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修天记 > 第203章

第203章

。 白有思看了一会,忽然跳下,就在院中朝秦母行礼:“叔母!连日不见,可还适应东都?身体无恙吗?” 秦母诧异抬头,看到是白有思,一时大喜,赶紧起身:“白大小姐如何来了?可曾吃过饭?无恙无恙是有事找二郎吗?且进堂上说话。” 白有思笑了一笑,看了看从厨房冒出头的月娘,复又看了眼从后院仓促过来的秦宝,直接点头:“是,是找二郎,有事问他,但事情简单,就不进堂了,院子里说就行。” “是公事?”秦母走到门槛内,扶着门框认真来问。 “是私事。”白有思微微一笑。 秦母大喜,立即跨入院内,去看秦宝,然后呵斥起来:“速速去洗了手,这成什么样子?” 秦宝抿了下嘴,但还是转身去旁边的水池里洗手。 白有思也不急,而是立在那里看对方洗了手过来,这才笑眯眯来问:“秦宝,你知道陛下要将紫微宫整个搬去江都吗,还要让大江沿线州郡将税赋发往江都?而且中丞要在东都新起十万大军?” 秦宝微微愕然,但旋即暗然:“陛下忍弃北方,又能如何呢?” “陛下是忍弃天下。”白有思微微笑道。“但今日不是来与说这个的,而是说陛下忍弃天下,局势注定要大变,我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晋地看看,去河北看看,去关陇看看,去东夷北荒看看有些话,和有些事情,要先与你做个交代。” 秦宝愈发暗然:“连常检也要走了吗?” “未必是此时,说不定要许久。”白有思认真来说。“但陛下都这么干了,我也该早作准备,省得跟三郎那般,忽然就得走了,以至于什么事都要我来替他处置你去搬两把椅子来,不要让你母亲与我在院中空坐着。” 秦宝点点头,匆匆依言而行。 两把椅子在院中摆下,秦母被茫茫然扶了上去,她一开始听到是私事还挺高兴,但后来耳听着都是国家大事,却也不好开口的。 而秦母不开口,白有思却开口了:“秦二郎,你是我从登州带来的按照官场上的规矩,你如今虽然已经是靖安台的副巡检,却一辈子都算是我的人,而我便是你一辈子的举主,是也不是?” 秦宝不知道对方为何如此来问,而且颇有些兴师问罪之态,但却无法否认,反而只能拱手:“常检知遇之恩,秦宝没齿难忘!” “也不用没齿难忘。”白有思继续笑道。“其实我虽提拔了你,实际上这些年一直带着你的还是我家三郎,无论是去杀人放火,还是执法做公,真正教导你的、带领你的,还是他多一些是也不是?” 秦宝沉默了片刻,继续拱手:“三哥的恩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真要到了须我效力的时候,无论是常检还是三哥,我秦宝绝不惜性命!” “不用你奉献性命。”白有思忽然过去,就在院中三人的愕然中坐到了那张椅子上,与秦母并列。“只是我与你三哥早已经定下终身之情义,而我们两人现有一件小事要你帮忙!” 秦宝愕然之余,赶紧转身拱手:“请常检直言,但有所求,不敢不应!” “还是三郎惹的祸事。”白有思叹气道。“他先去做了反贼,我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掉,所以有件事情,必须要此时托付给你月娘!” “哎?”月娘诧异抬头,应了一声。 “月娘父亲死前,将月娘托付给你三哥,他素来是当做幼妹来抚养的,然后他走之前与我说,有心将月娘许配给你,你二人都未曾反对是也不是?”白有思凛然来问。 秦宝和月娘一时愕然,座中秦母更加愕然,甚至有些慌乱之态。 “是也不是?”白有思冷冷追问。“不过一字而已,我没时间与你们在这里做小儿女姿态。” “是!”出乎意料,目光扫过秦母后,月娘忽然大声来应。 秦宝随之慌乱,赶紧逃避着母亲目光追应了一声:“是” “那好。”白有思冷冷瞥了秦宝一眼,就在座中昂然下令。“你自幼失祜,只有寡母在此,而月娘也没了亲卷,只有我与三郎为倚凭,偏偏三郎又犯了事情逃走,但所幸还有我一人在此刚刚也说了,如今陛下忍弃天下,海内动乱,朝不保夕,江湖儿女也难情长;除此之外,我与你三哥也算是对你恩义斐然,算得上是你们长辈现在你们若是有心,便此时来拜一拜我与你母亲,算是在双方长辈面前定下此事,也好让我和你三哥走得安心!更算是你三哥与我将月娘交给了你,作了正式托付!” 