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碎玉投珠 > 第378章

第378章

有人不满普生头人回护妻子,想献出这个女人以平息祝缨愤怒,换一个相安无事。 苏喆被逗笑了:“哈?” 来人以为她这是同意了,便说:“我们本无仇怨,都是艺甘家来的那个女人害的!” 苏喆笑着摇头:“你们等着。”提着记录的供词去找祝缨。 祝缨还没有睡,她正在手中的噩耗:喜金死了。 见苏喆进来,祝缨不动声色地放下信笺,问道:“怎么回事?” 苏喆道:“有几个人,不知道是真傻还是陷阱。要将艺甘家的那个女人献出来求和。” “你怎么看啊?” “咱们已经到城下,死了这么多的人,吊民伐罪,‘罪’还活得好好的就班师回去?不合适。这么多的功臣等着犒赏,您的节帅幕府不该是露天席地,应该是一座雄城。不能现在就饶过他们。” “还有呢?” “让他们做内应,怎么样?” “那你就是给他们将功折罪的机会了。拿下城池之后,要怎么处置他们?” “朋友好心收留,他们却出卖了朋友。就是他们的罪,有罪当罚。”苏喆说。 说完不见祝缨接话,她有点忐忑,又接了一句:“我们就快赢了,这时节,活下来的将士个个都是宝,城坚难破,每天都在死人。不怕死在路上,死在家门口就太惨了。为了赢,为了少死些人,我宁愿耍心眼儿。” “就这些了?” “是。是不是有不合适的地方?那您的意思呢?怎么做更好?” 祝缨道:“明天,把这几个人牵到城外,告诉城里:普生头人不是为了他的妻子才挑衅我,我就更不可能因为一个女人放弃消灭他。让他收拾好家里,与我堂堂正正打一场。” 苏喆眼睛一亮:“妙!他们能互相猜忌死!” 祝缨道:“耍心眼儿?” 苏喆不好意思地笑了。 ……—— 次日,破门车造好了。 苏喆命人捆着昨日“投诚”之人走近城门,选取声量大的土兵大声叫阵,让普生头人领回他的叛徒。叫完阵,将几个捆成蚕茧一般的人往地下一扔,便往后撤。 祝缨又命吉玛人登上楼车,大声叫:“你们为头人卖命,能够得到什么?我们现在有米吃、有布穿,不戴枷、不挨打,只要打开城门,你们不会被打杀!还会有自己的牲口、房子。” 城内人心浮动。 当天攻城,已有土兵能够攀上城墙了——可惜又被压制了下来。 普生头人内心煎熬,忽地下了决心,命管事请各头人来议事,却又下令心腹趁夜将妻子、妹妹送往西番避难。两个女人哭得泪人一般,妹妹边哭边揪打嫂嫂,场面混乱极了。 普生头人抬手给了妹妹一巴掌:“什么时候了?还闹?你们是一家人!西番人会接纳你们的,你们到了他们那里,他们以后想要夺取土地、生金、铁、奴隶,你们就会成为他们出兵的理由。到那个时候,一定不要闹脾气,不要等他们要好处,你们要先许诺给他们好处,请求他们为我复仇。” 妹妹抽抽噎噎地,妻子抬起泪眼看向丈夫:“你呢?” “你们先走,我行动会更自由。咱们到西番会合!”他说得咬牙切齿,实是恨毒了投奔他又想出卖他的人。 两个女人不再犹豫,趁夜由一小队人护送出城。 她们不敢叫苦,咬牙赶路。直到天蒙蒙亮,开路的土兵忽然站住了。 前面,一大队人马黑压压地拦住了去路! 太阳升了起来,女人们眯起眼睛看着来人,才发现不是西番的援军。领先一人她们都认识——祝新乐! 祝新乐抽出了刀,身后,土兵们也纷纷抽刀出鞘。 “杀!” 他们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先砍翻了打头的护卫。 眼见自己不能免,女人们的勇气也回来了,她们大声诅咒祝新乐,诅咒他不得好死,诅咒他余生凄惨、会被恶鬼缠绕、受尽酷刑。 凄厉的声音让一些土兵动作一顿。 祝新乐笑了,挥刀砍下!一颗红颜绿鬓的脑袋骨碌碌在地上滚出几丈远,世界,清净了。 