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旦属实,我们必须得提前谋划应对。” 张华的声音低沉却透着坚定。 “我明白,所以一收到材料,我马上联系你。你在省城也别光盯着资金和项目了,抽空也了解下苏广联在省里的人脉关系,说不定有意外发现。” 简永红叮嘱道。 挂断电话,张华原本打算回方庄的脚步顿住了。 他没有去打车,而是在街边的长椅上坐下,开始仔细梳理简永红透露的信息。 马佳良背后的省国资委主任马灿,这层关系若运用得当,或许能在北原市的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上起到推动作用,可简永红那句 “要用得趁早” 又让他心生疑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隐情? 还有苏广联,这位看似低调的副书记,若真如简永红所猜测的那般深藏不露,那北原市的政治局势恐怕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张华沉思片刻,决定先从马佳良入手。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陈剑锋的电话:“老陈,你帮我查一下组织部长马佳良近期负责的工作,特别是和省里有对接的项目,整理好详细资料发给我。 还有,暂时停掉他手里的工作,让他赶到省里与我汇合,我想在一些关键的谈话中,他可能会给咱们带来非常意外的惊喜。 另外,找个靠谱的人,侧面了解下马部长最近的行踪和动态,记住,要隐秘。” 陈剑锋笑着说道:“好,我坚决服从张大书记的安排,马上去办。” 听着陈剑锋的调侃,张华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好兄弟好哥们,工作中配合紧密,生活中亲密无间。 但就是老让张华花钱请客,张华有点头疼。 两人结束完了通话,张华将手机装回口袋,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烟,拿出一根叼在嘴上,另一只手去口袋里拿打火机。 摸了一阵,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摸出了一个打火机,于是便凑到烟的另一端打起火来。 可手指怎么找,就是找不到打火的按钮,低头一看,是个U盘。 张华一拍脑门:“特么的,忘了个死死的! 这么重要的事我竟然忘记了,真该死啊!” 这个U盘,就是周六那天,京城来的四个人临回京城时,托王满仓带给张华的。 张华赶紧从嘴上取下叼着的烟,想伸手扔了,一看还没点过火,从口袋里又掏出烟盒,将那根烟又放进了烟盒中。 接着,伸手拦过一辆出租车,拉开后门就钻了上去,对这司机说道:“师傅,城东方庄。” 此时,简永红那边也没闲着。 她紧盯着邮箱,等待那份关键材料的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她也开始利用自己在省里的人脉,打听苏广联的过往经历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隐隐约约间,她感觉到一场风暴正在北原市上空悄然酝酿,而这份材料,或许就是揭开风暴真相的关键钥匙。 (未完待续) 第1009章 U盘 张华风风火火地赶回家里,连石丽特意为他盛好端上桌的饭菜都无暇顾及。 在家人满是疑惑的目光中,他脚步急促,“噔噔噔” 地径直朝着三楼卧室奔去。 一进卧室,张华迅速将笔记本电脑摆好打开,迫不及待地把 U 盘插了进去,手指飞快地操作着,打开了 U 盘里的内容。 U 盘中罗列着好几个文件夹,其中一个格外醒目,文件夹的名字赫然写着 “苏广联”。 张华看到这个名字,眉头下意识地皱了一下,随后毫不犹豫地点击打开了这个文件夹。 文件夹里内容繁杂,有不少视频文件,还有一个文档。 他随意点开了其中一个视频,瞬间,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画面。 只见苏广联与马佳良、于胜利,还有市财政局副局长朱磊四人正围坐在北原市一家会所的酒桌旁,推杯换盏。 苏广联满脸急切,眼睛紧紧盯着马佳良,连珠炮似地发问:“你小叔那边到底怎么说?他这会儿不是在京城嘛,事情办得顺不顺利?见到人了没?人家答应了没?” 马佳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不紧不慢地说道:“苏书记,您瞧您急的。 大家可都是厅级干部,哪能人家听一句话就立马行动起来呢? 下午会议一结束,我在赶来这儿的路上就跟小叔通了电话。 小叔说,下周一下午他们会再去拜访牧老。 到时候,牧老介绍的京城管组织这一块的领导也会到场,能跟小叔他们当面沟通交流。” 苏广联听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神色中满是焦急:“你赶紧给你小叔说,让他动作快点,我都等不及了。 最好啊,能把陈剑锋也一并搞走。 我发现这人跟张华一样,都是又臭又硬,不好对付的家伙!” 马佳良、于胜利和朱磊三人听闻,不禁同时看向苏广联,满脸疑惑地问道:“苏书记,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吧? 