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丫二丫三丫称呼家中女儿的纪家人眼里看来,都略有些草率了。 纪奶奶难得对着孙子以外的人满脸温柔,放柔了声音,细声细气的问两个孙女:“这两个名字是谁给你们取得啊?” 馒头有些瑟缩,但看了一眼纪长泽,害怕就少了一些,小声说:“是我想的。” “诶唷,咱们四丫,不对,咱们馒头真聪明,还会取名字了,你几个姐姐像是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你聪明。”纪奶奶一听居然是她想的,顿时一阵猛夸。 “那咱们晚上就吃馒头和米粥,奶奶给你们做大白馒头和白米粥,再杀只鸡,两只鸡腿你们今天一人一只,剩下的鸡肉明天我们炖鸡汤喝,咱们家馒头和米粥这么乖,一定要好好奖励一下。” 事实证明,她老人家这么多年不是白活的,三言两语就让两个本来还满脸紧张的孙女放松了警惕,看她这个满脸慈爱的奶奶视线也亲近起来。 “来,老二家的,你去烧水准备一会给馒头米粥洗个澡,老三家的,你去找找家里还有没有馒头米粥这么大丫头穿的衣裳,要是没有就去拿鸡蛋跟隔壁换两身。” 纪奶奶笑呵呵的,不像是其他人那样满脸沉重,而是一副很轻松样子:“馒头米粥乖,一会舒舒服服的洗个热乎澡,洗完澡头发干了就差不多能吃饭了,奶奶这就去给你们做饭,等到明天,我带你们去城里买好看衣裳。” 见着两个孙女点了头,她才看向呆呆站在那的纪二婶:“老二家的,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带馒头米粥洗澡去,老二,你去跑一趟,把刘大夫请过来给咱们家米粥馒头看看腿,老三,你去找大队长请个假,明天你和你媳妇跟我一块带馒头米粥进城买衣服。” 很显然的,在发现对着她们和颜悦色的纪奶奶以“我是家庭老大大家都要听我的”的态度对纪家其他人发号施令后,两个丫头的表情更加放松了一些。 比起全家人都对她们好这种会让她们不知所措的情况,在外面生活了许久的姐妹俩还是更习惯这种有个老大(纪奶奶)以强势姿态指挥着所有人对她们好。 她们乖乖被纪二婶一手抱一个抱走了,神情也没了刚才的仓皇。 在小小的孩子心里,纪二婶很明显很听纪奶奶的话,既然纪奶奶让她好好照顾她们,那么这个陌生的二婶就一定不会阳奉阴违。 看着俩丫头被抱走了,纪奶奶才呼出一口气。 旁边早就看明白了的纪长泽冲她竖起大拇指,彩虹屁一波一波的:“奶,不愧是你,真有一套。” “那是当然,我可一直能哄孩子,只要我想,没有我哄不好的孩子。” 她说着,瞥了一眼还在状态外的儿子儿媳们,有些嫌弃的皱皱眉:“行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照着我刚刚说的去做!” “啊,好,好……” 纪家二代这才匆匆忙忙的分别忙去。 有了纪奶奶挑大梁,纪长泽也放松下来,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馒头米粥坐着的是有靠背的椅子,以防止她们因为伤腿坐不稳当。 这一次的饭桌上纪奶奶依旧偏心,只不过偏心的对象从纪长泽变成了两个刚刚回家的孙女。 “来,一人一个鸡腿,这鸡腿可是奶奶用土豆炖的,味道好着呢,配着馒头吃特别好吃。” 纪长泽拿着个馒头吃,见叔叔婶婶们全都是一副生怕一眨眼馒头米粥就跑了的样一直死死盯着她们看,全然没发觉两个刚回家的小丫头被他们看得浑身僵硬,动也不敢动。 他咽下口中馒头,劝着:“叔婶你们快吃饭啊,吃完了我还要给你们讲讲我在研究所都干了什么呢。” 给可怜孙女夹完鸡腿的纪奶奶瞪了一眼儿子儿媳们:“发什么愣,赶紧吃饭,不想吃的就给我出去干活。” 纪奶奶在家的威望那不是一般的强,她一发话,哪怕四人再怎么想盯着馒头米粥看,也还是赶快埋头吃起了自己碗里的米粥。 两个洗的白生生,还穿上了干净衣服,一人编了两个小辫,打扮的像是她们以前羡慕过得城里女孩的姑娘望着送到自己碗里的鸡腿,咕咚咽了口口水,想吃又不太敢。 等小心翼翼抬头望向桌上的人,发现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她们而是自顾自的吃自己的后,才小小松了口气,端起碗头也不抬的吃了起来。 咬下滑嫩鸡腿肉时,她们眼眶一热,大颗大颗的泪珠无声地掉到了米粥里。 