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崇礼还是给她一个信封:“这里有些外汇券,你拿着,考试完自己随便买点什么,就当奖励。” 林望舒忙表示不用,陆崇礼笑道:“友谊商店不是有很多国外的巧克力,还有一些别的零食,你不是喜欢吃吗?还可以买点衣服,现在天冷了,给自己添置一件厚大衣,或者帽子围巾,考完了放松放松,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过年时候可以穿得新鲜喜庆些,到时候还得过来你爷爷家拜年,会有很多和你同龄的堂兄弟姐妹。” 林望舒没想到陆崇礼这么说,有些脸红。 她觉得他笑起来很温润,像是一个父亲宠爱女儿的感觉,便收下了。 最后陆崇礼道:“今年过年,你是不是在白纸坊你父母那里更自在些?” 林望舒其实还没想过这些,便道:“再看吧。” 陆崇礼颔首:“家里的事,你姑母总是有些想法,但你也不必全听,还是得看你自己喜欢。” 林望舒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姑母对我还挺好的,她就是爱说,但做事很慈爱,对我很关心。” 陆崇礼见此,道:“你们性格方面差异比较大,不过好在你性子随和,倒是也能相处。” 正说着,这时候恰好陆崇礼办公室里又有重要电话转进来,她趁机告退了。 庄助理亲自送林望舒走出单位大楼的时候,林望舒叹道:“这可真忙,我都觉得自己太打扰父亲工作了。” 庄助理笑出声:“我们确实挺忙的,估计最近一年都挺忙,殿卿也很忙。” 林望舒便感叹一声,想着以后尽量不要来这里。 她面对陆崇礼感觉有点复杂,一方面这位公公实在是温暖如春,给她一种父亲的慈爱感,她会觉得自己是女儿一样被宠爱着,要什么给什么;可是也许是因为他的地位,也许是因为办公室的氛围,也许是助理们的谨慎恭敬以及那种忙碌的专业感,所以进他办公室就仿佛被领导召见,只觉得他在温润和蔼之中,别有一种威严的压迫感。 庄助理这段时间他和林望舒已经比较熟了,他笑着说:“林同志,明天就高考了,早点休息,祝你旗开得胜!” 林望舒也笑了:“谢谢。” 她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去踏入这个命定的战场了。 作者有话说: 小舒:我喜欢吃?? 陆知义:我想法多?? 陆母:没有上场的我,只想问问,面对你妹妹,是我性子不够随和吗? *** 小科普下,高考,北京的情况是,随便报,肯定没限制,但是有些省份,报考人数太多,就可能限制。比如1977年某省份就是先预选,预选了才能报考正式高考,之后的几年,各省份大部分开始了“高考预考制度”先让高中生筛选,筛一轮才能报。 本章发100红包 ? 第 81 章 第81章上报纸了 林望舒的考点在西城的一所中学, 考试那天,林听轩特意倒了班,腾出时间来, 一大早来接她,然后送她过去考场。 天挺冷的,她穿着棉猴,带着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林望舒特意去看过, 那个考场的条件并不好, 寒风直接透过破败的门缝往里面钻,所以为了考试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挨冻而导致感冒生病或者别的, 她必须穿厚一点。 到了考场, 发现阵势还挺大的,考场外面都是人,她还看到几个她班里的学生, 那些学生见到她很兴奋,表示一定要努力考, 考出好成绩。 学校的王校长和黄主任也来了, 拎着一个大网兜, 里面是烤白薯,热腾腾的,还带了茶缸子和暖壶,他们是怕万一有学生没吃饭不方便, 想着随时照应下学生。 也有学生突然发现忘记带准考证,他们就帮着赶紧想办法回去拿。 现场竟然还设置了医务点, 是防止有学生有什么突发状况的。 可以看得出, 为了这次考试, 上级部门也是下了大心思了,这让在场的考生心劲儿更大了。 这次看来真的和以前不一样,确实是要靠着真本事来上大学了! 最后终于进了考场,林望舒深吸口气,让自己尽量放松。 当拿到试卷的时候,她的心便彻底落定了。 