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综主FZ]恩奇都 > 第38章

第38章

握银叶等人的命运了。 到了五房,十三郎在院子里玩,周氏做针线,温言上前将话说一遍,“等阿爹回来后,您将匣子给他。” “你的钱要回来了吗?”周氏放下手中的活去接着匣子。 温言看过去,周氏给十三郎做贴身的衣裳,她笑道:“还没呢,不急了。” 周氏叹气,将匣子送回屋子里,与十一娘说话;“要不回来就算了,你三哥哥落到这副模样,也是可怜。” “阿娘,三哥哥的下场是他自己找的,又不是旁人害的,您这话说的不对。”温言小声提醒,“您还是别可怜三哥哥了,十三郎要上学了,想好往哪里送了吗?” “你倒是提醒我了,闻家有个内学堂,听说闻涑时而回来考校他们,你阿爹觉得不错,苦于无法开口。”周氏巴巴地望着女儿,劝说道:“你与你大伯母感情好,你回头问一问,十三郎也是你的亲弟弟,多费些心思。” 温言没多想,这件事确实不难,说一句话,大伯母回娘家说一嘴,事情就办成了。 她一口答应下来,“好,我回去就和大伯母说一声。” 周氏松了口气,看着女儿稚嫩的面容,越发欢喜。 温言带着命令回去了。 第二日,三郎就回来了,银叶询问道:“主子,听说要跨火盆,您可要去看看?” “好看吗?”温言问道,眼见着银叶眼中雀跃,她放下笔,“走,去看看。” 主仆朝门口走去,远远地看到挤了一圈的人,二夫人的哭声都传开了。 九娘匆匆走来,拉着她的手,“这几日忙什么呢?都不见你的人。” “少来,昨日那么大动静,你没听到?”温言笑话一句,抬手拍了拍她的脑门,“回去说给你听。” 裴昭站在人群中,由小厮引着走火盆,神情呆呆地,像是被遭遇了什么极大的刺激。 温言静静看着他,周氏觉得他可怜,她不那么觉得,都是他作的。 裴昭是府里最幸福的郎君,因为裴司之故,家里人都喜欢他,就连大爷不为自己儿子谋划都要替他谋划,他的前程本该是一片明亮的,可惜,如今毁了。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人会帮着你走,你自己不走,怪得了谁。 温言冷笑,抬首,看到了大夫人身后的裴司。 裴司面无表情,站在人群中,惊艳的五官,一眼就会看到。 走过火盆,老夫人走来抱着裴昭痛哭,口中一个乖乖,喊得人落泪。 九娘并没有被感动,反而与温言说道:“犯了这么大的错,回来还这么优待,你说这不是让他再接再励吗?” 温言噗嗤笑了出来,九娘吓得及时捂住她的嘴巴,“别笑那么大声,你说,我说的对吗?” 老夫人依旧在哭,哭得歪歪倒倒,三夫人搀扶着她,也跟着落泪,“老夫人,三郎已回来,日后必有大福报,您再苦,就伤了身子。” “三嫂说得对,您再苦,可就折煞晚辈了。”四夫人跟着附和一句,抬手轻轻擦了眼泪。 温言望向大夫人,还好,大夫人神色自若,不悲不喜,若不然自己就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了。 九娘又说:“你别听我娘的,我娘昨晚还说怎么那么快就放了出来。” 这回,温言急得去捂住她的嘴,小祖宗啊,你想挨家法,别拉着我一道啊。 好不容易劝了老夫人不哭了,二夫人抱着裴昭大哭一通,直说我儿命苦。 老夫人表演完了,到了二夫人,前仆后继,众人只得又去劝说二夫人。 温言恍惚觉得不分家也挺好的,若不然去哪里找这等热闹来看呢。 她正想着,九娘纳闷:“四姐姐怎么没有过来?” 两人四只眼睛搜寻一阵,果然,人群中没有四娘。这么要紧的场合,她竟然没有来,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温言问:“她病了吗?” “没听说病了呀。” 