鸡腿真好吃啊。 原来这就是有家的感觉。 原来她们的家人也疼着她们,愿意把唯二的两只鸡腿给她们吃。 纪长泽发现了两个小姑娘一边吃一边哭,他没发出声音,只默默吃自己的饭,被留下来吃饭的军哥和警察们正坐在纪奶奶给他们单独支的桌子边。 此刻他们倒是都目标一致的看向纪长泽。 军哥们是无时无刻都要确保自己的保护对象在眼皮子底下,警察们则纯粹是好奇这位能做出那么多好东西的大佬在家里是个什么状态。 见纪长泽一口气吃了三四个大白馒头,喝了三大碗粥才放下筷子,还不等他们赞叹“纪同志可真是能吃”,就见纪长泽去厨房里又拿了俩馒头三两下啃完。 啃完了,还跑去厨房门口的大缸那看了看,看完后很是遗憾的问:“奶,咱们家米怎么就这么点了,这还不够我吃一个礼拜的。” 一位刚好起身去放碗筷的警察同志下意识瞥了一眼米缸:“……” 这些米够他吃上几个月的,居然还不够纪同志吃一礼拜的吗?纪同志这是多能吃啊。 又发现了一点天才与普通人的不同。 纪家其他人倒是习以为常的样子,毕竟纪长泽出了名的能吃不能干,平时他是想尽办法偷懒,偷了懒闲着没事就吃东西,闲着没事就吃东西,慢慢的胃口越来越大,吃的多,还长不胖。 一向疼爱大孙子的纪奶奶想都不想:“今年水稻收成不好,分下来的就是这么多,明天正好进城,我拿之前剩下的粮票买点,不过现在粮票不多,估计换不了多少,这样,以后奶给你炖土豆吃行不行。” 纪长泽叹口气,一脸的无奈:“那好吧,吃土豆就吃土豆,奶你炖土豆的时候多放点鱼肉。” 正珍惜吃着饭的馒头米粥听到家里粮食居然不够了,都迟疑的停下筷子。 馒头小声说:“奶奶,我吃饱了。” 米粥也跟着怯怯道:“米粥也吃饱了。” 她们好不容易才有个家,可不想家人饿肚子。 反正、反正她们乞讨的时候每天吃的也很少,以后她们也都每天只吃一点点,为家里省粮食。 两人再怎么聪明也只是小孩子,大人看一眼就猜得到她们心里在想什么,看着两个乖乖坐好不肯再吃一口的小孩,纪家人的心都快软成一团了。 纪长泽大步上前,给俩小孩一人一个不怎么疼的脑瓜崩:“想什么呢,你们俩这小鸟胃,吃到撑也吃不了多少,家里粮食不够是因为哥哥太能吃了,赶紧好好吃饭,人吃不饱就容易生病,吃饱了就能快点长大,你们快点吃饱喝足长大,长大了就能挣钱买粮食了。” 见两个孩子懵懵懂懂的都赶紧端起碗继续吃起来,纪长泽往院子中央的一棵树上一靠,神情纠结:“怎么会粮食不够呢……” 坐的端端正正的军哥们在听到他们说粮食不够的时候就放下了筷子。 怎么能让首长没米下锅呢。 这样的人才该操心的是国家大事,科研成果,操心饭够不够吃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首长,您除了有工资,也是有粮票的,而且还不少,只不过您的粮票是直接从首都寄过来,这才需要点时间,等过上几天粮票来了,您就不用担心了。” 纪长泽却没因为他们说的话而放松眉心,依旧是一副想不通的样子:“我们明明很勤奋,尤其是我,简直是全村最勤奋的人,怎么我们家还会饭不够吃呢。” 纪家人:“……” 军哥们:“……” 警察同志们与这位纪同志相处时间甚短,还不太了解他懒惰的本质,听了这话也颇为心疼:“今年是旱季,收成不好也正常,没办法,咱们老百姓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 纪长泽:“果然还是要人工降雨才行啊,我的工具呢,对了,我的工具落在警察局了……不对,我记得去年风调雨顺,我家还是饭不够吃啊。” “这个事情就很费解了。” 他一脸的“我发现了神秘未解之谜”的表情,掰开手指头挨个的给他们算:“你们看,我们家里人干活都勤快,一天都没耽搁过,而且我还经常去山上打牙祭,我们家还能抓鱼吃鱼,还能摸鸟蛋吃,结果,粮食还是不够吃,这太奇怪了!对吧!”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纪长泽在院子里转着圈圈:“你们不说我是天才吗?为什么天才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勤快,却还是吃不饱饭。” 听他说完后一脸黑线的众人:“……” 纪二叔:“……可能,就是单纯的你……咳咳咳!!” 说着说着发现亲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他赶紧改口:“就是,就是单纯的我们吃太多了。” “多?