果然,1977年这场高考匆忙而简单,一切都是她复习过的,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她只要小心翼翼别出什么差池就行了。 她拿着笔,稳打实干,奋笔疾书。 ********* 这场高考一共考了三天,第一天考政治和理化,第二天考数学和语文,第三天则是部分院校英语的加试,林望舒也申请参加了英语加试。 其实考完了头两天后,林望舒的心已经放下来了。 这次的题目出乎自己意料的简单。政治题目几乎都囊括在公公给自己的那份材料中,而那些材料都是老辣周全的分析,她几乎不需要动脑,直接把那些分析对应下题目就行了。 数理化实在是不难,数学题的大题竟然是(x-1)开根号=3-x,解这么一个方程,这在后来根本就是初中生题目,林望舒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复习得太高深了,数学试卷她只用了三十分钟做完,剩下的时间便是反复不断地验算结果。 至于语文,作文分竟然占比百分之七十。 她后来读过不少书,文笔还不错,甚至还曾经在《当代》等一些要紧杂志上用笔名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很受欢迎,现在只是写一个高考作文,依她的阅历和积累,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剩下的三十分的题目,她也不敢掉以轻心,认真作答,每一道题都仔细分析,那些古文的出处她甚至都精心标记出来,伟人同志曾经在哪篇文章引用过也都写下来。 她多少有些炫技的意思,主要是自己实在是准备太过充实,这些题目都不够自己发挥了。 第三天上午考完英语后,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她脸上,她只觉得浑身懒洋洋的舒坦。 她考完了,发挥得很好,至少自己是满意的。 至于能不能上北大,她不知道,但总归来说,她没辜负自己的奋斗,在这场改变人生的战场,她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这个时候,她有些松懈,突然发现,其实有时候要的不只是结果,而是那个拼搏的过程,至少她曾经为自己的梦想拼搏过啊! 她就这么恍惚着往外走,突然,身后一个声音道:“小林老师。” 她乍听到这声音,回头看,便看到了李红柱。 李红柱戴着一顶雷锋帽,穿着一件半旧的军绿棉袄,背着一个帆布挎包。 林望舒看到他,也有些意外:“李红柱,考得怎么样?” 李红柱:“我是从暑假开始学习的,到了放开高考,我就发奋苦读,反正该复习得也复习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林望舒:“全都做了?全都做完了的话,估摸着还不错。” 李红柱笑了下:“谢谢老师吉言,希望我能考上吧。” 林望舒:“你报考的哪所学校?” 李红柱:“清华。” 林望舒有些惊讶,想着看来他现在进步不小,当下忙道:“你心存高志,这真不错。” 李红柱:“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但我觉得自己复习得还可以。” 林望舒听这语气,倒是有些把握的样子:“既然你自己有信心,那应该没问题吧,反正我们就努力试试吧,万一运气不好,再想别的路子,只要我们有实力,我觉得总归有学校可以上。” 李红柱点头,一时望着林望舒道:“小林老师,我想谢谢你。谢谢你没有把我送去派出所,谢谢你那天给我说的那些话。” 林望舒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怎么突然这么说,那也没什么,都是小事。” 李红柱:“那天你和你们班同学说的话,我其实在教室外面偷偷听到了。” 林望舒:“那我们一起加油,到时候都上大学。” 李红柱眼圈有些红了,不过还是道:“是,小林老师,希望我们能考一个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望舒看他这样,也有些感慨:“李红柱同学,借你吉言,希望我们都能有一个好前途。” 