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聊斋变异 > 第59章

第59章

焕想想今天的各种事情,确认没有疏漏,这才揉揉眉心,喝完药洗漱休息。 一夜无梦,月落日升。 晨雾散去,天边泛起鱼肚白,红日即将越出地平线,炎热尚未来袭,后院的池塘边传来鸟儿清脆婉转的鸣声,微风徐徐,天光正好。 身体虚弱之人大多浅眠,原焕起来之时,戏志才也已经穿着整齐和荀彧一起过来拜见,而那昨夜一回去就借口身体虚弱急需睡觉的郭嘉郭奉孝,则是到现在都没有动静。 中山郡暂时没有太多公务,荀攸自己能处理过来,有大侄子处理公务,荀彧便请命带戏志才四处转转。 趁现在有时间,等过段时间忙碌起来,他们想转也没法转。 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这是关东联盟解散以来,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掀起的第一场大战,不过双方目前依旧处在对峙阶段,并没有大肆开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并非只有彼此一个对手,周边虎视眈眈的敌人不在少数,轻易不敢开战。 袁绍为了安抚公孙瓒,特意上表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为渤海太守,公孙瓒着急回幽州,虽然没有和袁绍重归于好,但也带走了大部分骑兵,让冀州这边的压力小了许多。 去年北方胡地闹雪灾,牛羊牲畜损失惨重,甚至饿死了不少人,从冬天到开春,胡人扰边一直没消停过。 都说胡人脑子一根筋,其实人家精明的很,幽州百姓春耕时他们消停了几个月,眼看着就要秋收,那群强盗又开始不老实了。 公孙瓒对时常南下劫掠的异族从来只有一个想法,死了的胡人才是人,活着的全是畜生。 他能在短短十几年经营起名声,靠的就是杀伐果断,能保幽州百姓一方安宁,白马义从在胡人部落中能止小儿夜啼,那是从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战斗中杀出来的名声。 如果幽州还是那个他说了算的幽州,即便他人不在,那些被他打的不敢动弹的胡人也不敢轻易进犯,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刘虞成为幽州牧,说什么要彰显大汉天威,对胡人一昧的怀柔,如今那些狼子野心的家伙又开始打幽州的主意,他实在放心不下。 公孙瓒刚走,原焕这边就得到了消息,幽州不安稳,即便依旧有幽州兵马屯兵磐石,这场仗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 胡人寇边,百姓遭难,公孙瓒身为幽州土生土长的人,非常厌烦汉室宗亲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 边郡的百姓和中原不一样,几乎人人都经历过辛苦一年种出来庄稼,还没来得及开心,收成就被呼啸而来的胡人强盗抢走的事情,运气好的能留条性命,运气不好的连命都保不住。 中原人不会被胡人劫掠,说什么要以宽容之心令胡人主动臣服,上嘴皮碰下嘴皮说的容易,那些年年被劫掠的边郡百姓活该遭这个罪? 刘虞身为汉室宗亲,又为一方州牧,本身的能力非常优秀,幽州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以怀柔的手段安抚边境各族,在鲜卑、乌桓、夫余等族中声望颇高。 幽州本为穷州,穷到官府的日常开支都不够,还需要与之相邻的青、冀两州支援,黄巾之乱后,各州之间交通断绝,联系日益减少,幽州官府拿不到青州、冀州的援助,险些连官吏的俸禄都发不起,直到刘虞到了幽州情况才好些。 从对胡人实行怀柔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刘虞是个追求仁政的人,在任期间劝民农桑,开放上谷的榷场和胡人交易,因为幽州钱财不够用,又在渔阳开采盐铁矿来维持官府收支。 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将幽州治理成流民背井离乡也要去投奔的富裕之州。 如果幽州只有公孙瓒,接下来可能是白马义从杀的胡人不敢入侵。 如果幽州只有刘虞,接下来可能是怀柔政策渐渐生效,鲜卑、乌桓等各族主动归附。 偏偏两个人同在幽州,刘虞身为州牧,名义上掌握军政大权,但是幽州的兵马并不归他掌控,公孙瓒手中只有兵马,对内政的治理不说一窍不通,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一个过于怀柔,只想以德服人,忽视了北地胡人的狡诈残忍,以为胡人都是听话的家犬,给他们吃的就不会造反。 一个过于强硬,胡人的确被威慑的不敢进犯,但是在治理内政方面捉襟见肘,幽州百姓穷困潦倒,官府连吏卒都养不起。 两个人理念不和,矛盾一日多过一日,两个父母官互相看不顺眼几乎要打起来,边郡的胡人自然不可能老实。 