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聊斋变异 > 第314章

第314章

吗? 他只是想到皇帝要一直做傀儡,心有所感才发出感叹,这孩子可好,竟然已经想到禅位让贤,就不能矜持一点吗? “朕也没说什么,太尉不要那么大反应。”刘协讪讪笑笑,小声为自己找补,“太尉说的,袁卿家在关中的时候看到百姓苦难都急病了,人家如此为国为民,当个皇帝怎么了?” 杨彪:…… 这败家孩子,哪儿有这么说话的? 第182章 何以天下 承平宫中发生的事情只有杨太尉和小皇帝两个人知道,原焕派兵守卫行宫,却没有监视他们一举一动的意思,不然小皇帝也不会在里面住那么自在。 杨彪为了护住小皇帝不惜将家眷妻小全部留在弘农老家,自己亲自住进承平宫,这边要是处处都是监视之人,杨太尉不说对他怒目而视,怎么着也得把他当成透明人,能忍住不动粗都是为了小皇帝的人身安全着想。 行宫只有那一老一少,在对他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做的太过分。 原焕留下奏疏回府,想着最迟今晚老爷子就能看到,已经想好下一份送到小皇帝跟前的是什么。 只要杨太尉没有找过来说他反对,士族的势力就能继续打压,关中的乱象只是个引子,后面的事情更要命。 说到底还是屯田制度不能长久存在,屯田官和理政官平行存在太容易被钻空子,官员数量也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很多。 这法子应急足矣,不能作为常例,不然强行逼迫百姓为奴做工的事情就永远止不住。 他回到邺城后特意清点了冀州的存粮数目,查看冀州账册的时候其他州郡的也扫了一眼,不过有关中之事在前,他现在不大相信其他州郡送上来的数据,好在就算其他州郡的粮仓里装的全部都是沙子碎石,只冀州的存粮也能供给天下百姓三年饿不死。 战乱刚消停没几天,各州郡中无主的荒田众多,与其等着当地的世家大族将土地划到家族名下,不如现在开始丈量土地分给百姓。 户籍每年都在更新,流民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超过半年就要编进当地的户籍册,丈量完土地后按照户籍册来给百姓分田不是难事,天下乱了那么多年,无主荒地的数量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断然没有不够分的可能。 至于那些被人偷偷摸摸抢占了的土地,每一分每一亩都得吐出来,他不去征收那些动辄占地千亩的大户已经很有良心,谁敢从他手里偷东西,他就敢送上一份抄家充公大礼包。 拳头大就是有理,何况这事儿是对方干的不地道,谁来说都是他有理。 原老板洋洋洒洒写的痛快,点上灯连夜将他前些天起了框架的法子完善成可以下发到州郡的政令。 不过具体怎么分田他还没想好,毕竟不管是他还是原主都没真正种过田,也不知道分多少田合适,具体数量得由身边人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冀州、豫州等土地肥沃一马平川的地方是一种分法,多山多丘陵多沙地的地方又是一种分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标准通行全国万万要不得。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升起,戏志才就派人过来通报说那位一直云游四方的华佗华神医终于云游到邺城,原焕听到华佗的名字挑了挑眉,推开药碗咽下最后一口果脯,吩咐仆从将人请到曹操那里。 他府上不缺疾医,曹操比他更需要大夫,趁俩人现在都在邺城先见一面,不然再想碰到一起可不容易,曹操没怎么提过头疼,估计现在症状还不算严重,早治早好,治不好也能好受点。 自从张仲景在邺城带起一波印发医书造福四方的风尚,不少外地大夫都跑来邺城进修,脚长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让他们主动过来比满天下找人方便得多,这不,又一条大鱼上钩了吧。 只让大夫过去不够,还得叮嘱曹操不要讳疾忌医,曹老板脾气不好,一见面就把人吓跑了可不行。 原焕拦住要出去传话的下人,吩咐他亲自将华佗送到曹操府上,又添了几句叮嘱这才放人。 建安三神医,现在已经有两个都在邺城,不知道最后那一位什么时候过来,话说回来,被后世称为杏林春暖的神医董奉出生了吗? 原老板陷入沉思,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索性把事情抛之脑后。 小事儿,不重要。 华佗的到来似乎只是个开始,不多时,又有人来通报说太尉杨彪求见,原焕习惯性的捏着手腕,不确定老爷子过来是反对他昨天送去的改官制的建议还是什么,让人将老爷子请到书房,迟疑了一会儿又派人去官署把荀彧喊来。 