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情事nph > 第355章

第355章

的根本! 不过杨风帆丝毫不慌,微笑道:“李公所言有理,平万县吸收的都是周边的壮劳力,老病残等都留在家中,起初下官也是有这样的担忧。” “但是后来却发现,这些百姓有了钱,便会积极购买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以来劳力不足的状况便被迅速缓解,田地撂荒也就无从谈起,这一头耕牛可比一个人要好用的多了。” “咱们刚打下金国,那边的草场给咱们饲牛...这就不是问题了。”方正一小声提醒道。 众人宽慰异常,看来最担忧的情况也不存在,那就好。 “你继续讲。”景帝道。 杨风帆道:“除了工商繁荣之外,平万县最大的功绩便属教化了。” “两年的时间,整个平万县新增了三十二所学堂。” 三十二?众人大为震撼。 “怎么可能?这都是用课税的银子修建的?”有人失声道。 两年新增三十多所学堂未免太过于惊人了! “有一半是县里出银修建,而另一部分则是由商贾出资修建。” “商贾还关心教化?”李岩松一个没注意,将胡子揪了下来。 “当然!这里不少百姓可是带子而来,平时上工繁忙根本无心养育,做工更是极容易分神,县衙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开始牵头商贾转为那些儿童修建学堂。” “而这些学堂中的一部分,则是为务工百姓准备的...其实许多工种需要的是读书识字之人,但是这类人往往极其缺乏,所以便修建大学堂,专门教导识字,另外也可以学习圣贤之道。” “如今有不少上进的百姓,在休息之余都愿意花些银子去大学堂里读书习字,为自己将来增加一份收入。” 群臣哗然,陷入讨论之中。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李岩松喃喃道。 这样的功绩他们简直从所未闻...读书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商贾给实现了? 杨风帆心中已经是得意异常,忽见方正一在给他使眼色,猛然想起了什么。 对啊,县里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陛下剪彩用的学堂项目。 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 杨风帆一抱拳:“陛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变化,县里出资刚刚修建好了一所规模最大的学堂,足足能容纳三千人!里面食堂宿舍书馆一应俱全,五岁至十五岁都可在一所学堂内读书,最重要的是学费极其低廉,争取让每个适龄的学子都有书可读。” “这所学堂修建之初便广受城中百姓好评,坊间无不感念朝廷的恩德,人人都说陛下爱民如子,对百姓关心备至,所以还特别为这学堂取了一个极好的名字...” 群臣喜笑颜开,景帝更是乐不可支:“什么名字?” “恩情学堂!” ...... 第887章 商贾的格局 恩情学堂...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饱含着百姓热烈的深刻的感情啊。 景帝想着情不自禁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好名字!” “没想到此地学风如此浓厚,县内现有多少秀才?” 既然教化如此出众,那想必官场的底层资源一定也是积累丰厚。 杨风帆快速回忆了一番道:“去年本县考中秀才的读书人有四十六人,但是县内现有秀才一共二百二十一人。” 群臣大哗:“多出来近二百人的秀才是哪来的?” 这件事听起来可是太过惊悚了!其消息之重远超其他方面。 一县之地的秀才通常也只有二十人左右,如果是大县能达到四五十人的水平。 秀才看起来不起眼,书中戏中好似烂大街的名头。 但是实则不然,就凭借这身份就能免除不少赋税,考上秀才基本上等同于上岸了,还得是yan艹那一档的。 只要放弃继续向上的幻想,不瞎折腾,日子可以过的美滋滋。 “不少秀才也都是从外地跑来的,因为平万未施宽商之前,也只有二十秀才,可是去年一场出了三十多位秀才,外出的商人便传言出去,逐渐便传成了这里乃是文脉之所在,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情景。” “有些人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哪怕是花尽了身上盘缠也要来此,沾染文气继续向上奋进。”