两人不解,瞧见六娘站在三夫人身后,两人对视一眼,悄悄走过去,一人一只手,拖了就走。 六娘被生生拖了五六步,慌张极了,“做什么、做什么?” “四姐姐病了吗?”九娘开门见山。 六娘推开两人,吓得拍自己的心口,“病什么病,听闻二伯母去宋家,宋夫人都没有露面,四姐姐多半觉得自己被三哥哥牵连,躲在屋里哭呢。” 九娘闻言,眼睛亮了起来,“不如我们去安慰她?” 温言皱眉,你这是安慰吗? 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 看风景 府门口动静极大,三只小的偷偷摸摸来到二房门口,门口的婆子放下东西来给三人开门:“三位娘子,怎么来了。” “我们来找四姐姐玩儿。” 温言被两人推了一步,不得不回答守门婆子的话。 婆子说道:“四娘子在屋里呢。” 三人被放了进去,温言心里敲着鼓,说道:“你们这是落井下石,不厚道的。” 六娘不屑,“她落井下石的次数还少吗?小的时候鼓吹我们不许和大哥哥玩,又撺掇七郎八郎给大哥哥使绊子,到处说大哥哥有病,这不就是落井下石吗?我们又没到处说,只是来看看罢了,哪里就是落井下石了,九娘,你说对不对?” 九娘点头:“别瞧着她平日里贤良的模样,背地里说我们三个不好,说我们是庶子生的,不配和她玩,十一娘,她总说你 是傻子,这些事情,你都不知道罢了。” 温言尴尬地笑了,“我确实像个傻子。” 到了四娘的卧房外,婢女进去通报,很快,婢女出来了,冲着三人摇头:“主子说她身子不适,不想见客。” 六娘殷切地上前询问:“四姐姐哪里不舒服,可曾找了大夫,我惦记四姐姐呢。” 婢女为难极了,“六娘,您不如先回去,主子这个时候谁都不想见。” 三人连人都没有见到,失落而归。 六娘说道:“见不到人,可见她是多么伤心。” “是啊,伤心极了。”九娘附和。 温言:“……”这两人真会幸灾乐祸。 温言自觉自己两辈子加起来有三十岁了,不与她们十一二岁的人计较,便也没有接话。 远离了二房,三人又赶着去松柏院,一屋子的人围着老夫人说话,只裴司一人站在屋檐下。 后日,他就要走了。 温言撇开两人,独自走向裴司,扬起笑脸:“哥哥,你怎么不进去?” “外面风景很好,我还从未好好欣赏过这里。”裴司语气平和,没有往日的冰冷,脸上也没有什么笑容。 他不爱笑。 可前世的疯子,最爱笑。笑起来,比女子都要好看。 温言望着他,前世的影子,渐渐散了,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庭院寂静,草木枯黄,并没有什么好看的景色。 两人并肩站着,对屋里的事情充耳不闻。温言一直在观察裴司,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他的情绪。 站了会让,温言说道:“分家的事情,怎么样了?” “不大好。五叔见过我阿娘后就改了心思,我猜他们应该说了些什么。” 裴司的语调也没有什么起伏,不生气不开心。 温言看不透他的心思,这么多年来,她觉得自己懂了裴司,随着长大,又觉得,裴司的身上裹了一层云雾,压根摸不清看不透。 她问裴司:“你想分吗?” 裴司沉默。她转过身子,紧紧盯着裴司:“你不想分,对吗?” “你想分吗?”裴司还是问她。 温言如今说不上来了,她开始想分,离大房远一些,后来,大夫人说了那么多话,不分是最好的结果。 “不想了,这样很好。” 裴司不说话了。 屋里的人陆陆续续走了出来,大夫人望着站在一起的两人,好奇道:“你二人在做什么?” “看风景。” “看风景。” 两人异口同声,逗笑了大夫人,“这里有什么风景,不如去里面热闹热闹。老夫人要将自己的田产给三郎做补偿。