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阴雨天(1v1 微骨科) > 第129章

第129章

会求父皇恩准一小块地方,果腹即可。我带着王妃离京就藩,去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到时候父皇母后这里,就请兄长代为尽孝。” 他的神情很真诚,语气和缓,就如同天下所有拜托兄长照顾父母的人那样,充满了兄弟间的情分。 不知道李琛有没有信。 他只是微微动容,继而很慢地点头道:“你放心,京中……有我。” 一连几日,监修圜丘的工作都很枯燥。 李琛事事尽心,就连礼部的图纸,都拿在手里时不时看上一眼。 李策这才发现,李琛是懂图纸的,并且他能够使用“准”“绳”“规”“矩”等工具。就算他用步子丈量土地,也常常能量得精准。 李琛甚至发现了礼部的一处错漏,把搭建的高棚,向东挪了半尺,照准南阶。 看来他并不只会些针灸推拿之法。 李策也懂图纸,那是因为皇陵几乎每年都要修缮,他不光要看懂图纸,还要懂得那些机关暗道怎么修建。 闲来无事时,李策也曾经站在圜丘顶,向下仔细看。 如果…… 如果有人故意引导皇帝,让他和李琛来修圜丘,借机动手。 那么会发生什么事,让他们受到责罚呢? 这空旷之处,这四周无法设伏的地方,陷阱会在哪里? 李策目光沉沉,感觉长安城的每一寸土地下,都蛰伏着不安分的巨兽。 呜咽嘶鸣,随时都想从地底跳出来,致人死地。 他负手而立,忽然见到远处官道上,来了一队僧侣。 他们来做什么? 李策看向李琛,而李琛同样若有所思,眉心微蹙。 …… 注:应读者要求,再理人物关系: 1:大皇子,肃王李珑,已经因为事败被幽禁; 2:二皇子,嫡子,晋王李璋,侧妃是原禁军统领阎季德的女儿; 3:三皇子,齐王李琏,因为打架烧了酒楼,被责罚去守陵; 4:四皇子,魏王李琛,母族贵重,妻子严霜序; 5:五皇子,赵王李璟,皇后次子,妻子崔锦儿,出身博陵崔氏; 6:九皇子,楚王李策,母妃顺嫔。 目前其他皇子还不重要,其实我觉得出场的人挺少的,应该能记住。 第124章 那些僧侣大多身着圆领方襟、宽腰阔袖海青,为首者身披百衲衣袈裟,手持禅杖,远观便觉仪容整肃、道风庄严。 礼部官员很快便迎上去,远远地就合十施礼,以示尊重。 李策见那官员身穿绯色官服,便知是礼部侍郎邹进。 大唐礼部,主管朝廷中礼仪、祭祀、宴餐、科举等重大活动。邹进三十六七岁,正值壮年,官居四品,虽然位居礼部尚书之下,但是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这回负责圜丘祭天的,也是邹进。 而能让大唐的四品官员有礼有节接待的,必是得道高僧。 比如,大兴善寺的住持守直禅师。 大兴善寺乃皇家寺院,常设道场,为朝廷祈福禳灾。 守直禅师身为方丈住持,更是参禅证悟、大乘见道、德学兼备,位同国师。 本朝皇帝并不尊崇佛道两教,但是对待这些出家人,还是很看重的。 这回祭天祭祖活动,按例也需要他们参加。 守直禅师会带领僧众,在圜丘外围设坛诵经。 这会儿他们过来,不知是要做什么。 “过去问问。”李策微微示意,青峰便跑下圜丘。 过了一会儿他来回禀,说守直禅师亲自辨认道场位置,以免元旦当日出错。 圜丘下要站文武百官,还有皇室宗亲,甚至道家也在此诵经祈福,祝祷风调雨顺、禳解灾疫。 往年李策没有参加过祭天,不知道是不是一直有这个流程。按理说,以守直禅师的身份,不需要他亲自跑一趟。 “还说了什么?”李策问。 “似乎是说他们惯于风餐露宿,不需要待在木棚下,让邹侍郎把木棚下的位置让给别人,他们往西边站站。” 听起来倒是颇有出家人舍己为人的风范。 这木棚往年也是不搭的,只因为去年祭天时恰逢大雪,皇帝站在雪地里,头上的华盖被风吹动,挡不住半点雪花。 