人家陈剑锋和张华两位领导刚到任不久,板凳都还没坐热呢,怎么可能一起被调走?” 视频画面还在继续播放,后续苏广联离开后,马佳良和于胜利三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密谋的场景,张华也大致浏览了一遍。 由于视频数量较多,他实在没精力一一细看,便暂且搁下。 接着,张华打开了文件夹里唯一的文档。 文档中一部分是苏广联的个人履历,上面显示苏广联来自省城,一开始就在其他市的一个区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后来又在该市升任副市长,两年后被交流到北原市做副书记。 单从履历上看,似乎并无异常。 可再往下读,张华的目光被一行文字吸引住了。上面提到苏广联的姐姐叫苏广琴,而苏广琴的爱人正是原南陆省常委副省长汪喆。 看到这儿,张华恍然大悟,心中暗道:“怪不得苏广联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原来他也是有背景的人啊。” 汪喆自从在京城被纪委审查后,便如人间蒸发一般,没了任何消息。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他受到纪律审查,以往与他关系密切的那些人,除了谭翰林夫妇受到明显影响外,其他人的职位似乎并未发生大的变动,只是没了从前那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模样。 张华这下明白了,苏广联如今是在借助这些人的势力兴风作浪呢。 可省委罗书记已经将北原市的事务托付给陈剑锋了,苏广联这么明目张胆地折腾,到底有什么企图呢? 而且他身为市委领导,还是唯一的专职副书记,把北原市搞乱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张华越想越觉得不合常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恰在此时,卧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石丽那温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市长,您先吃点东西吧,饭菜都快凉了。” 张华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看电脑屏幕上苏广联的资料,深吸一口气,回应道:“你先吃吧,我这边还有点事,处理完就下去。” 石丽在门外稍作犹豫,最终还是转身下楼了。 张华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文档上,他总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份履历里一定还有关键信息被自己遗漏了。 于是,他逐字逐句、一行一行地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突然,他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 苏广联在前年担任副书记期间,为北原市引进了一个投资高达两个多亿的饲料厂项目。 据文档记载,投资方是一位侨胞,而这位侨胞与苏广联结识于京城的党校学习期间,后来两人成了朋友,侨胞这才选择在北原市投资建厂,厂名定为 “旺原”。 张华反复思考着侨胞与苏广联因党校结缘这一情节,心中的疑云愈发浓重。 党校本应是提升干部素养的地方,却被苏广联当作拓展 “人脉” 的平台,这背后必定另有隐情。 如今,“旺原” 饲料厂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已经顺利运营了一年多,生意十分火爆,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排着长队等着运走饲料。 张华对这家企业有印象,之前看过相关材料,在北原市,除了采矿业,“旺原” 饲料厂堪称最优质、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了。 作为北原市的纳税大户,“旺原” 饲料厂自然享受着诸多政策优惠。 但张华心里清楚,能被京城的他们四人在文档中提及,这家企业与苏广联之间的关系肯定不简单,可文档里对此却没有详细说明。 张华心中暗自腹诽,这四人怎么不深入调查一下就急着回京城了,真是让人费解。 张华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 他扫了一眼文件夹下面密密麻麻排列的视频图标,轻声说道:“希望你们几个家伙给我提供的这些视频,能帮我揭开事实真相。” 说完,他关掉电脑,拔出 U 盘,小心地将其装进口袋,这才下楼去吃饭。 毕竟午后若不稍作休息,下午又怎么有精力去拜访省城的厅局机关呢? 事实上,苏广联四人在会所密谋的视频有好几个人都收到了。 当然,拍摄这个视频的人就是京城来的四个小同志。 而张华得到视频是最全的,因为张华直接拿到的是一个U盘,其他人,包括简永红、陈剑锋,包括米云,他们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这个视频而已。 