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就是这些举子的钱。他们是外地来的,就算知晓被骗也不敢去闹事,你们说呢。” “那你说说你的办法。” “就是就是,说一说,让兄弟们听听办法。” 祝二吓得摸着自己的脖子,想起那些时日的进账,大胆说道;“卖试题,装一大儒,大儒押中试题,钱就来了。” 众人都是神棍,哪里知道京城里春闱的事情。果然,大家露出副迷茫的神色。 ‘老大’也不说话,就这么等着兄弟们开口。 等了会儿,有人开口;“那什么样的试题。” “前段时日有位菩萨给了我试题,我们就接着卖。”祝二得意极了,“我那位菩萨说了,钱都给我……”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事情没有办妥,不知道女菩萨会不会生气。 兄弟们不信他,“哪位菩萨会对你这么好,我告诉你,我们也是在市面上行走的,别想欺骗我们,你先说说究竟怎么回事。让兄弟们看看可不可信。要是不说清楚,我们能将你弄出来,就能将你送进去,你是沾了我们老大的光。” 祝二吓得跪在了地上,“就是一个女菩萨给我的试题,说让我找一个又怪病的人,将试题卖给他就行了,事成后就给我钱。” 听到这里,‘老大’扯唇笑了笑,原来是针对他来的。 他走过去,提起祝二,故作爽朗笑道:“什么样的女菩萨,告诉兄弟们,让老子也赚这笔钱,大家有钱一起赚,如何?到时候真有钱,老大的位置给你做,你瞧我们这帮兄弟们给你卖命,好不好?” “对,谁厉害,谁就是老大,谁能领着我们赚钱,谁就是老大。” “你赚钱,你就是我们的老大。” 兄弟们异口同声,夸得祝二飘然成仙,怀着激动的心说道:“好,我带着你们一起干。” “你说说,先怎么做,缺什么,我们去办。” ‘老大’开口,鼓励性拍拍祝二的肩膀,“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呢。” “我姓祝,排第二,家里喊我祝二。我去找找我那位女菩萨,你们等我回来。” 祝二昏了头,想要大赚一笔,日后这么人都给他卖命,日子就过上去了。 “成,我们等你回来,到时候开坛喝酒。”‘老大’鼓励道,“可要我们陪你过去。” “不不不、不用,我自己就可以。”祝二拒绝,女菩萨说了不准胡乱说出去,自己这一激动就全说了,万一女菩萨生气了该怎么办。 祝二心思重重地离开破庙,‘老大’追了出来,“给你马车,我们等你回来。” 祝二为难,“我不会赶车。” “那我给你赶车,送你过去,放心,到了地方,我不跟你。这是你赚钱的办法,我不会偷学的。”‘老大’阔气的建议,“走路太慢了,你瞧天都亮了。” 有人赶车,到地方再下车,一路上不知道节省多少时间。 祝二答应下来,跳上了车,‘老大’驾车,高喊一声:“坐稳喽。” 暗地里跟随的衙差听着高昂的声音,啧啧一声,“你别说,这个裴举子装得挺像的。” 他们没有去追,前面有人跟着。 裴司驾车,一路往城南而去,祝二指着路,到一处巷子口,就停了下来,接着,祝二下车朝一条巷子里走去。 裴司站在原地,抬首打量地形,突然间,祝二倒地,暗处的衙差扑上前,祝二心口插了一支箭。 倒地的祝二身子不断抽搐,口中流出鲜血,回天乏术,已救不过来了。 裴司赶了过来,衙差们四下散开去追查凶手,他蹲了下来,看着祝二胸口上的箭伤,看向前方。深巷之内,有三五户人家。 衙差们没有追到凶手,悻悻而归。 裴司问道:“这里住着哪些人家?” “好几户呢,礼部宋家、吏部温家,还有两户御史。”衙差说道,说完后又骂了一声晦气。 裴司点头,说道:“你们守着这里,我去见你们大人。” 事情到了这一步,多少有些眉头了。 一行人将现场看住,裴司回刑部去见大人,目标锁定四户人家。 那回见他的并不是刑部大人,而是宪王。宪王准他参与此案,刑部不敢忽视,按照他的要求去办事。 