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零碎的杂务,这本都是卫东的活,但他现在受伤在身,淮安城也没有能处理的人。 淮安城本地的,连识字的都没几个。这也是陆晨阳提拔卫东最大的原因,卫东是识字的。 他出身一般,但他以前护卫商队走商,在路上的时候他跟着商队的领队和账房学了认字。 他好学又聪明,就这么学了几年,识字和算账都没问题。 这是陆晨阳认可他的最大的原因,哪怕在他当护卫的时候,也有心学习,并且学的很好,就说明这个人的眼界宽阔。 扯远了,反正现在整个淮安城,陆晨阳也找不出来几个能帮他分担政务的。 陆晨阳就只好写信回岩泉县。 岩泉县作为陆晨阳治理时间最长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是整个大乾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这个之一还是陆大人为人谦虚加的。 岩泉县现在已经实现了家家脱贫,早就不是以前吃不饱饭了。岩泉县现在家家都至少有一人在陆晨阳的工坊里做工,再加上家家户户都种植草药,这些草药销路稳定,衙门从来不拖欠银子,他们的收入十分稳定。 而陆晨阳又极度重视教育,但凡家里有孩子的,都送到了学堂里去读书。岩泉县是大乾读书最多的人家,只要是适龄的孩童,都在读书。 经过几年的发展,岩泉县的学堂已经给陆晨阳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岭南、渠州、宁州,陆晨阳都送过去不少的学子,基本上底层的官员都是出自陆晨阳所建立的学堂。 这些学堂里教授的除了知识以外,也在培养他们对陆晨阳的忠心。夫子们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们,他们现在能安稳的坐在这里读书都是因为陆晨阳。 是陆晨阳给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是陆晨阳挽救了他们一生。从他们还是学生开始,就被灌输这样的念头,日复一日,根深蒂固。 偏偏这些学生们十分认可这个说法,他们觉得先生说得对极了,他们是陆大人的学生,理应效忠陆大人。 陆晨阳通过他们,就可以掌控底层的百姓的想法。虽然他完全不需要,那些底层的百姓比学生们更忠心耿耿呢。 但底层的官员都效忠于陆晨阳,这让陆晨阳所有的政令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施行。 他们的认知非常简单,陆大人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们执行能力很强,这让陆晨阳在救济灾民的时候都能够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效率,并且所有的粮食都能用到百姓的手上。 陆晨阳很满意这一点,所以淮安城他也打算继续沿用这一套的体系。 他让岩泉县在派点学生过来,他仔细斟酌了一下的数量,最后定为三百人。然后又给张茜写信,让她也挑一百人过来。 岭南的学堂也开的不错了,快三年了,也该出成果了。 陆晨阳又给沈时谦、赵廷远、陈家写信,他也需要大量的物资,比如说纸墨笔砚、书本什么的。 淮安城穷到连纸都快没有了,这次战争淮安城沦为战场,物资都被掠夺、烧毁干净了。 陆晨阳让他们来淮安城开铺子,专门给衙门供应。 虽然陆晨阳给的价格低,但是架不住量大啊,这个买卖他们还很乐意做的。 以前这生意是沈时谦独享的,这是陆晨阳为了感激当时岩泉县第一家学堂开张的时候,沈时谦送来的笔墨纸砚和书籍。不过后来沈安头脑发昏,惹恼了陆晨阳,这生意就变成了三家平摊了。 让他们一起过来开铺子,淮安城也能热闹一些。 陆大人用心良苦。 陆晨阳写完了信就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出去,现在陆晨阳手里养着一支专门传信的队伍。以陆晨阳为中心,可以最快的速度将信送往岭南和京城。渠州、安州、宁州在这两地中间,自然也能用最快的时间送达,这条信息网涵盖了整个大乾。 当然也确实费银子就是了。 陆晨阳又开始研究淮安城的重建,这是现在淮安城的百姓在做的。烧毁的房屋都需要重建,原本那八千精壮全部用了起来,他们都投入到了建设之中。 陆晨阳考虑过后,还是答应在淮安城建一座武器工坊,这有几种原因,大多跟卫东之前说的差不多,就不多做叙述。 工坊要开始建设,匠人们也已经在路上了,都是从岭南那边抽调出来的,来淮安城之后,培养新的匠人,他们再回去。 