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武林盟私密记事 > 第186章

第186章

等下直接热一下就行了。” 上班有缺点也有优点,缺点是不如天天待在家里舒服,优点就是拿出什么来家里人也不会怀疑。 “晚上吃米饭吧,把菜往锅里一放,一锅就全出来了。” 还啥味儿都跑不出去,当然了,他还得再弄盘凉拌菜做做样子。 “听你的。” 宁月很快做好了晚饭,然后出去找一老三小。 地里的草长的还不算太高但是真嫩,想打一篓子草可是很费了一些时间,许老头就在边上陪着,顺便挖些野菜,打算回家做菜饽饽吃。 宁月找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队上下工,只是,他怎么看到了熟人呢? 真,出事儿了? 哦嚯,提前提醒了他们还没躲过? 真让人无语呢! 许老头咳了一声,示意他帮孩子拿筐子,“今儿咱们家三个孩子弄了三筐草,算两个工分,他们干得可卖力了。” 队上四个工分要上交四篓子草,那种大篓子,草还要压得实实的。 他们这三筐草给算两个工分已经不少了。 宁月一把抱起二毛,将孩子放上了肩头:“干得好,不愧是我的孩子!二毛最近有没有好好学字?” “学了学了,我已经会背好几篇哥哥的课文了。我还会数到一百……” 大妮大毛也在那儿给宁月汇报这些日子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辅导情况。 乡间的小路上,留下一串叽叽喳喳的轻脆童声。 回到家后,许老头直接关了大门,手中的篮子被他拎进了厨房。 “赵初一和张春是前天来的。来了后就来了一趟咱家,倪家出事了,你亲爸妈也要被下放,就是不知道会被下放到哪里。” 这谁能想得到呢,上回来的时候他们开的还是政府的车,才一个月过去就要被下放了! 这京城可真是乱。 “嗯,等下我去知青点儿看看,反正之前他们两个来过咱们家,村里也有人见过他们,装不认识也没啥意义。” 许老头道:“我看他们那意思就是要和你保持距离,估计是怕牵连到你。” 怪不得老丈人那会儿不让他和赵初一他们打招呼呢。 “拿啥牵连我?之前我是李家养子,后来我入赘许家,倪家和我有个屁的关系! 就因为他们来过咱们家做客?滚他奶奶的吧!” 许老头:真没见过谁张嘴闭嘴把入赘俩字儿挂在嘴边的,感觉入赘是啥好光彩的事似的! “去去去,赶紧去,你心里有数就行,就算真出了事,你老丈人别的不敢说,在凤城县还有点人脉的,护一个你还护不住!” 宁月顿时乐得眉眼弯弯,“我就知道您老对我好,那我走了啊!” 空手去的,啥也没带,有句话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要他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两个下乡来当知青,明显就是避祸,不可能没有准备。 村里的知青点儿就在大队部的旁边。 说起这个,还得说说这个吴地主。 以前凤阳生产大队,羊团生产大队还有南边的青林生产大队,都属于一个村,也就是原来的凤阳村,因为村子太大,后来分成了三个大队,而羊团大队的大队部,还有大队部左边的知青点,以及大队部右边的晒谷场全是吴家老宅。 宁月刚出现在知青点儿外面就看了在门口晃当的赵初一,门里还有一个张春。 见他过来,赵初一一言不发,直接带着宁月朝偏僻的后山走。 直到走出村子到了山脚边,赵初一才停下。 “春子,你盯着。” 张春“嗯”了一声,便远远的站在二十多米外的一棵树后。 第982章特殊岁月50 赵初一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包,“今天看见您就知道晚上您肯定过来,这些是先生让我给您的,里面有一封信。” 宁月接过打开,借着月光看了看,钱,还有一些看起来就挺值钱的玉饰以及一封信。 “这些古董我就收着了,放在你们身上被人发现徒增麻烦,钱你们拿着,乡下的日子不好过,缺啥少啥的就自己买。 还有,不用怕牵连我,有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你们是知青,又不是犯罪分子,被人看见也没关系。” 