十一娘,赶紧去同二夫人要钱,一百两外加卖身契的钱,怎么也有三百两,此刻要回来最好。” 温言一听,提起裙摆就进屋了,裴司笑了,大夫人望着他,说道:“这里的风景好看吗?” 裴司想了想,还是解释:“我先来的。” 大夫人想起方才的事情,他们是一道进来的,那时并没有十一娘,可见她是后来的。 大夫人又问;“那你要走吗?” “她要的回来吗?”裴司反问。 大夫人怒瞪他一眼:“那你站在这里干什么?” 裴司恍惚,跟着走了进去。 大夫人看着两人,无奈地摇首,三夫人说笑道:“大郎对十一娘可真好。” 大夫人睨她一眼,也不客气,直接就回:“当年就他兄妹二人在一起长大的,若不对她好,那便是天打雷劈了。” 一句话,说得三夫人脸色通红,当年家里的孩子谁不抵触裴司,莫说是玩耍了,就连站在一起,都觉得晦气。 如今,裴司有了出息,十一娘跟着沾光,谁不羡慕呢。 四夫人听到了两人的话,心里有了计量,自然偏向了大夫人,笑说道:“十一娘是个讨喜的孩子,谁跟她玩得好,都是有福气的,瞧着九娘,日日高高兴兴的,变得也懂事多了。” 马屁拍得不错,周氏听后笑了,谦虚道:“四嫂说笑了,还是个孩子,兄妹们一团和气,就是家里兴旺的大吉兆。” 门口四人互相推辞,温言高高兴兴地走了出来,与四人行礼。 “如何?”大夫人问。 “二伯母说回头给我,让人送去我的院子里。” 大夫人颔首,目光落在自己儿子身上,裴司与众人行礼后,先行一步。 温言拉着大夫人,与周氏道别,热切地走了。 两人的背影落在众人眼中,三夫人叹道:“五弟妹,你这个女儿可是给大嫂养的,你瞧,两人不是母女胜似母女,感情亲厚着呢。” 周氏面上的笑都散了,四夫人察觉不对,说和道:“十一娘讨喜,谁不喜欢呢,我家九娘日日十一娘长十一娘短,三嫂你若这么说,十三郎也该生气了,自己的姐姐和旁人亲厚着呢。” 三夫人扫了四夫人一眼,对她的转变,也不觉得奇怪,以前巴结着二夫人,如今见裴司有出息,就来巴结大房了。 她不屑,道:“四弟妹,你这风向转得可真快啊。” 四夫人被说得脸色发红,周氏不想听这些,与两位嫂子道别,领着婢女匆匆走了。 走出松柏院,远远地看过去,还可以看到了才离开不久的大夫人与十一娘。 望着两人的背影,不知情的确实以为是母女。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 女子都要嫁人 送行这日,可谓是浩浩荡荡,族长领着族人送出十里地,宋逸明看着这等架势,嘴角抽了抽。 裴氏在族内是大族,根基深,岁月长,族长振臂一呼,裴司便被众人捧着。 同样来送行的周氏,唏嘘一句:“当年我入府到时候,裴司瘦弱不堪,躲在人群中,无人管无人问,连街边的小乞丐都不如。谁能想到这么多年下来,他能有这么翻天覆地的造化。” 人群中的裴司鹤立鸡群,带着天生的气质,与众人道别,随后看向五婶娘身边的人,微微颔首,随后钻进车里,正式启程了。 马车渐行渐远,一行人各自回头家去了。 温言陪着母亲回府,下车后,大夫人的马车也停留下下来,她下意识就要走过去,周氏拉住她的手,“去我院子里,十三你郎想你了。” 今日送行,十三郎太小了,与乳娘待在家里,并没有随行。 闻言,温言没有多想,与周氏去了五房。 天气渐渐凉了,十三郎穿上小袄,依旧坐在门口上玩,他天生爱玩泥巴,自己可以玩一整日,裴知谦回家的时候,日日都会荣获一只泥娃娃。 温言领着十三郎去洗手,周氏站在院子里看着两人,不觉笑了,这样的日子才是美满的。 **** 青州城里落第一场雪的时候,裴司来了回信,一路都好。 温言将他的信放在了匣子里,专门摆着,等到裴司归来那日,匣子都要装满了。 裴昭回了县里的学堂,听闻是裴司找先生摆平了他的事情,裴昭依旧住在原来的院子里。 