇家科学院这么快又出了新成果。”景帝感慨道。 冯杰抱拳:“陛下,据臣所之,此炮也是刚发明不久经过验证后便第一时间送来了兵部,这都是方都尉亲自带领示下,可谓是居功至伟!” 他话音刚落,工部尚书姜良出列道:“陛下,不只是兵部,方都尉还特地将其中的制造细节送入工部一份,我工部因此也获益良多。” 景帝眉头舒展:“哦...工部不是与科学院一向不对付么?” 确实不对付,但是现在有更不对付的! 姜良平静道:“陛下,工部与科学院确实有一些理念上的不同,但是本意都是为了我大景繁荣昌盛。方都尉随为人跳脱了一些,但是大局观绝对是有的,为我大景做出的贡献人人都看在眼里。” 李岩松道:“臣附议,方都尉大局观一向是有的,此前不过是朝中暮气有些重,导致许多人带着偏见去看他。” “客观而论,这些年方都尉确确实实做了不少好事啊!” 景帝捏着下巴,飞快的瞟了一眼陶晖,接着似笑非笑的向下问道:“没想到诸位爱卿对他的评价都这么高?朕以前怎么没听你们说过?” 郑桥道:“陛下,朝中确实有不少人欣赏方都尉,但是念在其过于年轻出众,怕他生出骄纵之心,所以表面上不愿意展露罢了,大伙儿的本意都是好的,只不过怕他把路走歪了。” “没错,臣等当年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师长耳提面命要年轻人戒骄戒躁,如今方都尉不在这,实话实说也没什么。” “而且方都尉真可谓是少年英才,会写曲,会作诗,更能办实事,办好事,这样的全才在我大景立国至今也称得上是罕见呀。” “不仅如此呢,前一段日子方都尉开了一家新式学堂,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招收学童,还要倾心传授自己的学习法门!” “是极是极,方都尉论人品,也称得上是君子....咳...” 人群里不知道谁扯了这么一句,群臣纷纷怒目而视。 你会不会说话!戏过了啊! 郭天养整个人已经听傻了。 打方正一入朝,不说是天天挨骂,月月挨骂也有了。 论名声或可以称得上是带把儿的阉党... 殿中的那些大臣对方正一如何评价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现在这是怎么了?全都反水了! 莫非是不能上朝舔不到皇上,他私下里跑大臣家里舔大臣去了? 不会吧,真的有人这么能舔么? 等等,如果是方正一好像不是没可能! 这是舔神啊.... 郭天养悲哀的想。 景帝听的直肉麻,赶紧开口问道:“那...依诸位爱卿的意见,此番方正一又立奇功,朕当如何奖赏?” ...... 第913章 官复原职! 终于问到了关键话题,所有知道内情之人皆是心中发紧,耳朵竖了起来。 这种事要发言那自然还是要找个重磅人物。 此人非李岩松莫属。 果不其然,李岩松开口说道:“此事当然还需要由陛下定夺,不知陛下可有意向?” 景帝摇头,为难道:“似乎并没有适合他的缺儿,六部之内可有合适的位置?” 说完,景帝的目光扫过六部的长官。 每掠过一人,换来的都是摇头以待。 “如何奖赏现在倒成了一门难题,不如朕就下一道旨,赏赐些金银绸缎诸卿如何?”景帝问道。 群臣板着脸,心中腹诽不已。 李岩松高声道:“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陛下是否赞同。” “李师傅请讲。” “此前不知为何方都尉仓促辞官,臣等其实私下有所议论,都猜测方都尉乃是在金国一行中受了不少惊扰,所以陛下才特准他回去修养身心。” “可是这件事现在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加上方都尉年轻力强,无论如何也该休养好了。” “眼下正好立此大功,让他官复原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景帝发出了一道鼻音,接着不动声色的开始敲打起御案:“方正一当初辞官确实有些突然,可是既然是他自己愿意走的,那想回来自然也应当由他亲自来跟朕讲。” “他想走就走,走的时间长了朝廷还要请他回来,那我大景的朝堂成什么了?!” “况且他还是驸马,朕有那么多驸马唯独给他优待,之前他留在朝中已经是破格任用,难道诸位爱卿还要让朕再给他开一次后门么?!”景帝说着,语气逐渐严厉起来。 群臣心头一阵凝重,皆是表情严肃起来。 怎么个意思,看来陛下是不想让方正一重新就任锦衣卫指挥使啊? 事情有些麻烦了! 