这倒是出乎了陆晨阳的意外,他没想到那些匠人会愿意答应背井离乡。 这就得说一说陆大人在岭南的一言堂了,他一声令下,岭南上上下下皆是绝对服从,没有半点犹豫。 陆晨阳安排好了一切,争取只要人到了,淮安城就能恢复往日的生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陆晨阳这边忙着公务,而护送四皇子的车队也到了京城。 这是一路快马加鞭的结果,一群老头老太太很有精神头,累了就去骂四皇子,各个中气十足的。 一开始四皇子还十分不愤,自己堂堂皇子,怎能受一群无知百姓的羞辱?但他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事主要归功于招喜。 在四皇子临行前,招喜给了看护的守卫几种不致死,但却让人生不如死的东西。 比如说碧落的弱化版。 碧落就是可以让人浑身奇痒难耐,但是这个药效太强了,招喜担心四皇子坚持不住人再死了。那他可不能死,他还得活着到京城。 所以招喜削减了药性,但依旧可以让他痛苦难当。 每次四皇子不听话的时候,侍卫也不打他、也不骂他,直接喂药。一次过后,四皇子就老实了。 四皇子觉得比起那生不如死的滋味,被一群低贱的贱民骂一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人的底线就是这样降低的。 这一路都走的大城,但凡有百姓好奇来问,老太太们就把四皇子的罪名添油加醋的说一遍。 其实也不算添油加醋,四皇子干的事就够人神共愤了。 “还好我们陆大人来的及时,这才救了我们,这多亏了陆大人啊!陆大人爱民如子,心怀仁义!这次陆大人哪怕顶着冒犯皇族的罪名,也要将他拿下送回京城受审。”老太太说的声泪俱下:“陛下英明,定能秉公处理,否则我们淮安城的百姓可真的是死不瞑目啊。” 这一番话说的百姓们皆是眼泪汪汪,皆是义愤填膺,于是骂四皇子的人更多了。 经过这一路老太太们的宣扬,四皇子的名声彻底臭了。至于乾元帝……随行的士兵冷笑了一声,他要是敢徇私,就等着被天下百姓的口水淹死吧。 除了在路过大城的时候,宣扬四皇子的罪名,其他时间他们都是抓紧时间赶路。 第298章 严惩! 一开始士兵们还担心他们的身体受不住,老太太拍着胸脯说道:“这算什么?我还能下地干活呢,现在能坐马车,还能游山玩水,老婆子才没那么不中用。万万不能耽误大人的大事。” 这次卫东挑选的都是身体强壮的老人家,就是考虑到一路长途跋涉的问题。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京城,这在进城之前,老太太、老头子们还做了一番伪装。 他们从昨天晚上就没有吃饭了,然后换上了破破烂烂的衣服,看起来无助瘦小可怜。 一个个目光呆滞,还有落下泪来。 有个老太太哭的特别厉害,让左眼落泪,右眼不落泪,堪称一绝。 一群人凄凄惨惨戚戚的进了城,这外人看着都掬一把同情泪。 “求皇上给我们做主啊。” 一群人喊着冤枉进了城,直奔着皇城下,敲响了闻登鼓。 闻登鼓这玩意自大乾立国以来就没响过,因为敲响闻登鼓之后,敲鼓之人要承受一百仗。 也不知道哪个人才立下的规矩,他认为若是极大的冤屈,肯定能承受百仗之痛。若是承受不住,说明这冤屈也不大,那就别惊扰圣上了。 皇上哪有时间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这闻登鼓一向形同虚设。 如今闻登鼓响,整个京城都震惊了。 百姓们都过来看热闹,负责杖责的侍卫面面相觑。 因为敲鼓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皆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 这他们要怎么打? 有个老头还道:“打我,我不怕,就算要了我这条命,只要能让换上为我淮安城的乡亲们做主,我这条命就值了。” 其他人皆是争先恐后,各个都要求先打他们。 侍卫本来还想强行赶人,可是……护送他们而来的车队中举着的是陆家军的军旗。 这是陆晨阳派出来的队伍,谁敢? 很快就有人去禀告给太子殿下,现在乾元帝几乎半隐退状态,朝政大事皆是由太子殿下处理。 太子听说了这事脸色都变了,陆晨
相关推荐:
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
两个竹马该怎么选择 高H 1V2
兄弟齐心(H)
替身虐爱(海棠版)(H)
郁陷法则(骨科 NPH)
重生之烂泥(3ph)
白素浪荡史
风月无边之躺上影帝(H)
欧阳公子(H)
王子在树林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