哪里多了?成年人不就是这个量吗?五六个馒头,三碗米粥。” 其他人:不,我们没那么能吃,只有你才是这个量。 纪长泽下了定论,一脸“这才是真相”的表情:“所以,是水稻产量太少了。” 他叹了口气:“这届水稻不行啊,怎么这么没用,就这么点收获,如果它能丰收,我们家也不会发愁米不够的事了。” 其他人:“???” 水稻何其无辜啊!! 人家老老实实长着,结结实实产量,结果就因为你太能吃,就被盖上“不行”的帽子。 水稻不要面子的吗? 就连一向对纪长泽有滤镜的军哥都忍不住嘴角抽了抽,正考虑着要如何以不影响首长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告知首长“别想了,就是你吃太多了”时,就听着纪首长话锋一转。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培育出产量高的水稻!!!如果普通水稻能亩产50千克!那我们就培育出能亩产几百千克的水稻!!” 这话掷地有声,哪怕从没听说过这种事的军哥们都忍不住听得心神一荡。 如果,如果真的能培育出这样的水稻,那他们华国如今还在温饱线苦苦挣扎的百姓们岂不是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不用吃香喝辣,只要能吃饱,只要能吃饱就好。 为想象中全华国百姓都不用再饿肚子的画面而开心的军哥们激动:“首长,您、您这个想法真的太伟……” 纪长泽:“啊哈!等培育出来,我要一天吃八碗饭!!” 军哥们:“……” 纪长泽:“我还要吃面条!!吃四碗!” 军哥们默默坐下。 刚刚那些激动,敬佩,恨不得将对方视为伟人的激烈情感,也仿佛跟着八碗饭四碗面条随风而去。 首长,不愧是你。 第184章 年代文里的懒汉(20) 哪怕纪长泽的出发点如何的一言难尽, 当他想要完成这件事时,军哥们,专家们, 甚至包括齐兵所在的研究所领导都在竭尽全能的给出自己的助力。 毕竟纪长泽已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了。 先是培育大白蛾子的死敌,接着是太阳能板,然后是摩托车,警棍, 对讲机。 这些东西单独拎起来就足够震慑人了, 更别提全部在极端的时间内做出来, 摆放在他们的面前。 纪家人不知道,就在摩托车警棍对讲机送给警察局的那一天, 关于他们所有人的资料以及亲友关系已经连着纪长泽的各种信息发急件送到了首都。 同时有好几位军人都在几天内赶到了这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县城,他们没有露面,而是隐藏在暗处,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4小时暗中保护纪长泽。 虽然没人告诉过这位年轻却总能带来奇迹的天才同志他如今的权限有多高, 但纪长泽却清楚的感受到他现在干什么都飘扬丝滑。 以前他想要个什么零件,都是军人同志吭吭哧哧跑到各大工厂里掏出证件问人家要来的各种废弃零件,然后再费劲巴拉的想办法找车运回去。 某一次,军人同志为了运回来一些比较大的材料,甚至还找了拖车自己拖了回来。 之前看着纪长泽敲敲打打的慢慢拼凑出一辆摩托车, 零件满地飞, 军人同志嘴上不说,手上却是一直没停下的心疼巴巴的到处捡这些用一个少一个的零件。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纪长泽一说想要xxx, 军人同志可大方了,当天就能弄来一批崭新的xxx,特大方,特扬眉吐气的一挥手:“首长, 您尽管用,这些都是全新的,保证好用,您还想要什么直接跟我说,我马上给您安排。” 很好。 一看他这副“穷人乍富”的表现,纪长泽就猜到他现在应该已经被国家爸爸护在保护圈内了。 虽然华国现在还比较穷,但到底也是一个国家,有了整个国家做后盾,纪长泽飘了。 他十分不客气的嘴一叭叭,列了好几张长长、长长的单子出来。 随着一边听纪长泽说一边记录,军人同志脸上那骄傲自豪底气十足的表情渐渐没了。 一直等到纪长泽叭叭完了,他才小心翼翼问了句:“这些……都要啊。” 纪长泽肯定:“都要。” 军哥:“不是研究水稻吗?这些和那些看着也不像是研究水稻的东西啊。” 