走出校门后,不少人都涌上来,家长们老师们都开始问起来考得怎么样,林望舒在人群中看到了林听轩。 林听轩一把把她拉一旁,让她坐自行车上,带她离开。 林听轩哈哈笑着说:“怎么样,考得挺好吧?今天咱吃点好吃的,你想吃什么,哥请你!” 林望舒笑:“我也不知道,还是回家吧,大哥肯定做了好吃的。” 林听轩:“走走走我们回家!你现在可是参加了高考的大功臣,必须犒赏你!” ********** 接下来的日子,林望舒很有些醉生梦死了。 高考完了,她整个人泻了劲儿一样,在家里胡吃海喝的,手里不缺钱,还有自己那公公送的外汇券,大几十块呢,她就带着关彧馨跑去买了衣服鞋子还有好吃的,可劲儿花吧。 这两天时不时也有学生找上门,虽然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大家松了这口气后,便开始来拜谢老师了,手里都提着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来,林望舒是不要的,但是架不住大家都往她家塞,以至于关彧馨都有些犯愁了:“这么多好吃的,咱怎么吃得完啊!” 这么过了两天,陆知义来了,先问了考得怎么样,之后直接把她接到陆老爷子那里去,过去才知道,陆家大家伙都在,正打算一起吃个团圆饭。 陆老爷子看到林望舒也挺高兴:“听你父亲说,你报考了北大应用物理系?” 陆老爷子这一说,在场一群的堂兄弟姐妹都过来,其中的七堂妹道:“你报考了北大?考得怎么样?” 这位七堂妹报考的北京邮电,不过没太考好,正忐忑着。 林望舒:“还行吧,结果没出来,谁知道呢。” 大家一听她那语气,倒仿佛有点把握,都纷纷围着问起来。 谁知道这么说着,就听那七堂妹道:“五嫂,你大名叫什么来着?” 她这一问,旁边她妈马上扫她一眼:“你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 其实平时也就罢了,晚辈说话随便点也没什么。 不过一则林望舒是新媳妇,大家对她多几分照顾,二则新媳妇进门没三个月,陆殿卿就出国了,倒是把这新媳妇扔在了娘家,人家参加高考这么大的事自家人都没管,也算是觉得亏欠,所以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对林望舒自然多有照顾,是什么事都可着她的。 林望舒倒是没在意,笑着说:“我姓林,大名叫林望舒,怎么了?” 七堂妹一听:“你今年高考作文写的什么?” 林望舒有些诧异,不过还是道:“我作文题目叫《握住人生的选择权》。” 其实她有点不太想说,毕竟为了写好那篇占据语文总成绩百分之七十的作文题,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把自己的痛苦和庆幸全都进行艺术性加工,好生一番渲染,写了一个声情并茂。 比较剖析内心的作文,让不太熟悉的自家人看到,还是觉得怪怪的。 谁知道那七堂妹却突然道:“那就是了!我就说嘛,我就记得五嫂叫这个名字,我果然没记错!” 她这么大惊小怪的,大家都纳闷:“到底怎么了,瞧你这是说什么呢?” 七堂妹激动得差点蹦起来:“我这不是也参加高考嘛,我当然比较留心报纸,你们没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吗,报纸上刊登了今年高考的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这个,名字叫林某舒,隐匿了中间那个字,不过我觉得天底下没这么巧的事,十有七八就是我五嫂了!” 啊? 她这一说,大家都纳闷了,陆老爷子也来精神了,催促着晚辈:“快,快把今天的报纸拿来,我看看。” 于是大家都去找,《人民日报》很快被找出来了,大家全都围过去,窸窸窣窣翻了一番:“找到了找到了!” 林望舒到了这个时候,都有些呆了。 高考才结束三周,她觉得距离出成绩还很遥远,根本没多想这些,脑子里醉生梦死的就是吃吃喝喝放轻松,谁想到,突然被人提起这个。 