杨风帆感慨道。 景帝听着感觉有些荒唐:“盘缠花尽,那这些人如何在城内生活?难不成也去作坊内务工?” 杨风帆摇头道:“非也,这些人乃是我大景的读书种子,每个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报效朝廷,如果因为分心因小失大,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臣也在想办法尽量照顾他们。” “为此,县内特地新设了一条计划,专门拿出一笔银子,免去利息借给这些人读书人,以便让他们好好备考。” “因为此地生员颇多,干脆就叫生员地计划,不少学子都从县里借了钱,三年之内可免利息。” 景帝听完抚掌而笑:“好,卿家安排的妥当。” “平万县现在学风之盛,臣敢说大景上下都十分少见,不知陛下愿不愿意去看一看恩情学堂?”杨风帆小心翼翼道。 “不错,朕也正有此想法,那就带路吧。” 听到景帝应允,杨风帆回头给了方正一一个肯定的眼神,随后向前带路。 景帝跟一众臣子在后面已经叽叽喳喳讨论开了。 除了末尾失魂落魄,满脸血污的孙盛。 此刻他仿佛已经被整个世界遗弃,等待着他的还不知是怎样的命运。 但是不管怎样,自己积累至今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 方正一瞧了他一眼,快速走到杨风帆身边低声道:“学堂那边你都提前准备好了?” “下官刚才已经派人回去准备剪彩仪式了,纸花炮都备上了,肯定给陛下哄的高高兴兴的。”杨风帆低声回道,“不过咱们的烟花怎么办啊?” “这不算什么,烟花今天晚上放,到时候你就跟陛下这样说.....” 一群人边走边讨论。 经过杨风帆这一通讲解,再看平万县这县城中的情况,仿佛变成了另一种情景。 原本的‘杂乱无章’看起来也是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样子。 空气中弥漫的各种气味,也变成了人间烟火气。 就连原本看不上眼的商贾,这回也仿佛顺眼了不少。 行至半路,方正一等人眼前忽然出现了哄哄闹闹的一幕,看起来有些不同寻常。 郭天养等人立即紧张起来,簇拥在景帝身边。 景帝倒是不慌,轻轻一挥衣袖,问道:“前方发生何事?” “臣去问问!”杨风帆直接扎进了人群中,分离挤了进去。 不多时气喘吁吁的又挤了出来,对景帝道:“臣知道了,是桃源首富来此给商贾传道授业,讲述自己的生意经,里面正签字售书呢!” “桃源首富是何许人也?”景帝侧目问方正一。 方正一也有些纳闷。 桃源首富还能是谁?我呗! 不过这个名头他好像在哪听过,只不过事太多,这种小事记得不大清。 “陛下稍等,我把他叫来问话。” 方正一说罢,带着张彪向人群走去。 张彪使劲扒拉了两下开辟出一条通道,左右两边的人噤若寒蝉。 方正一定睛一看,想起来了。 这不刘忠顺么,不在县里卖房子跑到这了。 “刘忠顺!” 刘忠顺正埋头签着名,签完一本便极为粗鲁的甩到另一旁,然后接着签下一本。 颇有些国际巨星签名的风采。 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刘忠顺抬起头,一眼便看见了张彪,下一眼才看到方正一惊讶道:“彪哥?老爷?你们怎么在这?” 方正一上前低声道:“陛下在此,一会儿你见了他要好好说话,你这样....这摊子别管了,跟我来。” ...... 不多时,方正一扯着刘忠顺走到景帝面前。 景帝看着刘忠顺微笑道:“你就是桃源首富?” 刘忠顺战战兢兢下拜:“草民不敢当,只是外界谣传。” “那你是作何营生?” “卖宅子,桃源县的宅子。” “为何到此?” 刘忠顺咽了口唾沫,简单回想了一下方正一的话,清了清嗓子道:“草民做生意颇有一些心得,也赚了一些银子,所以就想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传给他人,造福百姓。” “而且草民听说这里商贾兴起,许多人正欠缺指导,所以便来了。草民在桃源县时常听我们老爷讲,商贾不能单单以赚取利润为本。” “商人的生意是民间的,既然是民间的产物,就要负起民间的一些责任,商贾的责任就在于要把生意做好、做长、做久、做专,要为雇工负责,为百姓负责,更要为家国奉献,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积极缴税。” “最重要的是桃源县的商贾从来都有家国情怀的优良传统,有了格局生意才能做大,生意做大了才能更好造福百姓与人合作,所以草民便来到平万县传授经验。” ...... 第888章 强大的桃源商帮 众人听完都乐了。 这商贾不一般啊,说话一套一套的。 