不管老爷子怎么反对,该干的事情他不会停,他怕待会儿说话太冲再把人气出好歹,荀文若见惯了风浪,应对这种场面应该易如反掌。 杨彪一大早过来拜访当然不是为了给主人家找不痛快,他要真想找事儿也不会现在才过来,昨天下午在小皇帝那儿看到奏疏的时候就会找上门。 找事儿要的就是个气势,一晚上过去气早就泄光了,自己都聚不起找茬的气势还找什么事儿? 杨太尉昨天被小皇帝吓的不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子里各种画面飘来飘去,一会儿是桓帝灵帝在位时朝堂昏聩苦不堪言,一会儿是如今袁氏得民心如日中天,一会儿是小皇帝天真的“朕要禅位”的豪言壮语,足足折腾到三更天才堪堪睡去。 睡着了也不安稳,梦里桓帝灵帝的魂魄阴森森的来找他,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俩鬼魂就被蜂拥而上的小鬼给赶跑了,如果他的梦是真的,估摸着俩皇帝在地底下过的也不痛快。 桓、灵年间百姓日子过的太苦,不然也不会有黄巾之乱,短短一个月就能聚起几十万的乱民,大汉七州二十一郡都被战乱波及,可见当时究竟乱成什么样子。 但凡天子有一点点靠谱,百姓也不会被逼到那种地步。 大半夜的梦到死去的皇帝不是好事儿,尤其白天小皇帝刚刚说过他想禅位,晚上就梦到小皇帝死去的爹,这梦肯定不是好兆头。 杨太尉早上起来懵了好一会儿,缓过来之后对小皇帝禅位的事情反而没那么抗拒了。 桓帝、灵帝当皇帝当成那个鬼样子都好意思入他的梦,袁家小子好歹为百姓做实事,当个皇帝怎么了? 大汉外戚、宦官、世家搅和在一起弄得朝堂一团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袁家小子想干就干,再荒唐也荒唐不过桓帝、灵帝。 再说了,袁家小子也没太过分,世家连两次党锢都能忍,现在只是分出点利益让给寒门,没让他们全都闲赋在家已经够给面子,贪心不足小心撑破肚子。 世家大族当年能被宦官外戚排挤到亲朋好友都不能入仕,稍有不慎还会有性命之忧,如今和当年相比已经是难得的好日子,还有什么不满足? 他就把话放在这儿了,如今的袁士纪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温软良善的袁士纪,现在的袁士纪心狠手辣不好惹,稍有不慎就是抄家灭族,是服软还是抄家自己选,别一直拿旧眼光来看人,温和的人发火才最可怕。 老爷子年纪大觉少,想起来半夜入梦的两个皇帝越想越气,死都死了还扰他清梦,他们老刘家的江山是被他们自己祸祸没的,可怜当今天子幼年登基,好日子没过几天净替长辈受罪,该受罪的人拍拍屁股一死了之,他还替他们小陛下委屈呢。 他们有本事祸祸天下,有本事自己活过来把天下抢回去啊。 杨太尉怒火中烧,用完早饭就出门,吹了一路冷风才渐渐消气,大逆不道的想法消失了不少,不过还是要见袁家小子一面。 他老了,能干的事情不多,也就在朝中还有几分影响力,袁家小子愿意和他说就说几句,不愿意说他也没办法。 书房里清净敞亮,香炉里燃着清心静气的香料,手边的茶水正蒸腾着水汽,杨太尉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心情比来时更加平静,等到主人家落座,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就是开门见山,“司徒麾下人才济济,犬子德祖不才,这些年也算小有才名,司徒若是不嫌弃,让他到邺城历练历练可好?” 原焕心头一跳,面上丝毫不显,“德祖谦恭才博学问出众,他若愿过来,焕求之不得。” 杨修杨德祖,一个在演义杂谈中比正史中更加出名的大才子。 《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的经典篇目,读过三国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都很熟悉,在罗大手子笔下,杨修杨德祖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因为私传“鸡肋”号令而被曹操下令斩杀。 演义上写的很精彩,对杨修的死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先是猜透了曹操的“阔”字谜,惹得曹操面上称赞心中猜忌,再是

相关推荐: 风花雪月情   我,鸣人,绝不做圣母   机关算尽   她是目的   忍界开始的荷尔蒙果实能力者   人生啊就是这样   千金百味   小狐狸他靠美貌攻略影帝   穿到九零年代种田谈恋爱   快穿之颤抖吧校园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