关键是—— 《人民日报》的作文真是她的?如果这么巧就是她的,那—— 林望舒忐忑又有些无奈地看着陆老爷子戴上了老花眼镜,然后大声地念了出来:“在我踏入高考考场的十个月前,我正站在帐幔一般的浓雾中,挥起砍刀,砍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她脸顿时红了,这确实是她的作文,那么激情澎湃的作文,就这么被当众念出来。 好在,陆老爷子念了几句后,就问林望舒:“小林,这是你的作文吗?” 林望舒这个时候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干巴巴地道:“听起来确实是我的,我写的我下乡插队的经历……” 陆老爷子一下子激动起来:“这作文写得好,写得好,被刊登到《人民日报》了,这是当成了样文!” 周围大家伙虽然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但听了这个,自然也是意外,纷纷围过来看,一时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 那七堂妹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我要去和我同学说,今天《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模范作文,竟然是我嫂的!” 林望舒一时有些恍惚,在最初的羞涩和尴尬后,她的脑子终于可以理智地去想这是怎么回事,作文当成了标准范文,也就是说自己的高考作文会被所有的人看到? 这简直—— 仿佛直接当众表演剖心挖肺给大家看了。 不过,虽然尴尬,是不是意味着她能得非常高的分数? 陆老爷子看得自然高兴,当即宣布:“等回头小林和小静都考上大学了,我给你们一个人包一个大红包来奖励你们!” 有陆老爷子开头,其它长辈也都笑呵呵地表示,到时候要送红包:“就等着看你们金榜题名了。” 陆老爷子笑道:“我们小林肯定稳了,瞧,作文都上人民日报了,还能不被录取?这在过去,怎么也得是半个状元了。” 大家听了全都哈哈笑起来,一时自然夸什么的都有。 陆知义也很有些自得:“要我说,小林这脑袋瓜子还是聪明。” 林望舒听这话,一怔,之后差点笑出来。 当初,她还自称过脑子不好使,姑母那脸色她还记得。 这么说话间,便说起过年的事,陆老爷子便问起林望舒的打算。 林望舒虽然也挺喜欢陆家的氛围,不过没有陆殿卿在,她并不想和陆家人过年,还是想和自己父母一起过。 当下正要开口,旁边陆崇礼已经道:“殿卿不在,小林还是回去娘家过年,等明年殿卿回来再一起过年吧。” 陆老爷子也点头:“这话说得是,他们结婚才多久,殿卿就跑出去了,小林还是先在娘家过年吧。” 林望舒见此,忙笑着说:“等大年初一,我来给爷爷拜年。” 陆老爷子:“好好好,压岁钱我都准备好了!” 从陆家离开的时候,陆老爷子给她塞了一大包年货,让她带着,林望舒却之不恭,也就收了。 走出陆家后,林望舒想起这件事来,依然有些不敢相信,刚才她尴尬得都没好意思凑过去看报纸,现在恨不得立即找张报纸看看,可是一时半会去哪儿弄报纸。报纸一般都是单位或者家庭订购的。 林望舒心里一急,恰好看到旁边新华书店,赶紧冲过去了。 作者有话说: 小舒:大型社死现场现在开始上演,我呕心沥血声情并茂的作文即将被所有人围观…… 小科普: 1977年人民日报刊登的北京高考刘学红的作文,题目叫《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科状元,后来被北大新闻系录取。 ? 第 82 章 第82章高中 林望舒冲进新华书店, 买了一份报纸,打开仔细看,果然是自己的文章, 原封不动地给刊登上去了。 她深吸口气,有些无奈,也有些激动,她隐隐感觉,自己的高考应该是没问题了。 作文分数占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七十, 作文竟然上报纸, 肯定是高分。 