李岩松正色道:“陛下,恕臣直言,方都尉虽然政绩卓著,但是这个人有些方面实在不像个年轻人。” “方都尉性子有些惫懒,又好像无心做官,臣听说他辞官的这段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安乐之中。” “如果朝廷不召他回来,恐怕他自己是永远都不会想着回朝。” 其余人立刻抓紧机会附和。 “是啊陛下,方都尉确实有点懒,上朝的时候他还睡觉呢。” “我听说,他以前都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 等众人议论完,李岩松继续道:“刚才陛下说,方都尉乃是驸马之身,不宜做官。可是规矩是死的,陛下之前既然已经破格任用了一次,那就说明方都尉的才华已经得到了您的认可。” “这一次也应当不例外才是,陛下您想,方都尉如此闲散,却依旧能一手主导建造新炮,这已经足以证明他出众的才华了,有此贤驸马实乃我大景之福,百姓之福,皇家之福!若仅仅因为其身份而弃之不用,那无异于明珠蒙尘,弄巧成拙。” “他纵是再有才华,也需要陛下您来点拨才能发挥用处!” 他说完,郑桥紧接着道:“臣附议,李公所言有理。我今日大景有此繁荣盛景,皆仰赖陛下慧眼识人,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方正一既然已经展示了他的实力,那就应该择才而用。” 张东相出列道:“我大景尚武,论战争之要素,火炮之利前无古人,此等功绩论功行赏,务必要服众心,请陛下三思。” 三位内阁重臣一齐发力,其余人自然是各种资瓷。 景帝身子微微向后一靠,来了个战术后仰:“恩...你们的意思朕懂了,看来不让方正一回来是不行了?” “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论功行赏要到位,人才要人尽其用,这自古就是朝廷办事的宗旨。”李岩松道。 景帝露出微笑:“那好吧,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想,那朕倒也没什么意见。可是...方正一官复原职那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眼下陶晖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一职,朕觉得他做的不错,若是方正一回来,那又该给他安排什么位子?” “陶晖,你自己说说吧。” 陶晖从面向上看是个极其严肃之人,哪怕是整个朝堂叽叽喳喳讨论,而且消息全是向好方正一,脸色也未动半分。 直到景帝问话,陶晖才道:“臣没有想法,全听陛下调遣。” 纯狗腿! 不少人不屑的撇撇嘴。 感觉还真没方正一讨喜,方正一胡搅蛮缠的大家还能看个乐,找准角度还能骂上去。 这木头人...可真是刀枪不入了。 “朕也没什么想法,你们呢?”景帝向下问道。 冯杰当即回道:“陛下,臣建议将陶晖调回兵部,陶晖离开之时侍郎的缺尚且留着,如今回来正合适。” “而且臣认为,陶晖原本乃是臣的下属,依臣的了解,他为人过于坦率刚正,而锦衣卫常在民间行走,与百姓交流极深,事项复杂且多变,对于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并不合适,陶晖在兵部才能发挥其才能。” “陶晖,你呢?”景帝看向陶晖。 陶晖沉默了一阵,咬了咬牙道:“全听陛下调遣。” 陶晖心中暗暗叫苦,自上任以来不少事项都是陛下亲自要求,一通折腾恐怕已经将朝中大臣的得罪干净了。 起初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眼下已经是彻底明了了...不就是为了方正一么? 只是自己当了弃子...以后回兵部还怎么混? 景帝看着陶晖笑了笑:“毕竟带了这么久锦衣卫,你也算有功,再回兵部恐怕就不合适了。” “锦衣卫内指挥使同知现只有一人,你就任命指挥使同知吧,也不算亏待了你。” 陶晖眼中闪过一丝光彩:“臣,谢陛下。” 啥!他还在锦衣卫? 群臣的脸上同时蒙上了一层灰雾。 努力了这么久结果给他撵到同知的位子上了,从三品....能量还是不小啊。 除非方正一能一直压着他... 李岩松心中也大呼头痛,不过事已至此,也不能再说些什么了。 众人正在心中哀叹之时,只听景帝道:“朕再问你们一遍,方正一官复原职是否可行?” 群臣齐声肯定。 “好!那就下旨,命方正一官复原职!” ...... 