陈剑锋看完后只是哼了一声,便忙其他的事情去了。 跟张华通了几次电话了,他连提起这件事情都懒得跟张华提。 他不知道张华是不是也知道这个视频,但他从内心深处是对视频中的几个人是不屑的。 如今北原市大局已定,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支持,就凭苏广联他们四个还想翻腾出水花出来?简直开玩笑。 陈剑锋一向自负,这次还是一样自负! 第1010章 刘维江的好消息 下午的时候,张华第一个拜访的是省工信厅。 张华的及时到来,一下将拎着包正准备出门的副厅长刘维江堵了个正着。 刘维江哈哈大笑,指着张华笑着说道:“你说你来这么快干嘛?” 张华翻着眼珠看着他,问道:“怎么?我要是再晚上一分钟您就躲了吧?” 刘维江一边推开房门将张华往屋里让,一边笑着说道:“躲是肯定不会躲的,你见不到我倒是真的。” 张华问道:“咋的刘厅长?人家都说您很实在、很沉稳的一名领导干部,我今天看着怎么不像啊?” 刘维江拍了一下张华的肩膀:“坐吧! 实在、沉稳有什么用?被你上门讨债一样逼着要钱,我手里又拿不出,你说我光想实在,这不是也实在不了吗?” 张华缓缓地坐在沙发上,然后抬起头,目光直直地落在刘厅长的身上,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满:“我说刘厅长啊,您看,咱俩之间也算是有几年的交情了吧? 论资历来说,您绝对算得上是我的前辈了。 我之前来您这,该说的好话我都说尽了,该讲的困难我也都讲完了。 您倒是给我个准话啊,到底帮不帮我们市?” 张华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刘厅长的反应,接着他继续说道:“您看啊,我都这样低声下气地求您了,您要是还不打算出手相助,那您这不是显得有些冷漠无情嘛! 我个人丢点儿面子倒是无所谓,可我们北原市可有几百万老百姓呢,他们在您面前也都没了面子,您觉得这样合适吗?” 而且啊,您想想看,如果因为这件事让您的名声受损,那可就太不值得了啊! 到时候大家都会说您是个不管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这个黑锅您可怎么背啊?” 正在弯腰给张华沏茶的刘维江听张华“叭叭”的说了这么一大堆话,还给他扣大帽子,当时笑的茶叶都快撒出来了。 他慢慢地将茶叶倒入杯子中,他的话语却像连珠炮一样,毫不留情地射向张华。 “我说张华啊,你这套把戏我可太熟悉了。 你别以为我会像以前那样轻易上当,我告诉你,我已经对你的这些套路免疫了。 我问你张华,何老省长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得多。 他可是一辈子都刚正不阿的老领导,他绝对不可能教你这种手段。 你用这样的方式来跑来要资金,他要是知道了不批评你吗?” 哪知张华摇晃着脑袋,说道:“刘厅长您提到老省长了是吧?那我正好也想跟您聊聊他。 您知道老省长是怎么教我跑资金的吗?” 刘维江不禁一愣,他没想到张华会在这个时候提到老省长,而且还如此理直气壮。 他转过头,看着张华,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张华说道:“老省长就只教了我一句话,他说:‘张华,只要是有利于北原市的事,你大可以尽情发挥,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刘厅长,您看看我现在的态度,是不是还算比较礼貌? 我可是还没有用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路数吧?” 刘维江笑而不语,将茶杯接满了热水,端着向张华走来。 然后将茶杯放到张华面前的桌面上,顺势在张华的身边坐了下来,开口说道:“张华,你到底准备帮你们北原市要回去多少资金?” 张华接话道:“我上次已经跟您讲的很清楚了,我们北原市面临的困难不是一般的严重。 眼前这个烂摊子没有十个八个亿是很难走出困境的.......” 只见刘维江一伸手:“停,你这个家伙张嘴就跟我来大的啊。 你可真是有大不说小啊,逮着困难放大了说是吗?放几倍,两倍还是三倍啊?” 他盯着张华的眼睛继续说道:“你听我说啊张华,你不要以为我在省城离你们北原市远,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你是忘了我之前的出身了吧?我之前可是教书的,我的学生多啊,别说外省了,你打听打听,咱们省哪个市没有我几个学生? 你还想糊弄我,门都没有!” 张华也不知道刘维江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也不敢追问,索性翘起二郎腿,往沙发上一靠,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维江看着他那副样子,笑着撇了一下嘴,继续说道:“我打听了,你们市年底前当紧要还的银行贷款利息是五个多亿,大概是五亿二三吧,反正到不了五个亿半。 茅省长已经帮你们批了四个亿了,你再想办法筹措一两个亿,还了贷款,手里还有大几千万,扛个两三个月,明年的经费就该陆续下拨了。” 张华悠悠的说道:“刘厅长,我这不就来找您筹措那一两个亿的吗?” 哪知刘维江一拍他的腿:“你少来啊?