大先生死了,死在了巷子里,对方逃之夭夭,说明对方就在那四户人家府里。 至于刑部怎么查,裴司没有干预,他说了祝二口中的女菩萨,刑部尚书震惊,“对方是一个女的。” 祝二说的是女菩萨,许多衙差在场也听到了,不是裴司想说谁就是谁的。 刑部尚书不敢耽误,领着他匆匆又去见了宪王,据实禀告。 宪王说道:“女菩萨,针对一个有怪病的举子……” 宪王凝着面前的裴司,“那一片举子中谁有怪病?” 裴司沉默,没有回答。刑部尚书擦擦头上的汗水,“下官这就去查,一定查清楚。” “去查清楚,派兵将四户府邸包围起来,不准任何人进出,查出凶手为止。”宪王下令。 刑部尚书领了吩咐下去了。裴司也要走,宪王拦住他:“本王听闻你自幼有病,你得罪谁了吗?” “回殿下,学生初次入京,并没有得罪人。”裴司摇首拒绝,他也不知自己得罪了谁,会让对方花这么大的本钱对付他,使得春闱都停止了。 青州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人生地不熟,自入京后就没有见过达官贵人,这个‘得罪’,有些莫名其妙了。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纳征 成亲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纳征这日,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 这回,宋夫人作为媒人被请至上座,热情地夸赞州判公子,二夫人满面春风,长辈们用各种言辞夸赞这对小夫妻如何相配。 可她们连州判公子是何模样都没有见到。 温言坐在角落里剥瓜子吃,左瞧一眼、右望一眼,始终不见州判公子。她没有出声,九娘没藏住心里话,匆匆来问她:“我怎么没瞧见四姐夫。” “巧了,我也在找,没有看到。”温言放下瓜子,悄悄拉着九娘,猜疑道:“是不是压根就没有来。” 这等重要的日子都不来,难不成等着裴家送娘子上门不成。虽说裴家是高嫁,低人一等,也不能下聘都不见人。 不仅小女娘们在找,七郎八郎也没有找到四姐夫,二人凑了过来,“你们晓得四姐夫是何模样吗?” 皆是摇头。 八郎扭头又找了一圈,说出了心里话,“是不是没有来。” “怎么会没有来呢。”七郎纳闷不解,满脸不高兴。 今日宾客满座,人来了许多,就连知州都派人过来了,这么大的喜事,可算是青州里不多见的。三郎特地从学堂里回来待客,二爷领着他与知州的人说笑,一面夸赞裴昭过了童试,参加下届乡试,必然会榜上有名。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听着外面的喧闹声,谁都没有勇气去问。 温言起身,低头整理衣裳,“你们等我,我去问问阿爹。” 五爷在前院待客,整理州判府上送来的聘礼,没有与人交谈。 温言走上前,悄悄扯了扯父亲的袖口,“阿爹,你瞧见四姐夫了吗?” 后面忙活都是裴知谦的事情,二爷与人攀谈,满面春风。 裴知谦拿着账簿,闻言后朝左右看了一眼,“你倒是提醒我了,我还没见到他,你见到了?” “他来了吗?”温言扬起笑脸反问裴知谦。 莫说自己,就连前院行走自由的七郎八郎都没有见到人,二爷夫妻都没有说话,可见里面是有名堂的。 裴知谦愣住了,哪家纳征,主人家不来的。 他将账簿递给小厮,自己去找二爷问了。 “二哥,邵公子没有来吗?” 四娘定的人家姓邵。 二爷面色微变了,看了他一眼,“这是二房的事情,你管来作甚,礼单核对清楚了吗?” 听着二爷的话,裴知谦面上挂起了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好,我继续去对。” 转身之际,裴知谦面上的笑容戛然而止,他走到女儿跟前,冷冷一笑:“没来。” 温言点点头,“阿爹,我回去了。” 温言领着银叶,悄悄回到后院,两人身形小,没有引人注意。 