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的话吧? 这份体谅,既是同事间的情谊,更是对纪律的敬畏与维护 。 只是娄世军这货之前给张华推荐过接任白峰的人选,在几人的人选当中,张辉的名字赫然在列。 张华当时看完皱了皱眉头,便将这事放一边了。 可现如今,自己急着去省城开会,新秘书的人选还没确定下来,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几乎有了临渴掘井、临时抱佛脚的感觉。 在张华看来,娄世军推荐的几个秘书的人选其实都是有问题的。 这一点还是从娄世军嘴里得到的信息。 娄世军有任何事是不瞒张华的。 在推荐的几个人选中,除了张辉,几乎每个人的身后都站着一名领导干部。 挑选秘书是一件很严肃而且很重要的事情,选错了秘书,自己或许就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了。 张华是什么人?他什么时候愿意充当过别人的棋子? 那么,娄世军这时顺带着将张辉一并推荐了过来,可以来说,娄世军还是为着张华考虑的。 张辉是张华家族中的人,尽管那个代家族曾经对张华的上一代做过了一些令人齿冷的事情,但毕竟是上一代的事了。 如今张华身居高位,代家为了弥合与张华之间这层深深的裂痕,算是将家族中最优秀的青年才俊送到张华跟前效力。 当然了,这也有代家的野心。 可是当今社会,不都是利益纠葛的吗? 张辉到了张华身边,娄世军有理由相信他只能给张华提供最好的助力,绝对不会像另几名候选人一样,有着不同的势力和利益,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张华的一些重要决策。 可是张华,显然对张辉并不怎么感兴趣。 娄世军知道张华是不恨张辉的,要是恨的话,张华也就不会答应将张辉留在市府办了。 张华只是对整个代家族不想接近,或是刻意疏远罢了。 此时气氛一片静寂,车载时钟的指针滴答作响。 娄世军站在车窗外面一直盯着车里面坐着的张华,等着张华最终的决定。 张华好像陷入了沉思。 半晌,张华回过神来,对着娄世军说道:“娄主任,这次我就不带秘书了,下一次吧,下一次再带,下次一定带! 等我从省城开会回来,我就确定秘书人选,让他好给白峰做好交接。” 哪知娄世军一拨浪脑袋:“不行,您不能说下次了,您这次出行不带秘书是坚决不行的。 哪怕带个临时秘书,您今天必须也得带上一个。” 张华一瞪眼:“老娄,你咋这么犟呢?下不为例不行吗?” 哪知娄世军一咧嘴,说道:“我就知道您肯定这么说,告诉您吧,今天这事不但是我们市府办的事,而且市委陈书记也是知道的。 他也下指示了,您今天就是说破天也不能一个人出行的。 不信您和陈书记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张华一阵牙疼:“咦,我不就新换个秘书的事吗?看你们一个个的都着急的,搞得我一点家都当不了是吧? 行行行,我带一个,我带一个行了吧,你别在这啰嗦了,净是在这耽误我赶路。” 娄世军见张华松口答应了,脸上一喜,却接着问道:“带谁啊?我打电话通知他下来随您走!” 张华一时语塞,他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他们的资料,就是因为看到张辉的资料后他才都放一边的。 几个候选人的名字,除了张辉,他一个都没记住。 娄世军见此情况,好像明白了什么,笑道:“领导,反正也是临时拉来的秘书,行不行的您先凑合着用。 一切等您从省城回来了再说好不好?” 张华看了他一眼,只得点了点头。 只见娄世军在手中握着的手机上拨出了一个号码,很快电话接通,娄世军对着手机说道:“张辉,我是娄世军,收拾一下马上下来,随着张常务去省城开会!” 也不等对方回话,他就挂断了手机,一脸笑意的看着张华。 张华瞪着他,手指点了他几下,咂摸了几下嘴唇,然后对着他狠狠的说道:“娄世军,我告诉你,这事我跟你没完。 你听好了,没有两瓶好酒,这事我跟你过不去。” 只见娄世军一脸的喜笑颜开,伸出三根手指:“别说两瓶,我再给您加一瓶,三瓶怎么样?” 张辉背着公文包小跑着赶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娄世军催他快点上车,说张常务要急着赶到省城。 张辉也不敢怠慢,马上拉开前门,在副驾驶座上坐下。 他刚坐稳,王满仓便轻点油门,专车缓缓起步了。 随着车子驶出市政府大门,刚汇入主路,只见张辉很是熟练地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转身递向后座上的张华: “张常务,这是我连夜整理出来的今天您要参加会议的相关资料,重点内容我都标注好了。” 张华接过文件随意翻了翻,不得不承认张辉的工作做得细致。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膈应,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便将目光转向车窗外。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高速上,张华闭目养神,却始终无法放松。 