他揪起那颗脑袋与自己的视线平齐:“我本来过得也没比被你诅咒得好,挨不完的打、还不完的债,砍头、挖心、剖腹、剪肉、火烧、鞭打……哪样没用在我们身上? 你们让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没床睡、没被盖,现在吃饱穿暖了,你又出来了,还想把我们拖回以前,我是绝不能答应的! 没有你,我们过得很好! 就算好不了太多,因为你对我们太坏,看到你倒霉,我也会开心的。” 说完,歪嘴笑了,扫视手下:“打扫干净,回!” 祝新乐提着人头,越走越亮,绕着又转了一周,没有发现其他的潜逃者,留下一半人马,自己将人头系在马颈边,回大营复命去了。 营中对人头已是见惯了,放他进了大帐。祝缨见过个漂亮的姑娘,那时候姑娘还是活的,祝缨盯着人头看了一会儿,问道:“另一个是谁?” “头人的妹妹,也不是好人。” “行。先放一边儿吧。已经安排妻小潜逃,普生必有动作,传令,各路小心警戒!围城!” “是!” ……—— 城内的普生头人尚不知妻、妹被杀,这几日不时有人趁夜色逃出城,有人是投奔祝缨去了,有人则是趁机远遁。 普生头人在准备酒宴,邀请各位头人小聚,以释心结,同心协力、共度难关。他命管家取出珍藏的烈酒,又叮嘱:“我的酒壶你来拿,里面要是清水。” 酒到一半,祝缨又来攻城,从楼车上射下许多箭矢,守城的土兵纷纷躲避,渐失斗志。 林风正在督阵,忽然后阵乱了起来,他扭头一看,暗道不妙——西番骑兵! 西番的兵马,来了。 在这最不该来的时候。 第492章 盟友 林风慌神的片刻,身后的骑兵已经冲出老远,己方队形更乱,土兵本能地抵抗,林风忙下令:“结阵!” 因为攻城,他带的多是步卒,只有几个百夫长才有马骑。这个时候无法组织骑兵与对方对冲,最好的办法是放箭压住对方攻势然后步兵结阵,长矛在前,先稳住阵脚再说。 林风心急如焚,眼观六眼、耳听八方,听到了城头上的欢呼声,他有一丝心惊,忙收拢好了队伍,严阵以待。不想对方并不与他过多纠缠,与他的麾下交锋之后便直接进城去了。林风惊讶之中留了一下,这一队人马并不能算多,约有二、三百之数,有重甲的更少,多是轻骑。 事情透着诡异,林风也不敢再继续进攻了,亲自断后,命一名百夫人快马回大营禀报,自己招呼了楼车、土兵,缓缓后撤。行至半途,见苏喆率领大队骑兵前来接应。 林风问道:“你怎么来了?姥在营中可有护卫?” “有的,金羽在营里。姥已披挂停当,我出来若遇到麻烦,她会亲自出手的。”说着,手中长刀向后荡了荡,骑兵控马闪出一条路来,林风忙率部通行。苏喆打个呼哨,骑兵重又归位,缓缓前行。 林风回到大营,营中旋即忙碌了起来,轻伤的自己找军医、重伤的被袍泽抬着安置下来请军医,完好的人开始准备做饭。 大帐里,祝缨穿着轻甲,一旁胡师姐也套上一件皮制的轻铠,祝缨正对着地图比比划划。祝缨的对面,祝青雪对着地图点了两下,道:“眼下只有林、路二人被袭,青君姐姐未报遇袭……” 林风在帐外自己通报了一声,祝缨道:“进来。” 林风不等她问,先到了地图前说了自己当时的情形,又说了所见番兵数目并不多:“不知他们是不是分兵,偷袭丹青的人更多些。” 情况是有些奇怪的,养三、二百骑兵,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祝缨只有一个祝县只想过小日子的时候都不考虑养这个。但是,放到一场比较大的战争中,这点人又不算什么了。林风也只能猜,对方分兵了,另有数支数目与之相当的骑兵,从几面解围。 敌军总数不容乐观——西番半耕半牧,许多小部族一声吆喝就能聚起几百号人,大点儿聚个上千人也不吃力。当然,没经过训练的,也不能称作合格的骑士。不过毕竟有底子在,组成骑兵更方便一些。 