她们一进屋子,七郎八郎就把她拉到一边来,九娘跟着凑过来,看着这么多张迫切的眼睛,温言压低声音,附耳低语:“前面也没有人,当是没有来。” “为何会没有来……” “怎么会没有来……” “是不是看不起裴家……” 三人惊得异口同声,说完后,各自又怕得停了下来。 本就是高攀的亲事,邵家公子还不现身,家里是什么模样,二房也没有说,如今又不来,谁知道这位公子的身子是好是坏呢。 七郎先耐不住性子了,“我要去问问我爹,什么意思,邵公子不来,他还这么高兴,是想将阿姐往火坑里推吗?” 温言沉默不语,二爷夫妻最是高兴,这个时候去问就是触眉头,阿爹去问了,可没讨到好果子吃。 七郎气冲冲出去了,八郎也跟着出去,九娘愣住了,“我看二伯父二伯母很高兴,难道没有发现邵公子没有来吗?” 晚辈们不懂事,没有人告诉他们情况,二爷夫妻就不同了,他二人是最清楚的。 偏偏不在意。 温言坐下来又剥着瓜子吃,这桩亲事看似完美,细细推究,还有有许多漏洞的。 二房愿意,上赶着给人家做续弦,旁人也管不着。 纳征礼结束,邵家的人就退了,匆匆离开裴府,二爷夫妻出门相送,回来的时候,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温言躲在人群中,六娘走来,拿了一个红色的果子,咬了一口,说道;“很甜,二伯母可高兴了。毕竟邵家前面那个夫人没有留下孩子,四姐姐过门可不用做后娘的” 听着六娘阴阳怪气的嘲讽话,温言低头咬了一口果子,慢慢咀嚼,吞下后,说道:“女子出嫁便是一重难关,好便是一生无忧,不好便是一辈子的难事,可马虎不得。” 六娘看着十一娘珍珠莹润般的侧脸,心中羡慕,凉凉道:“我不会给人做续弦,苦些亦可,但做续弦,不可。” 温言听她的话,也有几分赞同,但有的时候,是身不由己。 温言最能体会身不由己的痛苦。 尤其没有父母帮衬,身无依靠。 唯一不同的是四娘有父母,且这桩亲事是在父母的支持下进行的。 温言恍惚在想,自己前一世的养父母是不是也和二爷夫妻心思一样呢。 送走客人后,二夫人由婢女搀扶着坐下来休息,女娘们坐在一起,大夫人端起茶浅啜了一口,温言心道不好。 果然,大夫人放下茶盏,悠悠开口:“今日邵家公子没有过来,莫不是身子不舒服?” 这个问题,让热闹的大堂骤然寂静下来,毕竟都已经下聘了,对方还不露面就是不像话了。 大夫人的声音悠悠扬扬,没什么分量,可听在人的心里就像是一盆凉水泼了过来。 二夫人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威严的逼视大夫人:“大嫂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吗?” “我吃什么葡萄,我家里又没有种葡萄,你不同,你种了。”大夫人起身而立,婢女上前搭着她的手,她语带戏谑,“头一回纳征都不见女婿的面,邵家可是真的高贵。” 说完,她扶着婢女的手,大步离开大堂了。 二夫人气得砸了茶杯,其他人也不敢逗留,匆匆离开。 人散去后,只留下一股子冰冷的穿堂风。 二夫人咬牙,却有不甘心,邵家的情况,她清楚,邵公子来不了,来了也会被人笑话,她能怎么办? 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 去京城? 纳征过后,府里安静下来,温言估算着要去县里,让裴知谦送她过去。 买了五十亩田,家里的事情暂时都定下了,她想去铺子里看看。 裴知谦刚好要去县里一趟,顺势将她带上,这回,银叶也跟着出门了。 临去前,她与大夫人道别,大夫人最近心情好,描着字帖,闻言后放下笔,玩笑道:“去了就玩几日,闷在家里也是无趣,有你爹跟上,名正言顺,是好事。家里的事情就别惦记着,你二伯母安静得很。” 温言站在书案前,大夫人娴静淡泊,近来无事就拿话堵二夫人,堵得二夫人心情极为不顺。 