这几个科目中,数理化她都对过题目了, 比较有把握, 问题不大,比较飘忽的其实就是语文和政治,这都是主观题, 分数不好说,但是语文高分, 这两个科目她已经赢了一半。 而政治, 得益于她公公陆崇礼给的那些政治分析, 那就是弯道超车了,公公那种级别对时政的把握,阅卷老师只有佩服的份。那些精炼睿智的回答,怎么也不至于拿低分了。 这么一分析, 她甚至觉得,应该是没问题了, 哪怕考不上北大物理系, 到时候赶紧去找找别的学校, 依她高考作文上日报的名头,依陆家的能量,应该也能有个学校接收她吧。 当然了,最好是直接被北大录取,也省了周折。 她捏着那报纸,拎着一大袋子年货,回到了家里,一进家门,便见几个街坊正在那里说闲话呢。 看到她回来,又看她拎着那么一大包,便笑着说:“望舒这是打哪儿来,是置办年货去了?” 林望舒便笑了下,道:“过去了殿卿爷爷家里,吃了一顿饭,临走前,老爷子非塞给我这么多,我说这么多我哪拿得了,可老人家非让拿,也就拿着了。” 她这么说,当然也是有意的,她今年就在娘家过年了,免得说出什么闲话,再没有什么比婆家长辈送的东西更能压住大家口舌的了。 大家一听,眼睛都往她这边看,谁不知道林家现在日子过得红火,老大结婚了,听说又涨工资了,老二现在去了故宫当保安,竟然也穿上了公安系统的制服,人模人样的,家里唯一的闺女嫁到了陆家,那可真是吃香喝辣,三不五时有东西往娘家拎,林家那老两口揣着袖子享福,可算是把大家羡慕坏了。 进了屋后,林望舒把老爷子给的那大包年货往那儿一放,打开后看了看,有上等的金华火腿,熏肉,也有德州扒鸡等,这些应该是晚辈或者多年的老下属孝敬的,也有各处慰问的,毕竟年纪大了,快过年了,总是被各处惦记着。 老爷子一个人吃不了,倒是便宜了当晚辈的。 一时关彧馨回来了,她看到那些东西,也是觉得惹眼:“这又是谁给你的?” 林望舒便说起来,是陆殿卿爷爷给的,关彧馨看了看:“瞧这些东西,都是实诚货,再有个把月就过年了,眼下要什么都紧张,全都得攒着票,胡三家为了过年时候能买鱼,现在锅里都不见荤腥了,勒紧裤腰带要过一个肥年,咱们家倒是好,这些东西都吃不完了!你也真是的,长辈给你,你就拿。” 其实现在日子好了,一家子加上媳妇六口人,每个人都有工资,少的三十多,多的已经上百了,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了,加上老大娶了媳妇,闺女也嫁人了,眼下操心的无非是林听轩的婚事,可以说,当父母的,一大半的责任都没了。 林望舒其实也觉得有些多,她知道陆家长辈的意思,到底是新媳妇,陆殿卿不在,便对她格外上心,生怕亏欠了她。 当下道:“妈,你也别想多了,一则长辈是好意,我不拿反而见外,二则长辈不缺这些,老爷子到底年纪大,逢年过节都是各处的孝敬,惦记着他的人很多,他那边东西都堆起来了。等回头,让我哥用心做些老人家适合吃的,也不求多金贵,关键是那点心意就是了。” 关彧馨:“说得也是,要说你真是好命,嫁过去后,我看陆家长辈,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疼爱长辈的,又不和你们一起住,他们条件好,待你们也好,随便给你们点,你们都缺不了好东西!特别是你这姑母,依我看,你这姑母可真真是讲究人。上次我和她说起以前的烧素鸡,说她惦记那个味儿,我说这算什么,你哥会做,还说回头让你哥做了送过去,让她尝尝呢,这个可不能忘了。” 林望舒:“好,那我过两天走一趟,也给老爷子孝敬一份。” 一时说着话,拿出来这人民日报,笑着说:“妈,我估摸着我这考试没问题了,你瞧,我的作文上了人民日报了!” 关彧馨:“什么?上了人民日报?” 要知道在这四九城里,平时老百姓看的都是《北京晚报》,那就是讲一些老百姓身边事,比较亲切,至于人民日报,那是国家的报纸,是大事,一般人摸不着边。 所以林望舒说这个,关彧馨都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回事。 林望舒便解释起来今天的事,又拿了报纸给关彧馨看,关彧馨这才明白过来,一时自然是稀罕得不轻:“这人民日报可是要紧报纸,你写的作文竟然上人民日报,这,这,这在过去怎么也得是个状元吧!” 