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心怎么能那么狠?我的孩子那么小,你就杀了她!等过几天,她就能好了!” “徐功役,你猪狗不如,愧对天地良心!” 徐功役闭了闭眼。 这一路漫长的跋涉,终于到了尽头。 他不是没有良心,他不是不想做好父母官。疫病刚起的时候,他也曾深入疫地,查看百姓病情。 他的家人甚至也染了病,许久才好。 他批阅卷宗到深夜,谨小慎微,等着吏部每年的考课。 而当初那个背着单薄的行李进京赶考的自己,心中也曾填满抱负。 他只是太懦弱了。 懦弱到即便知道那是错的,是要遭天谴的,可发号施令的人是太子殿下,他也不得不做。 他畏惧权势不敢反抗,他也不敢把真相公之于众。 过了许久,仿佛这一生的时光都在心中掠过后,徐功役才开口道:“下官急于求成,想肃清剑南道瘟疫、贪功冒进,以至酿成滔天大祸。此罪罪无可恕,求太子殿下赐死。” 这便是他来到长安的价值了。 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以期待太子能网开一面,宽恕他的家人。 或许,太子也会给他留一条活路? 城墙上的李璋神色微变,脸上带着为百姓伸张正义的怒火,问道:“你果真坑杀百姓?” 徐功役没有解释。 他再次叩头,道:“下官罪无可恕,求太子殿下赐死。” “你是否受人指使?”叶娇却突然问。 这一问,城墙上的两位官员倒吸一口冷气。 徐功役能受谁指使?节度使叶长庚是他的上级,太子李璋在剑南道平息瘟疫。 叶娇的意思,是太子吗? 徐功役跪行向前,没有回答叶娇,恳求道:“下官罪无可恕,求太子殿下赐死!” 李璋闷不做声。 “朝廷并未催促你肃清疫病,你是否受人胁迫?”叶娇再问一句。 这一次,连那些伫立的禁军、跪着的百姓,都听出了叶娇的意思。 李璋眉心紧蹙,打断叶娇的话,道:“徐功役,本宫当杀你,杀你为百姓伸冤,杀你来警醒官员,杀你去告祭亡灵。但朝廷有大理寺,大唐有律法,不可不审而杀。” 徐功役泪流满面,眼中终于露出一丝希望。 太子留他性命,或许今日,他有救了。他一定会保守秘密,不会把太子的事吐露半字。 “但是今日不杀你,”城墙上传来李璋冷硬的声音,“不足以平民愤。” 李璋挥手。 “等等!”叶娇仓促上前,距离徐功役最近的禁军已经拔刀,一刀刺入徐功役身体。 人人震惊噤声。 徐功役瞪大眼睛抬头,望着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李璋,难以置信又悔不当初。他神情扭曲抬起手,握住那柄刺进身体的刀。 “殿下……”他喃喃道,口中涌出鲜血。 禁军拔刀,徐功役歪倒在地。 红色的鲜血在他身下蔓延,浸入土壤,流向四周。 一个禁军嫌弃地挪步,以免被这奸佞的血弄脏长靴。 而李璋见徐功役已死,看向那些震颤发抖的百姓,道:“本宫已杀绵州刺史,为尔等伸冤。” 城门下一片死寂。 许久,有人颤颤道:“谢太子殿下。” 继而有人附和:“太子殿下英明。” 然后更多的人大声响应:“太子殿下英明!太子殿下英明!” 叶娇怔怔地站着,她缓缓转身,视线掠过每一个百姓,掠过大呼英明的每一个人。 就这样算了吗? 徐功役是罪人不假,但罪魁祸首是太子。 可是这些无权无势的百姓,当然不敢,也不能同太子对抗。 “快过年了,”太子的声音从头顶传来,那温和的声音中,除了关心,还有当权者的倨傲,“户部会拨银子给你们,是抚恤,也是朝廷的补偿。这一路风霜雨雪,你们受苦了,回吧。” “是。”绵州百姓纷纷叩首,再相互搀扶起身,抬头看一眼巍峨的京都,有人直接转身离去,也有人同叶娇告别。 “楚王妃,多谢您。徐功役已经被杀,我们报过仇了。” “楚王妃,您要多保重。” 叶娇静静地站着,有些僵硬地笑着点头。 最后,是一个孩子抓住了她的手。 那孩子七八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睁大眼睛,问叶娇:“王妃姐姐,死的那个人,就是杀了我阿爹的人吗?坏人都死了吗?王妃姐姐,你真厉害。” 叶娇咬唇不语握紧拳头。 她能接受别人的嘲笑,嘲笑她没能把太子绳之以法。她却不能领受这些感谢,不能让这些受害者,没有真正报仇,便黯然离去。 叶娇转回身,向城墙下看去。 那里跪着她的家人。 