她感受到了大夫人温柔的气质,又羡慕她可以将日子过成自己自由的一面。 “大伯母,您是不是知道邵家的事情?”她心中惴惴不安,感觉邵家选择裴家,肯定是有什么缘故的。 按照裴家的地位来说,州判再怎么相看,也看不上的。 除非这位公子有什么毛病。 纳征日又不出现,几乎可以说昭然欲揭了。只要能走路的人都该出现。 要么病得下不来床,要么不良于行。 能让二夫人答应亲事,多半是后者。 大夫人淡淡一笑,背映着天光,心情极好,“邵家公子有腿疾,因此前位夫人进门没有子嗣。” 温言翻了白眼,自己猜中了,她不解:“二夫人为何答应?” “条件丰厚呀,与州判成了亲家,且对你二伯父三哥哥前程有利,只要你三哥哥考中了举子,哪怕不中进士,邵家都可以将他按照在州里做事。你还小,不懂其中的诱惑有多大。”大夫人叹气,提笔勾了一株红梅,语气颇为镇定,“谁能挡得住诱惑呢。” 温言不语,跟着一声叹气,“大伯母,我要出门了,您自己照顾好自己,千万不要掉头发,我答应哥哥的,他回来,您不少一根头发。” 大夫人嗤笑一声:“我需要你照看?赶紧走吧,路上注意安全,不要去查邵家。” 最后一句话让温言定了下来,她心虚地笑了一声,“我不会去邵家,关我什么事呢,您想想,这桩亲事这么好,我为何要断人家财路,再说了,有了这桩亲事,您与二伯母吵架的时候,您有底气。” “赶紧走。”大夫人笑骂一声,觉得她烦躁,却又舍不得,到底多看她一眼,嘱咐道:“好孩子,你莫管旁人的事情,自己关好门过日子就行了,觉得无趣就上京去找你哥哥,莫要掺和二房的事情。” 大夫人殷切嘱咐,她觉得十一娘看着乖巧,骨子里不爱守规矩,心里有几分意气,四娘这桩事情,或许四娘被蒙在鼓里。她就想去查清楚,戳破窗户纸就好了。 但戳破了又能怎么样呢。 四娘会回头呢? 邵家明媒正娶,父母之命,都是最好的,四娘怎么会不喜欢呢。 温言点点头,心中感动,“我晓得了,我不管了,您放心,我去了县里就回来,您等我回来。” 大夫人颔首,目送小女娘离开,眼神晦涩。 **** 裴司从衙门里回来,身上染了血,吓得宋逸明跳了起来,“你受伤了吗?青叶去找大夫,快快快。” “不是我的血,是大先生祝二的血,他死了,在我的面前被人一箭射死了。”裴司解开衣袍,直接丢在地上。 他走到水盆前洗手,手上也有血,水顷刻间就红了。 宋逸明吓得不轻,走上前,盆子里的水都已经红了。 “怎么会死了。” 裴司简单阐述经过,又说了四户人家,只是略去了怪病举子的事情,若不然宋逸明会吓得睡不着觉。 “剩下来的就交给刑部。” 宋逸明在裴司床上坐了下来,惊魂未定,觉得匪夷所思,“也就是说这是上层大人们之间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呀,我们就是他们斗争的牺牲。” 裴司没有接话,这桩事情牵扯的秘密太多,只有等刑部慢慢去查。 “那我们怎么接下来怎么做?”宋逸明摸了摸脑门上的汗,心都要扑了出来,“这桩事情,大先生为何要往那处巷子里跑是什么意思,哪家人家会在自己家门口接头啊。” 裴司说:“可对方动手后就跑了,证明他对地形十分清楚。由此可见,必然是附近之人。” “你说得也是啊。”宋逸明狐疑不定。 宋逸明说不出名堂,裴司不给他机会,直接将人赶出去了。 裴司也是心中不定,自己坐留下下来,心口跳得厉害,自己被针对了,这件事情后,还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呢? **** 到了县里,裴知谦先将女儿送到铺子里,与掌柜嘱咐几句,自己去办事了。 温言将铺子里的账簿看了一遍,又将女师傅喊来说话,两人琢磨着款式,想要留住客人,就需要不断推新,一旦被人抢了先机,人家就不会来了。 两人琢磨一阵后,女师傅说道:“小娘子,我要回京了,家里来信催得紧,孩子也大了,该说亲了。她们也能上手,我留在这里白拿您的钱也不好。” 