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了三天,吃什么拉什么,最后不治身亡。 这是闫元杰的结局,但也是一个月后的事。 现在的陆晨阳成为了岭南刺史。 陆晨阳送走了李公公,便回到刺史府处理公务。 陈松原将最近的公文都那给他看,“大人去蜀地的时候,下面的几个县令心思有些浮动,不过等李公公到了之后,他们就都老实了下来。各县的书院都送来了书信,没有异常,大人可以放心。” 陆晨阳嗯了一声:“让他们知道书院可以和我联系,还有底下的商铺,都让他们收集各种消息。他们对我不满可以,但是不能做损害百姓的事。如果让我知道,严惩不贷。” 陈松原立刻应下。 陆晨阳在最艰难的时候还在各个县都开了书院,就是为了孩子们可以读书。书院教导孩子们的都是陆晨阳派去的夫子,他们就是陆晨阳最好的眼睛和嘴巴。 他们教导着孩子们,是陆晨阳给了他们如今安稳的生活,所有的孩子们心里都埋下了对陆晨阳忠诚的种子。 除此之外,他们教导他们,陆大人会为他们做主,如果他们被欺负,是可以去告状的。 除了书院,沈家、赵家等也在各个县都开设了商铺,他们也是陆晨阳的眼睛。 现在整个岭南都在陆晨阳的掌握之中,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岭南刺史。 陈松原和高铭都想知道陆晨阳对蜀地和南阳王的看法。 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 陆晨阳说道:“接下来我要整个蜀地。” 高铭不解地问道:“大人现在也掌控了蜀地啊。” 陈松原摸了摸短须,含笑着说道:“高先生,你有所不知。南阳王在蜀地经营数百年,根基深厚。那些家族都是依靠南阳王的,现在他们屈服不过是情势所逼,让他们心甘情愿的顺从可没那么容易。”他想了想,又说道:“就像沈家和咱们大人。” 高铭毕竟不是岭南人,他是游学而来,被陆晨阳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才留下来的,所以他不如陈松原看得透彻。 陆晨阳点头:“不错,陈先生所言甚是。”他说道:“要让蜀地的百姓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我只怕不易,还请两位先生助我。” 陈松原想了想,提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写下了两个字:“民意。” 陆晨阳和高铭看去,高铭赞许地颔首,他笑道:“陈先生高见。”他看向陆晨阳:“大人有一点,是全大乾的官员都比不上的,那就是民心。整个岭南百姓,谁不是真心爱戴大人?这是因为大人真心为百姓好。从时间上,大人比不过南阳王经营数代,但是对百姓的真心实意,属下认为,谁都比不上大人。” 而现在大乾上上下下都失去了民心。 民心这个东西,说它重要确实很重要,但其实没几个上位者把民心当回事。 南阳王在蜀地多年,一身荣耀全靠百姓供养,结果怎么样? 最后还不是逼得百姓们谋反? 百姓们过得太苦了,一点甜就可以让他们生出希望来。 而陆晨阳可以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陆晨阳眼睛明亮:“不错!两位先生说得极是,还请两位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一压,冲着陆晨阳一揖到底:“属下义不容辞!” 关于如何收服蜀地,三人商讨了一晚上。 现在的蜀地说是十室九空有点夸张,但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百姓要么逃了,要么被强征入伍,还有……就是饿死了。 陆晨阳去了之后,几次赈灾只能勉强吊着一口气,想要活下去却还是很难。 岭南也才刚缓过来,让岭南去滋养蜀地显然不可能,必须要当地的大户配合才行。 陆晨阳又开始了和当地商户豪绅斗智斗勇,不过这一次,陆晨阳没那么好的耐心。 现在的陆晨阳可不是刚到岭南时一无所有的小县令,他现在大权在握,兵权在手,整个岭南完全是他一言堂。连南阳王的老巢他都占了,依附于南阳王的商户又算得了什么? 第121章 无愧于心,无愧于行 陆晨阳说道:“我不算是霸道的人,不跟他们讲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他们配合,不碍我的事,我自然会给他们一条活路。如果他们非要跟我过不去,我也不会放过他们。” 高铭很是赞成:“现在南阳王都自身难保,大人自然可以强硬一些。” 陈松原说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他看着自家主公俊秀的面孔,和儒雅的气度,“南阳王的后院里就有不少侧妃和侍妾,大多都是出自蜀地的大户之家。