公孙瓒对胆敢劫掠幽州村镇的胡人只有一个态度,杀无赦,刘虞觉得公孙瓒过于穷兵黩武,态度也十分明确,胆敢擅自出兵者,杀无赦。 两个“杀无赦”撞到一起,可想而知情况有多么混乱。 书房里,原焕正在将记忆中的地图画出来,这时候的地图大多是局部地图,范围只有几个郡县的那种,很少有大范围的地图,斥候临时做出来的地图更是简陋。 他已经身处乱局,不可能独善其身,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大汉十三州、北方草原、周边海外,趁现在还能记住,能画出来多少是多少。 窗子底下的香炉青烟袅袅,气氛一片祥和,忽然,略带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荀攸的身影很快出现在书房外。 原焕放下笔,揉揉手腕抬眼看去,“公达?” 荀攸放慢脚步,先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然后将府上今天收到的信件递过去,“主公,是沮授沮公与的信。” 原焕顿了一下,听到这个名字后心里竟然松了一口气。 沮授沮公与,这位在袁绍入主冀州之后,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冀州二把手,终于有动作了。 第32章 流离不平 * 冀州的能用之人不在少数,汝南袁氏的招牌非常好用,袁绍在洛阳闯出来的名声同样很吸引人,除了他主动招揽的冀州人才,天下各地不断有人前来冀州投奔。 投奔的人中像荀彧、郭嘉这种可能不会出现,但是担任主簿、郡吏、县吏之类的官员完全足够。 如今这天下,长安朝廷都没有冀州袁绍受欢迎。 原焕开始以为最多一个月,袁绍就会过来找他,没想到等来等去等了小半年,直到现在才派出个二把手来给他送信,自己继续当他的隐形人。 人家非要当自欺欺人的鸵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争夺地盘之上,刻意不去关注别的事情,别人也不能按着他的脑袋让他去注意。 他们这兄弟情,可真是够塑料的。 原焕看着书案上的精致布袋,素来带笑的漂亮眼眸带了些凉意。 州牧掌握一州军政,但是需要袁绍亲自处理的事情并不多,要说内政治理,还是得看沮授这个二把手。 汉末风云变幻,与动荡不安的局势相伴而生的,是那些不断涌现而出的奇谋鬼才,乱世出英雄,曹操身边的谋士天团令人艳羡,而辅佐袁绍的这位沮授沮公与,却是连曹老板也得不到的人才。 ——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曹操说出这番评价固然有官渡之战后沮授死活不投降的缘故,但是这人屡出奇策却次次不被采纳,甚至因为死忠于袁绍的而丢掉性命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 经天纬地之才却因愚忠而丧命,怎能不令人惋惜。 原焕抿了口水,打开布袋拿出里面的竹简,看完上面写的内容,笑意不达眼底,“沮公与要代替袁绍前来府上拜访,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微微皱眉,“攸以为,来者不善。” 沮授原本在韩馥手下,官至一州别驾,兼拜骑都尉,在旁人劝韩馥让出冀州时,沮授就不顾阻力劝谏韩馥,让他不要轻易让出冀州。 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只是渤海太守,关东联盟解散之后退回渤海,在冀州乃是孤客穷军,只能仰人鼻息生存,只要不给他提供粮草,很快就能将其饿死,何必非要将州牧之位拱手相让? 奈何韩馥不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冀州事务的交接,将冀州牧让给袁绍,再之后,就是惊惧自尽。 沮授阻止韩馥送出冀州不成,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甚至在袁绍夺取冀州之后,对新任冀州牧比旧主还要上心。 韩馥手下几个幕僚谋士都因性格不讨喜而不受重用,袁绍就任后待他们极好,又是汝南袁氏子弟,人心慢慢就偏过去了。 他曾听闻袁绍抵达冀州后曾问策沮授,以沮公与当时的答复,几乎可以确定这人想扶持袁绍图谋天下。 渤海百姓归附,收拢冀州人马,控制黄河以北的区域,向东发兵扫除黄巾,攻打黑山贼灭掉张燕,调转兵力向北,先败公孙瓒,再以威势降服戎狄胡人。 合并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网罗天下人才,拥兵百万光复汉室,以汉

相关推荐: 路人他竟是灭世boss   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   二哥他超努力   史上最彪悍少年   她是目的   卑诗系情   这是病,得治[快穿]   玄幻:过往曝光,女帝们哭求原谅   风花雪月情   扭转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