林望舒笑了:“状元不状元的,咱也不敢想,反正就盼着能考上吧。” 关彧馨激动起来:“这就是咱们家祖坟上长了青蒿草,我闺女有本事啊!你从小就聪明,妈就说你早晚有出息,瞧瞧,这可不就出息了!” 林望舒越发笑出声,心想她妈天天念叨自己闺女有出息有本事,念叨了这么久,总算是给她出息一回了! 关彧馨拎着那报纸就往外跑:“我可得让街坊四邻都看看,看看闺女多争气!” 林望舒其实知道,告诉自己妈,肯定是这后果,几个胡同都知道自己的作文上报纸了,然后大家都围过来看,说不定很快自己作文的句子就被街坊念叨了。 挺羞耻的。 不过也没办法,她估摸着这个事大家早晚得知道,羞耻就羞耻吧,忍忍就过去了,不然还能怎么着呢?都上人民日报了也没法藏着掖着了。 很快林观海回来了,肖爱红回来了,林听轩回来了,林大靖也回来了,大家都知道林望舒的作文上报纸了,别管识字不识字的,都捧着报纸看。 街坊们全都凑过来瞧稀奇,问东问西的。 “这怎么也得过去人民大会堂走走?” “望舒作文上人民日报,回头是不是得当个官?” 当然了,问的更多的就是让林望舒讲讲经验:“到底怎么写这么好?” 各家都有孩子的,大家见了这情景,想着自己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参加高考,是不是应该向林望舒取取经。 此时的林望舒已经彻底抛却了羞耻心,只剩下骄傲和光荣了,她干脆地对大家道:“写好作文这个,要注意几点,第一就是结合时代精神,比如我们知青下乡,得到了锻炼,现在得到机会回城,我们还能参加高考,这就是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知识青年得到了机会,我们结合这种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这当然就容易得高分?第二呢——” 其实这才是她的重点,将她的羞耻心彻底化解的重点:“其实写作文嘛,就得是编,比如有一分难过,你得编得天花乱坠,说出四五六分来,别人伤心难过的事,也得往自己身上套,平时看文章得到的感悟,也按自己头上,总之一定要写伤心,写动情,写难过,最后握紧拳头发誓自己要上进,这就行了!” 她这么一说,大家听得恍然,也有人好奇,拿着报纸说:“这个砍树磨得手流血,一屁股坐树墩子上哭,这是真事吗?” 林望舒咳了声,这就是尴尬的所在啊! 于是她笑着说:“哪至于呢,这是别的女知青的事,现成的素材,我拿来用用,再说人家也没哭,就是叫了几声疼,但我说哭了,在作文里那不是更打动人心吗?所以这就是写作文的诀窍,要进行艺术加工,要对平凡的真事进行拔高。” 大家恍然,若有所悟,还有人拍着自己孩子的脑袋:“小七,你可记住了,你望舒姐姐说的这都是正经经验。” 这么一番下去,她竟然一下子成了周围几个胡同的名人,连着好几天,都有人特意跑来看热闹,还有人拿着人民日报打听:“这个写作文的,是你们胡同的是吧?” 以至于整个大杂院也脸上有光,沾沾自喜到处和人显摆。 林望舒的那些学生,也都陆续过来,大家对过题,有人考好了,有人没考好,大家对题估分,算着能考多少,互相打听着消息,又打听着万一没被录取怎么办,互相催着说可以去学校问,分只要别太低,兴许能调剂。 林望舒作为一个和学生一起高考的老师,也尽可能给大家出主意。 这么一番分析好,考好的心里有底了,没考好的也开始不怕了。 看起来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候,只要肯努力,有些文化,总归是有机会的。 那天林望舒送走了学生们,打算往回走,结果抬头一看,叶均秋站在胡同旁,好整以暇地站在那里,显然是等她。 她有些惊讶:“叶均秋,你还有事吗?” 他刚才说先走了,结果竟然没走? 叶均秋:“你爱人呢?” 林望舒:“出国了,好几个月了,估计过年后回来。” 叶均秋轻轻“哦”了声。 林望舒:“你报考了哪所学校,都没听你提。” 刚才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叶均秋却一直不说话。 