赵初一看着又被推回来的这一沓大团结,真的很想问一句:您不是死要钱吗?现在又是闹哪样? “说说吧,我不是提醒倪老头了吗?怎么还被人整了?” “事发突然,先生得了信儿就安排我们这些人下乡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算计倪家。” 宁月无语,“除了我爸妈,其他倪家人有没有被牵连?” 赵初一:“影响肯定是有的,能晋升的也要被按下来,原本能参加的机密任务也要被排除在外。” 宁月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 赵初一:他听着三少爷语气里怎么还有点遗憾呢? “你们肯定有办法和我爸妈联系对不对?知道他们下放地点别忘了通知我一声。” “好的三少爷。” “别老是三少爷三少爷的,被你喊的总让我觉得自己就是地主老财,叫三哥吧,别人要问你咱们什么关系,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赵初一想了想:“要不就说,我父亲和许老以前是战友?之前特意让我过来看他老人家,正好我要下乡就申请来了这里。” 宁月:“你家里有人当兵吗?” “我父母都是上过战场的。” “那就这么说,以后也方便来往,不行,你们在村里盖个房吧,方便开小灶。” 赵初一也正有这个想法,知青点儿里四间房住着整整二十一个知青,人均八百个心眼子,他们才来两天,昨天休息一天,今天第一天上工,结果知青就爆发了三次争吵,想想就挺操蛋的。 “我们把房子盖在您家旁边可以吗?” 宁月点头,“当然可以,房子别盖的太大,够你们住的就行,钱能省点儿是点儿。” 该说的都说了,宁月夹着小包就离开了。 京市早晚是要回的,他不介意提前收两个小弟。 反正亲爹都给送上门儿了,不收白不收。 赵初一果然很快和大队长商量要出来盖房,而且位置就选在了许家旁边的空地上。 村里盖房特别的快,今天张罗,明天备料开工,过个几天房子就盖完了。 宁月再次休假回家的时候,隔壁就多了三间泥土房,嗯,房顶是用的瓦片,这倒是能省不少的事儿。 他这边刚进家,隔壁的人就探出了头,隔着院墙喊了声“三哥”。 “哎,房子都盖好了,你们都搬进来了啊,真快!晚上准备弄点啥吃?要不过来一起?” 赵初一连忙拒绝,“我们中午发的二合面,晚上准备蒸些馒头,张春在后院儿挖了些野菜,做个凉拌野菜就挺好的。” 宁月:“行吧,那等下我这边做了菜给你盛一碗。” 赵初一咽口水。 他和张春都会做饭,但,会和会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和三少爷的差距大概就有一个太平洋那么大吧。 “那谢谢三哥了。” 许玉梅见男人回来,把怀里的孩子递给了他,“你赶紧抱抱,这个班儿上的,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以前也没见爹这么忙过,孩子都该不认识你了,我去做饭。” 宁月把包放在厨房的桌上,赶紧接过小星星,小家伙扑闪着漂亮的大眼睛,努力的把手往嘴里伸呢。 宁月赶紧把他的手拿了下来,“不吃手手,脏,饿了咱们找妈妈,来,爸抱你洗手去。” 小家伙因为嘴里的美食没有了张嘴就要嚎,宁月抱着他在厨房走了几步,小家伙就老实了,给孩子用温水洗了手擦了脸,宁月又把孩子给了许玉梅,“还是我做饭吧,你这身体还是有点儿虚,瞧这汗出的。” 空间中的药丸,他一直没拿出来,主要是他媳妇儿这会儿的样貌已经很出色了,再来颗恢复药丸,一下子年轻十几岁,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年代,女人太漂亮了会多很多麻烦。 所以,他只能用中药给她调理身体,可孩子还小要吃母乳,那就只能等小星星断奶再说了。 “我这两天也要去上工了,一直不干活儿,村里人该有说词了,咱也不能让大队长难做。”越是亲近越不能给人添麻烦。 口粮是按人头分,工分多的可以多分粮,工分少的甚至还要给队里补钱,他们家现在娘五个要在村里分粮,她一直不上工却能拿粮,村民肯定会不满意。 