若是大人愿意与他们结交,联姻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铭赞成地点头,他家大人这相貌气度才学,只要能嫁给他家大人,相信那些女子肯定会不余遗力的让自家家族支持大人的,事半功倍的很。 陆晨阳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那不行!”他断然拒绝,绝不出卖色相:“我还不至于要靠女人来获得利益吧?本官不屑做这样的事!” 陆晨阳一脸正义凛然。 两人看着他一脸宁死不屈的模样,心里叹了一口气。他家大人到底年轻,少年慕艾,大概不愿利用自己的婚事去谋取利益。 陈松原和高铭对视了一眼,难道陆晨阳心里有人了?之前陈家也提出要送姑娘嫁于他,陆晨阳都拒绝了。 陆晨阳怎么如此反对这件事?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公事,然后陈松原和高铭就告辞了。 他们也没有回去休息,他们想私下聊聊天。聊一聊,陆晨阳是不是有了心上人? 这人是谁?到底是什么样的国色天香,能让他家大人如此上心?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陆晨阳看着他们在他面前互相使眼色,满脸无奈。 陆晨阳把岭南的事交代之后就离开了,他还要返回蜀地。 岭南的事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按照目前的情况继续发展,多种地、多生孩子、多开书院。 高铭和陈松原两人都是做熟了的。 陆晨阳说道:“两位先生可以多培养一些副手,等日后他们好接手之后我还是希望两位先生能跟在我身边。” 陈松原笑着说道:“别说,还真有个好苗子。叫张忠文,是从岩泉县的县学出来的。做事认真细心,最要紧的是为人还机灵,会变通。县学确实培养了个优秀的学子。” 陆晨阳知道他,当初他也是第一批跟着来府城帮忙的学子。 他点了点头:“挺好,好好带几年,以后我们去的地方还多着呢。”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对这句话里透露出来的内容颇为心惊。但却也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陆晨阳的目标不止是岭南,甚至,也不只是蜀地。 他的目标在哪里,两个人没有交流过。 有几个孩子蹦蹦跳跳地在他们身边跑过去,脸上带着灿烂纯真的笑容。 “张铁蛋,你又跑出去玩,小心一会背不出书,先生打你!” “你才叫张铁蛋!你全家都叫张铁蛋,先生给我取了名字了!你再叫错,我打你!” 两位先生看着孩子们跑过去的身影,这是他们从未在任何一个地方见过的。他们相信,在大乾也很难再有一个地方会这样的情景。 会有平民出身的孩子开开心心的去上学。 这一切在岭南——这个大乾最穷困的地方出现了。 两个人放下心中的担忧,不管怎么样,现在他们做的事,是在造福百姓,以后的事,那就以后再说吧。 若是……若是这大乾每个地方的百姓,都能像岭南这样,那么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他们目前做的事是对的,他们支持的人是对的,无愧于心,无愧于行,那么就够了。 两个人不再多想,回去继续鞍前马后,培养副手,尽快去蜀地辅佐陆晨阳。 陆晨阳又回到了蜀地,蜀地的百姓们看到他这才放下了心,见他走进王府,大家才放心的去干活。 陆晨阳刚回来,就看到他办公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文书,他觉得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他伸出手叫招喜,“来,扶我一下。” 招喜心疼地扶住了他,自责不已。她处理不来这些文书,帮不到大人了。 陆晨阳揉了揉脸颊,给自己打气:“我可以,我可以的!” 他是最棒的! 陆晨阳哄好自己然后就去处理公务了,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南阳王留下来的烂摊子。 比如说南阳王征徭役,有不少人都死在了服徭役的过程中,如今整理户籍,就要对这些人的家属进行安置。 有些人的家里,甚至都已经活不下去了。南阳王连五十多岁的老人都没有放过,老人家里只剩下一个老伴儿带着一个七岁的孙女。 陆晨阳知道这事之后就让人去调查整个蜀地
相关推荐:
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
两个竹马该怎么选择 高H 1V2
兄弟齐心(H)
替身虐爱(海棠版)(H)
郁陷法则(骨科 NPH)
重生之烂泥(3ph)
白素浪荡史
风月无边之躺上影帝(H)
欧阳公子(H)
王子在树林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