她甚至没有问过她们,地上冷不冷,她们疼不疼,有没有被责打过。 叶娇和母亲的目光在空中相汇。 母亲穿着青底银花对襟袄,端端正正跪在地上,橘色衣裙上有几处泥污。她微微抬头,看向叶娇的目光,有担忧、有赞赏、有鼓励,却没有半分指责。 指责她做得不好,以至于她们惨遭横祸。 指责她做得不够,以至于太子还站在她们的头顶。 她只是像每一个孩子们遇到难处的母亲那样,因为帮不上忙而内疚,浑然忘记自己的境地。 母亲的身边,跪着姐姐叶柔。 叶柔竟然没有哭。 她咬紧牙关,见叶娇看过来,对着叶娇微微点头,努力挤出一丝笑。这笑容里,也是鼓励。 叶娇心中涌出一阵酸涩,突然抬起头。 “太子殿下——”叶娇高喝一声,问,“十一月二十,您去哪儿了?” 没有人回答她的话,除了叶长庚。 叶长庚缓缓起身,站在叶娇身边,道:“十一月二十,太子殿下启程返回京都。” “太子殿下为何能返回京都?”叶娇问。 城墙上的太子神情剧变。 叶长庚也在问:“瘟疫尚未肃清,太子为何能返回京都?” “胡言乱语,”兵部尚书宋守节低声斥责叶娇,“楚王妃,你怎么知道那时瘟疫尚未肃清?” “因为活埋疫患,”叶娇道,“是十一月二十二日。” 除非太子能未卜先知。 否则疫情未肃清便回京,是欺君。 又或者,太子知道,疫情必将用非常手段肃清。 那个手段,是什么? 耽搁了这么久,城墙内人头攒动。 许多百姓听到哨音,在朱雀大道聚集,他们静静地听着,再低声议论。 而大理寺牢里,有人问:“刚才那声音,是什么?” “是哨箭,”刘砚抬头回答,“是大唐的哨箭。” “是哨箭,”楚王府内,李策直起身,“娇娇回来了。” …… 第414章 “哨箭。” 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内,侍疾的宰相傅谦,站在殿门口自言自语。 他阴沉的眼中有些惊讶,随即拢起衣袖,微微转身。 御医林奉御正从内殿快步而出,见到宰相,低声打了个招呼。 “阁老好几日未曾休息了,去偏殿歇会儿吧。” “怎么样了?”傅谦走近林奉御,问。 他是在问皇帝的病情,在担忧皇帝还能撑几日。圣上殡天,之后是葬礼,是新帝即位,有许多事都要做。 如今皇帝已奄奄一息,却还有一口气。 可令傅谦没想到的是,林奉御突然靠近他,低声道:“圣上是中毒。” 傅谦以为自己听错了,殿前冷风骤起,灌入脖颈,吹得他周身冰凉。傅谦想拉住林奉御细问,可林奉御已经快步走下台阶。 皇帝中毒了?是中毒? 谁下的毒? 怪不得早就听说皇帝身体好转,只不过是为了锻炼监国的赵王,才未亲自理政。 可皇帝却在太子返回京都当天,突发恶疾。 傅谦思索片刻,快步向内殿走去,一个内侍却越过他,小跑着入内,同时带上了门。 傅谦面露尴尬,只好站在门口。 那内侍的声音不低,禀告赵王李璟:“禀殿下,叶将军回来了,楚王妃也回来了。” “咚”地一声,是椅子倒地的声音,然后门开了,李璟从里面冲出来,可他的脚刚刚跨过门槛,便又被人拉回。 那是皇帝的弟弟康王。 “你走了,这里出什么事,你让本王怎么交代?”康王原本便有些胖,此时双手拽紧李璟的衣袖,努力往后使劲儿,整个人都是倾斜的。 傅谦连忙跟着劝李璟,唯恐李璟挣脱了康王,康王要摔在地上。 李璟反抗不得,只好询问内侍:“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消息?” 内侍答道:“叶将军带着回京诏书,以示绝无谋逆,太子殿下说需要勘验诏书。楚王妃带来绵州百姓,要告徐功役。奴婢急着回来回禀,别的还不知道。” 太多消息,让康王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傅谦很快找到重点,对李璟道:“那也就是说,安国公府的人没事了。至于徐功役,自有太子亲审。” 大理寺卿都被关了进去,
相关推荐:
靠近他
阳光之下(H)
古穿今:禁诱缠绵
做戏(莺燕)御宅屋
掌中之物_御书屋
月影玄玄(古言 h 1V1 破案 忠犬)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
贪欢(高H)
我只是瞧着你活好(H)
无花果(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