温言足不出户,九娘时而带些消息过来,四娘在想看了,过年就十五岁了,及笄后就要出嫁,二夫人很急。 九娘说:“四娘定下来,就要到六娘了,十一娘,你有什么想法吗?女子总是要出嫁的,不能在娘家待一辈子。” 温言低头拨动着算盘,九娘又说:“二伯母都开始教四姐姐管家,日后必然会是个富贵人家。” 若不需要管家,二夫人就不会急急的去教导。 温言听到这里,问九娘:“你羡慕她吗?” 九娘眼中带着光,道:“自然羡慕的,你瞧二伯母对我们吝啬,对四姐姐是极好的,衣食住行,就连夫婿都要选青州城内最好的,我如何不羡慕呢。” 温言手中的算盘珠子拨了拨,自己没有九娘的想法,二夫人是真的对四娘好吗? 她摇摇脑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如今要做的就是铺子的生意。 九娘坐了了会,衣裳袖口有些断了,她用手扯了扯,温言瞧见后就明白了九娘为何羡慕了。 她拉着九娘的手往内室走,“我前些时日做了件小袄,有些长了,我想明年再穿,可我又想,明年未必时兴了,不如送给你。” 九娘停了下来,怔怔看着她:“是真的做大了?” “骗你不成。”温言含笑,眉眼如画,“难不成还故意做大了给你穿不成,确实是做大了,若不给你穿,就让六娘试试,便宜她了。” “别别别,我要,六娘有的穿呢。”九娘笑吟吟地上前抱着温言,“小十一呀,你怎么那么让人疼呢。” “别亲我,都是口水。”温言皱眉,故作愤怒地推开九娘,说道:“你争口气,自己的分例被拿了也不吭声,你自己都不努力,指望谁能帮你呢?” 这么多年来,九娘对母亲的偏心已习惯了,她学会了沉默,不知道反抗,好似生来如此。 她没有怨言没有愤怒,只有逆来顺受。 小时候不懂事,或许还会吵上两句,换来的只有更厉害的责骂,久而久之,她放弃了反抗。 温言戳着她的脑门:“你的意思是你的,八哥哥有他的那一份,凭什么拿你的去补贴他。” “阿娘说八郎日后是要考功名的,家里都要指着更上一层楼。”九娘讷讷的,双手绞在一起,无措极了。 温言不好挑拨离间的,只劝说她自己要会为自己说话,不能这么畏畏缩缩,世人常挑软柿子捏。 衣裳穿在九娘身上,很合身,九娘欢喜不及,温言看着衣裳发呆,这是周氏给她做的。 周氏连她的尺寸都不知道。 九娘走后,她喊来银叶,吩咐道:“九娘那身料子挺好的,你照着她的样式再做一套,按照我的尺寸做,旁人若问起来,你便说九娘那套是我做的。” 周氏若是知晓自己做的衣裳被九娘穿了,必然也不高兴,若是放着明年再穿,又会浪费了。 只能用两全其美的办法。 九娘走后没多久,大夫人跟前的婢女来了,拿了一封举荐信,递给银叶,“大夫人说一切都办妥了,等十三郎到了年龄就拿着举荐信去找先生便是了。” 银叶感激,“姐姐留下喝杯热茶。” “不必了,我回去还要复命呢。” 一问一答传进了屋里温言的耳朵里,她忍不住推开窗户,看着皑皑白雪,雪花飘进来,她伸手去接住了,须臾的功夫,雪花在掌心里化开了。 她看着掌心的水,银叶进来说了一句:“大夫人办事可真快,您瞧,都办妥了。” 温言没有接话,抬手关上了窗户,屋内飘了一阵冷风,很快就温暖起来。 温言没有接举荐信,而是吩咐银叶:“你亲自走一趟,给阿爹送过去,再问问如何答谢大夫人,该谢还是要谢的,不能白占人家的人情。” “奴婢记住了。”银叶勤快的答应一声,“您放心,五爷不是没有分寸的人,这可是大事,五爷会办妥的。” 雪越下越厚,鹅毛大雪,院子里也没什么人走动。 温言望着大雪,提笔画了一支‘雪簪’,配以红色的腊梅,白雪红梅,添了几分清冷感。 她落了笔,自己欣赏图纸,不知不觉,天黑了。 银叶回来复命,外面冷,她在廊下脱了外衣才钻进屋里,不敢靠近主子。 “五爷说知晓了,找个机会去感谢大夫人。” 