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修天记 > 第246章

第246章

是眼下齐郡官场已经被张须果成功打造成了一支军队。 “这便是我担心的。”张须果严肃以对。“我年轻时跟随过朝廷很多名将,见过太多事情了……有些人,平素修行起来艰涩至极,可只要一打仗,大浪淘沙,活了下来,胜了下来,甚至连败下来不死,便如登了天一般往上飞……譬如鱼黑绶这里,虽说他任督二脉早通,但之前两场大仗他宰了四个贼军头领,便即刻又通了两道奇经,而单通海那里,除了单通海本人,还有一个投奔他的程大郎,据传闻说,造反前便是任督二脉俱通,往凝丹走的高手了。” 那张朱绶缓缓颔首,不再言语。 “除此之外。”张须果环顾四面继续来言。“主要是鲁郡太守居然降于一贼,也是可笑……我身为朝廷任命的通守,既然遇到,若不能替朝廷擒获,遣送江都,明正典刑,岂不是辜负了圣人恩典?” 此言一出,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只颔首。 升为都尉的樊虎更是迫不及待:“通守只说咱们怎么打便是。” 张须果点点头,脱口而对,俨然胸有成竹: “知世军大溃而走,程知理又去,单通海必然遣人来侦察……我们就在城内大肆飨军,摆出一副在此间休整的样子。 “但若只是如此,他也必不放心,所以同此时,樊虎你要率两千人即刻出动,只作要趁着结冰期结束前赶紧渡过汶水的姿态,立即去汶水南岸的梁父,与他做前哨抵挡。届时,他必然分兵或者亲自引兵前进到同在汶水南岸的龚丘,与你东西对峙。 “然后,这两日天气在转暖,雪冰都在化,再等两三日,汶水冰面必然变薄,到那时候,他们必然对汶水放松,而我便引八千主力,忽然出兵,以汶水为掩护,从汶水北岸进军,趁夜间重新封冻时搭简易浮桥渡河,直接从侧翼与你去夹攻龚丘…… “如此,也是要让这厮知道一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飞将’!” 连着两场以少胜多,甚至是以一敌十,众人早对张须果服气至极,此时闻言,只是稍微对视几眼,便在樊虎的带领下一起起身,拱手称是。 倒是那个张朱绶,又晚了半拍,委实惹人厌。 PS:空调压缩机过热崩了……意识到不能当场修以后,我连夜搬到客厅睡沙发…… 第四十四章 雪中行(13) 官军迅速围城了。 而李枢应对妥当,雄伯南的出现也应该算是及时补上了最危险的一个短板……对面的面具高手的确出现在了城头,却遭遇了成名日久,在河北、东境好大名头的紫面天王,两名成丹高手在空中缠斗了足足一整个上午,偏偏又都是有武德的妥当人,自然引得全城来看。 李枢也放任部众来看。 因为经历了这场大败,没人再会犯轻敌的毛病,与之相比,倒是溃兵中情绪沮丧者居多,让他们意识到黜龙帮自家也有顶尖高手是个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单通海并不在情绪沮丧者中,他挣扎着上了城头,看了一会,就丧失了兴趣,对方是成丹境,早已经开始观想,那就是纯粹技不如人而已,且等自己修为上去了,未必就能输,甚至可以报此一箭之仇。 与之相比,这位大头领更担心军权被抹了个一干二净。 只是单大头领自己也明白,如此局势,肯定还是要团结一致,合力对外的,指挥统一根本就是必须的,所以他的行动也仅限于拖着瘸腿和内伤四下挪动,安抚伤员溃兵,打探情报。 而一圈转下来,上午还没有过于沮丧的单通海晚上就变得彻底无力起来,因为他的两万兵,只回来了三四千,里面还有一多半是济阴中军。 换句话说,鲁郡的降卒和巨野泽的那些军匪,几乎算是跑了个七七八八,之前数月进击,换来个一无所有不说,连本部也损失惨重。 回到住处,闷闷用了饭,到了晚上,单大郎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却是又寻到了同院的程大郎……不管如何,两个人现在可算是地地道道的同病相怜,外加难兄难弟了。 这种时候,程大郎就算是嘴贱也能容忍,而其他人即便是彬彬有礼,也让人感觉心里不痛快。 敲了敲门,单通海闻得里面应了一声,便拖着腿进去,正看见程大郎正在与那个姓贾的少年郎说话,后二者看到他进来,立即闭嘴,贾姓少年也即刻让出位子来,并立在一旁。 单大郎见状,丝毫不见外,直接坐了过去。 “单大头领好身体。”