景帝惊奇道:“朕知道你在签字售书,卖的什么书?” “是草民写的生意经,不堪入目让陛下见笑了。”刘忠顺惭愧道。 “嗯,有趣,看来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竟然还能写书出书,其中内容为何?书还有么?” 刘忠顺期期艾艾道:“书...草民已经半卖半送全出去了,赚的银子准备...捐给孤寡老人” “至于其中的内容,只是草民的一些心得,简而言之,就是.....” “生意人一定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家国繁荣,优秀商贾必须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这是经商的长春之道。” 群臣低首窃语,赞叹连连。 这是义商啊! 天下若是到处都是这样的商贾,那还有什么限制商贾的必要么? 杨风帆适时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城内的不少生意其实都是桃源县的商贾带来的。” “桃源县的商贾乃是本县第一批进驻的商贾,他们不辞辛劳,诚信可靠,在平万县里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家都称桃源县的商贾为桃源商帮。” “桃源商帮极重信誉,谈生意时锱铢必较,但若生意谈成后面往往极为顺利,从未听说有拖欠货款之事。” 方正一听的心里美滋滋,杨风帆这话是真的,桃源县的商贾不少都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并践行契约精神,对于不遵守契约的合作伙伴也能大力教育,令其从肉体到心灵全面领会不遵守契约的后果。 平万县这一批商贾也是他派到这里的,看来干的确实不错。 杨风帆继续道:“不仅如此,他们交税之踊跃,账目之清晰也极为罕见,可以说桃源商帮对平万县助力极大。” 景帝感叹道:“没想到,朕真是没想到,商贾还有如此情怀,着实让朕眼界大开。” “刘忠顺,你做的很好。” 刘忠顺受宠若惊:“草民只是想尽一份本分而已。” 景帝微微一笑:“不必自谦,你且继续做下去吧。” 说罢,对他对着杨风帆挥了挥手,示意继续前行。 景帝等人走在前面,方正一在队尾扯住刘忠顺道:“你小子在这赚了多少钱?” 刘忠顺苦笑:“老爷,我真是没赚到钱!我还欠县里一屁股债呢!” “这不是听说这里有商机么?我借了一大笔银子到这来收地...卖书的钱全换成地了。” “我现在也是穷光蛋一个,就顶着这个名号在外面混吃混喝了。” “就你脑子灵!”方正一笑道。 刘忠顺嘿嘿一笑,咂摸着道:“不过您别说,这的钱可比咱们县里好赚多了,那百姓就跟韭菜似的割一茬来一茬啊!拦都拦不住,我寻思回去多找几个人一块在这发一笔...等地再屯一段就高价卖出去。” 方正一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便板起脸:“什么话!什么叫百姓跟韭菜一样,在外面说话注意点!” 拿人比做韭菜,那他妈不是侮辱韭菜么? 他们哪是韭菜,是韭黄才对,一辈子长在罐罐里,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晒不到阳光,没见过世面,身体素质还差,盖子揭开那天就被人给噶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单纯还喜欢搞黄色!哪里有一丝像韭菜了? 韭黄来喽 实在是对韭菜最大的侮辱。 刘忠顺干笑着应和了两声。 方正一又道:“这里确实是有不少商机,但是外人也不傻,你屯地的成本太高了,回县里多找些人换个地方屯。” “屯哪?” “新樟县。” “懂了老爷,那我先回去了...” 刘忠顺兴冲冲的离开了方正一,也没寻思着为啥要去新樟县屯地。 有什么好想的,反正谁都会坑他,方老爷绝对不会坑他,听话就对了! ..... 走了两柱香的时间,众人赶到新建书院的门口,周围的闲杂人等已经被提前清场。 这书院占地面积很大,门头宽广且气势恢宏,门头的招牌上蒙着红布,左右两块牌匾本该书写诗句跟对联的位置尚空着,至于下面的台阶也是修建的格外大气。 景帝跟方正一在平万县内乱逛之时早已看过此处,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的建筑。 群臣倒是看的惊叹连连,里面不说如何,这看门头学堂是用了心修建的。 只是给孩童修建的学堂就能有如此规格,足以见得平万县之富裕! 此刻门口外,衙差聚集纷纷列在两旁,身前还放着一个类似小号炮筒子一样的东西,四十五度角对着天空。 