家里有事就不好再留人家。温言没有拒绝,让掌柜算了月钱,又多给了半年的月钱,女师傅惊慌地不肯要,“您给的已经很多了。” “都是您应得的,您的手艺难得,我这是求贤若渴,您回去后若有新的款式受欢迎,也写信告诉我一声。”温言笑吟吟地说着趣话,“我哥哥也在京城考试呢,您替我带些衣裳给他。” “刚好呀,一道过去看看,小娘子,您的心思了得,若是去了经常见到了各式样品,许是给您更多的灵感。您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首饰画师。”女师傅极力夸赞温言,“您就去看看,做生意要常出去看看,不能守在一个地方待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温言皱眉,她想去京城,可又不想遇到温家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心中的恨意早就消散了。不恨是一回事,去触碰又是另外一回事。 她摇头拒绝了:“我就不去了,我会派人送您回京的。” 第137章 一百三十七 周家簪行 温言拒绝了女师傅,派人送她回京。趁着这段时间,她想去州里,可大夫人叮嘱过自己不能管邵家的事情。 大夫人说得对,自己就算管了,人家也未必领情。 她想去州里看看,看看州里的首饰铺子如何。 她又想着,女师傅走后,她就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看看师傅们接手的首饰做出来是什么样子。 没过两日,裴知谦回来,她拉着父亲央求道:“阿爹,我想去州里看看,看看那里的铺子,您有空吗?” 女儿好学,又想着做生意,裴知谦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拒绝,打发长随回去,自己将手中的事情放一放,领着女儿往州里去。 温言领了一个手艺较好的师傅谢娘一道去州里,顺便见识见识。 到了州里,进入铺子,琳琅满目的首饰让人眼前一亮。 掌柜的告诉温言:“这里的首饰都是从江南来的,那里的工人技艺比京城都不差。” 温言拿起首饰细细比较,谢娘拿着一串累丝如意步摇,她细细比较一番,说道:“小娘子,这样的累丝是与师傅教的不同,我们要不要也进一些回去卖。” “不划算,州里与县里镇里的百姓购买能力不一样,我们在州里进货拿去县里卖,价格就会高,县里的百姓不会买的。”温言拒绝。 每个地方的百姓购买能力不一样的,镇里的与县里的不能比,县里的与州里也不能比较。 除非从镇里进货到县里去买,中间的差价就可以赚钱,若不然,差价会让货物卖不出去。 谢娘说:“技艺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同。” “那就高价聘请匠人回去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懂吗?”温言温温一笑,她同掌柜说道:“这几支都要了,包起来。” 谢娘手中的累丝步摇也一并买了,温言顺势送给她,“你自己研究下,看看怎么做的,人一辈子都是要学习的。” 谢娘感激道:“您放心,我会努力一试。” 两人又走了几家铺子,见识了州里的价格,有些工艺不如县里,用料也不如,但价格就是高。 温言走了一圈,选了一间茶肆坐下,靠窗的座位,她看着外面的景色,心中想着要不要在这里开铺子。 她有本金可以租铺子,雇佣工匠,这些都是可以。 但怎么做才可以一鸣惊人? 她沉思许久,
相关推荐:
诡途觅仙
道友请留步之鸿蒙紫府
轻咬丝绒
地下城的一百万种活法
华娱璀璨时代
美漫里的梦境大师
金牌宠妃
皇陵守墓日常
一路锦绣
嫡妻难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