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历史:开局我点了十个姑娘) > 第410章

第410章

也没感冒吃药什么的,饮食和以前一样,就是昨天到外边玩得有点远,吃晚饭还好好的,也不知道是出啥疹子,请您看看要紧吗?” 视其颜面等处即如其母所述,淡红色细小疹子密布,神情有些不宁。观其双目、咽喉、舌质均现微红,舌苔薄白乏津,指纹微浮淡红。 根据患儿微见低热即从颜面、颈项、胸背等处出现成片淡红色细疹,咽喉及舌质淡红等表现,此为小儿风疹无疑。麻疹多发热3 日后方能见疹,况且多年来因为加强预防,而未见此患出现,更无流行传染。遂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法治之,方用透疹凉解汤为主加减。处方: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霜桑叶、甘菊花、蝉蜕、金银花各6g,连翘、赤芍、紫草各3g,甘草1g,2 剂。1 剂药水煎2 次,早、晚食远各温服1 次,若小儿不愿服药,可分多次少量喂服。3 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去渣,在温暖环境下迅速擦洗全身,切记勿受风寒!饮食亦要温和容易消化,勿进寒凉油腻之物。护理好的话三两天即愈,亦不会脱屑、留痕。 此方在消毒饮基础上加减而来,用于3 岁左右小儿风疹初起,一般都能2 剂药治愈。其主要作用为疏风清热、透疹解毒。治疗小儿常见的较轻传染性风疹病症,屡用皆验。方中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等味,皆为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透疹之品;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味,以清热和血解毒。对于小儿较轻的风疹,疗效甚佳。 3 月23 日二诊。其母代诉:“1 剂药服后疹子就没了,神情也恢复正常。第二剂也煎了2 次,服下的很少,主要用于擦洗,因为喂药实在艰难。您看还需要服药吗?” 观其颜面等处风疹已无,咽喉微红已退,精神、气色也都正常。便交代患儿母亲:预防感冒,饮食调理好就行了。 按语:小儿风疹为较易治愈之患,用药宜轻清不宜重浊。轻清易于疏风透疹,微辛微凉,如薄荷、荆芥、蝉蜕、桑叶等,为散邪透疹之上品;微寒清营解毒,如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小儿正气不足,用量也不宜过大,适其证而解之,其风热散而疹子透发,时邪解而毒自除,营卫和而患自愈,故用药不宜重浊。何为重浊?因为此患不属于胎毒遗患,亦不属于麻疹、喉痧等疹性疾病之重者,故而太过苦寒解毒之味如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玄参等,皆宜慎用。以防本来轻浅之患,反致疹毒不能透发,郁滞不得化解,小患不得速愈。 常遇到风疹小患者,年龄多在5 岁以下,能认准证候,即用上方一二剂药服下,加以饮食、冷暖等方面的呵护,都能痊愈。也遇到过本来属于风疹小患,不知用何方药治疗的,反而使细疹隐于皮下,肤色淡紫,患儿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甚至时发潮热等症,竟达十余日不愈。亦有稍懂中医药的,说是用过黄连解毒汤加味,服下疹子反而隐没,甚至出现呕吐等症。可见药不对证,害人不轻!当此之时,必须辨别寒热虚实,透疹勿伤正气,兼顾脾胃运化,用药精准,不可杂乱,疹出毒解,其患乃愈。诊治小儿疾患,切勿因为小病而大意,用药必以对证为要,如此方能小病速愈,不留遗患。 近期曾治数例小儿风疹,打针吃西药后的第二日,全身出满暗红色大小不等的硬疹,小的如粟米,大的似豌豆,患儿啼哭呼痒,手抓脚踢,抓破流出淡血水,颇似湿毒湿疹。遂用治风疹方加僵蚕3g(1 岁半男童),以祛风散结止痒,服药2 剂,三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熏洗,饮食等方面注意同本例,未及3 日痊愈。治愈后亦无脱屑、留痕。 89.胎热雪口,随拭随生 胡某,男婴,3 个月。2012 年9 月1 日首诊。其母代诉:“婚后头胎,生后不到半个月即出现舌面上如白粉堆积,孩子微显烦躁啼哭,医生说用棉签蘸冷开水拭去即可,初用有效,可管半天,以后再用,随拭随生。中医说用净米泔水洗口,用之也有作用,但时间稍长,也不管用。这几天蔓延至两腮内、牙龈等处,相互粘连,颜色微红,复用以上方法,拭之难以去掉。舌尖微红溃破,烦躁啼哭频繁,吮乳不如以往顺利。听母亲说我出生后不久也是这种情况,是您给治好的,让我赶紧把孩子抱来请您看看。” 观察患儿确如其母

相关推荐: 娇养王妹   重生之极品废材   尘世红颜文集   一觉醒来怀了崽 完结+番外   娇儿俏   娱乐圈之水火不容   神霄煞仙   如果流年未至   献给挚爱的痴汉少女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