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聊斋变异 > 第213章

第213章

呜。 小孩儿噫呜呜噫说话也说不清楚,几个大人没听明白,曹丕身为他亲哥,平时见多了这臭小子撒泼打滚儿闹人,听懂他的话后倒吸一口凉气。 好小子,有出息,这是嫌日子过的太舒坦了吗? 曹丕捂着脸叹了口气,赶紧把胡说八道的笨弟弟从夏侯惇怀里弄出来,仗着自己是哥哥可以管教弟弟,让曹彰闭上他的小嘴巴,然后带几位叔伯进去休息。 另一边,曹操跟着带路的下人一路来到书房,外面是冰天雪地,掀开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仿佛和外面是两个季节。 原焕放下笔揉揉手腕,让曹操不必多礼直接坐下,“原以为要过来的是文台,没想到孟德会回来,再过些日子就要过年,正好留下来过完年再回兖州。” “兄长说的是。”曹操把宝贝了一路的匣子放到书案上,慢条斯理的在旁边坐下,还不忘给被他强行镇压下去的乌程侯说好话,“兖州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前些日子又剿灭了不少贼匪,徐州、青州源源不断有百姓逃难到兖州,稍有不慎安抚不妥当就会侵扰郡县,文台兄走不开,只好由我将传国玉玺给大哥带来。” 公务杂活儿他自己干了,安抚流民稳定郡县是他孙文台的活儿,他把自己该干的活儿干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活儿留给孙文台来干没毛病。 曹孟德说的义正言辞,仿佛那个在门口把想要偷偷溜走的孙坚硬轰回去的不是他自己一样。 文武分工真是个好主意,他管文孙文台管武,干完自己的活儿撒腿就跑,打死不给人收拾烂摊子。 如今已经到了腊月,年后才是最冷的时候,这会儿关中就开始乱,等到年后指不定还要怎么乱,青州那里有大哥派去的将领在,士孙瑞忠于朝廷,有天子在邺城,那人再怎么不乐意也不会再和大哥派去的将领过不去,只要那边不主动闹事,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冀州肯定会拿出粮食救济百姓。 大哥的性子他了解,不管当官的搞出什么幺蛾子,在他心里百姓都是无辜的,真把人逼到迫不得已,直接将官署里当官的里里外外全部换掉再来救济百姓不是没有可能。 以前还可能要担心一下子杀太多官员,手底下没有合适的人补缺口,现在不一样,只邺城书院的学生就能填补大部分空缺,再加上被书院和藏书楼吸引来的士人以及主动来投的世家,大哥手下完全不担心无人可用。 大哥计深虑远,实乃我辈楷模。 曹操心里想着,面上丝毫不显,任谁也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原焕打开盒子将玉玺拿出来,看了眼上面刻着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翻来覆去只能分出哪边是正面,让他去认他还真不怎么认得出来。 古老的鸟虫篆,先秦时南方吴越楚国经常用这种字体,所谓鸟虫篆,自然是字体写出来像鸟还像虫,神神秘秘和南方诸侯国给北方诸侯国的印象一模一样,要么将文字比划直接写成鸟或者虫的形状,要么在字的旁边加上鸟或者虫的形状,不是专门研究这种字体的人一时半会儿还真分不清哪些是字的比划哪些是用来装饰的符号。 他能分清正反,靠的就是上面的栩栩如生的鸟头。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皇帝乃是上天任命管理天下的人,国运必将长寿昌盛,小小一块玉玺却是皇位正统的象征,得之是受命于天,失之是气数将近,古往今来图谋大位者将都惦记着这东西,没有玉玺就登基称帝甚至被百姓嘲讽为白版天子,没办法,传国玉玺就是底气,底气不足腰杆自然直不起来。 不过现在距离始皇帝一统天下不到五百年,分分合合不算太多,只是从西汉到了东汉,归根结底还是刘家的江山,朝廷重视玉玺,却也不至于因为没有玉玺就不让刘家人当皇帝。 有玉玺是锦上添花,没有玉玺也没什么,总归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真到那种时候,还是谁拳头大谁的话好使。 原焕无声叹了口气,把盒子盖上站起身,“天色还不算晚,孟德随我一起将玉玺还于陛下,府上已经准备好宴席给你们接风洗尘,等我们回来正好开宴。” 曹操应了一声跟着起来,虽然觉得把玉玺送回皇帝身边有些可惜,但是这毕竟是天子的东西,小皇帝年纪再小也是皇帝,拿着玉玺是名正言顺,这东西真要放在大哥身边,只怕会招致骂名。 刘协不能一直住在原焕府上,他再怎么落魄也还是天子,不过原本给他准备的府邸没有用上,小皇帝自己很有主意,不愿意太麻烦,他在长安的时候就对邺城的藏书楼很是向往,在那附近给他找座宅子就可以,也方便他平时派人去抄书回来给他看。 