宁月:“去就去,不过,你也不用太认真,干点轻省的就行,实在不行我在城里给你找份工作好了,下地还是太辛苦。” “那怎么行?我在村里还能带着孩子去地里上工,或是回家喂个奶都方便,去上班这样能行? 先不说没有住的地方,就算你们厂给你分个房子,咱们七口人得要多大的房才够住?”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年代限制太多,想干点儿什么都不方便,这还是家里有老丈人能帮着看孩子,要不可不就得媳妇儿背着孩子上工? 他没再开口,却已经打算晚上去大队长家里走一趟了。 大毛三个虽然天天依旧打猪草,且因为有许老爷子帮忙,每天也能挣上四个工分,但,大人不下地,到底还是个麻烦。 天气渐渐热了,家里也没存什么肉食,但宁月的百宝袋里装了肉菜,晚饭吃的粥,院儿里的小青菜都能炒着吃了,再加上带回来的炖排骨,分给隔壁一饭盒,他们这边儿也开饭了。 晚饭过后,三个孩子不用说就自觉就着煤油灯趴在桌子上写字,包括小二毛都是这样。 宁月和许玉梅交代了一句就去了大队长家。 “婶子,我叔在家吗?” 大队长媳妇儿乐呵呵道:“快进来,在家呢,当家的,宁月来了。” 第983章特殊岁月51 宁月把手里的两瓶酒交给婶子,“厂里发的福利,留我叔喝的。” “哎呀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这我们哪能收,等下你给大哥拿回去。” 大队长是许老爷子的堂弟,过年的时候宁月还特意送了年礼,两家平时关系还算不错,这亲戚关系就是全靠维持,维持的好两家之间自然亲近。 所以,队长婶子是真的没想收宁月的礼,而宁月是真的想送这份礼。 大队长一向严肃的脸此时笑的灿烂,“是宁月啊,快坐,你可是大忙人,听你爹说你都是厂里的工程师了?” 宁月进屋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给大队长点上,“啥工程师不工程师的,竟剩瞎忙了,整天加班儿,家里啥事儿我都帮不上,害的玉梅不仅要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还得下地上工。 这不,我今儿过来就是想和叔您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让我媳妇儿轻省点儿。” “你不来我也想和胜哥商量呢,我琢磨着你家也不缺钱买粮,而且孩子也懂事儿,放学了也来割猪草,本打算让玉梅去养猪的,这个工作稍轻松点儿,就是工分不高,一天六工分,这样村里应该也没人说啥。” 宁月这会儿的工资比他师傅还高十块,福利待遇什么的更高,这还不是他要的,是秋厂长主动帮他提的待遇。 许老爷子自己低调,但他有个有能耐的女婿嘴巴就不听使唤了,真是忍不住就想和别人分享,因此村里人也知道许家的这个女婿特别有出息,挣的也多,但具体挣多少还真不知道。 宁月:“要不我见到叔就觉得亲呢,也就您总替我们两口子操心,可我听玉梅说养猪那活儿不是张家的干呢吗?您把她换下来,会计能愿意? 我和玉梅怎么好意思让叔因为我们家得罪了人。” 会计姓张,媳妇儿负责养猪。 大队长脸上笑意更浓了,之前他确实是这么想的,村会计又怎么样,他媳妇儿膀大腰圆的就该下地去,而且自家侄女确实比她适合干这个,他也不怕村民说他偏向自家人。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侄女婿体会到他的用心,他这心里就更舒服了。 “那你是有啥想法了?来,你说说,叔听听,能行就按你说的办。” “您看这样行不,我听玉梅说叔您家的老二高中毕业?” 大队长不明白宁月咋问起老二的学历来了,楞了一愣,队长婶子接话道:“明哲是高中毕业,可惜一直也没能找到工作,现在就在村里负责登记分发农具呢。” “您看这样行吗?我在城里给他找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您让玉梅接替明哲兄弟的活儿怎么样? 我想来想去就这个活计最适合她,早上看村民领农具登记,下工再收回来,一天四次,还不耽误她看孩子……” 大队长已经一把抓住了宁月的手:“侄女婿,你刚才说能帮明哲找到工作?” “正式工不可能,正式工的名额一个得一千多,还得看运气。 