年轻的,被国家小心保护起来的天才研究员十分的理直气壮:“我又没说我只研究水稻。” “我之前还说过想要研究人工降雨和飞机呢,现在好了,人工降雨需要飞机,一起研究刚刚好,你说巧不巧。” 军哥:“……” 他只听说过一项技术研究三年的,还真没见过纪长泽这样,三项技术一起研究的。 “这样一口气研究三个项目是不是会不太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万一嚼不烂……” “还没嚼怎么就知道嚼不烂,说不定别人嚼不烂,我嚼着嚼着就嚼烂了。” 军哥:“……” 算了,你是天才,你说了算。 反正研究了几年乃至十几年依旧没研究出个结果的项目也不是没有,纪长泽之前做出的功绩足够他飘了。 就在纪长泽将自己关在研究所,每天沉迷研究美食的时候,外面的形势也在渐渐的发生变化。 一开始,只是国家开始推行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能发电推广到农村。 百姓们刚开始还对这个传说只要晒一晒太阳就能发电有点害怕和抵触,毕竟是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但在知道是国家希望他们使用后,就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上了。 目前的华国可以说科技发展上面赶不上其他国家,但要论国民配合度,那还真是能甩开一大部分国家。 慢慢的,百姓们就发现这太阳能电板的好用了,它让他们不用烧柴火也可以做饭,装上电灯和这玩意后,晚上不点伤眼睛的蜡烛,只要轻轻一拉绳,灯泡就会亮起,屋内又亮又不呛人。 不用再浪费时间去获取柴火这样的资源后,他们就能腾出手去做其他活。 后来,就是bb机的出现。 与原本该发展的历史不同,它没有贵的那么吓人的程度,咬咬牙,还是可以买的。 接着,华国开始大力扫黄除黑,尤其重点打击人贩子,每一个城市的警察局都迎来了帅气亮眼的黑骑,需要外出行动的警察同志们也都拥有了电棍和对讲机。 有了这些,与罪犯的斗争便不出意外的是警察们占上风。 一时间,警察同志们穿着制服,戴着头盔,腰间左边挂着电棍,右边挂着一小包,骑着黑骑列队从街上呼啸而过的画面成为了华国各个城市的一景。 黑骑也逐渐成为了警察同志的代名词,不得不说,虽然以前大家也很尊敬警察同志们,但自从警察同志与黑骑挂钩,再等于帅后,想要成为警察的年轻人大大增多,而想要和警察同志组建家庭的姑娘也越来越多了。 许多犯罪分子被打击的销声匿迹,以前因为这些犯罪分子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是警察们去抓也总能让他们跑掉一两个再事后报复而不敢举报的百姓们也大起了胆子。 举报犯罪分子那可是正义的事! 犯罪分子敢打击报复?!光天化日,有黑骑每天在街上巡逻,哪个人敢这么猖狂,看黑骑们不骑着摩托车追他们十条街,再拿着警棍电晕拖回去,判他个死刑!! 民众们可不怕!而且还可骄傲了,在与国家有了共同的敌人(各种犯罪分子)后,他们的信心空前高涨,听说他们的对讲机可是国外都没有的技术,还想要花钱跟他们华国买呢,国外为什么想要买?还不是羡慕我们国家的警察同志有,他们没有。 他们国家的警察同志能有警棍,能给他们这么大的安全感,能为了抓个小偷追八条街吗?! 华国百姓大多不知道外国是什么情况,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了,生活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好的国家里,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并且积极地去举报掉任何一个会拖国家后腿的家伙。 而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还流传着“因为人贩子拐卖了首长的妹妹,所以才会引起首长注意到这些犯罪分子”的八卦。 