小皇帝想的很好,只是为了皇室的颜面,纵然是他主动提出来要去藏书楼附近住,原焕也不可能任他胡来。 那地方鱼龙混杂,不像这边可以派重兵把守,宅子外面守卫的士兵太多容易让附近的百姓不安心,护卫少了又没办法保证天子的安全。 小皇帝在关中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在邺城可不行,他们要尊奉天子来讨伐不臣,出师之前不让皇帝知道算怎么回事? 就算是表面功夫也得尽善尽美,至少不能让人挑出大毛病。 高览和郭嘉去长安后没两天就悄无声息把仅剩的朝廷官员送来邺城,加上德高望重的杨彪杨太尉,简单把朝廷的壳子撑起来不是问题。 当然,这些人不会有实权,他在冀州经营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让官署走上正轨,没道理天子一来就把他的计划打乱。 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车厢角落里放着两个精巧的鎏金铜炉,车夫在接到命令时就将炉子点上,炭是府上惯用的兽金炭,烧起来不带一丝的烟气,还有清淡的松枝香,车厢里空间小,正好省了香炉的空多放个暖炉。 曹操跟着上了马车,抬头看了原焕一眼,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大哥,关中大乱,天子来到邺城避难,刘表和刘焉都在觊觎关中,还有西凉马腾、韩遂,同样对关中虎视眈眈,等过些时候形势好转,大哥准备派谁镇守关中?” 原焕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看过去,“孟德是准备毛遂自荐,还是已经想好了要推选谁?” 曹操老脸一红,却也没有扭扭捏捏什么都不肯说,“如果我想毛遂自荐,大哥愿意任命吗?” “兖州刚刚平定下来,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只乌程侯一个人似乎有些忙不过来,关中正乱,孟德为何想要这时候去关中?”原焕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曹老板在兖州干的好好的,别不是和乌程侯闹矛盾了吧? 曹操听出他的言下之意,连忙摆手否认,“大哥切莫多想,我和文台在兖州干的很好,只是兖州的情况和前两年相比已经很好,文台一人足以应对。” 他和孙坚虽然在找媳妇孩子过年的事情上有点小矛盾,但是那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不会对他们的关系造成影响。 怎么说呢,他已经把事情想的差不多了,只看大哥同不同意。 曹操正了神色,趁见到皇帝之前的这点时间将他的想法说出来,这种事情书信上不好说,只能亲自见面才好商谈,待会儿是接风宴,好酒好菜招呼着肯定没心思说正事,正好这会儿没事,大好时间不能浪费。 他是兖州陈留人,如今的豫州牧钟繇是豫州颍川人,让本地人来平乱的确比对州郡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来合适,但是乱子平定之后再让本地人来治理本州本郡就不太合适了。 现在离陈王叛乱已经有小半年,钟元常将豫州打理的很好,新任豫州刺史裴潜裴文行也是个有本事的,豫州兖州相邻,关于屯田还有收揽流民等各种措施都是两边商量着来,让钟元常从豫州换到兖州也不会有不习惯的地方。 裴文行的本事有目共睹,让他以刺史的身份留在豫州无人敢生乱,毕竟那家伙看上去文文弱弱风一吹就倒,实际上却是个一言不合就拔刀子的狠人。 也不知道袁公路当初和他说了什么,以前看着多正常一个人,怎么忽然间手段变得那么一言难尽,世家大族好面子,遇事必定先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他可好,管你什么道义仁义,犯了律法就得抓,有人拦着就连那人一起抓,刀剑无眼,万一不小心误伤到哪个就自认倒霉,别来找他哭。 妨碍官府做事被伤着赖谁,他好心不去追究已经很够意思,不服气就来到官署来找他理论,看看谁的拳头大、咳咳、不对、是看看谁嘴皮子利索。 总之就是,在裴文行的陡然强硬之下,不少人没反应过来都在他手上栽了跟头,钟元常这小半年没少被各种姻亲找上门,大家七拐八拐都是亲

相关推荐: 王冠与月亮   千金百味   军宠之笑笑生威   余罪   人生啊就是这样   先宠后爱[男王妃]   无敌六王爷   直视古神一整年   开局签到一个财神   这般深情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