我别说手里没有一两个亿,就是有,我也不给你。 我看你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你们省农业厅你告诉我这次帮你们北原市多少?你说,说实话!” 张华一个骨碌坐直了身体,狐疑的看着他。 刘维江得意的看着他:“怎么?你不敢说?你不敢说实话的了吧? 那好,我帮你说,也是今天拨过去的,三千万。 而且还在帮你想办法,计划帮你解决八千万到一个亿。” 张华看着他,皱着眉问道:“哎,我说刘大厅长,您是怎么知道的?” 刘维江摆了摆手:“你听我继续说,经过李延海老厅长的从中做工作,省财政厅是借还是什么,我还没搞清楚,先给你们市五千万。 按我统计的,张华同志啊,你只有五千万的缺口了。 你说,你到我这还狮子大张口合适吗?你说我见你干什么?我会不躲着你?” 张华打蛇随棍上的气势立马出来了:“好,刘厅长,既然你都把我们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那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行,那五千万就你们厅出了!” 刘维江闻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好长一段时间,以至于笑的都有点呛住了,而后是一阵轻微的咳嗽。 待咳嗽完毕,刘维江指着张华骂道:“都说你脸皮厚,我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他们的传言一点都不假。 都到这会了,你还脸不红心不跳呢,居然还好意思给我要五千万?” 随即他表情一变,有点意味深长的看着张华:“我问你,你们市里面的几家银行这两天了,停水停暖气是怎么回事?” 张华先是装作吃惊的样子,最后摇了一下头:“我自上周五开始一直都在省城,我可不知道啊,你不能啥事都往我身上推吧? 不过既然您这么关注了,晚上的时候我电话过去过问一下。” 刘维江端起自己的玻璃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慢慢说道:“张华同志啊,你们的困难我哪能不知道啊。 只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副厅长,有心帮你,可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不过你放心,先不说咱们之间的老关系,就冲你张华的这股干工作的劲头,我有多大力还是会帮你使多大力的。 那几家银行,你就不要再难为他们了。 他们冲你们要利息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谁让你们市欠人家的贷款还不上了呢。 那样吧,我这边就不帮你想办法筹措了,明年在项目政策方面我们厅一定会向你们市倾斜的。 另外,我手里还有一个试点项目,我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去你们市考察一下,行的话就放在你们市吧。 还有啊,告诉你一声,那几家银行的贷款利息今年就不要还了,让你们的财政局过去一下,将今年应付的利息转成贷款吧。 虽然你们可能又多背负一些利息,但也总好过你们借钱还账,最终手中还是一穷二白的好。 你们这一下有几个亿在手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你说这样不行吗张华同志?” 第1011章 惺惺相惜 听着刘维江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张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至全身。 他深知,为了北原市,刘维江必定在背后默默付出了诸多艰辛努力。 尽管刘维江并未将具体缘由和盘托出,可张华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揣测。 刘维江曾是一名教授,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的学生遍布全省。 这些学生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占据着重要位置。 张华暗自思忖,刘维江定是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凭借师生间的关系,说服学生们不再一味紧逼北原市偿还贷款利息,而是将所欠利息转化为新的贷款。 如此一来,北原市虽说增加了政府债务,可手头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一笔可观资金。 这笔资金可用于全市的建设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张华越琢磨,越觉得刘维江这一招高明至极。 这样不仅成功化解了北原市当下的资金困境,更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张华准备起身告辞时,刘维江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叫住了他。 