叶均秋垂着眼睛,低声说:“老师,我也报考了北大,不过报的是数学系。” 林望舒顿时笑了:“你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我觉得大有希望!你对题了吗,怎么样?” 叶均秋:“随便凭着感觉写的,不想对了,听天由命吧。” 林望舒便觉得叶均秋的情绪有点不对:“这是怎么了?你学习好,大有希望,怎么无精打采的?” 她想着,该不会没发挥好吧? 叶均秋苦笑了一声:“小林老师,那天你说,让我们相信你,这是一次完全公平靠着实力取胜的高考,我们和你一起,拥有了这次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林望舒:“是,我是这么说的。” 叶均秋:“你还说,我们会一起牵着手,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吧。” 林望舒望着叶均秋,心里却突然涌现出一种不好的感觉。 其实她骗了他们,这一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会有一些人受了父辈的影响,被刷掉了,没有被录取。 叶均秋笑了下:“小林老师说的,我信,所以我报考了,希望下一次我们再见到,便是未名湖边了。” 林望舒试探着问:“叶均秋,你家里?” 叶均秋:“还好,没什么事,我相信一切都挺好,等着出结果吧。” 林望舒只好道:“好。” ********** 林望舒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已经腊月下旬,马上要过年了。 她的录取通知书是北大应用物理系的,牛皮纸信封上写着北京大学001号。 她看到信封上的字样,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 在这个年代,是不公布高考成绩的,所以大家只会知道自己考上了没考上,但是到底考了多少分,谁也不知道。 也是很多年后,她和一位北大的教授聊天,说起当年的录取,那位教授说他才明白,原来当年录取通知书上,大学后面的那个数字,其实是表示名次,而她这个001,意味着她竟然是北京市高考的理科第一名。 一时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想想这个年月,能得到很好学习条件的根本没多少人,便是那些有条件复习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数理化好的,英语政治往往是弱项,英语好的,数理化未必就吃香,总归是有短板,而不像她,是全面地复□□结,政治有公公的助力,语文更是靠着前世写豆腐块的积累。 况且,这一年的考试,题目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这个地步的考题根本和天分潜力没关系,还没到考察天分那一步,更多的是勤奋踏实和复习充足,自己这笨鸟先飞的,自然沾大光了。 不过这件事林望舒也就是心里知道,并不打算对外说,主要是自己能拿到这个成绩,其实还是靠着先学先飞,还有公公助力,自己犯不着那么张扬。 林望舒考上了,关彧馨高兴得掉眼泪,全家一个个都喜欢得不行,直接放了鞭炮,包了饺子。 吃过饺子后,林望舒一个人看着那录取通知书上的北京大学几个字,看了半响,终于穿上了外套,戴上了围巾帽子,之后将录取通知书放在牛皮袋子里,又将牛皮袋子仔细地放在皮包中,提着皮包就出门了。 她坐车,直接过去了魏染胡同。 据说魏染胡同曾经被称之为北京报业的发祥地,就在这里,聚集着大批的老知识分子。 林望舒从未来过魏染胡同,不过这里的布置,她倒是知道的,甚至可以说烂熟于心。 她走进一处院子,沿着那里的木楼梯前往二楼。 楼梯有些年月了,以至于木梯已经被踩出了凹槽,她小心地上了二楼,又从二楼西边往东边数,数到了第四个房间。 房间上挂着一块褪色旧蓝格子窗帘,房门掉了漆,下方因为常年的腐蚀甚至有些糟烂了。 