张辉静静地坐在前面,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鼓起勇气转过脸,开口说道:“张常务,我非常感激您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跟着您出来。 您放心,我一定会很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表现,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张华慢慢睁开眼,看向张辉,淡淡的说道:“既然来了,就好好干活,把本职工作做好。” 张辉心里一颤,连忙应道:“是,张常务,我明白!” 第1131章 贴心懂事的张辉 元旦的烟火气息尚未完全消散,南陆省省城便已陷入一片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之中。 新年伊始的各种重要会议,吸引了全省各地的领导干部汇聚于此。 各大酒店、会议中心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 会议大厅外的走廊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参会人员,他们或是拿着文件低声交流,或是紧盯手机处理紧急事务,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而焦虑的气息。 会议室里,投影仪的光束不断闪烁,大屏幕上各类数据、图表轮番切换。 与会人员围坐在一起,发言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还伴随着急促的翻页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茶歇时间本应是休息的片刻,可茶水间里,大家依旧在热烈讨论着会议议题,连服务员添茶的间隙都不放过,抓住机会交流想法。 整个南陆省省城,到处是会议现场,仿佛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张华作为北原市的常务副市长,自然也被卷入这股忙碌的浪潮之中。 原计划张华此次要来参加为期三天的会议,但由于陈剑锋这位市委书记兼市长在北原市实在太过忙碌,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前来参加。 无奈之下,原本应由北原市市长出席的会议,也只能全部交由张华这个常务副市长代为出席了。 这样一来,张华的行程安排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本计划好的三天时间,一下子又增加了两天,使得他需要在各个会场之间来回奔波,忙碌地参加各种会议。 然而,这对于王满仓来说,却是个意外之喜。 他得知张华要代替市长参加会议后,心中暗自窃喜。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开着专车自由活动了。 于是,王满仓毫不犹豫地驾车返回方庄,去陪伴自己的媳妇石丽,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了。 与王满仓的轻松惬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华此刻的忙碌状态。 他所参加的这些会议,与他在基层工作时参加的上级会议完全不同。 现在的会议不仅要求统一吃住,而且晚上即使不开会,也不允许他擅自离开会场,跑回城郊的家里去陪老婆孩子。 这令他心里很不爽。 身在北原市回不了方庄的家也就算了。 可如今身在省城了,半个多小时车程的距离,就是回不成家,家里漂亮的老婆高倩和一岁多的儿子小廷峰,那可是他最大的牵挂啊! 于是他只得压抑住对妻儿的思念,怀着郁闷的心情缩在酒店的房间里不出来。 这边张华郁闷,方庄家里逗着儿子玩的高倩也是噘着嘴不满的抱怨:“这当的是什么破官,连孩子老婆都不要了!” 惹得屋里坐着的高长山、温云霞等一众人听后哄堂大笑。 每天天刚亮,张华就得早早起床,整理着装、查看会议资料,准备迎接新一天高强度的议程。 连一点多余的躺平时间都没有。 会议日程排得更是满满当当的,有时从清晨到深夜,一场接着一场,中间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高强度的会议议程、繁杂的汇报材料,让他常常忙得连轴转,最终将他搞得精神高度紧绷。 即便是会议间隙,其他参会领导大多在休息或交流,张华却还在处理北原市的紧急事务,电话、文件一个接着一个,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这一切,被临时跟来的秘书张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此时才深知张华工作的辛苦,但学医出身的他更明白饮食对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性。 利用会议休息的短暂时间,张辉便开始在附近寻找合适的餐厅。 