我顶多只能给他找个临时工的活儿,您也知道,当初我爹退休就让我干的临时工……” 而且老丈人当初也是留了心眼儿,他那工作本来是要给闺女的,可奈何许玉梅傻,非说要把工作给原主,许老爷了犟不过亲闺女,就同意了。 让女婿成为正式工不是不行,但挣的再多不也是便宜老李家吗? 所以他把正式工和人换了,换了八百块钱和一份临时工的名额。 一个月十多块的工资就算都给了李家也不心疼,还能让女婿轻省点。 手里多出八百块钱,万一将来女儿分家了,这钱就能顶大用。 大队长:“临时工就行,临时工就行!我们不贪心!侄女婿你尽管去找,该花多少钱打点就花多少钱,叔都掏!媳妇儿,你去拿五百块钱,先给宁月!” 队长婶子立刻哎了一声,转身就要拿钱! “叔,不用拿钱!我就是帮忙留个心,还不定找到找不到呢,今儿过来就是先跟您通个气儿,等有消息了我再来。” 宁月离开的时候是被大队长两口子一起送出来的。 他走后,大队长媳妇儿悄摸问老伴:“你说,侄女婿这事儿说的靠谱不?” “你傻啊,他要是办不到能特意来家一趟?那肯定是有把握才敢这么说! 你也不想想,他现在已经是机械厂的工程师了,安排个正式工不容易,安排个临时工还不简单? 这个事儿你可千万不能往外说,要是村里人知道宁月能帮人找工作,胜哥家的大门还不得被人挤破了啊。” 据他所知,他们村这帮人有家底的可不是一户两户,当初吴家出事,村里人就跟蝗虫过境似的,把吴家吃的渣都不剩,那些东西往黑市一拿,多了不敢说,凑出找工作的钱还是很容易的。 “知道了知道了,事关咱家老二,我又不是傻了!” 如大队长猜测的那般,宁月往厂里安插个临时工很容易,但他不打算把人塞进机械厂,而是相中了农机站。 这些日子农村站快要把他们厂的门槛都踩断了,紧等着这批新农机出来,他们好弄上三五十台去村里搞生产去。 他这个工程师往农机站安排个人,那是轻而易举,而且许明哲好歹高中毕业,但凡有心跟着学个修拖拉机收割机之类的,想转正那就是轻轻松松。 周一上班的时候,农机站的白站长果然又来了,宁月就把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对的,现在他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了,两人沏了壶茶,烟抽着,宁月就把临时工的事儿说了,白站长也是聪明人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李工,咱们可说好了,这收割机是新机器,万一机器出现问题,您可得优先帮我们维修,或是您厂里派个人进驻我们站也行啊。” 宁月点头:“这简单,等机器正式生产出来,我就轻闲下来了,到时候您们农机站聘请我过去当维修工不就完了吗?” 白站长:……你放着一个好好的农机设计工程师不干,去我们站当维修工?逗我玩呢? 第984章特殊岁月52 “李工要真过来,我按编外工作人员给您开工资,不过,您可不能忽悠我啊,我们站这会还停着几辆修不好的拖拉机呢,之前拖拉机场也说派人负责教咱们站的员工维修,结果,根本请不动!” 说起这个白站长就是一肚子的气,请个人过来修车,他们又不是不给钱,结果比请神都难! 宁月笑了笑,“那是拖拉机厂那边不地道,放心我可不是那样的人。” 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抽空就过去帮忙修修机器去。 白站长也想和机械厂这边拉上关系,今年人家弄出了小型收割机,谁知道明年人家又弄出啥机呢? 打好关系以后也好办事不是,李工虽然不是厂长,但人家是设计人员,会设计就会修,以后还不定有多少地方用着人家呢! 安排个临时工罢了,对他这个站长来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于是,第二天宁月请了半天事假,带着许明哲就去了农机站,办完手续后,宁月就问起了拖拉机的事儿,白站长将信将疑的带着他过去瞅了一眼,宁月拿起工具就开始修,不仅如何,他还把许明哲叫到身边,一边修一边教。 “你多用点心,学些修理技术,也能争取早点转正。” 许明哲激动的很,陪在一边学的非常认真。 宁月连着修了八台机器,那些在农机站维修工手里根本修不好的毛病,全部被宁月快速修好了,至于许明哲,能学多少就看他的本事了。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白站长没想到宁月竟然还会修拖拉机,感谢的话那就没停过,不仅如此,还拿了一堆的东西给宁月,算是给他的辛苦费。 小袋的米面,还给了宁月不少的糖票肉票油票,都是他们农机厂给员工下放的福利,白站长挪了一部分给了宁月,宁月拒绝了几次,白站长非要给,“李工,你看,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谢谢你了。” 宁月:“看您说的,凭咱们现在的关系可不用这么客气来客气去的,我弟弟在农机站还要劳您照顾呢,以后有事儿您尽管开口,帮的上忙的我肯定没二话。”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东西你也得收着,不然以后有事我可不敢再麻烦您。” 宁月只得将东西接了。 走前,还不忘嘱咐了许明哲几句:好好干,有事可以去机械厂找他。 许明哲对宁月感激的不行,他也下定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在农机站学技术,希望将来他也能和宁月姐夫一样有本事。 与此同时,许玉梅也在队上干起了分发农具的活计:轻省,干净,不挨晒,还能带孩子,差点儿没羡慕死队上一群老娘们! 当然了,最高兴的还得是大队长一家,儿子竟然进了农机站! 虽然只是临时工,但这也是天大的喜事了,大队长走路都带风。 尤其是在二儿子回来后,将宁月教他修拖拉机的事说了后,吃过晚饭他就带上二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了宁月家里。 不过,宁月在厂里加班加点弄流水线,设备什么的都已经安装完毕,工人是从原来的几大车间挑出来的,稍稍培训后就能正式上岗。 万事俱备,七月份机械厂的收割机正式开始生产。 机器一响,一个个零件很快就被制造出来。 八月底,第一批共计一百二十台小型收割机组装完成并全部被运往南方。 然后就是农机厂的那三十台农机也正式到位。 机械厂这边还派出技术人员教农机站的员工如何正确使用收割机,到九月中,一年一度的秋收终于来了。 做为收割机的生产者,农机站派出了两台收割机为羊团大队收割小麦。 宁月研发的这款小型收割机可以说是相当的牛逼,在南边测试出来的数据达到每天收割百亩小麦成就,且能省三分之一的柴油,可以说既高效率又节能,要不然,南边也不可能一下就定了一百二十台机器。 南方的天气多雨,尤其是夏季抢收的时候,最怕突然来上这么一场雨,有了收割机工作效率大大增加,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开支,但相比收获,那些开支真的不算什么。 厂里的生产蒸蒸日上,秋厂长一高兴就给宁月发了两千块的奖金,宁月带着一箱子香蕉去了一趟厂长家,主要目标:请假。 厂长倒也痛快,一气儿给宁月放了半个月的假。 临走的时候秋长厂还在乐呵呵的嘱咐:“李工啊,反正厂里现在也没啥事,你就是多休息一些时间也没关系,我都给你算正常上班,工资照发福利照领,咱们厂这次可是在县里和省里都露了脸,你要是再有啥灵感研究出啥机器咱们厂一定大力配合你。” 宁月点头:“那就谢谢厂长了,我就是在家休息,脑子也不会闲着的,还可能出去走走,去大城市看看能不能找到些关于机械设计这方面的书,所以还得麻烦您给开几张条子。” 秋厂长是真爽快,直接给了宁月一沓子盖好章的介绍信。 宁月接过介绍信再次和厂长道了谢:“有您这么深明大义又眼界开阔的领导带领,咱们机械厂早晚能一飞冲天,成为全省甚至全国闻名的大厂,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多做研究,不辜负您的鼓励和栽培!” 