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深宅艳事+尊师重捣+难以自拔(H) > 第37章

第37章

肖榆终于有时间好好逛逛县城了,山源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贯穿整个县城,两人边聊边走已经到了南街,右手边一眼望去古色古香的店铺整齐地排列,左手边靠近河岸形形色色的摊贩叫卖着。 按现代的说法,南街就是典型的商业街,成衣、布匹、脂粉、首饰这里应有尽有,此外典当行、钱庄、酒楼客栈等等也都在此处,最是繁华。 两人边走边聊北上的路线,想着最好能弄到一份舆图,或者相关的游记也行。 突然想到北方天冷,得准备御寒的衣物,据她记忆全家好像只有宋母有一床洗得发黑的棉被,其他的被子和冬衣都是用些芦苇絮之类的东西填充,好在昌州偏南,不至于太难熬。 思及此,肖榆指了指不远处的布行,“布行现在有棉花卖么?咱们是不得做些冬衣。” 宋毅认可的点了点头,“应该有,现在夏季陈棉多,正好价格不贵,可以多买些。” “大概多钱一斤?”肖榆问道。 08又是一个炮灰 “现在估计五六十文左右,棉花售价波动比较大,新棉和旧棉差距也很大。” "五六十?这么贵?"她以为陈棉三四十文就差不多了。 难怪棉布那么贵,粗棉布一匹都要500文,细棉布要900文,而且细棉布的价格几乎是同等原材料价格的两倍到三倍,在纺织品来说是很大的利润了,应该是纺织技术受限了,所以价高。 历史上蚕丝纺织技术是最古老最成熟的,商周之前就有丝绸制品了,反倒是棉纺织技术到宋代改良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大融朝虽是她没听过的地方,但发展情况倒是相似。 棉花产量应该也不怎么样,不然不会这么贵,这么说吧,现代棉花的价格和好点的大米差不太多。而在这里,一斤陈棉就能抵三四斤精白米。 有机会得搞点种子试着种种。 午时过半,福源酒楼正是人多的时候。 连带着附近的茶棚生意也好得不行,肖榆两人正坐在一家混沌摊,一口馄饨一口酥饼,吃得酣畅淋漓。 本来肖榆是想去福源酒楼的,结果随便两个菜就得几十文,还不如她炒的卖相好,不如吃点小吃算了,纯正猪大骨吊的汤,鲜香爽口,哪怕涨价了也才7文钱一碗。 “宋兄,你果真在这。”一身高至少190的瘦竹竿从人群里戳了出来,直奔宋毅。 与宋毅见了一礼又朝肖榆拱了拱手,唤了一声:“嫂夫人。” 想必这就是宋兄的娘子了,自上次宋兄成婚后已有两月未见,没想到今日二人来县城售药,要不是爹让人去县学通知他,他都不知道宋兄来了。 看到来人,宋毅也难得露出笑脸,站起身招呼瘦竹竿落座,“店家,劳烦再来碗馄饨。” 瘦竹竿哪怕坐下,都感觉快挨到棚顶了,肖榆好奇地看着这个脑袋像笋瓜的年轻男子。 “希和,你怎么过来了,今日不是休沐日吧。”瘦竹竿头上都有些薄汗,宋毅贴心地给他倒了杯茶。 随后给肖榆介绍:“这是孙希和,孙掌柜的二儿子,幼时与我同在清泉镇蒙学。” 原来这就是他说的那位同窗。 瘦竹竿听完再次道了句:“见过嫂夫人,希和幼时多亏了宋兄照顾,一直将他当做大哥看待,宋兄总是太客气,不拿我当自家兄弟。” “嫂夫人不必同他一般见外,保和堂掌柜就是我家老头子,嫂夫人再要售药直接找我,有我在,他肯定不敢压价。” 瘦竹竿人还挺好的,跟孙掌柜都是实诚人,有机会还是要提醒一下,也让他们早做打算。 孙希和?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原女主好像有个忠心大夫姓孙。 “希和兄弟,你也懂医吗?” “希和蠢笨,只读了些粗浅的书本,在医术上一窍不通,就勉强分得清药材,说来惭愧,读书十余载,连个童生都没捞到,哎。” 不懂医术?可她隐约记得就是这个名字啊。 “倒是家兄,拜得丹清先生为师,虽未正式出师,但医术那是没的说,早已青出于蓝,在山源县也是小有名气。” 对,就是丹清先生,她记得原书中男女主北上的路上从山匪手中救下一名男子,男子家中从医,拜丹清先生为师,全家覆灭只剩他一人。 又从男子口中得知流民占山为寇,打劫掠杀了许多过路人,女主说服当地府衙出兵,用计围剿匪寇,帮男子夺回药材家当,事后男子就跟随女主当了随行大夫,并把所有家当都给了女主,后来在一次前线战争为救女主挡剑挂了。 肖榆好似想起了什么,突然开口: “你大哥可是孙希舟?” 瘦竹竿一脸惊喜:“嫂夫人也听过家兄?” 嘶...还真是个炮灰啊,还是个出场就死全家贡献药材的炮灰。 不行,得救一救。

相关推荐: 穿成美强惨仙尊的白月光   乡村舂光   [文野同人] 触手,十八厘米,是笨蛋   去你的万人迷平胸总受   近望海潮   现代道士(NP)   邪恶医生的可爱孕夫   白莲花上位史(简体)   路人渣A,但与深情女配he[快穿]   诡异世界求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