他凭借着医学专业知识,仔细研究每一家餐厅的菜单,考虑食材的营养搭配、烹饪方式的健康程度。 中午用餐时,张辉将精心挑选的餐食摆在张华面前:“张常务,这家酒店的菜品以清淡蒸煮为主,少油少盐。 这道山药排骨汤,山药健脾益胃,排骨富含蛋白质;还有这个白灼时蔬,保留了蔬菜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您工作强度大,得多补充营养。” 张华原本因为忙碌而略显烦躁的神情,在看到餐食和听到张辉的介绍后,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点点头,开始用餐,发现味道竟比想象中好得多,营养搭配也十分合理。 晚上会议结束后,张华又在房间里加班整理会议资料和汇报内容。 张辉轻轻敲门进入,手中端着一碗温热的百合莲子粥:“张常务,您忙了一天,这粥有安神助眠的功效。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您喝了能缓解些疲劳,晚上也能睡个好觉。” 张华放下手中的文件,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一日下来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在工作上,张辉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一次重要的分组讨论会上,各方观点激烈碰撞,发言节奏极快。 张辉就坐在张华身后,手中的笔飞速记录,不仅完整记下了所有发言要点,还能在会后迅速整理出条理清晰的会议纪要。 他将参会人员的核心观点、争议焦点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一一罗列清楚,甚至还附上了自己根据北原市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议。 让张华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重点,为后续的讨论和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还有一次,张华需要在短时间内准备一份关于北原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汇报材料。 张辉接到任务后,立刻行动起来。 他熟练地从各类文件、数据报表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当下的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以及严格围绕北原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所制定的政策部署,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将北原市的经济现状、优势产业、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清晰呈现。 当他将材料交给张华时,还详细说明了自己在材料中突出的重点和亮点,以及可能会被提问到的问题和应对思路。 张华审阅后,对材料的质量十分满意,原本因时间紧迫而产生的焦虑也一扫而空。 随着会议的推进,各方的沟通协调工作愈发复杂。 张辉总能提前了解到会议的流程安排和各方需求,提前为张华做好行程规划和协调工作。 他会精准计算各个会场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时间,合理安排休息和准备时间; 对于其他部门或参会人员提出的沟通需求,他也能快速筛选和整理。 将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优先汇报给张华,并协助做好沟通和对接工作。 在张辉的悉心照料和有力协助下,张华在会议期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效的工作效率。 尽管张华表面上依旧严肃,但在私下里,他也开始慢慢主动和张辉交流工作思路和想法。 当然了,他也会在遇到问题时询问张辉的意见。 两人之间的关系,在一次次的工作协作和生活关怀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略带隔阂的上下级, 逐渐向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工作伙伴转变。 几天下来连轴转的会议终于结束了,王满仓乐呵呵的开着车来接张华回方庄。 而张辉却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随,有点傻愣愣的站在会场大厅的门口。 张华已经上了车了,一看张辉没上来,便回头找他。 一眼看见了张辉还站在那不动,张华瞬间明白了张辉的想法,他微微皱起了眉头想了一下,然后直起身来,冲着张辉一招手:“快上车!” 