程大郎冷冷以对。“腿瘸了还四处乱跑,也不怕人笑话。” “就是腿瘸了才要四下走走,否则别人只当你死了。”单通海丝毫不忌讳。“总比你程大郎这边强,便是想四下走走,也没地方走……” 程大郎笑了一下,似乎是在嘲笑,又似乎是在自嘲。 而单大郎看了眼立在一侧的贾姓少年,愈发感慨:“你得谢谢人家小贾,若不是他,你剩下几百轻骑也没个影子。” 程大郎只是还不说话。 单通海见状,丝毫不急,只是叹了口气,忽然严肃起来:“程大哥,你年长一些,我想认认真真问问你一个道理……” 程知理这才正色来看对方:“什么道理?” “那就是这天底下,到底是什么东西来定的这个江山?或者说什么东西力量最大,最根本?”单通海认真以对。“是人多力量大,还是钱粮丝帛厉害?又或者是修为改天换地?还是说兵甲铁马?” “我觉得是人。”程知理诚恳做答。“因为粮食是人种出来的,丝帛是人织出来的,兵甲是人打造来的,连铜钱金银都是人挖出来的!没有人,连个江山都没啥意思!” “修为呢?”贾闰士忍不住插嘴来问。 “修为,也是人修出来的。”程大郎瞥了贾闰士一眼,继续与听得认真的单通海来讲。“我年轻时也觉得是修为上来了,什么都行,毕竟有至尊在那里,有大宗师在那里,如何不是谁修为高谁说了算?但后来想了想,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因为修为越往上走,越要讲一个道理了,正脉是死功夫,奇经就讲一个心境了,到了成丹,你观想东西啥的要是观想的不对路,不合乎道理,更是寸步不能往上走的……可这个道理是啥?还不是天意?而天意又是啥,还不是要顾着人的想法?你看巫族罪龙跟黑赤那两位……” 单通海怔了征,摇了摇头:“这说法倒也新鲜,但确实有些道理,可还是有些不对。” “你说……” “我也觉得是人。”单通海抱着怀、架着脚认真来答。“但未必是人多……你十个好汉,跟一百个劣货是一回事?最明显的,就是之前关陇、河北、江东三家争霸,拼的不是谁的老百姓多,也不是谁的正脉多,而是谁家的奇经多,谁家的凝丹多、宗师多……要不是这样,关陇能渐渐扳回来、最后赢出来?” 程大郎点点头:“是有这个道理……” “人跟人不一样。”单通海尝试总结道。“金银、铁马、修为、人力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但要懂得取大舍小,凡中选优……金银选大的,铁马选好的,修为挑高的,人力选老实矫健的……吃一堑长一智,这便是之前一战我的想法。” 程大郎想了一下,立即意识到哪里不对: 首先,咱们是造反,有就不错了,哪里轮得到你挑挑拣拣?这就好比一块地里,就半亩苗,你最多薅掉杂草,难道还要薅掉平常劣苗?你想选是没错的,但要有的选才行。 其次,你一个刚刚跌了一大跤的大头领,又不是龙头,你这般往下挑选,不怕人家这般挑选你? 一念至此,程知理便想开口来嘲讽对方的,但瞅了瞅对方那样子,想了想自己只回来七八骑的心腹甲骑,他却什么心思都无了。 反而勉力颔首:“单大郎是有些道理的。” 的确是有些道理的,谁还能说没道理不成? 单通海如释重负,也跟着点了点头,然后再问:“你二人刚刚说的什么?” “是李大龙头的军令下来了,要小贾去办事,他来找我问要害。”程大郎终于打起了点精神。 “果然……李公连你这几百骑都要动了。”单通海叹了口气。“但确实是在救命,你也没话说,这就叫技不如人,活该如此,我就已经认了……城里只有四千新兵和四千溃兵,真被对方困死在这城里,咱们真要完蛋。” 程知理无语至极,倒是贾闰士忍不住插了句嘴,稍作解释:“单大头领想多了……李公是要借轻骑的斥候之力和我们本土本乡的优势,让我趁着敌军围城不能全锁的机会,偷偷带这几百轻骑散回齐郡做流言散播……” “散播什么?” “就是说张太守出境剿……出境作战,耗费钱粮无数,准备在齐郡征发徭役运粮,还准备加派钱粮,以作军资。”贾闰士认真解释。“我来问程老大该往哪里去说,怎么说。” 单通海怔了征,一时茫然:“这有什么用?便是有用,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吧?” “我问了下,小贾固然是一路,却只是个后手,再这之前,早有一些本地零散降人也带了金银,抢在围城前头就出去了,也是要散播谣言,却是要在鲁郡散播……说是齐郡人来打仗,来剿灭义军,却要鲁郡人出钱出粮,还要发徭役啥的……”程大郎稍作解释。