祝缨道:“再探。” 青雪出去传令,林风道:“他们进城了,须防着冲出来。骑兵守城,效用不大,只怕他们趁夜偷袭。”骑兵偷袭,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说话时,路丹青也回来了,样子略为狼狈,也是遇着了与林风同样的情况。祝青雪给她递了碗水,她喝了一半才说:“我看他们有五百人。” 祝缨又在地图上将这一队也标了出来,这数目看着也不太对。近千骑兵,绝对不能算少,但又是那么的不上不下。 祝缨下令再探。 祝青君带着苏晟与哨探一同回来了:“姥,小妹在殿后,城里没人追出来。” 祝缨问:“遇着偷袭了吗?” “有,被我击溃了,抓了三个活的,杀了一些,剩下的跑了。运气好的话,这会儿他们应该已经在城里了!” 也有一队人突袭了她,但是她的兵马是梧州最强壮的、数目也是最多的,本次也是承担着主攻。偷袭的撞到了铁板,祝青君拎回了几个俘虏。 林风、路丹青面有愧色,都觉得自己的应对是有不足。 苏晟又补充说:“与在西陲见过的西番兵不太一样。” 路丹青忙道:“是不同部族的吧?” 林风点点头:“有可能,就是说,不是昆达赤的本部?” 几人都站在地图边上,祝缨将祝青君遇到的偷袭也标记了下来,算一算,千把人。她敲了敲地图,道:“全是骑兵?” 几人都很肯定地说:“是。” 祝缨道:“难道就这些了?” “没看到别的。”他们说。 须臾,苏喆也回来了,她有一阵子没能撒欢了,此时兴致很高:“他们缩在城里了,马也带进去了。我让人上了楼车眺望,远处也没见着还有伏兵、援军。” 祝缨道:“走,看看去。” 她亲自到外面侦察,祝青君等人紧张极了,各各安排盾手骑士护在周围,唯恐祝缨再出意外。祝缨出了大营,果然没有受到袭击:“不要都跟来!青君、丹青、苏晟,你们守家,其他人跟我走。” 祝新乐见祝青君担心,自告奋勇上前:“姥,这一带我熟,我来带路吧!” “前面引路。” “哎!” 一行人花了半天的功夫跑遍了周围,马累得中途歇了两次喝水,并不曾再见有其他援军。倒是城头上多了几个花花绿绿的人影,祝缨视力颇佳,隐隐看出个西番装束的轮廓来。祝缨策马驱近了一些,城上往下放出箭来,祝新乐紧张地挡在她的面前。 祝缨一笑:“行了,回去吧。” ……—— 在外面转了一圈,祝缨就有数了,得益于这一片的平原地形,秋收之后野火一烧,很难有所遮挡,西番的援军先期也就只有这些了。 那就好办了。 祝缨回到大营先下令:“苏晟、金羽,你们入夜后带人出营,明天午饭前,大张旗鼓地再回来,在左边另扎一营。路丹青、林风,你们明天入夜后带人出营,后天午饭前,大张旗鼓地再回来,在右边另扎一营。” 她手下现在为了一鼓作气,凑了近两万,再不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粮草就要见底了。因此要虚张声势,以显自己兵多,两万给它弄出五万的气势来。这样才能镇住对方。 接着,她又下令祝新乐盯紧西面过来的道路,随时防备西番大队来援。再下令工匠日夜赶工,争多造攻城器械:“什么都不用顾忌,日子不过了!能造多少造多少!” 祝青君出列道:“我明天亲自去试一试他们!”她的身后却又闪出一个五短身材的黑壮男子,道:“这样的事情怎么用得到将军呢?我先来!” 此人是西卡族的奴隶出身,说来也怪,西卡族战力弱,但祝缨收到手的奴隶换身衣服一穿、三顿饭吃完,比谁都凶。 祝缨道:“不用试,明天一同去!” “那您呢?” 祝缨道:“担心我守不住大营吗?依令行事吧!” 当晚,苏晟金羽带着数千人,人衔枚、马裹蹄,悄悄离开大营,次日一早,祝青君等人率队攻城! 从早到午,只攻侧面城门,却发现城墙上的兵没有多太多。因只攻一面,里面的人员补充也比较及时,双方僵持着。