说到此处,白有思声音更大,甚至直接用上了真气:“不要耽搁,就来拜吧!” 月娘情知秦母素来只当她是丫鬟之流,今日虽然有些后患,却是唯一机会,便毫不犹豫,趁着秦母愕然之时,直接下拜叩首,而秦二郎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更兼见到月娘已经下拜,绝不好负了对方,却也顾不得自己母亲的平日荒唐言语,当场下拜叩首。 “好了!”白有思见状如释重负,直接起身。“如此,再见到三郎,也好与他有个交代将来江湖路远,你们一对小儿女还当好自为之!” 说着,白女侠只朝一旁尚有些茫然的秦母微微一拱手,便今日不知道第几次一跃而起,消失在东都的半空中了。 PS:感谢新盟主楚柳拂风老爷感激不尽。 第十五章 侠客行(15)(8k2合1还债) 就在白大小姐于东都恣意横为,肆无忌惮之时,张三郎则正在濮阳城外的一个庄子里安稳的过他的仲秋,顺便跟他新认识的一些人开座谈会。 这些人总数不过三四百人,全都是河北人,大部分是清河郡人,其中两百人属于张金秤的核心甲士,然后又被牛达挑出来的,剩下一百多人属于一个叫王大疤瘌的小首领,后者当时负责带领张金秤麾下一支数量不多的混合骑兵。 要知道,之前牛达接到张行召唤,只带着十几骑渡河,干的是信使的工作,却在战斗一开始降服了王大疤瘌所部后就立即获得了这支骑兵的指挥权,而且在战后获得了优先挑选俘虏的权力,最后又负责押运多余的军械缴获渡河来支援单大郎、王五郎、徐大郎三位。 种种安排之下,等他转了一圈,回到濮阳,已然是乌鸡变凤凰了。 手握三四百精悍之众,外加三四百头骡马,以及充足的军械,其中还有一二十人是修行者,已经足够让牛达在目前单、王、程、徐四位大头领面前有一种超然姿态了。甚至,即便是牛达那位当县尉的父亲,虽然一直没有出城露面,却也还是将城外的庄园尽数交与了自己儿子打理,姿态也变得很明显了。 当然了,按照山头主义,这就属于黜龙帮右龙头张行动用自己的权威和此战的功勋,给牛达这个完全算他嫡系的头领,分划的一份实利。 所以,牛达投桃报李也好,进一步相互靠近也罢,也都反过来对张行展现出了极大的服从与尊重。 张行也乐得如此,直接在秋收后离开蒲台时,选择了将濮阳城外的牛氏庄园作为自己在河南的临时落脚点。 并在这里稍作停顿,开始了他的某些怪异行为。 但说实话,有些效果极好,有些效果极差。 其中,好的地方在于共同劳动,同吃同住虽然牛达稍微表达了一点忧虑,认为这样会让这些人对威震天下的张三郎产生轻视,但事实上就是,这些被迫仓促造了反的河北年轻人,多还是农人为主,少部分是小商贩和城市居民,不然也不会被抓壮丁了,所以他们对一个能做、最起码看起来愿意做农活的大龙头还是保持了一丝认可的,从而也愿意放开最明显的一层隔膜去做交流。 当然了,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张行是个任督二脉俱通的高手,而且刚刚在秋收前击败了那个看起来很有威势的张金秤。 没错,李定一走,张行就已经单方面宣布了,豆子岗之战是他指挥的了。 而有了确定无疑的强大,军事胜利者、征服者身份的加持,以及可以随手决定这些人待遇的直接权势,再去干这种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事情,才似乎效果拔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后续的进一步尝试,也就是所谓彻底敞开心扉的公开交流了。 不说毫无效果吧,也基本上是一团糟了。 “俺家俺没啥可说的,跟王七哥一样,就是小时候做农活,然后也出过几次郡里的役丁,然后这次说是要去征东夷,俺娘跟俺妗子就都说不行咋地都不行,因为俺舅就是前年为这个去的,然后就没回来,就让俺赶紧跑就一开始没跑掉,然后到了那军城里头,大家走路累得不行,就都跑,俺也就跑了,也跑成了就跑成了吧,然后回到家,家里已经乱了,打仗,村子烧了,俺娘也死了,俺妗子也没了然后正好张大头领张金秤招兵,俺没地方去,又带着家伙事,说给饭吃,俺就跟过来了。” 打谷场上,一队五十人的交流会正在进行,而当一名年轻军士絮絮叨叨、乱七八糟说了一通时,除了张行根本没有任何人在认真听,他本人也觉得丧气,便一屁股坐下,弄得张行也觉得丧气。 