某地的某一天,一个年轻学生花钱买了一份报纸回家,他家里是干部家庭,虽然称不上富裕,也的确是衣食无忧,受学历高的父母亲影响,他从小就十分刻苦努力学习,这份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而身为一个干部家庭的孩子,他是能省的下来钱买书籍和报纸的,在今年初被选成班长后,他观察了班上的同学经济状态,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并没有钱能买报纸看的,于是每一次买来报纸,他都自告奋勇的趁课间时间站在讲台上宣读报纸上的内容。 他这一个举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大家亲切的称呼这个活动为“班长报”,就连老师也表扬了他这种与大家分享报纸内容的行为,甚至好几位老师也会在这个时间进教室听他宣读。 年轻学生十分开心自己能够让其他同学也知道报纸内容,分享国家一点点成长的喜悦,但除了刚开始他兴奋过一阵后,之后就慢慢的有些难受了。 倒不是不想读报纸了,只是他渐渐发现,国家虽然也努力在报纸上给出一些让人开心的成果,但随着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他也能越来越发现,国家历经心血,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其实在国外早就有了。 这种他们努力追赶,却还只是追到人家早已淘汰不用的技术感觉实在是太无力了,他甚至一度沮丧到不能再像是往常那样专心学习的地步,还是经常来听“班长报”的一名老师发现了他的不对,与他恳切谈话,鼓励安慰后,他才重新恢复状态。 虽然如此,每次念到国家又追赶到xx技术时,他也还是会忍不住情绪低落一上午。 但最近这种状态越来越少了。 他发现,国家逐渐开始发布出其他国家没有的科研成果。 某国研究了许久都没研究出成果的太阳能板!! 某国完全拿其没办法的害虫白蛾被我国攻克!! 我国实行人工降雨!! 我国开发出能够让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话的手机! 我国拥有了第一架隐形飞机,虽然不是第一个研发出来的国家,但在技术上,其隐形能力却远超某国! 一桩桩一件件,每次念出来,他都忍不住情绪激动到声音不自主放大,变得激昂,热切! 同学们和老师没有嫌他太吵,而是也跟着神情激动,每当念完了,大家都会热烈的鼓掌庆祝,高兴的讨论着这需要什么技术,这些东西国外也没有,我们的国家真的在很努力的变得强大等等话题。 而这一天,在拿到报纸,看到报纸上内容时,他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确定没有花之后,才死死地盯着报纸上的一行大字,半响都舍不得移动一下。 这天,他没有像是以往一样,等到上完了上午的课才站到讲台上,而是一到了教室,就立刻去了讲台上面。 同学们一个个的进入教室,没有人迟到,大家都很珍惜能够学习的机会,发现他今天居然提前上了讲台时,大家的视线里都有着疑惑。 最后,所有同学都到齐了。 老师带着书本踏入教室,发现讲台上的他后有些讶异,但并没有上去将人赶下来,而是在他混合着惊喜与梦幻着的神情中,也搬着椅子坐到了后面去。 “同学们!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他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了,看着底下同学们好奇的视线,他挥舞着手上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一行大字。 “我国研发出了一种能够高产的水稻,现在已经通过实验,确定了它比普通的水稻亩产超出十六倍!!!”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普通的水稻亩产五十千克,但这种培育出来的高产水稻却可以亩产八百千克!!只要在全国推行这种水稻,我们国家将会迎来粮食丰收,我们的国民将不用饿肚子,甚至!!我们还可以用剩下的粮食去出产,去换回建设祖国的资源!!” 他越说越激动,一副恨不得站在桌子上高呼的样子,却没人去批评他的这种不得体,因为其他的同学,甚至老师在听到他的话后,也都纷纷激动雀跃起来,止不住的欢呼声在教室里响起。 