第914章 船队回来了? 御花园内。 景帝穿着便服背着手,悠闲地溜达着,郭天养在他身后迈着小碎步紧跟。 李元照跟方正一则在一旁亦步亦趋。 走了十来分钟,景帝才开口,悠悠道:“休息了这么长时间,让你回来继续执掌锦衣卫,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啊?” 方正一干笑两声:“愿意!臣起初觉得在家无比舒适,可是时间长了,想到不能为我大景抛头颅洒热血,臣就浑身刺挠,抓耳挠腮!” “呵,刺挠?真那么刺挠,你可是一次都没来宫里见过朕。”景帝道。 谁结婚了天天往老丈人家跑!? 方正一在心里吐槽了一句,抿了抿嘴道:“臣知道陛下英明,必定早有安排,若是臣主动求着回来,恐怕诸位同僚也不答应,后面就更难开口了。” “此番臣能官复原职,还要多谢陛下运筹帷幄。” 景帝道:“这件事不必多说了,你重回锦衣卫,陶晖留给你做副手,其余人不敢再轻动你。” “正一啊,你自己也要争气。多跟下面搞好关系,不要整日的跟人做意气之争。” 方正一点点头:“那陛下...锦衣卫之前的部署...” “你自己决定。”景帝说完又感叹道,“不过之前的做法似乎也不错...有些人的生活着实让朕大开眼界。” 虽然景帝已经暗示了,方正一仍旧直言道:“那臣就将之前的部署全部撤除了。” 嗯? 景帝转过身,似笑非笑的看着方正一。 “臣不建议陛下保留,如此严密的监视大臣,固然所有人都在陛下面前无所遁形。可是之后呢?所有人都会随时随地的演戏,人人自危流毒甚广,如果真到那日恐怕朝中再无一君子,长此以往朝廷便堕落了,还望陛下明鉴。”方正一诚恳道。 “你真这么认为?”景帝问。 方正一道:“当然,这一次臣官复原职,听说朝堂上前所未有的默契,想来陛下应该已经见识到这份隐忧了。” “而且更让臣担忧的是,恐怕最先堕落的会是锦衣卫本身,锦衣卫人员庞杂,若这般继续下去,将来勒索官员之事会层出不穷,难以管理。” “总而言之,是弊大于利。” 闻言,景帝笑笑:“说的有道理!你啊,还是跟以前一样诚实。” “那就按你的心意去办,那些大臣你也尽管可以私下去通知,难得修复关系,别浪费了这次机会。” 方正一嘴角暗中一撇。 修复关系? 根本不可能修复,咱这现代人的道德观,普世价值,超出时代百千年,怎么跟一群老僵尸搞好关系。 当然,传统文化理念他也不是没有,而且还学到精髓了,都是在抖音上学的,十个国学大师九个骗。 如果是小岛子来的,十个国学大师十个骗。 照这样看,观念上跟百官早晚还是要冲突的,不如有机会上门勒索他们一把! 户部油水最多,其他的还有什么用得上的.... 方正一边想边说道:“多谢父皇!父皇能考虑的这么仔细,儿臣这心里可真是暖呼呼的!” 景帝笑呵呵:“行了,还客套什么。朕听说你在外面搞了一个育才小学对吧,朝中有多少人报名了?” “只招了五十人。” 李元照在一旁眼睛忽然亮了,立即见缝插针道:“父皇,儿臣想让李瑜也入育才小学。” “你不知道那里面确实非同凡响,而且现在还有阁老愿意抽空去教学,而且离皇宫也不远,不如不去詹事府就在育才小学内教育如何?” 阁老? 景帝瞟了一眼方正一,神色古怪道:“你是怎么说动他们的?” 方正一憨笑:“一切为了孩子,大家都是自愿的。” “不过儿臣也建议皇孙可以入育才小学就读,安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那里能有许多玩伴,孩童本就天性活泼,对孩子的成长较为有利。” “是啊,父皇。”李元照希冀的等着景帝开口。 景帝沉吟道:“此事还是暂且算了,从来没有这样的先河,不如等育才小学开一段时间再看,以观后效。” 李元照顿时失望了。 方正一心头也有些遗憾,自个儿儿子跟皇孙当同学,好处可不老少呢。 “事关皇孙再谨慎也不为过,一切依陛下所言。” ...... 几人走到一处亭前。 景帝入内休憩,拿着郭天养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微汗,道:“其实朕今日找你来还有一件事。” “我大景的船队出海已久,至今人就没有消息,朝中已经不少大臣都给朕不止一次的上奏此事。” “户部要讲船厂以及水兵的银子划拨到他处,朕虽然拦了下来,但是心里也实在没底...” “出去了这么久,他们会不会全军覆没了?” 