祝青君这里,用稻草编成垫子、浇上一点油脂,点燃了从楼车上往城中抛,又将城中点燃了几处,火旋即被扑灭。 城里西番人放躲比普生头人家的土兵准则远,也颇伤了一些梧州的土兵。 到得中午,眼见祝青君还不退,一个西番人打着一面西番的旗帜,大喊:“我们头人要见你们的刺史!” 说着,将一封信缚在箭上射了出来。 祝青君拿到了信,见上面写的是西番文字,她能听说一些西番语,文字、写成文书的文书却读不顺,只好拿去给祝缨看。 祝缨这里,金羽等人正在扎空营,忙得热火朝天。祝缨拿了信一看,大喜:“太好了!不是昆达赤!” 这文书上虽然写了西番的抬头,但是西番的行文祝缨是了解的,这绝不是番主宫廷出来的文书。也就是说,来的人不是昆达赤所派,至少,他无法调动整个西番的资源。且信的内容是,他要做个和事佬。 这样祝缨就放心了!她最怕的,就是在自己力竭的时候,有人从旁渔翁得利。如果来人实力足够强劲,哪怕再温和,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解城池之围。然后才是说和。 祝缨便也回书,同意与西番人见上一面,时间就约在次日。 次日,轮到林风等人假装援军,番使来的时候,又是一片忙碌的营地在建设中。番使心中也有些不安,仍是挺起了胸膛,大步踏进了祝缨的大帐。 祝缨一身紫袍,全然是个朝廷命官的模样,与几年前督战西陲、拜相京师相仿的打扮。番使见她这般便先犹豫了。 此时,林风又喝令他拜见“使君”。 这人听不懂林风的官话,祝缨却和蔼地用番语说:“你听不懂官话,不怪你,信我看过了。有什么话要传的,我许你先说。” 番使道:“我愿为两家开解……” “嘘——你只是使者,领兵的是你的少主,不是你。说你家主人的主意,说完,你就走吧。” 番使一噎。 “说吧,我听着。” 番使拂袖道:“你这样说,我还能说什么?” “那就礼送出营吧。青君,接着围城,接着打。告诉城里的人,杀掉普生头人的,可以得到他一半的牛羊。每杀掉一个大屋里的人,就能得到一头牛,杀掉一个西番的骑兵,马归他、再得一头牛……” 番使脸上现出一点气愤又慌张的样子,忙说:“等一下!” 外面又响起号角声,番使吓了一跳,祝缨道:“莫急,是他们开始轮流吃午饭了,吃完了,轮流攻城。放心,我会让你回到城里再动手的。” 番使只得加紧说出自己要传达的话:“这里原来不是你们官府的地方,普生头人又是认我王为主的。我们少主人愿意为两家说和,你也退回去,他也不报复,怎么样?” 不怎么样!祝青君等人心中都有气,如果他们不过来,要不了几天,这城就破了!现在好了,之前死的人白死了,一切从头再来! 祝缨问道:“昆达赤,还好吗?” “王当然很好!” 祝缨含笑地问道:“你家主人效忠他了吗?” “当然!” 祝缨笑容更深:“那做主的人应该是昆达赤,不是你家少主。你的话带到了,你也带几句话给你家少主——没有一个王,不想像我们的皇帝那样威严,没有一个王愿意接受手下的部族各自为政。他是你的王,也是你的敌人。只要手中的兵马还听你,就算不得真正的能令王放心。我可以选择你们之中的一方帮一把。” 番使的脸色难看得要死,营中又吹了第二遍号角。祝青君道:“姥,轮到我营用饭了,我去看看。” “去吧。” 番使捧着祝缨的回信,信上用番文写着,只要西番骑兵原样撤出,也不要求西番人帮她杀掉普生头人,只要西番兵走就她可以当无事发生——毕竟朝廷与西番议和了,她,祝缨,是朝廷命官,前丞相,现在的梧州刺史,这笔账她还是认的。她要土地、要功绩。但是,同样的,普生家原本与西番的贸易,还可以继续,细节可以详谈。以及,梧州有盐、茶等西番需要的物资,她都可以提供。西番能够得到的,比从普生头人那里得到的更多。 