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时撤离。 那样的话,他现在已经在国外拥有美好的人生……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邱骏无比沮丧和恼恨地把空纸杯攒成团,“我说。我犯的案子,你们应该都知道了,想问哪件?” 这个态度还差不多。 董凌霄和鲁春秋如释重负。 第206章 发人深省 “你十五年前进行网络诈骗被捕假死脱身,近几年又暗中组建‘幽灵猎手’犯罪团伙重操旧业,你把相关情况详细交代一下。” 董凌霄和鲁春秋对视了一眼,先问他“主营业务”情况。 “我是名声在外的黑客高手‘忘川’,拥有精湛的技能,这是我安身立命的底气和倚仗。 没有任何事比发挥特长来钱快,除此之外,我不屑于从事其他工作。 就像你们,每天重复这种乏味、低效的工作,累得像狗,赚得不够糊口,看着光鲜,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你们浅薄的见识限制了你们愚蠢的思维,你们无法突破局限性,也不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 你们说我网络诈骗,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在研究人性的弱点。” 邱骏的开场白令人啼笑皆非。 但是此时的审讯室里,每个人都很严肃。 邱骏能持之以恒、不死不休地犯罪,自然有他自以为是,且根深蒂固思想理论,将他的犯罪行为合理化,让他毫无愧疚地反复作案。 剖析重案犯邱骏的犯罪心理路程,对后期警示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董凌霄、鲁春秋、周少杰和负责记录的夏雨辉,很默契地保持安静,任由邱骏畅所欲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到处充满风险,投资失败、物价飞涨、入不敷出、生老病死、天灾人祸…… 这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风险时时刻刻在吞噬人们的财富,或者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 但是很可惜,很少有人居安思危。 大多数人得过且过,活得举步维艰,却很少认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我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知识就是财富,要想脱贫解困,自身要具备避险的才能。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学识多寡、智商高低,我知道每个‘客户’的软肋。 既然他们不懂得规避风险,与其让他们在别的地方损失钱财,不如让他们心甘情愿把钱交给我处理。 我觉得我不是在骗他们,我是在帮他们规避风险,或者,教他们吃一堑长一智。” 接着,邱骏详细地描述了每一次诈骗的过程,从精心伪造身份信息,到利用人性的弱点设下陷阱,再到巧妙地转移赃款,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心惊胆战。 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如数家珍地讲述他及其团伙成员精心编织的谎言与骗局。 他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高超的网络技术,从无辜的受害者电脑里窃取个人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骗取钱财的种种手段,以及每一次得手后的得意与窃喜。 邱骏是带着自豪的口气供述这一切的。 他没有丝毫愧疚感。 “我们只要动动手指群发短信,或者动动鼠标、打个电话就能让受骗者自动上钩。 我们能因人而异,‘量身定做’。 ‘低智商’才容易上当纯属误区,其实‘高智’人群才是我们的优质‘客户’。 底层人群没有油水,‘高知’人群大都钱多人傻,他们会使用网银、支F宝、W信转账等支付平台,都不需要我们教,就能按我们的剧本走。 学术经验丰富并不代表社会经验丰富。 像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成天埋头苦干,与社会接触少,自以为聪明,其实在人情世故上很单纯。 他们信任上级领导和公检法国家机关的权威性,接到冒充电话很容易中招。 而且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誉,一听说被卷入重案调查,就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毫不犹豫地打开网银把钱转入指定账户接受‘调查’。 再比如大学生群体,他们离家在外,社会经验严重欠缺,但有财务支配自由,特别好‘商量’,只要告诉他一个‘生财捷径’,他就会乖乖转账交手续费或者学费。 至于高官、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离退休人员,我们总有一款‘剧本’适合他。” 邱骏说到这里,主动要了一杯温开水,润了润嗓子,接着滔滔不绝。 隐姓埋名潜逃了十五年,他很少有这样畅所欲言的机会,就当“学术”探讨了。 邱骏面对四个专心的“学生”,竟然找到了酣畅淋漓的倾诉快感。 应该有更多的人知道他邱骏的“光辉创业史”。 他这么想着,掰着手指做起了总结发言。 “我们的‘剧本’有三个套路,‘客户’躲得过其一,躲不过其二。 第一个套路,制造危机事件。 我们会告诉他,他涉嫌卷入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案之中,或者身份证被盗用于非法洗钱,或者法院强制执行、欠费、银行卡安全受到威胁,让他有种晴天霹雳的感觉。 你们知道,人在突然遭遇危机事件时,会本能地进入‘应激状态’。 这个时候肾上腺素分泌水平迅速提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脑袋就发蒙,无法冷静思考问题,自然就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了。” 邱骏说得头头是道。 董凌霄四人,包括隔壁监察室里的江舟、楚城和林宇尘三人,听着邱骏的“演讲”义愤填膺。 这货竟然研究过这些属于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确实,人进入应激状态后,会有两种反应。 其一,辨别能力和决策水平下降,会感觉时间紧迫、心理压力大,理智缺失、心浮气躁。 其二,急于“排忧解难”,而不去冷静思考、证实“忧、难”是否属实。 邱骏及其团伙成员就是利用这两点,催促受害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受害人一心想“速战速决”,稀里糊涂就上当了。 