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这是我在海外遇到的吃食,十分珍贵奇特,大哥可以尝一尝。” 小盒一打开,露出了里面黑褐色的块状物。 方正一眉毛一挑:“巧克力?” “巧克力?大哥,你见过这东西?” “哦哦,见过。”方正一拿起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 多少年没吃过这玩意了,算是回忆一下美好记忆。 只不过刚一入口,一股异常酸苦的味道便在口腔荡漾开来。 纯的! 方正一强忍着恶心咽了下去,身旁的张彪好奇的将头探了过来。 能把老爷恶心成这样,看来不是一般难吃啊.... “方大人,此物能给我看一看吗?” 史官也好奇的看了过来,指着巧克力问道。 一种新鲜的吃食,看起来很有记载的价值! 方正一递过去一块,看着史官聚精会神的在那闻,便朗声道:“尝尝吧,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张彪闷声道:“我看这一盒好像都是一个味儿的吧。” 他妈的,我让史官给我记两句名言怎么那么难!? 方正一怒视张彪,气急败坏道:“把嘴给我闭上,你怎么那么烦人呢!” 赖狗儿接话道:“大哥,他说的没错啊,这一盒确实都是一个味的,吃不出别的味。” “你也别说话了,这玩意就给我吧,我另有妙用。还有安排下去,将船上的物资人员全部拉出来,我们集合回京!” ...... 第918章 赖狗儿上殿 宫中已经收到了方正一即将带人入宫觐见的消息。 已经过了平日下朝的时间,却依旧未散朝,众人都在殿中等待着。 等待着郑汇上殿觐见。 众臣皆是喜气洋洋的模样。 毕竟朝廷花费重金探索西方已经时间长达..三年了,船队的规模更是大景历史上从所未有的。 不知他们会给朝廷带来何等惊喜! 方正一口中所说的古代西方可谓是异彩纷呈,丝毫不逊于大景啊,不知现在是何光景? 景帝已经开始命人给群臣上了茶点,静候着方正一归来。 而群臣吃着茶点,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毕竟,好奇心这东西是个人都有! 等方正一兴冲冲跑进殿内身后还跟着一个满头大汗的小太监,似乎要阻拦他,众人的动作停止了,目光聚集在一处。 方正一看向景帝,高声道:“陛下,郑汇已在殿外等候觐见!” 景帝大喜过望,眼中爆发出神采:“宣郑卿觐见!” ....... 自方正一那日到港口,郑汇便被准许提前回京等待准备进宫。 而郑汇也马不停的第一时间回到京城家中,直到今日入宫觐见。 三年多的海外漂流,京城的街景他早已感到陌生。 百姓的穿衣打扮风格都有所变化,街边不少人都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最新的新闻。 而今到了皇城之内,郑汇才找到了当初熟悉的感觉。 民间的变化太快了,也只有皇宫似乎没什么变化。 只是...他这一趟已经是三年多了,这三年他见识了太多东西,原本巍峨壮观的皇宫,似乎也比印象里小了许多。 天地之大,自出海才看到了天地的本貌。 郑汇站在殿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旁的赖狗儿显得异常紧张。 扯了扯郑汇的袖子道:“郑大哥,一会儿见陛下,我该怎么办说点什么?” 郑汇道:“你已是水师的人,自称卑职就好,进去跟着我行礼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说,陛下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就好。” 赖狗儿咽了口唾沫,点点头。 说实话出海这么久他真没怎么怂过,可如今要见皇帝竟然怂了。 两人正在等待之际,郭天养从殿内小跑而出。 见到郑汇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这汉子他还有些印象,当初点选入水师的时候进过两次宫,那时候见他还是极为壮硕,看起来也称得上是英武。 可如今却变了,虽然依旧壮硕,但是那张脸已经是饱经沧桑,三年的时间老了十岁一般。 可见这恶劣环境对人的侵袭。 “郑将军您一路辛苦了,陛下请您入殿觐见....您身边这位是?”郭天养看向赖狗儿问到。 郑汇道:“多谢郭公公,他是我的副手,这一路上许多事都要靠他记载,所以下官想陛下所有问题询问,带上他好一些,不知郭公公可否...” 