秋厂长越发对宁月满意,瞧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明明就是放他几天假,多开几张介绍信的事儿,就成了对他的鼓励和栽培了,真是合该他有出息! 从秋厂长家出来,宁月又去了趟师父家,这次就不止送香蕉了,还带了一只杀好的老母鸡,他的待遇能提的这么快,全是师父和厂里磨来的,最近太忙,他都不怎么回家,自然也就没能经常给师父弄好吃的,今天怎么也要走一趟。 从师父家出来,已经快七点了,师母留饭他没吃,忙着回家呢。 倪景程和段秀琴下放的地点已经知道了,可惜,他们直接被投放去了东北下属的一个生产队,离他们这边坐火车也要走两天一夜。 两个养尊处优的人,岁数也不小了,如何受得了乡下劳作的苦?他有这个便利还是要过去看看的。 第985章特殊岁月53 从厂里出来,他去了火车站多花了不少钱弄了张卧铺票,这才回家。 别问为啥多花钱,这年头卧铺票不好买,但,只要你有钱,动点脑子还是能买到的。 到家的时候,天早黑了,见他回来,隔壁的两小子从后门窜了过来。 赵初一问:“怎么样,假请下来了吗?” 宁月喝了碗二毛递过来的凉爽的绿豆汤点头:“明天我就去,你们两个有什么话要捎吗?” “没有,我们想去看看先生也没办法,您把我们准备的棉花带过去就行了。”东 北那边有多冷他们又不是没听说过,若是没有足够的棉衣,他真怕先生和夫人会冻出个好歹来。 宁月看了眼他拎过来的棉花,倒是没说什么。 别看宁月不怎么回家,但他知道的可不少,赵初一脑子活,从黑市弄了不少粮食回来,要不然就他们那个饭量,队上分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他们吃。 “好,棉花我给带过去,不过下回你们别准备了,有我在呢,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队里的秋收可不轻省,就算是老庄稼把式,收完秋也得累的不成人样,你们可别在吃上省着,身体垮了,那人可就完了。” 张春嘿嘿笑了一声,“我在后山挖了几个陷阱,经常能弄到肉吃,谁亏了我们也亏不着。” 宁月:“那就好,不过上山也别进深山,山上是真的有大型猛兽的,你们两个可一定要小心。” 张春自是应了:“我们就弄点小猎物就知足了,肯定不会进深山的。” 他们也听说了,三哥去年打了一头野猪,他再能耐,也知道自己干不过野猪,还是躲着点儿走的好。 两人也没多待,知道宁月明天肯定就去看先生也就回了自个院里,他们刚走,宁月就听到隔壁门外有人喊人,是个女声。 许玉梅凑到宁月身边,小声在他耳边说,“知青点儿的武知青看上初一了,追的可紧了。” “姓武的?不就是许书林看上的那个?” 许玉梅不屑的撇了下嘴,三十多岁的人了,最近这小一年保养的好,皮肤水当当,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莫名带上了一丝可爱。 “书林早就回头是岸了,他还说要谢谢你当初提醒他的。 那个姓武的故意吊着书林,从他手上骗了不少东西吃,总之那个女人八百个心眼子,谁身上有利可图就对谁有笑脸,没本事的人她是看都不看,她压根儿就看不上咱们农村人。 初一来了后,她就盯上了初一,有事儿没事儿就往他跟前凑,初一脸多臭也赶不走她,要我说,这样的姑娘打死都不能要,谁沾谁倒霉! 果然,隔壁传来了吵吵声,不过骂人的不是赵初一,而是张春:“姓武的你能要点脸不?我兄弟看不上你你干啥一直缠着他?我告诉你这是性骚扰,是耍流氓,你再敢凑过来我们就要找人评评理了!” 女人娇滴滴又略带着些委屈的声音响起,“张春,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能相聚在一起是有缘分,大家不应该团结护助,共同进步吗?我,我哪儿做错了你要这么骂我?” “要团结护助你先去把知青点那二十多知青团结好,少来我哥这里恶心我们,以前是我们给你留面子,下次再来,我直接上手揍!” 陪武茵茵一起来的黄小珊拉了拉她,“咱们还是走吧,人家明显不爱搭理咱们,你何必这么上赶着?” 天底下又不是没有男人了,非要缠着一个对她无感的,也不知道武茵茵是怎么想的。 武茵茵恨恨的瞪了院里一眼,这赵初一莫不是瞎子吧? 