最后,祝缨特别注明了一点,她可以只与这一部做贸易,即给了对方贸易垄断之权,全西番的大宗交易,二人都可以瞒着彼此的主君给办了。 番使带着信回到了城中,将信交给了少主。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蓄一部络腮胡子,看起来比同龄的京城纨绔大上十岁。看完信,皱眉思忖,在普生头人的目光中,将信又揣了回去。 就在看信的时候,外面的撞车还在不停地撞着城门。 普生头人问道:“怎么说?她要了很多东西吗?” “她没同意,不过没关系,明天一早,我亲自与她讲明利害。” 普生头人道:“只怕她不会答应了。” “那也要再试一次,我这次没有告诉我王,带来的兵不多,讲和为上。” “好。” …… 普生头人总觉得心中难安,他细想了想,妻、妹已经送出,想要出卖他的头人已鸩杀,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他却不知,次日,他的援军在祝缨的大营里答应了祝缨的条件:“可以。但我要城里的子女金帛。” 祝缨摇头:“金帛你自取,我要人。咱们分账要公平。” “如果是我主亲自呢?” “他不会。有羔羊肉吃,谁会去啃老牛骨头?我和他上次交手的地方,可不是这儿。他要在乎这里,就不会让你自作主张,你也不愿意他插手这儿。”祝缨轻声说。 如果有了万一,她也只好先引兵东归,控制好矿场,生聚教训,再图以后。 两人很快谈妥了条件,宰了一头青牛,歃血为盟。 普生头人还在城中踱步等消息,不知不觉间被卖了个彻底。他的盟友佯怒着回来,面对他关切的表情,说:“她没答应,明天,我要亲自给她一个教训!” 普生头人道:“眼下的兵马,够么?” “怕她怎的?我阿爸的兵马就在后面!” 普生头人放下心来,招呼设宴为盟友壮行,盟友却说:“我要先看看孩儿们准备得如何了。” 就在城中聚集了自己的兵马,突然发难,将普生头人的财富洗劫一空,顺手在城里放了一把火,开了城门,扬长而去! 城外。 祝青君紧张地关注着城门,她率领一队骑兵,身后依次是长矛、盾牌、刀斧兵,虽然双方有约定,祝缨仍然不放心,派出兵马防备。城门打开,一片喊杀声传来,祝青君提起的心反而放下了——终于来了,这一仗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西番骑兵看都没看梧州大营,毫不留恋地转身西去了!祝青君又等片刻,看到骑兵后满载而归的驮马、大车,顿时明白了情况。 祝新乐也看明白了,请命道:“将军,我去拦……” “放他们走!贼不走空,不要因小失大,他们走完,咱们就冲进去!照说好的来,不许劫掠!不许扰民!直奔……嗯?” “将军?” 祝青君眯起眼睛,城门口又冲出些零散的百姓!这时她们才看到城里冒出的烟,蹿腾的火! 坏了!祝青君想:“快,去收拢百姓!准备救火!你们几个,各领一队,盯着几个城门,以防普生头人趁乱出城!其他人,跟我来!” 然而混乱的局面又岂是几句话就能稳住的?城门被从里往外逃命的人堵了个严严实实!祝青君一面派人汇报,一面按捺住杀人的愤怒,多分人手收留逃难出来的狼狈人群。 直到祝缨派出了林风、路丹青,祝青君的压力才稍稍减轻。林风道:“姥说,暂缓攻城,就地安置。” 火还在烧,人仍然往外逃!哪里安置得过来?又须防止难民哄闹炸营。祝缨反应极快,将先前虚张声势扎的营地腾出来,贫民奴隶住左边,“贵人”“客商”住右边,命苏喆监视。难民很快安静下来,没了哭嚎,只有啜泣。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次日,三人重整人马,祝新乐也找到了两个熟人带路,谨慎地进城。 他们小心地搜索,顾不得面对残破城池的愤怒,额上的汗越来越多。