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有毒之味俱当禁用、慎用,以防伤胎。《内经》虽有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之训,而有伤胎气之药,切不可轻而用之。即使病情非用不可,亦应 “衰其大半而止”。 96.妊娠腹痛 熊某,女,25 岁,已婚,居民。1990 年6 月5 日首诊。自怀孕4 个月后,小腹偶感微痛。数日前因乘车颠簸,遂感小腹坠痛,昨日前阴出血数滴,腹痛不减。诊脉弦滑,舌质淡,唇淡红,面色黄白,形体薄弱。究其证因,必素体虚弱,冲任不实,复因乘车颠簸,而动胎气,以致小腹下坠,出血少量。幸诊疗及时,胎无大碍。治宜养血安胎,补脾益肾。方用泰山磐石散加减。处方:人参15g,白术9g,当归9g,续断12g,杜仲12g,阿胶12g(烊冲),炙黄芪15g,熟地黄9g,酒炒黄芩9g,川芎6g,酒炒白芍9g,砂仁6g,炙甘草6g,糯米一撮,2 剂。随访,上药服后腹痛渐止,痊愈康复,后顺生一男婴。 97.胎动不安 陈某,女,28 岁,已婚,职工。1980 年7 月2 日首诊。患者怀孕不满3 个月,平素无恙。前日因替同事肩扛约15kg 物品上至2 楼,随感腰腹不适,继觉小腹微痛,当晚见红,出血数滴,至今仍腰酸腹坠,时有点滴血下。诊患者形体偏胖,唇舌色淡,脉来虚滑。问及生活起居,曰:上班常坐,饮食不择,爱静少动。综上所见,患者形体虽盛,气虚可知。平素少于活动,猝因负重上楼,震动胎气,冲任失固,以致气血紊乱,胎孕失于托养,故见腹痛腰酸,胎动不安。治宜养血安胎,益肾固本。方用安胎饮加减。处方:续断12g,杜仲12g,菟丝子9g,桑寄生9g,阿胶12g(烊冲),人参9g,白术9g,当归9g,炙黄芪15g,醋炒艾叶炭6g,生地黄炭9g,2 剂。1 日1 剂,水煎2 次,不拘时少量、多次温服。 7 月5 日二诊。脉转缓滑,诸症悉平。原方去艾叶、生地黄炭,加砂仁、黄芩各6g,续和胃安胎。每月服两三剂,以固冲任,养血安胎。 随访,翌年4 月底顺生一女婴,母女平安。 98.胎位不正1 王某,女,25 岁,已婚,教师。1980 年8 月9 日首诊。已婚2 年,怀孕已7 月余。经妇检多次,胎儿头向左上位,每天做 “正位操” 1 小时,做2 个月无效。诊视患者无病象,遂用丹溪达生散(又名束胎饮)与服。处方:酒洗当归9g,酒炒白芍9g,人参6g,白术6g,紫苏6g,炙甘草6g,大腹皮6g,陈皮6g,葱叶5 根,杨柳嫩枝尖(约1 寸长)7 段,3 剂。1 日1 剂,食远温服。 8 月16 日二诊。服上药2 剂后,胎动异常,似人转位之状。经妇检胎儿正位,医生多人均感惊异。随访,王某于8 月29 日晚8 时突感腰腹阵痛,随即羊水夹血而下,急请医生接生,不及半小时,医生未到即顺利产下一男婴,体重3.25kg,母子平安无恙。 99.胎位不正2 黄某,女,31 岁,已婚,教师。1979 年10 月2 日首诊。结婚6 年,现怀第2 胎已8 个月,头胎难产 “莲花生”,胎儿屁股先出,二日夜产下;2 胎5 个月后多次妇检胎正位,3 日前猝感腹部不适,微痛,经医院检查胎儿头转上位,心惧不安。诊视患者无病象,遂用束胎饮与服。处方:人参9g,白术9g,当归9g,白芍9g,紫苏6g,大腹皮9g,陈皮9g,炙甘草9g,葱叶5 根,杨柳细枝尖7段,3 剂。 10 月8 日二诊。服上药期间胎动频繁,停药后胎动已不甚。经妇检胎儿头向右胁位,仍不正。原方加川芎9g 以行血中之气,助胎运转,续服3 剂。 10 月16 日三诊。服后胎动更剧,显觉胎儿转动之状。经妇检头向下位。 随访,12 月初顺生一女婴,从腰腹阵痛羊水破到生下未及4 小时,母女平安无恙。 100.妊娠感寒腹痛 李某,女,25 岁,已婚,农民。1991 年6 月25 日首诊。患者面黄无华,舌质淡,苔厚腻,脉来弦滑,微浮紧。思之,必因夏日纳凉,恣意饮冷,或冷浴贪快,寒邪所伤,寒则凝,子脏冲任失和,必小腹
相关推荐:
吃心
扭转奇迹
泼辣淑女
机关算尽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她是目的
黑化圣骑士
主人攻
二哥他超努力
风花雪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