他们这些每天都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学生比普通华国人要更加清楚国家的难处。 华国人不勤奋吗? 不,他们很勤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愿意每天都在田地里,愿意抓紧一切时间去劳作,去供养自己的父母,子女。 华国人要求多吗? 不,大部分的华国人要求的只有吃饱穿暖而已。 但在经历了战争后,哪怕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哪怕华国百姓们也都努力干活,但吃不饱啊。 他们怎么努力耕耘,都不能收获让全家吃饱的粮食。 就算是这些坐在明亮教堂的学生们,也有一部分家里是没能力吃饱饭的,他们大多都是靠着国家的补贴一路路读上来,希望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 他们坚信,只要国家强大起来,他们的家人,国人,就都不用再承受饿肚子的痛苦。 同时他们也清楚的知道,一个国家的民众全部能够吃饱穿暖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国家能够拥有供养全国人民的粮食,甚至还能出口,是多么不同非凡的意义。 而如今,国家说:大家不用怕,我们以后不会再饿肚子啦。 泪如雨下。 虽然不到四十岁,但头上已经掺了白发的老师眼眶红了,稚嫩的,因为每天挑灯夜读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的穷人家学生抹了一把有着两个大大黑眼圈的眼睛,没有怎么饿过肚子,却清楚知道高产水稻意义的干部家庭学生笑出了泪花。 这一天对于全国人民来说,都不亚于是一场狂欢。 国家并没有像是以前那样只是简短的说“我们培育出了什么什么东西,它能怎么怎么样”,而是用了不小的篇幅,详细的描述了国家将在全国推广高产水稻,并且教导村官如何才能让这些水稻好好生长,而在它们成熟后,它们能带来怎么样的产量,多少多少的水稻,就能让一个四口之家吃多久多久。 国家站了出来,大声的,骄傲的告诉所有国民: 华国人!国家向你们承诺! 不会再有小儿嗷嗷待哺却吃不饱饭。 不会再有干不动活的老人担心自己浪费家里粮食投河上吊。 不会再有女子怀孕却因为吃不饱饭而导致孩子流产。 不会再有壮劳力营养不够倒在田间。 哪怕是不识字,不懂国家大事的普通农民听了这些都能意识到,他们华国百姓的苦日子过去了。 全民的狂欢中,纪长泽躺在自己敲敲打打做出来的老爷椅上,吃着从实验室里刚弄出来的香喷喷米饭。 就着红晒肉一连吃了四大碗米饭,他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碗,打了个饱嗝。 对着旁边正满脸担心盯着他肚子,担心这位国家的宝贝蛋会不会被撑坏的军哥一脸的骄傲得意。 “你看,我就说吧。” 在心底盘算着要不要去弄点开胃的东西让这位爷舒缓一下的军哥没反应过来:“啊?什么?” 正赶来要嘉奖这位为国家创出巨大贡献大宝贝的干部们一推进门就看到他们那位让国家恨不得捧在手心里虔诚奉养的大宝贝满脸写着我特么的可真是机智无双料事如神”的纪长泽满足的拍拍肚子: “我就说了,米不够吃,那不是吃米人的问题,那绝对是米的问题,你看,现在问题解决了,事实证明,我说的就是对的。” “就是米的问题,诶呀,我可真不愧是个天才。” “对了,你帮我弄回来的那台计算机太大太浪费零件太难搬动了,害的我想让警局们都有共同犯人和丢失小孩资料都不行,愁人啊。” “我觉得,这计算机有问题。” 第185章 年代文里的懒汉(21) 刚出关没多久的纪长泽就一头扎进了有问题的计算机改造里面。 是真的一头扎进去, 毕竟现在的计算机能大的装下一堆人。 因为他坚决不肯换地方(比如去首都),表示自己的家人们都在这里,姐姐姐夫的工作也都在这里, 所以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小小的县城,这座原本其貌不扬的小县城已经成为了全国安保程度前三。 别说像是之前那样街面上有“大哥”在晃悠了,连个小偷小摸都没有,黑骑们恨不得一天巡上八回街, 老百姓们一个个都化为了见义勇为的勇士, 有的时候街上蹦跶出个小偷, 都用不着黑骑们赶过来,居民们自己就把人给胖揍一顿扭送到警察局了。 