明明她是知青点里长得最漂亮的姑娘,喜欢她的人多了去了,偏偏该死的赵初一一个多余的眼神都不肯给她。 “那,赵大哥,我把吃食放在外面,你等下记得吃啊。” 这家伙把张春气得:“你贱不贱啊?我们又不缺吃的用你献殷勤?还放在外面,记得吃,赶紧把你的东西拿走,别等我摔你脸上!” 最后,武茵茵拿着她带来的两个鸡蛋,两个窝窝头,哭着走了。 宁月亲耳听到隔壁的初一夸张春:“干得好,下回再炖鸡,两只鸡腿都给你吃!” “初一哥你放心,你的清白就由我来守护,我保证绝不让那个姓武的近你的身!” 宁月差点儿没被这俩人笑死! 别说,边上住俩年轻小伙还挺有意思,最起码日子有趣儿啊。 …… 凤阳生产大队李家。 李永智久等“亲爹”来接也没等来人,倒是等到林小雁要生产了。 她的肚子特别的大,村上人都说,她这一胎肯定是怀了双胞胎甚至是三胞胎,这可是大喜事。 李永智也觉得挺高兴的,就连自己不行的事都忘到了脑后,只盼着媳妇这一胎能平安生产。 不得不说,宁月弄出来的药剂就是靠谱,那次林小雁被李向红踹了一脚孩子都能好好的,换个人早流产了。 听着屋里的叫声,李永智着急的在门外走来走去。 好在,林小雁没让他等太久,没一会儿二房屋里就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小子,是个大胖小子。” 讲真,真不太大,二斤多的样子跟个小耗子似的,但稳婆就得这么说,实话实说还不得挨大嘴巴子? 李永智一喜,再穷也想生儿子,儿子越多越兴旺,以前不觉得,自从大哥被赶走,三弟和爹出事后,家里就越发没了人气儿,很多时间他都会生出李家人丁凋零的感觉。 他乐呵呵跑到门口等着抱儿子。 然而,生一个乐呵,生两个挺美,生三个也行,三包胎啊,多稀有,可一个一个又一个,等林小雁足足生个八个小子后,整个老李家沉默了。 八个儿子八张嘴,加上大牛二牛,李永智家就有了十头牛,那得多少粮食才能把这些孩子养大?! 接生婆头一次遇到这么能生的女人,就跟母猪似的,差点儿的母猪都不如林小雁能生,一胎八宝,而且生下来后还都活得好好的,叫声还特别响亮,这都能算是奇闻了! 第986章特殊岁月54 接生婆接生完,一脸呆愣的佟大菊给她拿了四个鸡蛋就将人打发走了。 接生婆摊上老李家这样的也是倒霉,遇上这种事也不敢说啥,明明是喜事,但,八个小子,真的让人喜不起来,所以,她也没说啥,好歹还有四个鸡蛋呢不是。 “老二,咋办啊?八个小子,她怎么就这么能生呢?” 奶肯定不够吃,家里又没钱,这孩子要怎么养? 李永智也是苦了一张脸,心里纳闷极了!难不成跟他那晚一夜八次有关? 他一咬牙,“那也得养着,这可是咱们老李家的种,养大了家里就多了八个壮劳力。 反正马上就要秋收,秋收完就分粮,大不了先欠着队上的,大队长总不会看咱们这一家子饿死吧?” 佟大菊叹了口气,以前她和村里的老娘们骂架就家爱咒别人绝户生儿子没屁眼儿,现在她觉得,咒人家一胎八个儿子才最恶毒! 孩子都生了也不能塞回去,李永智就算想当甩手掌柜都不能,而且他都不行了,要是再不管带孩子也怕林小雁和他闹离婚。 上佟大菊在边上帮衬,倒也把八个孩子伺候着活了下来,就是把这三个大人都累的不轻。 …… 宁月坐了两天多的火车,终于赶到了东北黎县乌头公社。 一下车就感觉气温下降了好几度,他从家出来的时候家里刚秋收,可到了这边一看,地里差不多已经收完了。 倪景程夫妻就被下放到了这里的旮旯生产大队。 下放人员也是可以被家人探视的,下放农场要更严一些,下放到村里的就相对松泛一些,只要家属会来点儿事儿,一般没人会在这方面上为难。 当然也有不做人的。 宁月到了公社找了间招待所住了进去。 情况不明不适合白天出现,所以天黑后,他才行动。 赵初一说过,他家先生住在鱼滩生产队村东的破房子里,那里是村里养猪的地方,此时住着好几个下放人员。 大夏天的,天黑的晚,宁月到旮旯生产队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 村里没几家是有亮光的,路上也没人闲逛,宁月一路骑车到了村子最东头,一个人也没碰上。 里面的人都已经睡了,宁月用精神力感应了一下,很快找到了单独住的倪家两夫妻。 