景帝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杨风帆微微躬身:“这是臣准备的一些心意,本来学堂过两天要正式揭红,但是没想到今日陛下来了,所以臣抖胆请陛下来亲自主持学堂的开院仪式,这也是为以后的学子求一个福气。” 原来如此。 景帝抬手笑道:“好!那就由朕来亲自主持,开始吧!” 杨风帆欣喜若狂,先是感激的看了眼方正一接着右手高高扬起:“开始!放炮!” 这放炮两字一出,景帝跟群臣同时心里一紧! 书院门口那一排的管子竟然真是炮? 不过由于炮口没对着人,众人倒也没有太过惊慌。 眼见着衙差点燃了纸花炮,下一秒就听见砰砰砰一排连响! 早已预埋在炮管里的彩纸包被炸上了天,丝丝片片缓缓下落。 大量且密集七彩的纸片在空中婉转回旋.... 整个场面既新奇又美丽异常。 景帝不由得咧开了嘴角,群臣情不自禁的笑呵呵伸出手去接。 一时间和谐无比...除了丧着脸的孙盛。 他只感觉每一个纸片都好像在嘲讽他。 等纸花雨彻底落完,留下满地的缤纷,景帝赞叹道:“杨卿,真是别出心裁,这个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不等杨风帆开口,群臣的目光投向方正一。 能做出这种骚东西,真相只有一个!! 见得到了全场赞许,方正一羞涩一笑。 ..... (因为电脑返厂了,我没有电脑用,这个平板连键盘问题很大,总是闪退...所以晚了一些,还有错别字可能多一些,我尽量修改,感谢大家理解。) 第889章 舔狗升官 景帝也恍然明白过来,伸出手笑着指了指方正一。 还得是你啊! 纸花炮放完,原本放炮的衙差纷纷跑进书院内。 少顷便又排着队跑了出来,只不过这次手上多了一捧极长的红色绸缎。 绸缎中央结了一个大红花,看起来格外喜庆。 最前排的两人则是一人捧着一个托盘。 景帝问道:“这是什么?” 杨风帆解释道:“陛下这叫剪彩,这是本县新出现的讨彩头的形式,上面已经给您备好了剪刀,您直接从中剪断即可。” 景帝恍然大悟,然后迈步向前。 方正一笑了笑。 这剪彩仪式这个世界还没有,他隐约记得这个玩法还是从欧洲那边兴起的。 不知道在大景能不能流行开来。 群臣伴着景帝走上台阶,景帝拿过托盘中的剪刀。 毫无仪式感的咔嚓一刀,剪断了红绸。 紧接着杨风帆高喊:“请陛下揭红!” 此刻早已有衙差将盖在牌匾上的红布的布头用杆子挑下。 将红布送入景帝手中,景帝又随手一扯。 红布飘忽而下,露出了后面恩情学堂四个大字。 至此,礼仪结束。 “啪啪啪”方正一咧着嘴开始带头鼓掌,他这么一带动,群臣也都开始纷纷鼓掌。 可惜呀,都把百姓撵走了,气氛实在差点意思。 方正一暗中咂咂嘴。 不过景帝倒是十分高兴,剪彩揭红都结束了,身边却还有一个差役捧着笔墨。 “这笔墨是...” “陛下您瞧,学堂门口的牌匾还没有题字,还请陛下御笔亲题!学堂中的学子若是知道,这牌匾乃是陛下亲笔所留,将来必定奋发图强!”杨风帆喜道。 “也好。”景帝笑笑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水,刚要下笔题字,忽然顿住了。 回头竟看向方正一,道:“正一,你一向文采斐然,既然平万县有今日的繁荣与你桃源县分不开关系,那这个字写什么就由你来决定。” “啊?”方正一傻了眼。 怎么又来这出!我都不卖学霸人设了! 群臣都期待的看向方正一。 这家伙虽然嘴上不着四六吧...但是论起诗词,那是真滴牛批。 大家都福气,甚至还有人在家中暗暗揣摩。 尤其是他还有不少残诗残词...这补全方正一的残词,可是某些上流小圈层的独特爱好。 虽然大家明着都不说。 方正一闭目狂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大漠孤烟直..春蚕到死丝方尽.... 嘶,只有两句,凭他的储备还是能应付上的! 以前用过的肯定不能再用否则不是露怯了么? 写点啥呢? 景帝等人倒也没催。 心知这绝好的诗句需要灵感跟时间来酝酿,一会儿方正一肯定有惊人之作。 等了五分钟,方正一双目一睁,拍手道:“有了!” “快说!”景帝兴味盎然的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众人细细品味。 上半句挺好,但是下半句可就差着

相关推荐: 快穿之掠夺(H简)   弟债兄偿(H)   (伪)反系统再见,掰弯直男系统!   高干,追妻攻略   七零军婚:病弱娇娇成大佬心尖宠   暴躁大少爷和他的村花童养媳   [快穿]女配逆袭   妄为(师生姐弟)   快穿之方晓   恶鬼(二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