“我估计是配合着春耕来的,只要马上春耕犁地,张须果不走、地方的溃兵不能收拢安定,便会有奇效。” 单通海还是有些匪夷所思。 但也难为他了……同样是豪强,程大郎是偏庄园农事的豪强;徐大郎是偏商路的豪强;单通海是个偏黑道的豪强;王五郎是什么都摸一点的豪强。 每人的认知不一样。 这个属于其他三个人都能理解一点,但完全在单通海盲区的一件事情。 不过反过来说,之前单通海肆无忌惮下棋扩军的本事,包括敢打敢拼的姿态,也是其他三个人,尤其是心心念念自己那一亩三分老家程大郎没法比的。 二人继续谈了一会,总免不了帮内人事和眼前战事,然后遥遥想象一下皇后和宫廷珍宝……但出乎意料,没有再谈及张行和李枢,没有说东西左右前后的事情。 因为挨打最狠的他们二人此时已经隐隐意识到了,就好像之前的大肆扩张一般,从这个齐郡老革的当头一棒开始,接下来的日子怕是都不好过,过度深入谈及一些事情,反而无益。 接下来几日,最是艰难,败军残城,人心不稳,而官军连番以弱胜强,早已经焕然一新,上下精神气都不一样,安营扎寨、巡逻作战,都愈见章法。 这种内外精神气的对比,随着张须果大胆分兵去攻下了平陆身后的须昌、宿城(都属于东平郡),形成以区区六千众围八千的局面后,达到了一种极致。 谁都知道这是诱敌之策,但似乎也有些阳谋在里面,委实不敢出击。 可因为这个,城内的中高层也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让王五郎立即回兵来援,因为后者在济北也是据有大半郡,拥众上万,趁现在对方分兵,奋力一战。 不过,这个建议被李枢给强硬拒绝了,非只如此,他还继续趁着对方分兵之际大肆派出信使,要王五郎不要管这里,只往东面去打,去逼近齐郡。 单、程败军之将,李枢和雄伯南在此,自然无人能再动摇方针,于是方略就延续和坚持了下去。 而这种坚持,很快随着春耕开始之后起到了奇效。 张须果端坐在主营中,周围将领分列两侧,个个面色阴冷,而他们所有的目光都盯在了当中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身上。 片刻后,张须果下了决心:“拖出去,以正军法。” “我不服!”听到这句话,看到甲士来拖自己,情知无幸,反而大呼喝问。“齐郡的通守凭什么杀鲁郡的粮曹?本就是没有人愿意给你们运粮,凭什么怪我?” 根本无人所动。 而待此人被拽出帐外,复又变了腔调,直接哭喊恳求:“张太守,这事真不是我没用心用力,可老百姓就是信不过我们,就是宁可从贼也不服征募,我又没有兵,我能怎么办?我能怎么办?放我一条烂命吧……” 哭喊了片刻,声音戛然而止,一切复又清静下来。 一直到此时,张须果方才捏着花白的胡须,重重呼出一口气来……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干脆利索打了那么漂亮的仗,光复了几乎整个鲁郡,却得不到任何拥护与回报。 那些降了贼的鲁郡郡卒回到家里,非但不安分守己,反而助力黜龙帮的匪徒将谣言传的满天飞,搞得整个鲁郡现在这个样子,全是他的过错一般。 为什么地方官不能恪尽职守? 为什么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为什么要信黜龙帮那些匪徒,不信自己? “黜龙帮的逆贼是放了粮的……知世军也放了。”贾务根犹豫了一下,小心进言。“郡君,老百姓眼皮子浅,咱们是不是也放粮?” “之前在齐郡放粮,是先有粮再放。”张须果叹了口气,但也有了一丝焦躁之意。“可鲁郡这里,粮食被盗匪逆贼按照秋粮放了一半,咱们再放,放多少?放的多了,军粮如何维系?放的少了,怕又不领情。而且……而且到底是鲁郡,不是齐郡,我放本郡的粮是我职责所在,鲁郡这边算什么?” 众人或是叹气,或是烦躁,或是不解。 然后,都尉樊虎认真提醒:“将军,还有一件事情,现在已经开始春耕,便是放粮,老百姓也不乐意出来做役丁

相关推荐: 谁寄人间白首   末世之漠视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缓慢的黎明   主角穆乐乐晏习帛   我契约了一只猫   重生房子买买买   尽在不言中   度假鲜情   重生之将反派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