宁月翻墙跳进院子,然后站在窗檐下敲了三下窗框,当当当的声音很轻,但屋里很快有了动静,“谁?” “爸,是我,老三。” 倪景程轻手轻脚下了炕,然后走到了房门前迅速打开房门,确定眼前的人是自己的三儿子后,立刻将人拉了进来。 “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初一那小子,我不是告诉他不要让你来的吗?” 宁月一把扒拉开挡路的亲爹自己往里走,“怎么样?这边的生活还能适应吗?村里的人好相处不?大队上有没有为难你们?” 段秀琴也已经起来了,宁月直接进屋,虽然没点蜡烛,但人五感极强,只适应了一会儿就看清了屋里的摆设,总共几平大的小屋,一铺炕,屋里有一只破桌子,以及两把凳子,两夫妻的行李都堆在坑上的一角。 他淡定扯了把凳子坐下了。 看到宁月段秀琴惊讶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还以为家里出事,这个刚认回来的儿子不会搭理他们了呢! “老三,你能来,我们挺意外的,可是你不该来啊。” 宁月看他们的窗帘拉的严实,便自己点了根蜡烛,昏黄的烛火将这间不足十平的小屋照亮,也让宁月看到了这两夫妻的状态。 倪景程的头发竟然全白了,段秀琴也不复之前看过的优雅样儿,老了十岁不止。 可想而知,被下放的这几个月两夫妻都遭遇了什么。 “真被村上的人为难了?” 倪景程这会儿也不瞒着了,“村里的大队长被交待过没人为难我们,但是,一场秋收下来,别说我们了,村上的壮劳力都瘦了一大圈。 还有就是你妈,她这么多年养尊处优惯了,别说下地了,连饭都没做过,一时间是真不适应。”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宁月没再多说,而是问起了京城的事:“查出来到底是谁害咱家的吗?” 说起这个两口子脸色更难看了,“是有人惦记你爸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往你爸的办公室放了东西,这事儿和你大嫂有些关系。” “咋回事儿?是不是大嫂弄外国文儿坑人了?” 两口子异口同声:“你怎么知道的?” 宁月淡笑不语,这年头家里出事的无非也就那几样,搞文艺的,特务,钱财,女色,国外背景。 特务罪名不好安,得有确凿证据。 两人正直估计不会贪财。 女色方面老头子也不像是那种人。 他这种打仗出身的,也不会搞文艺。 那想害他也就塞个外国文儿这种小把戏了。 段秀琴气愤道:“你大哥是军人,他们俩结婚的时候他职位低分的房子小,你大嫂嫌这嫌那不愿意去随军。 后来等你哥升到团级了,她又嫌军区的军嫂没素质,干啥也不方便,依然和我们住在大院里。 时间久了,就有人在她耳边说些有的没的。 那个蠢货就信了。 她买的原文书,最后出现在你爸的办公桌里。 你爸身边的秘书被收买了,但他一口咬定书是你大嫂让他放的。 你大哥那个没良心的还求我们看在两个孙子的面子上,饶她一回。 我都恨不得把她掐死了。” 宁月被逗乐了,“那我那位好大嫂被抓起来了没有?” “没有,你大嫂不承认书是她的,也没证据书是她的。” 她还真是把别人扔坑里沾了一身屎,自己却是干干净净的,也难怪段秀琴想把她掐死了! “那我大哥帮您报仇了没?”五月到九月四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把害他们一家的人收拾了吧? 倪景程:“你大哥和我们联系不方便,而且,仇哪是那么好报的。” 第987章特殊岁月55(打赏加更1) 很好,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宁月已经给这位素未谋面的亲大哥贴上了三个标签:优柔寡断,能力平平,外加有那么点儿不顾亲爹妈的死活

相关推荐: 寄宿学校(H)   陪嫁   仙女沦落悲鸣曲(全)   穿进女尊文1v1h   花灯(古言1v2)   三人行(1V2)   穿越後綁定了六個老公(NPH)   在哨向abo里做剑修(np)   妄得[1V1,高h]   表姑娘出嫁后,被疯批权臣强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