都说这个诉苦呃,交流大会是法宝,但张行并没指望这个法宝能给他带来一支脱胎换骨的部队。 经历了这么多事,他已经有面对困难的觉悟了,所谓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得面对问题可现实就是,眼下所有人都是在遵循人身依附的逻辑,他们之前愿意跟张行交流,接受眼下这个安排,也是默认了跟着张龙头牛头领这个新的反贼叙事结构,遵循名利而已。 故此,按照张行的理解和期待,这次所谓的交流大会,主要还是让每个人把自己人生脉络叙述清楚,弄清楚为啥被逼的遭了反,谁逼的。 所谓坚定一下造反的决心,别当叛徒;联络一下感情,进一步深入认识一下谁是大龙头,下次遇到知道听命令。 仅此而已。 然而,即便是这么简单的需求,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让决心先走着道再说的张三郎不免有些沮丧一度想着是不是要暂时放弃。 “我叫黄枇,都叫我黄二皮子,我跟其他兄弟差不多就是好好过日子,在家种地,农闲跟我舅舅去贩驴然后就是三征嘛,逃出来,回来以后张大头领打下了我们高唐,就跟过去了。”又一人按照小周的点名站起身来,说的格外仓促和不耐。 不过,也就是这个人引起了坐在前面捧着一个本子装模作样的张行兴趣,因为此人的口音和说话方式明显与他人不同,很有些官话姿态,而且一些之前提到过一定要表明的关键信息也没有说清楚,似乎有所遮掩。 这也符合张行对这个人的印象这是个城市下层游民,而不是像其他人那般多是农人子弟。 “黄枇” 于是,张行忽然插嘴。“你家人父母还在?” “不在了。”原本已经坐下的黄二皮子怔了一下,先是低声做答,然后勐地在打谷场上扬声以对。“早就不在了!我十五那年就都不在了!” “然后跟着你舅舅贩驴,走南闯北见了不少市面?”张行若有所思。“就不再务农了?只在各处城乡间厮混?” “是。”黄枇的声音低了下来。 “父母是怎么没的?”张行勐地追问起来。 黄枇欲言又止,面色也有些紧绷。 “觉得有点像揭伤疤,不想说?”张行失笑道。“这种事情,一辈子要记在心里的,难道还能遮掩了过去,弄个假的说法不成?你们也应该从你们贾队将那里听了我的事情吧?我跟你一样,父母早无,跟着舅舅过日子,然后又不服舅舅管束,自己从北地逃来当了兵咱俩几乎一样的路数。” “如何敢跟大龙头比?”黄枇怔了一怔,面色稍缓,终于就在打谷场里嚼着一根秸秆说了出来。“也不是我非要跟大龙头掰扯,而是我爹妈死的横他们是去走亲戚,路上遇到了水匪,那时候我也不懂事,也不知道那水匪到底是哪个后来稍微大了点,想找个大侠帮忙料理了仇人都不知道去哪里找,逢人问爹妈在家可好,也都没脸说,连上坟的地方也没这能怎么办?” 张行有些尴尬他还以为是什么苦大仇深的剧情呢,结果却似乎是单纯的刑事桉件虽然说从这个事情也可以发挥一下,治安不好是不是大魏的锅呢?没有查出来桉子是不是大魏官员无能呢? 出了问题,肯定是大魏体制不好啊! 但怎么想怎么有点刻意。 更何况,他张三郎之前不也是靖安台的人?要不要出来鞠个躬、负个责? 一念至此,张行状若无事,只是感慨:“确实,但这种事情也怪不得你,世道如此,你还想着父母已然了不起了那你舅舅呢?” “舅舅也死了。”黄枇稍微平静了一点。“我跟舅舅一起被抓的壮丁回来路上他就死了我一个浪荡的二皮子,没有去处,才去投的张金秤。” 张行怔了一下,立即在本子上记了几笔,然后正色追问:“你舅舅是贩驴的,应该有些说法,如何被抓了壮丁?” “就是被讹了嘛。”黄枇终于又有些焦躁了。“一开始县里几个在衙门里做事的帮闲就知道我舅舅手里有几头驴,想讹住我们,被我舅舅顶住了,都以为要顶过去了,没成想北面来了个河间大营的中郎将,直接一道加急令到县里,县令害怕了,放开了让那些帮闲抓人,结果就是驴子被分了,人被卷到军中去了,高唐好多人都是这般被抓的” “你记恨那个中郎将吗?”张行完成

相关推荐: 每天都不要遇见你   沈浪夏淑怡相亲失败后富婆试图走进我心房小说大结局   神级古武   封神之我主沉浮   主角明樱应寒陵   古武天道   精灵世界里的培育屋   本小姐姓张,嚣张的张   穿成反派崽崽的亲妈   十项全能的我只想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