方正一面露难色:“儿臣认为应该不能,出海的船队乃是我大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船队,哪能如此简单就全军覆没。” “一定是国外风土人情众多,每到一处便要长时间停留,所以才回来的晚一些。” “说不定现在就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凡事都需要坚持,还请陛下不要受其他人干扰,茫茫大海想要探索必须要花费重大的代价,才能有所收获的。” 景帝长叹了口气,遥望向远处。 却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从远处跑了过来,连滚带爬的到景帝面前。 跪在地上,高举着手中一封信件,叫道:“陛下急报!江凌港传来的急报,我大景探索西方的船队已经回航,正在港口等待朝廷接应!” 方正一傻了眼,大脑陷入空白,下一秒随之而来就是狂喜! 说曹操曹操到!来的是真他妈的好! 景帝豁然而起,一把夺过急报,扫了几眼,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当即扭头对郭天养道:“立刻,让所有人到养心殿来见朕!” ...... 第915章 我亲自去接! 养心殿内大臣云集。 大臣们都感觉有些摸不到头脑,明明才刚退朝没多久便又被皇帝叫了回来。 不少人面色凝重,暗自猜测发生了什么坏事。 不过有些人则是笑着观察众人的反应,譬如冯杰。 兵部早已先一步拿到消息,并且呈送到宫里。 等了一会儿,景帝才换好衣裳姗姗来迟。 见下面大臣表情都是好奇异常的样子,景帝大手一挥,喜气道:“朕召诸位爱卿,乃是有一桩大事发生。” “我大景派出探索西方的船队已经正式返航,现如今就在江凌港内。而且当初船队的主将郑汇也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此言一出,群臣大喜过望。 “什么船队竟然回来了?如果老夫没记错,恐怕已经走了三年多时间了吧...” “三年啊,茫茫大海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 “不知有没有寻到传说中的凯撒大帝。” “......” 群臣激烈讨论,景帝笑而不语,任由大家说着。 当初派船队出海,大多都是因为听了方正一讲的传奇西方史记,大家才怀着一腔热血并带着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才下定的决心。 可是船走了这么多年,朝廷里又发生了这么多事,出海探索未知的热情早已经被时间泯灭。 毕竟光这一件事就耗费了大量的银两。 第一次拨款的规模就达到了两百万两,这笔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两百万...全国上下能找出这种规模的拨款项目也是寥寥无几。 不但户部的压力大,就连兵部的压力也大! 水军拨款开支也挤压了其他军种,尤其是后续又有了火枪火炮,水军就更显得鸡肋。 于是不少人屡屡上奏,请求叫停这方面的拨款。 可如今,船队竟然这么争气,自己跑回来了! 一时间,当初要探索西方的初心开始回归! 方正一听着耳边激烈的讨论,老脸发红。 一群老头还清清楚楚记得他早前编的瞎话,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奈非天,索伦,阿尔萨斯暴风城.... 养心殿仿佛一时沦为大型老年网瘾现场,让人不忍直视。 不知道这群人发现是他在瞎掰之后,会不会一起把他给撕了。 希望船队那边能收获丰厚吧.... 讨论良久,声音逐渐止息。 冯杰神清气爽的道:“陛下,不如当即下旨,即刻让江凌港的船队入宫觐见。三年啊,三年的时间在海上飘荡,我大景的将士在小小的船舱中生活,实在是难以想象,当下应当急召回京,给予嘉奖,让他们休养生息。” 有人紧跟着道:“不错,还有西方诸国的情况以及海图,这才是重中之重!陛下,事不宜迟啊。” 景帝微微颔首,刚要开口却听方正一道:“陛下,请准许臣亲自前往江凌港接应船队,虽然船队到港,但是不宜立即回京。” 众人疑惑的目光看向方

相关推荐: 穿进末世后毛茸茸他靠撒娇成团宠了   我有一个秘密   蓄谋已久的疯子被暗恋的人勾引了   宝莲灯之猎艳风流   农家四月_新御书屋   遇蛇(人蛇、1v2)   《可恶,又被抓住了》(np sp改后重传)   还璧   长公主的儿媳妇(H)   性奴隶小弟弟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