张辉马上露出笑容,背着包快步跑来。 就在二人弯下腰往车里面钻的时候,身后一辆车突然停了下,随即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张华,你跑什么跑? 不许跑,晚上找地方好好喝一顿!” (未完待续) 第1132章 鹤唳阁 张华不用回头就听出来是谁了——白马市的市长、研究生班里的大学长白玉华。 最后的这两天开会一直与白玉华再一个会场,白玉华已经叮嘱过他了:“现在纪律要求的严,会议期间不能跑出去喝酒了。 会议结束了咱们找个地方聚聚,有好几个同学如今都调到省城了,一直想找个机会聚聚。 简永红也在省城,这几天也没有外出外出的计划,谁让我是老大哥呢,我请客,大家一起坐坐。” 张华可是点头答应过的。 可是会议一结束,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漂亮老婆和乖巧的儿子,哪还记得白云华约酒局的事。 散了会,白玉华就一愣神的工夫,发现找不到张华了,那是一路骂着出了会场,坐到自己的专车上准备出了大门后再给张华打电话,哪知,就这么巧,张华正弯着腰撅着屁股往车里面钻呢。 被他逮了个正着。 张华一声叹息,无可奈何的说了一句:“完蛋了,今晚的晚饭还是没法回家吃了。” 于是转回身,马上一脸笑容:“白老兄,我都在这等你好久了,你咋才来呢?” 白玉华在车上坐着探着脑袋,伸出手指点了几下张华,咂摸了几下嘴,没有说他什么,最后大声对张华说道:“你过来上我的车,你坐到你车上我不放心。” 张华只好悻悻地拎着自己的包上了白玉华的市长专车,与白玉华并排坐在后座上。 于是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了会议中心的大门,奔着城西北的方向驶去。 南陆省省城的西北部是一座山,没有绵延不断的山脉,显得孤零零的。 山不是太高,由于开发的较早,从山脚下到山顶有一条幽静的盘山柏油路。 山上绿化的很好,虽然已是寒冬季节,但整座山还是显得郁郁葱葱的。 许多爱好的骑行的市民此时正努力的蹬着自行车沿着盘山路缓慢的往上骑行。 山顶上除了竖着几座高高的电视信号转播塔,就是一处大大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省城全貌。 张华也只是听说,没有来过。 对于一向奇懒无比的他,没有来着爬山也是不奇怪的。 他是能坐着绝对不会站着,能躺下保证不会坐着。 让他出来爬山游玩,他绝对不干。 山脚下的一圈区域已经完全被开发利用起来了,这里既有豪华的别墅群,又有繁华的商业街,还有各式各样的高级会所。 夜幕降临后,整座山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自下而上,一圈圈的路灯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般点缀着山体。 而山下,环绕着山脚的道路则是灯火通明,一片辉煌。 车子沿着通往山脚下的平坦的柏油路缓缓前行,白玉华轻轻敲了敲车窗,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木和连连绵不断的绿化带,突然开口: “张华,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滑头了,要不是我眼尖,今晚可就被你放鸽子了。” 张华尴尬地笑了笑,掏出烟递给白玉华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支:“白老兄你可冤枉我了,我哪敢啊! 这不是一散会,脑子就乱了,满脑子都是家和孩子,把这事给疏忽了。 你老兄大人有大量,可别跟我计较。” 白玉华接过烟,却没点,只是捏在手里把玩:“咱们同学一场,我还能不知道你那点心思? 就你年龄最小,就你心眼最多。 不过,要说起来,咱们同学们当时说的对啊,但凡有上车的机会,能拿到车票而且第一个先上车的,肯定是你。 六七年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你已经将咱们好多同学抛在身后了。 要说不羡慕你,怎么可能? 张华,这次聚会可不是单纯喝酒叙旧,省城这几位同学,现在手里都有不少资源,说不定以后能互相帮衬。 你啊,别光顾着小家,多和同学们接触接触,若有好的资源,可能的话和同学们共享一下。 众人划桨开大船嘛,你说对不对啊张华?” 张华点点头,是啊,朋友遍天下时,哪有行路难? 可他心里更清楚,所谓 “共享资源” 不过是委婉的说辞,这些年在官场打拼,他比谁都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思绪突然被拉回到一年前的章平县。 那时秦怀章与汪喆在权力场上斗法,秦怀章使出祸水东引之计,意图将危机转嫁到章平,拉张华、简永红他们二人和他们二人背后的势力下水,来一同抗衡汪喆。 可作为学长的白玉华居然不透一点口风,直到风波席卷而来,始终三缄其口。 这件事直至现在都在张华和简永红的心里留下了一个结扣。 他们俩也知道白玉华新到白马市工作面临的一些尴尬。 虽然能够理解,但这也意味着白玉华愿不愿意去做和敢不敢于去做的态度。 