话没说完,郭天养摆摆手道:“一块进去吧,陛下已经等不及了。” “多谢公公。”郑汇到了声谢,领着赖狗儿入殿。 当郑汇的身影出现在大殿之上,殿内彻底安静了下来。 只有郑汇的脚步踏在金砖上的声音,众人的目光跟着郑汇的脚步缓缓移动。 景帝的身体也不由得微微前倾。 直到郑汇走到正位,才停下脚步,行礼道:“臣郑汇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卑职赖狗儿,叩见陛下。”赖狗儿猫着腰,目光悄悄观察着四周。 不过此刻却无人在意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郑汇身上。 景帝抬手道:“平身,赐座!” 二人落座,景帝沉吟道:“郑卿,三年了,这三年辛苦你了。” 群臣纷纷点头。 苦确实苦,都写在脸上了。 郑汇道:“只不过区区三年,为我大景的守边的将士再长时间也有,臣这点贡献算不得什么,一切托陛下鸿福船队才能顺利返航。” 景帝摇摇头,感叹道:“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乘船出海本就是九死一生,守边岂能相提并论?” “汪洋大海之上,风雨变幻无常,朕早已听方卿讲过,你不必谦虚。” 郑汇眼里隐约带着泪光,不过语气依旧平静道:“臣都是臣应尽的本分,今日能得陛下金口赞赏臣死而无憾!” 景帝微笑道:“真乃国之忠臣!你旁边的是...” “这是随臣出海的副手,名叫赖狗儿,在这一路上屡立功劳,更是精通西语为臣解决了不少麻烦。”郑汇解释道,“臣今日要献海图,由他来解释再好不过,所以才带其冒昧上殿,还望陛下见谅。” “无妨,无妨,也是国之栋梁!那就先将海图呈上来吧。” 郑汇郑重的一点头,拿出随身携带的长条盒子,将其打开。 郭天养刚准备下去接,只听景帝道:“你们二人亲自上来说与朕听。” 这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啊! 郑汇心中有是一阵感动,拉着赖狗儿走到御案前,取出地图展开。 这是一副加急新制的地图,按照原本的羊皮纸地图按比例放大重绘的,上面还添加了不少信息。 卷轴展开,正好铺满整个御案。 上面是西洋诸国的信息,自大景的海岸线起开始向西延伸,从熟悉到陌生。 景帝的手指沿着海岸线,划过一个个闻所未闻的新国家。 最后直至费卡而止,后面则是大片的标志着未知的区域。 “三年,朕观海岸线的距离似乎用不了三年,何以花费如此之长的时间呢?” 郑汇暗示了赖狗儿一眼。 赖狗儿立即小声解释道:“陛下,我大景出海江凌港出发西去,沿途所经过的每个国家都要暂作停留,建立外交。我大景的船只远非寻常小国能比,他们见我大景国力强盛,往往大摆排场亲自迎接。而我们借航船补给的同时也要与其展开贸易。” “您请看这里。”赖狗儿指向地图一处,“此国名为加南,矿产丰富,商业发达,但是从贩夫走卒上至王公贵族都从未见过我大景的物产,我们展示出丝绸瓷器等物他们都争相抢购,甚至同等重量的丝绸往往能换取同等重量的金子” ..... 第919章 方正一神了! 同等重量的丝绸能换取同等重量的黄金! 这特么比抢钱来的还快啊 百官们喜不自胜,尤其是户部尚书许温书,嘴已经笑的飞到耳根了! 掏上了!真是掏上了! 这种好事赶上他在任,那后世该如何看待他? 这不妥妥青史留名么? 景帝也是惊叹不已:“我国的丝绸素来为他国所追捧,可是西洋人竟然狂热至此?” 方正一笑着道:“陛下,物以稀为贵,他们从来没见过自然争相抢购,好东西到哪别人都认。” 赖狗儿道:“不错,加南的贵族非但不以为贵,还认为自己赚到了。还有瓷器,也是加南的宫中贵族追捧不已。海外之国皆称我大景物产工艺精湛,底蕴深厚非凡。” “另外,许多国家为了向我国表示友好还专门划拨出一块土地,专为我大景军民做休憩之所。” 赖狗儿手指继续在图上滑动:“这些则是我们在沿海寻到的港口,有一些则是大景船队发现的未经开发的天然良港,郑大人在换取金银之后已经在一些小国收购这些港口,为我大景水师做日后中转之地。” 景帝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赞赏的看了郑汇一眼。 这件事办的着实漂亮,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开疆拓土了! “那这些红色的标记又是何意呢?”景帝指着地图上一个画着类似小刀的红色符号问。 