温言听后,没什么触感,她提笔画了一株红梅,看着猩红的梅花,她在想:裴司到哪里了。 很快,她收了自己乱七八糟的心思,将图纸放进匣子里,改日一道送去铺子里。 她坐下来,又在想九娘的问题:十一娘,你有什么想法吗?女子总是要出嫁的,不能在娘家待一辈子。 不知不觉,眼前浮现疯子裴司含笑的面容。 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裴司要成亲了? 大雪纷飞,一眼看去,天地一色,官道都被覆盖了,枝头上的雪被风一吹,又是一场大雪。 宋逸明冻得不轻,靠着炭火不敢动身了,再看裴司,坐在案后,一整日都没有挪动过身子。 “你不冷吗?我冻得书页都翻不动了。”宋逸明招呼裴司来烤火,“万一冻傻了,我没法和十一娘交代。” 裴司纹丝不动,宋逸明喊了两声,劝说无用,自己也拿了书温习。 大雪封路,一行人必须在客栈里多住几日,一路上走走停停,见识一番,于学子而言,也是好事。 一路上车马辘辘,众人得了个机会也好好休息,偏僻裴司手不离书卷。宋逸明被迫加入看书的行列中,埋头苦读。 雪终于停了,青州内的温言无事可做,赖在大夫人的房里,大夫人做了两身新衣裳,一身紫色、一身橘色。 两套衣裳各有千秋,大夫人拿不成主意,便征询温言的意见。 温言语搭配上有自己的见解,什么样的衣裳配什么样的首饰,搭配得好看,会让人眼前一亮。 大夫人许久没有这么高的兴趣,温言纳闷:“您这么高兴是为了什么?” “替你哥哥相看妻子,你说好不好?”大夫人得意地说了这档子事。 闻沭有一同窗,屡考不中,家境贫寒,膝下有一女儿,临终前托付给了闻沭。 孤儿寡母在外面居住不妥当,闻家就在后院外安排一排房屋,拨了一个婢女一个婆子伺候着。 女儿及笄十五岁了,托闻舅母相看好的人家。 闻舅母说了裴司的情况,毕竟是本地大户,虽说身上有病,能看得上她们,往后母女二人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温言听后,傻眼了,又见大夫人如此高兴,她不知该怎么说。 裴司惯来有主意,不会听从家里人的摆布,以前是小,如今长大了,有了功名,做事有主张,不会随便娶不认识的女子回家做妻子。 “哥哥知晓吗?” “我去看看女娘,此事等他回来定夺。”大夫人面色红润,挑选发簪的时候,眉梢眼角都挂着笑容。 裴司要成亲了? 这一世,裴司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温言猜测,应该是夫妻恩爱,夫唱妇随。 她点点头,悄悄问:“大伯母,我也想起看看。” “你看作甚,嘴上没把门的,回头与九娘一说,她那个话匣子,嚷得全府的人知晓,八字还没有一撇,我不过见一见,莫要声张。”大夫人半笑半嗔,显然心情很美好。 书香门第的女儿家,与裴司,倒也般配。温言糊涂想着,只要裴司不发疯,他就会说体贴的丈夫。 至于孩子…… 温言又想起不高兴的事情,张了张嘴,罢了,还是不扫兴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大夫人选了橘色为主色的衣裳,选择了首饰搭配,又拉着十一娘嘱咐:“此事烂在肚子里,也只不过一说罢了,我待你如亲女,你可不能胡来。” “记住了,我烂在肚子里。”温言指天发誓,被大夫人拦住了,她的心情很好,看什么都很美妙,“与你说笑呢,还发誓了,这些话可不

相关推荐: 破废成才   欲河   神棍劳动合同   万古圣尊   指尖风   三国铁骑踏天下   杠上妖孽九皇叔   瞎钓型男   闪婚第一天,获美食签到系统   极品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