这种“好事”随着时间越来越少, 一些老百姓在街上都养成了耳听六路眼看八方的本事,遇到什么小偷小摸一伙人急吼吼的就上了,生怕落后了赶不上抓人。 这倒不是他们的正义感太爆棚,而是警察局为了表扬这些见义勇为好同志, 特地定做出了一个个印着黑骑样式的袖章,每次有老百姓做了什么好事,他们就会一人发送一个出去。 毕竟如今那位纪同志已然是住在了警察局旁边,他那边别的不多,各种零件材料工具那是一大堆的, 拿着废弃的材料做袖章简直小意思。 老百姓们一点都不嫌弃这袖章小, 拿到手后一个个恨不得把头都抬到天上去。 这是袖章吗?!这是荣誉的象征!这是对他们见义勇为的嘉奖! 有了这些袖章,走在街上人家看他们的眼神都带了几分敬重, 孙子出去玩都会被一堆小孩子羡慕,全家人都跟着沾光。 所以在近期三个月内整个县居然没遇到一次小偷小摸时,本县居民心底是遗憾的。 后来,就是四个月, 五个月,半年。 终于,大半年过去,居民们早就习惯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时,一伙外地来的小偷悄悄地来到了这座小小县城。 他们一个个都有点灰头土脸,满脸的沮丧和懊恼,还带着一点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这伙人本来在大城市生活,大城市虽然管得严格,但人多,他们团伙作案,小心谨慎,偷完东西就跑,硬是靠着偷东西的本事活的相当滋润。 日子正过得美滋滋呢,那些以前全靠一双腿追人的警察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都配备了摩托车。 那车高大帅气,跑起来十头牛都追不上,追起小偷来简直轻而易举,他们猝不及防,再次作案时好几个兄弟都被抓到了警察局。 小偷们都想不通啊,那车一看就那么贵,怎么警察局的警察还能人手一辆呢。 之后他们的日子就过得艰难了,也不敢再像是以前那样猖狂,小心翼翼的四处偷东西。 本来吧,虽然没以前那么滋润,但好歹还能过,结果随着警察们的配备越来越齐全,他们抓人也抓的越来越厉害,兄弟们一个个的进去,到了这两天,听消息灵通的同行说他们国家好像要开个什么什么会,到时候其他国家的人也都要来参加,这种严肃的场所,警察们肯定会严打。 尤其他们这所城市还就是举报那个什么什么会的地点,警察们本来就管得严,现在还不连只老鼠都不放过。 剩余的小偷们听了心里就慌了,凑在一起这么一商量,最后决定还是认怂得了。 大城市到时候会有外国人来,国家为了不在这些外人面前丢脸一定抓的死严。 好!那就转移地点。 不在大城市蹲着了,去找个小地方。 小偷们的老大自觉还是有些智慧的,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换句话说就是天高皇帝远,大城市如何也管不到一个偏僻的小城市。 而且大城市的警察有钱配备摩托车,那种小地方总不会有了吧。 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想偷什么偷什么。 这么想着,这群小偷自觉算无遗策,高高兴兴的就忍痛花钱买了火车票,一路上转了好几次车,才到达了他们看好的这小县城。 他们也不是随便选一个下手的,而是仔仔细细的臻选。 首先,要选一个地方偏僻,首都管不着的。 然后,这地虽然要小,但人不能太穷,不然一堆穷人他们偷什么。 这么一筛选,纪长泽所在的小县城就被他们给选出来了。 偏僻,小,但之前这里的农田被选为超级水稻试验田,也是着最早种植超级水稻的地方,这里的老百姓肯定要比其他小地方的百姓有钱一些。 简直完美! 而且他们还发现,这里防盗意识十分差,人走在街上直接大大咧咧的把钱装在口袋里,买菜的时候也都全掏出来拿钱,窗户上也都没有防盗用的碎玻璃渣,甚至都黄昏了,街上的许多人家居然都没锁门。 这简直就是小偷的天堂啊!!! 于是,这伙人到了的第一天晚上,就高高兴兴的开始踩点了。 每天踩点第一步,要先找个软柿子。 还有什么比华国普通的居民更软的柿子呢。 他们熟练的翻墙进了一户人家,这家人的男主人就是那个白天买菜直接掏出一大把钱拿钱的,既然买菜身上都会装这么多钱,家里的钱一定更多。 正翻翻找找,某个小偷不小心发出了声音。 