三人聚在已经烧得只剩石头断墙的头人家大屋前互相问候。 “你看到普生头人了吗?” “你也没有抓到他?” “那他能去哪儿?” “我在往西的大路和各个城门都放了岗哨,没有。” “安置营在登记造册,也没发现。” “那他能去哪儿?” 三人的汗流得更多了。普生头人是祝缨叮嘱要特别留意的人,他们仨居然让个大活人在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祝新乐阴着脸,大踏步走了过来:“将军,大屋的好东西都没了!粮仓也烧了两座,只剩那边一座还 在,我安排人看守去了。” 祝青君道:“这里你熟,搜索你的仇人吧!” “头人跑了?”祝新乐惊叫出声,“不可能,咱们一直拦着!” “别耽误功夫了,去找!” “是!” 然而直到祝缨出现在城门口,普生头人还是毫无踪迹。 祝缨也不焦躁:“按照最坏的打算——他逃了,逃去西番了。赶紧修复城墙!!收拾出些房舍出来,苏喆,你与青君西进,守住隘口!拿下的这片地,一定要稳稳入袋!” 从大城往西还有不小的一片地方,需经过几个小寨,才是与西番直接接触的关隘,守住关隘,才能真正拥有这一片领土。 两人领命而去!留下祝缨亲自善后。 第493章 收尾 祝缨在城里转了一圈,祝新乐在她的马前引导,指着这里是何处、那里是何处。祝缨举目望去,满目疮痍。 祝新乐道:“那边还有一点房子没烧坏。” 祝缨对这座城是有记忆的,抬眼一看,与记忆中的样子一对比,便知损失惨重。 上次进这座城的时候,它可称得上繁荣,它比祝县的山城要大不少,人口也更多。这座城内并非全是土木结构,它垒石为墙,半人高的石墙上面再或以墙砖、或以木料往上延伸,最后盖上屋瓦。有一些简陋的屋子干脆就是木板房。一把火下去,烧得很放肆。如果给西番人再多一点时间,祝缨甚至怀疑他们能把整座城都给点了。 祝缨没有住在城内,城内也几乎没有适合她住的地方。普生头人的大屋本该是最合适的,但是被一把火烧了,连累得周围一片房屋都被烧掉了,与大屋离得比较近的粮仓也烧掉了两座。最繁华的地方统统付之一炬,废墟中偶尔还露出点死因不同的尸体。 如今还留在城里的人所剩不多了,大部分人都跑到了城外,都在祝缨左右两座营里住着,将两座副营填得满满当当,祝缨不得不各派了上千人去看守这两座营寨。 祝缨最后检查了一下城中的粮仓,估算了存粮的数量,略略缓了一口气——至少够难民吃一阵子。肯定吃不了多么好,但能饿不死。她的军粮是另算的,战局差不多定了,可以开始遣散一些土兵回家了。消耗也会变少,前阵子还把普生家的庄稼给抢收了,粮食勉强能够支持到明春麦收。 祝缨对祝新乐道:“带着你的人,分成四队,逐一清理这片地方。清理出来可用的石材木料都放好,人呢,愿意暂时住在这里的也先不要驱赶,登记下来——我派两个书吏来帮你。把粮仓看好,没有对牌令符不许支付。” “是!姥放心,我们有的是力气,弟兄们也会有建房子的,半个月!半个月我们一定给您建好一座大屋……” 祝缨道:“不要建什么屋子,你只管清理出地方来——我派工匠过来帮你,顺便把城门、城墙修补一下,其他的都不要做。” “诶?” 祝缨道:“你们语言虽然相通,但你是艺甘家过来的,又是逃出城去,引了我过来。无论头人或是奴隶,有人对你冷脸也不意外,自己注意安全。” “是!” 祝缨道:“开始干吧。”说完,带着金羽等人返回了大营。 大营里一片欢腾,土兵们念叨着多久没有见到家里人了,有小兵扳着指头数着:“我家能多分二十亩地!”他立了战功,会多分得一些土地,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正在想要不要置换到西边来。东边的地已经不多了,再分,位置会不太好。 