赖狗儿道:“回陛下,我们所经过的国家并非都如加南一般友好,这红色标记之地代表着民风彪悍,或是风俗特异的地区,我们的船队与他们曾发生过一些冲突。” “这些人蛮横又难以沟通,曾主动对我大景船队发起攻击,企图抢夺物资,不过我大景水师奋力抵抗,最终索要到了赔偿,并与其和平建交。” “这一路虽然耽误了许多时间,但沿途所过之国,无不赞赏我大景泽被苍生,广施仁德!” 景帝眉飞色舞,那种喜悦之情已经满溢:“好,做的好,继续讲下去。” “船队的终点则是停在了费卡,我们原本设想到达费卡之后继续向西方大陆内深入探索,但是这么长时间在海上航行,船上所有将士知道到达了目标之后已经是归心似箭,无力再继续探索。所以便只能在费卡进行休整记录返回大景。” 赖狗儿犹豫了一下,看向方正一。 关于在费卡跟教会发生的矛盾不知道在这里说合不合适。 万一跟陛下直言惹得陛下生气那就糟了。 不过见方正一点头,赖狗儿鼓起勇气道:“陛下,卑职曾在民间打探,在费卡以西的西方诸国都以太福教会为尊,我们登陆之后与教会发生了冲突,这也是我们快速返航的原因之一。” 景帝愣了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船队去时他们的国王已经陷入病重,我们的船员好心指点两句,与他们的教会习俗发生了冲突,要处死我大景船员,因此产生了矛盾。” 群臣哗然。 “这教会是何等野蛮势力,说了两句话就要取人性命,简直荒谬,难道他们那没有朝廷主持公道吗?”有人大声问道。 方正一回道:“就是把持了朝政的洋和尚!” 群臣恍然大悟。 和尚乱政,懂了,这方面历史还是有的。 景帝冷笑:“西人朝廷无能,竟能让和尚把持朝政,可笑。” 赖狗儿小心翼翼道:“不错据卑职观察,西方的国家众多,惹了太福教后续的贸易建交恐怕难以展开。” 景帝笑道:“你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此事不必多虑。那么,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收获?” 凭借大景现在实力,这种事景帝还真没放在心上。 听到还要继续报功,赖狗儿看向郑汇道:“卑职只对舆图了解的较多,其余的是还是郑大人亲力亲为。” 郑汇闻言,心里大为感动。 这一路上赖狗儿的表现他是极其看好的,加上这么多年默契相处下来感情深厚。 所以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也愿意让赖狗儿表现,反观他自己,这一路上风雨波澜对许多东西已经看淡。 有些事随波逐流就好。 不过没想到赖狗儿竟然又把机会推了回来,郑汇只能上前道:“回陛下,除此之外我们从费卡回航,再次拜访了沿途的国家,并且有二十三国愿意派出使团来我大景觐见陛下。最后便是船队所带回的金银,宝器,合银共一千六百三十五万两有余。” “......” 景帝头晕目眩,喃喃问道:“多少?” “共合银一千六百三十五万两左右,陛下。”郑汇正色道。 百官们也傻了。 一千六百三十五万两是个什么概念?七八年前,大景一年的岁入不过是两千万两出头! 区区开海船队,总共耗银不过在百万两上下,这一趟除了在海外购地,宣扬国威,还带回来一千六百万两的银子! 一个船队,富可敌国!? 我的老天爷...世道真是变了,变得让人一点都不认识。 许温书更是激动的直打颤,一张老脸褶子全部抻开! 富了!富了! 这要是入了国库,以后办事还有什么可纠结的,谁要银子直接批就行了。 这户部的官儿有一天还能当的这么轻松? 而且这还是初步探索西方,现在航线已明,如果以后加派船队出海,那岂不是光海贸一项每年就有几千万两银子的进账?! 许温书越想越激动,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如果整个西方世界都被彻底探索到...我的老天爷,将来的国库岁入岂不是以万万两记数? 岁入还能用亿这个单位计数么?!古今未有之奇迹啊! 众人大抵心思相同,想着想着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了方正一。 是他! 当初要不是他没完没了的要折腾开海,大景能有今天? 卧槽!这小子运气真是好到没边了...这是不世之功,不世之功啊! 百官们心里满是艳羡。 这一刻朝堂上最瞩目的那个人此事却低着脑袋,心中默默算计着。 这么多银子流进来...大水漫灌,钱要毛了,得想办法多搞些投资啊! ...... 第920章 重赏!厚赏! “陛下,那些金银我们奉方大人之命已经配合锦衣卫全部拉入了宫中,现在应该都在殿外。”郑汇补充道。 