她轻轻敲了敲门,过了一会,里面才传来一个声音:“哪位?” 之后,便听到脚步声,门开了。 她看到一个额头上残留着疤痕的老人,头发全白,满脸皱纹。 老人望着她,怔怔地看了一会,之后才道:“是你,望舒,进来,快进来吧。” 林望舒走进房间后,就见屋子里打扫得还算干净,一张靠窗的旧木桌,上面堆积着一些资料,上面有写写画画的笔记。 而就在整间的窗台上,放着一个透明罐子,罐子里装着一堆红土,那是当年老人在大树被移走后,抓起的一把土。 罐口的金属盖已经要生锈,不过看出来每天都在擦,擦得很干净。 老人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之后叹了一声:“转眼好几年了,你们都回来了?” 林望舒:“嗯,我,还有孟绸,都回来了。我已经结婚了,孟绸也要结婚了。” 她现在介绍了孟绸和学校那位归国华侨陈志明认识,两个人倒是谈得不错,互相还算满意,现在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老人笑着点头:“都挺好的。” 林望舒便从包里拿出来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叔叔,我考上大学了,北京大学。”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来,他打开,看了一番:“北京大学啊,真好!” 林望舒眼里便湿润起来,她其实想说什么,但是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那棵倒掉的大树旁,她曾经许下承诺,只是上辈子没能兑现,以至于她一直无颜来见这位老人,之后也慢慢地将过去的一切埋在心里了。 毕竟自己的人生也有那么那么多的烦恼,许多年前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 只是重活一世,当她把那些丢在光阴里的细碎捡起来,她发现其实这个遗憾一直都在。 老人看着那录取通知书,道:“好好活着。” ********** 林望舒想,在那棵大树倒下的时候,带走了她的生命,但是也带走了自己和孟绸生命中的一部分。 她们其实都曾经被那棵倒掉的大树倾轧过,不过好在,她们终究以不同的姿态重新成长起来。 喜欢钱,想吃好的穿好的,想住大房子,想找个好看的男人,想享受生活,或者想高考想出息,怎么都成。 她们已经重新站起来,长大了,也许并不够高直,也许还伸展出了斜枝旁叶,不过那又怎么样。 一棵只有主干的大树是悲哀的,她们只是长成了更为多姿多彩的模样。 林望舒足足几天情绪都有些低落,不过好在,现在家里热闹,大杂院里也热闹,喜气洋洋的,那些惆怅也就渐渐消散了。 林望舒想起陆家长辈那里,想着还是得去说一声,谁知道这天正要去,庄助理竟然来了,笑得比谁都高兴:“陆同志特意打电话问了学校,知道录取了,让我过来说声恭喜。” 一时又解释道:“最近陆同志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不过给林同志包了一个红包,说是让林同志随便给自己买点什么。” 关彧馨见了,忙道:“这也太客气了,你快请进吧,我们包了饺子,一起吃吧。” 庄助理自然是不吃,又寒暄了几句,这才离开。 等庄助理走后,林望舒打开,里面竟然全都是崭新的大团结,她大致数了数,看起来是三十张,也就是说这是三百块钱了,大概是她当老师小一年的工资了…… 她有些意外,知道陆崇礼作为长辈,估计会给红包,可是直接给三百块…… 旁边林观海看到,也是意外:“殿卿爸可真是做事地道!出
相关推荐:
虚拟游戏舱【强制】
异种族牛郎店评鉴指南
爱上出轨的娇妻(娇妻出轨了吗)
不做天使_御书屋
情滥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夜色温柔[先婚后爱]
暗恋(H)
求放过(穿书、1V1)
奴隶姐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