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权衡和选择。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白玉华这种做法可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背叛,但白玉华面临个人利益时,实际上却是将张华和简永红舍弃了。 如今听白玉华这么说,张华则是看着他点点头,没有接他的话说下去。 车子还在快速而平稳的行驶着,最终在山脚下的一处院落前缓缓停下。 小院不是很大,四周绿树掩映,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门口挂着 “鹤唳阁” 的匾额,看起来古色古香。 张华一看到 “鹤唳阁” 三个字,心头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有点不喜欢。 “鹤唳” 的意思是仙鹤鸣叫,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鹤唳” 常被用来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或凄凉的意境。 例如,“鹤唳九霄” 描绘出鹤在高空长鸣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超脱、空灵之感; 而 “风声鹤唳” 则通过鹤在风声中的鸣叫,烘托出一种紧张、惊恐的氛围。 张华搞不清这里的主人为何要起这么一个怪怪的名字。 张华跟着白玉华下车,刚走进院子,就听见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 穿过一个垂花门,暖意裹挟着陈年酒香扑面而来。 大圆桌旁围坐着五六个男男女女的身影,简永红也到了,正端着紫砂壶往杯里斟茶,瞥见张华时,壶嘴顿了顿,琥珀色的茶水在杯沿溅出细小水花。 “白大学长真没撒谎,果然把张华这个小学弟给逮过来了。” 角落里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站起来笑着说道。 几人都站起来走了过来,不分男女,见面都没有握手,而是一个拥抱礼。 虽然是在职研究生班,学什么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脉和毕业证书。 但是,如果有好的集中学习氛围,大家通过这个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可是了不得的事。 张华他们这个班的学习氛围很好、很浓、很亲密,那是每个月集中上课四天,能连续喝四个晚上的酒。 有时都喝大了,还进行第二场,鬼哭狼嚎的唱个大半夜。 每一次集中上课结束,大家分手告别时所说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下一个月末,咱们接着喝。” 大家打趣着相互与白玉华和张华分别拥抱了一下。 屋内气氛很是热烈,张华也开心,毕竟是当初两年的酒友,不,是同学,又见面了嘛! 后来还被他“骗”到章平县帮着出谋划策。 他满脸挂着笑容,与大家热络着说着话。 不经意的抬头间,他望向挂在墙上的《松鹤延年图》,画中仙鹤单足而立,脖颈弯曲如利刃。 张华突然觉得这 “鹤唳阁” 的名字愈发刺眼。 第1133章 宴与谋 众人一阵热闹的寒暄过后,大家开始入座。 雕梁画栋的包间里,红木圆桌泛着温润的光泽,一圈雕花座椅在灯光下整齐排列,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 白玉华作为大学长,在众人的簇拥下稳稳坐在首位。 他抬手整了整西装领口,满脸笑容的看着大家。 简永红被众人半推半搡地安置在白玉华身旁,她一边挣扎,一边嘟囔:“你们把我推到里边,我可怎么监督你们喝酒?到时候一个个都偷奸耍滑,我可饶不了你们!” 这话一出,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其实这是大家有意为之,将这位班级的 “纪委书记” 支到内侧,就是怕她较真的性子拎着大家的耳朵喝酒。 她的手下可不饶任何人的,女同学喝酒不利索,她也是上手拎耳朵的。 余下的众人中,除了张华外,还有一个是副厅级,两个正处级,两个副处级。 张华目光扫过那两位副处级同学,记忆突然被勾回研究生时代。 那时他们就已经是副处级了,偶尔还意气风发地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政策,如今几年过去了,却仍在原地踏步。 看着两人局促地搓着手,笑容里带着几分尴尬,倒让张华心里泛起一丝感慨。 官场的座次规矩,此刻在包间里无声地蔓延。 副厅级的那位姓唐的同学,戴着近视眼镜,站在主位左侧,伸手虚引着空
相关推荐:
六零重生小夫妻
继子与后妈
贫乳妹妹吉祥物_御宅屋
恶种(校园 1V1)
七零年代养猪日常
枕边月(姐妹ABO)
逢场作戏
脱瘾(GB)
被回国的竹马缠上了
裙子掀开比你还大(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