都说术业有专攻,邱骏的才华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了。 “第二个套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让‘客户’深信不疑。 盗用某人社交号,随便编个理由要求其直系亲属火速转账救急。 如果他不信,就补充一些两人交往的生活细节或者说过的话。 这些情况我们在盗号时翻看聊天记录就能掌握,用起来很方便。 对方一听这些‘私密’的事,立刻会解除怀疑,乖乖把钱转过来。 第三个套路:利用权威部门,获得对方的配合。 我们可以冒充任一权威部门,公检法、银行、医院、移动或联通公司,整个以假乱真的网页,再使用些专业术语,由不得他不信。 总之,在‘客户’感到个人安全感缺失的紧张状态下,辨别能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基本的常识判断时,我们就得手了。” 邱骏说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己是在审讯室里,转头四下看了看,顿时有种“热情喂了狗”的自责。 “你们查了我的老窝,相关的‘业务’情况都在兵营那间屋里的电脑里,就不用我一件件说了,太多我也记不住……” 邱骏的情绪一落千丈,“反正我辛苦赚来的钱,十五年前被贺翔和邱杰瓜分了,现在全被你们收缴了……我白忙一场,什么也没捞着。 我之前做的所有事都是自卫,他们抢我的钱,我就要他们的命。 至于贺筝那十一张银行卡本来就是我的,我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算偷。 贺筝从贺翔手上拿走那些银行卡,因为不知道网银密码和关联手机号码,卡上的钱取不出来,她才丢进那个保险柜里。 至于档案室防盗门的密码和保险柜的密码,我想知道很容易,贺筝告诉赵东晨的时候,我窃听到的。 贺筝戴的那副耳环本来是赵东晨在网上买的。 我截取到赵东晨的购物记录,把他的收件地址改了,拿到后偷换了特制的一副,按原收件地址寄给了赵东晨。 赵东晨当生日礼物送给贺筝,贺筝很高兴,天天戴着,她人在哪儿,说什么做什么,我随时能知道。 我找张琳杀她是为民除害……” 第207章 理直气壮 邱骏说完这些,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他不是面对正义的审判,而是在“传经布道”。 灯光将他的面容映照得毫无血色,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疯狂和不甘,嘴角挂着一抹轻蔑的笑,“其实你们不应该抓我,谁让这些人自己蠢? 你们别瞪着我。 你们自己说,他们愿意上当,愿意给我转账、帮我去杀人,能全怪我吗? 明明知道是陌生人发来的信息、打来的电话,他们不加辨别就信了,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这不是蠢是什么? 明明到处都在宣传反诈知识,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他们觉得事不关己就不放在心上,自己碰上了照样上当,这不是蠢是什么? 对了,不光是蠢。 那些愿意吃亏上当、相信灭财消灾的人,要么蠢,要么胆小怕事、怕死,再就是确实做过亏心事,以为真被发现了,拼命掩盖自己的罪过。 你们知道最好骗的几种人是什么人吗? 出轨的人、行贿的人、贪官、离异的人、虚荣的人、患病的人。 我们团队的每个人各有所长,有专门研究出轨心理学的,有专门收集行贿受贿证据的,有爱情婚姻专家,有懂中医甚至五行八卦的。 我们先是通过远程入侵他们的电脑掌握这些人各自的情况,然后根据他们的‘软肋’或‘需求’,有针对地‘改造’、‘教育’、‘拯救’他们,基本百发百中。 我们惩罚犯错的人,安抚感情受伤的人,整治虚荣的人,给身患重病的人治愈的希望。 与其说我们在骗人,不如说我们在惩恶扬善、劫富济贫、助人为乐。 你们觉得被邱杰诱导去自杀的那些年轻人值得同情吗? 不,他们活着本身就是错误。 明明身强体壮,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父母的关心疼爱,可他们成天无所事事,还动不动说不想活了。 他们不思进取,荒废时日,眼红有钱人,沉溺于虚妄的幻想,男的想找富婆,女的想傍大款,总想着不劳而获,全是些好逸恶劳的东西。 这些人在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也不肯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这些人活着就是浪费粮食,邱杰让他们去死,我觉得是在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所以我鼓励邱杰,就当他们是害虫,毁灭他们是积累福报。 你们觉得贺筝不该死吗? 水性杨花、朝三暮四,身体像下水道一样肮脏,她还贪得无厌、仗势欺人,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干。 你们也很恶心痛恨她,但你们就算把她抓起来,又能把她怎么样? 就算判她个十几二十年,出来后她照样活得好好的,继续当祸害。 说是为民除害没错吧? 至于路瑶,你们觉得她无辜吗? 我让林逸去勾引她,当天晚上她们就上床了。 她爱慕虚荣、轻信人言,看到林逸讨厌我那个傻侄子,她就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血尽而亡。 呵,你们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错的不是我,是这个社会病了,这些人病了,需要下狠药! 他们心理扭曲、行为放浪、自私自利、心存幻想,真的,我们只是给他们提供‘剧本’,最终决定‘出演’的是他们自己。 他们自己愿意‘当演员’,你们不能怪我这个‘导演’太专业吧? 所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他们愿意相信我,愿意为我付出,这难道也是我的错吗? 还是说,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冷漠,连一点信任都不值得拥有了?” 邱骏理直气壮,“我没有错,我只是做了你们想做,但是没有能力做到的事。” 审讯室里一时无比安静。 虽然说,邱骏强词夺理,但他的有些话,确实发人深省。 * 监察室里,江舟和楚城同样陷入沉思。 他们本该去度蜜月,但江舟很想听听邱骏的供述,就先申请和楚城旁听。 在那个废弃的兵营里与邱骏过招前,江舟只知其人其事,不识其人其面。 现在,看着屏幕上邱骏这张貌不惊人的脸,听着他头头是道的狡辩,回想起过往种种惊险,
相关推荐:
[综]退休master的观察日记
上官,别跑!
如令,秋
三好杀手
半双(肉)
大佬他,表里不一[穿书]
汝本明珠
次元经纪人
重生年代:神医长姐飒爆了
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