也有盘算着“现在回去,赶不上种麦了,不过能好好过个年,明春可以帮收麦子”的。 伤兵也有说有笑,受伤是能够得到医治的,家里也能得到抚恤:“反正,我活着,又有钱拿。” 也有压抑的地方,营盘的一角,一具一具的尸体被抬过来,棺材来不及打制,就扯一截土布盖着。布也渐渐不够用了,就临时征了左营中的奴隶与军中有手艺的,用稻草编了些粗糙的草席,将人一裹。写上名字、籍贯,一车一车地往回运,拖回家乡安葬。 左营里也有人呜咽,战争总是残酷的,奴隶更容易死亡。祝缨听到了哭声,不敢怠慢,天擦黑的时候步入左营,耐心询问,得知东营中不少人的亲人也死掉了。又指派了巫双与江珍:“你们两个,一个在这里继续造册,一个去见新乐,将城中清理出来的尸身带到城外,让他们认尸,相帮安葬。天气虽然开始变冷,尸休不埋易生疫病。要抓紧。” “是!” “认完尸,掩埋好就来报给我!他们的籍簿也要快些做好。” “是!就快好了。” 祝缨又对苏晟道:“你去看好右营,不老实的只管抓起来。他们往日的所作所为,小妹已经探得一些了,你要接着摸清楚。” “是!” 右营原是苏喆在监视,她被派去继续征伐,这缺就交给了苏晟。金羽在一旁看得眼热:“姥,我呢?” “你过来。” “哎!” 金羽高高兴兴地跟着祝缨回了大帐,大帐里十分的安静,祝缨拿出一封信来在桌面上往前一推:“你父亲,走了。” “诶?他能去哪儿啊?下山?不会吧?不会惹祸……”金羽面色大变! 祝缨点了点头:“他升天了。” 金羽接过信封,拆开来,果见上面写着喜金的死讯,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结尾的日期上。祝缨不紧不慢地又拿出一纸教令,再取出一只巴掌大的木匣,打开了,里面是一枚圆印:“先前不告诉你,是你功绩不够晋升,如今升你两级,你比你大哥的品级要高。回去之后,可以镇一镇家中兄弟,让他们分家的时候纵有争吵,不至于太没有顾忌。” 金羽迟疑了一下,才联想到了林风。哪怕自家兄弟吵架,他也不觉得会有林家兄弟那么的过份,刚才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只对讣闻到自己手中晚了有些疑问。 祝缨又拿出一纸教令来:“我眼下抽不开身,让林风与你同归,代我吊唁。也是去传令。你父亲过世,该着你大哥继位。” 金羽低下头道:“只怕已经入葬了。” 祝缨道:“算算日子,刚刚好,你能赶得上入葬。回去之后就不急着回来啦,一定要把家里的事处置好了,不要留尾巴。一家子,和和气气的才好。” “是。” 金羽去打点行装,祝缨又将林风一番嘱咐,让他带五千兵先回去:“劳师远征,还是有些吃力,你带他们先回去,年前,赏功罚过必有结果。” “是,我会安抚解释清楚的。太夫人和姑姑,要捎什么信回去吗?有什么话要带么?” 祝缨笑笑:“告诉她们,以后都是安生日子了。告诉阿炼、赵苏,今年梧州不向朝廷贡粮、布。” 梧州自己都吃紧,最大的一座城的战利品还烧得只剩一点粮食,不给朝廷进贡,林风能够理解。“可是,要如何向朝廷交代呢?您该着能做到节度使了,还得朝廷册封呢?” 祝缨笑眯眯地道:“那不正好?我开疆拓土没花朝廷一文钱,没费他一兵一卒,这些钱帛就当

相关推荐: 妖师(nph)   莱娅·特里的铂金幸福(HP)   斗罗:毒液武魂,开局附体小舞   帝姊(骨科1v1)   不想当大将的我选择佛系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诱计(H)   快穿:崩人设后我被大佬觊觎了   什么?你染上霸总了   萌萌奇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