景帝回过神,看着下面的反应,笑道:“真乃奇迹,诸位爱卿都随朕去看看我大景水师的收获吧?” 众人自然是无不答应。 一千六百万两就摆在外面,赶紧去瞅瞅! 等众人到了殿外,又是感觉一阵眼晕。 此刻的奉天殿广场外,无数的木箱堆积。 每个大箱子都是半开着,里面的金银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比亮眼。 还有为数不少的箱子内装的则是大景罕见的奇珍异宝。 就连训练有素的宫卫都时不时会将目光飘向身侧。 毕竟这么多闪闪发亮的金银财宝,实在让人不得不动心。 景帝感叹道:“船队着实给了朕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日后光凭此一项我大景就可迎来一个大大的盛世。” “此番船队出航的将士,当居首功,劳苦功高,朕必厚赏!” 郑汇谦虚道:“陛下谬赞,这是臣的本分。” “不,有,此次出海的所有人员皆要重赏!不过,眼下还需要详细捋顺,你就先命手下水兵各安其家,之后旨意自会有人传达。” “臣,谢陛下隆恩!” ...... 御书房内,景帝美滋滋的看着手上呈来的细账。 口中啧啧赞叹,似乎还沉浸在广场上满地金银的场景不能自拔。 毕竟这里面肯定会有一部分划拨出来分给内帑。 这天降巨富,任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账目看罢,景帝道:“正一,此番回航的水师将士你以为该如何赏赐?” 方正一略微思索,沉吟道:“臣以为,既然有一千六百五十多万两,那就将零头去除赏赐给水兵。” “五十多万两...是不是多了一些?” “臣说的六百五十万两。” “......” 景帝沉默了,怎么也没想到方正一开口开的这么大。 真是不花自己钱不心疼啊! “你是怎么想的?” 方正一道:“陛下,第一批探索西方的水师可都是历史的开拓者。换句话说,这些壮士出发前已经接受了自己九死一生的命运。” “只凭此一项又加上今日的大功,朝廷就有责任让他们乃至他们全家人的后半生都衣食无忧,还有许多阵亡的将士,他们的家人也需要金钱来抚慰精神,所以这笔钱是绝对不能省的。” “另外,这也算千金市马骨给其他人打个样,鼓励其他人出海。跟西方贸易看来是大有赚头,不过朝廷不可能把所有利润都吃尽,这部分不如让利于民间,鼓励民间西去,朝廷则可以卖船获利。” 景帝微微颔首:“说的有理,不过朕还是觉得六百五十万两太多了,我大景立国至今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赏赐啊?” 说什么立国至今,说到底就是抠呗,舍不得花钱。 方正一在心里暗暗鄙视了一番老丈人抠门,口中道:“陛下, 这是个开头,咱们后面还要赚大钱呢?这点小钱不必放在心上。” “大钱?”景帝想想乐了,“倒也是,确实是大钱。你说的也对,不过户部那边肯定是要闹意见的。” “臣认为陛下应该直接给户部下令,这笔钱不能省,否则寒了天下人心就不好了。” “嗯...”景帝思索着忽然道,“先不说这个,朕找你另有要事,之前郑汇说他们得罪了西方的太福教,你对这些事一向关心,这一点你怎么看?” 方正一思忖道:“陛下,这倒不是难事。太福教虽然势力具体有多大我们不清楚,但是其本质上,跟其他教派没有太大区别,下层的信徒纯洁又热烈,上层腐败又贪婪。” “就像以前作乱的和尚,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 景帝哑然失笑:“你未免太过轻视,朕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教派能操控数个国家,其中必然有过人之处。” 方正一嘿嘿一笑:“那是,臣只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不过倒不是没有解决方法。” “郑汇回来时带了一批太福教的传教士,臣想通过他们许多事都可以继续运作,如果做的好了,说不定能把这些传教士转换成我们的人,最起码遇到事如果咱们占据公理,他们心里也是偏着咱们的。” 景帝眉毛一挑:“他们还带回一批传教士?也好,既然你有办法,那就
相关推荐:
替欢
佛要你欢喜(甜宠1V1 H)
放欢(np)
台风天太阳雨(强制1v1)
嬌淫青春之放縱 (轉載)
陪嫁家丁(H)
四处撩火【1v1】
玩物
穿越之性爱娃娃
蓝桉常在(伪骨科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