刘维江语重心长地说道:“张华啊,你还有个特点,申请资金时总是多多益善。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每个地方干部申请资金时,心里都打着这样的算盘。 毕竟谁不想手头资金充裕,好放开手脚干大事呢。 如今你回省城申请资金,在省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既然何老省长都亲自为你站台了,我们也不能不给老人家面子。你通知你们市工信局赶紧打报告上来,厅里想办法给你们挤出一千万。 这样你再去跑其他厅局,开展工作也更方便些。 张华,省厅各机关之间都有互通消息的习惯,不过有的厅局肯定不会给你们市资金的,至于其中缘由,我暂时先不跟你细讲了。 总之,人各有想法,各有考量,你心里明白就行了。 还有一点,张华同志,希望你能始终坚守为官为民的理念,毫不动摇,任尔东西南北风,你自岿然不动!” 张华望着刘维江,内心满是感激,却并未说出那些流于表面的感谢之语,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简单的动作饱含着他对刘维江深深的敬意与庄严承诺。 走出省工信厅大楼,张华的心里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突然想起了秦怀章。 他满心感慨,若不是秦怀章给他这个机会,自己又怎能结识刘维江这样一位从学者转型而来的优秀干部。 正是秦怀章的牵线搭桥,他才有了与刘维江的惺惺相惜。 当张华踏出省工信厅一楼大厅时,他不禁微微一怔。 原本暖烘烘的冬日阳光此刻已全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昏沉沉的天空,仿若被一层轻薄却又压抑的灰色纱幕紧紧笼罩。 天空中还隐隐泛着一丝黄色调,愈发加重了这份沉闷压抑的氛围。 张华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仰头凝视着天空,此时天空虽显阴沉,却还未起风。 凭借经验,张华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表象往往是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接下来大概率会迎来一场降雨。 而雨后若不能迅速放晴,或许一场纷飞的大雪便会接踵而至 。 此刻,南路省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压抑。 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南陆省省委书记罗中伟亲自坐镇主持,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只见罗中伟神情严肃,声音洪亮且坚定,发表着意义非凡的讲话。 他讲话的核心内容简洁明了,旨在着重强调省直各机关务必大力加强工作作风的转变。 讲话中,他对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尤其指出要坚决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人难见” 这类不良现象,让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贯穿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 会议进程中,罗书记为了让众人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意举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例子。 此例一出,瞬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令在场的各机关单位一把手们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每个人都面露震惊之色。 罗书记语调沉重地讲述道:“咱们下边有个地市的常务副市长,一心想着尽快带领他们市摆脱当前的困境,无奈之下,只得回到省城,向各省直机关寻求帮助。 大家不妨想想,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某些机关领导都做了些什么? 副职听闻消息,便如同鸵鸟一般,躲着不见; 而正职呢,更是毫无正职应有的担当与风范,同样选择避而不见。 最后,我们这位怀揣着几百万老百姓殷切期望与重托的常务副市长,竟然被某些机关办公室里的普通工作人员就随意打发走了。 我就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们这像是在干工作的样子吗? 我
相关推荐:
牵丝(包养)
逢场作戏
隔壁的人妻
总有美男倒贴她(NPH)
不可思
快穿之躺赢的女配
福碗在手,我在年代文里躺平暴富
继子与后妈
原始羁绊(H)
我的双胞胎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