屋内离开传来声响:“谁啊?” 小偷老大不慌不忙,先比划了个手势给小弟们,然后掏出一把匕首,死死盯着卧室门。 门打开了,男主人睡眼朦胧的与他们对视。 男主人:“嗯?” 对面站着的一群穿着装备挺专业,人高马大目露凶相手拿胸器的小偷们露出猖狂冷笑:“兄弟,我们只是来偷个东西,你最好别动,只要你配合就没事,但要是你配合,以后家里人出门可就要小……” 男主人扯着嗓子高喊:“快来人啊!!!我家里有小偷!!!快来人啊!!!有小偷!!!” 习惯了被发现后主人家大多选择息事宁人的小偷们;“???” 不是,你喊就喊了,你这声音里的兴奋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喊人有用吗?这个时候可是大晚上的,外面那么冷,就算是邻居愿意大半夜的起来帮忙,总也要穿衣服什么的吧,等到人来了,他们早就跑光了。 眼看着这个疑似精神不正常的男主人居然回头抄起一根棍子满脸兴奋的跃跃欲试要上前,而他身后,他家里的几个儿子也都吱哇乱叫着抄起工具往这边跑。 “爸,哪里有小偷??小偷在哪呢?” “我来了我来了,看我自制的辣椒水。” “哥你们等等我,我也要抓小偷。” 一时间,现场充斥满了激动兴奋充满期待的活泼气氛。 小偷们:“……” 小偷老大:“……这家人好像脑子有问题,我们撤。” 这特么的还是他们第一次遇见吓唬人反被吓的。 还好,这家人虽然精神有问题,但现在这冬天的大半夜,就算是他们这些主人家想要抓人都要浪费点时间再出门,更别提邻居,那些想帮忙的邻居说不定正在家里穿衣……服呢…… 推开门的小偷们懵逼脸与手拿各种工具面带兴奋的一群居民来了个正面相见。 是真的一群。 乌泱泱的少说也有二十来个,有的披了大衣,有的戴了帽子,还有的居然直接围着被子。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整条街上的房子一个个都亮起了灯,还有人手忙脚乱的抄着家伙打开门往这边跑,一边跑还一边气喘吁吁的喊: “我没来晚吧,你们还没开始抓人吧,等我一下,等我到了再抓,我马上来了。” 小偷们:“……” 就在他们陷入懵逼时,身后,男主人,女主人,还有他们的几个儿子都推开门跑了出来,男主人一棒子过去抡倒一个。 ——砰!! 从未见过如此简单粗暴上来就打的其他小偷:“……” 男主人:“大家看到了啊,帮我作证,这个人是我打倒的。” 作证?作什么证?抓小偷还需要作证吗? 其他小偷正懵逼着,就见前方一大批邻居们已经兴奋的挥舞着棒子上了。 人多势众,再加上武器长短差距,还不等他们反抗呢,就全都被干趴下了。 因为穿着统一制服黑衣服,人家打他们都不用特意认脸。 最可气的是,他们都被打倒在地了,正挣扎着要逃跑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那熟悉而又巨大的轰鸣声。 接着,一辆辆摩托车在他们眼前停下,警察们下了车,笑着一脸无奈:“大家散开,散开一下,别打得太厉害了,打严重了还得我们警局出医药费。” 一名警察甩着警棍走在最前面,为了防止出现这些罪犯再反扑,挨个的电了一遍才放心:“队长,安全。” 队长掀开小偷面罩看了看:“生面孔啊,怪不得敢在我们县偷东西。” 他拍拍小偷:“你们怎么想的,不知道我们县那些小偷被抓的连夜搬家吗?” 就是连夜跑过来的小偷们:“……” “来来来带回去,我们警察局可是好久没抓到这么多人了,今天好好审问一下,你说他们怎么这么想不开啊,谁不知道我们县出了名的罪犯地狱,居然敢跑我们这偷东西。” 刚刚见义勇为的居民们立刻纷纷跟上:“刘队长,我刚可是抓人了,那个鼻子上一撮毛的,就是我抓的。” “队长,我我我,我也抓人了,看那个长的最丑的斗鸡眼,我第一个把他打趴下的。” 一小孩被家长裹得严严实实出来看热闹,见此情急,他哒哒哒的跑过去,艰难蹲下身。 ——啪。 软软一巴掌拍在其中一个小偷脸上。 莫名其妙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呐,老师(肉)
蛇行天下(H)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长夜(H)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