等到了登坛祭拜、焚烧祭品的时候,皇帝迈步出列,头顶的冕旒上整整齐齐摞了一寸雪,华服雪白,眉毛胡须冻出两道冰条,结霜的睫毛眨一眨,脸颊通红,看起来像山里窜出来的野猴,狼狈至极。 礼部官员私下里觉得,今年他们的活儿又累又多,都是因为年初祭天的时候,让皇帝恼怒了。 所以无论如何,得把棚子搭起来。 今年就算是刮风打雷,也要让皇帝舒舒服服站在木棚下等待吉时,庄重有威严,从容有风度。 这才是昊天之子祭天祭祖时,该有的排场仪容。 魏王李琛今年也颇注意这道木棚。 木棚在圜丘南侧,以扇形张开,围了半圈。正北紧接皇帝登阶之处,做了九龙聚顶的雕花挑檐,闳敞轩昂、大气磅礴。 此时木棚已经搭建一半,只剩封顶。 工部员外郎陪伴在李琛身边,时不时展开图纸,给李琛看工程进度。 李琛神情认真,会询问地基深度、木棚尺寸、梁柱角度,以及木材情况等。工部员外郎一一回禀,李琛频频点头。 守直禅师来过以后,礼部重新规划了官员在木棚下的站位,发现木棚下空出很大的面积,故而可以略改一改图纸,以加快工期。 工部员外郎不敢怠慢,迅速去做了。 李琛站在木棚下,神思沉沉看向远处走来的李策,自言自语道:“改图吗?” “魏王兄。”李策经过李琛,同他打了个招呼。 “楚王弟,”李琛招呼李策过来,示意他看木棚上的九龙雕花挑檐,“多有气势!” “是,”李策略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道,“又该用膳了,还等四嫂给你送吗?” “今日回去吃,”李琛笑道,“你呢,还吃涮羊肉?” 不会再吃了吧? 你们连吃三天,我身上都有涮羊肉味儿了。而且这三天里,我已经听够了你们的卿卿我我。 我知道你爱吃萝卜她爱吃笋,你们是真损啊,每次都只是虚虚地让一让我,从不真心递筷子。 而且,别以为我不知道昨天的羊肉其实是牛肉。 “不了,”李策脸上露出小孩子讨到糖果的笑容,“今日去安国公府蹭饭,叶大小姐擅长烹饪,难得今日下厨。” “因为今日是叶长庚的生辰吗?”李琛脱口而出这句话,突然神情有些僵硬,有些尴尬道,“我听人说的。” 他心里太乱,以至于说漏了嘴。 被人知道消息灵通,并不是好事。 “是吗?”李策惊讶又感激道,“多谢魏王兄提醒,小弟差点空手而去,失了礼数。” 工地外停着马车,李策上车坐定抱起手炉,青峰便驾车回城。 明德门下有些拥挤,但是他们的马车刚钻进城,车帘便掀开,一个红色的身影扑进来。 “想我了。” 李策高抬双手,接住叶娇热乎乎的身子,顺便在她额上啄了一下。 “不想。”叶娇笑着坐在李策身边,眼睛亮亮地看着他,问道,“你送我哥哥什么礼物?” “这个。”李策从衣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那是他早就准备好的。 “是金子还是玉?”叶娇问。 “是兵书,”李策道,“兵部尚书大人注解过的《孙武兵法》,千金难求。” “那你怎么求来的?”叶娇好奇道。 “我骗来的。” 李策放下锦盒,把叶娇的手裹进他提前暖好的手里。尽管他提前抱了许久手炉,但体温也只是比叶娇略暖一点。 这一点也让他心里慰藉。 是爷们儿,就应该冬天给小女子暖手。 邓州官道旁的驿站里,小武侯林镜已经等了很久。 他奉命出门寻找骊山道士王迁山,已经有些日子了。 临近年节,听说有邓州商贾获王迁山点拨,发了大财,林镜便从许州赶过来。 他心思缜密,为免叶娇寻找王迁山的事被人知道,故而只说是武侯出门办案。 入住驿站,也住最下等房,以避开年节前进京的官员,以免生出波折。 如果他打听的没有错,王迁山会在今日傍晚来到驿站歇脚。 他紧盯着外面积雪的路面,直到一头骡马闯入视线。骡马上,坐着一个瘦高男人,正是王迁山。 林镜抓起桌案上的横刀,三两步跳出驿站,拦住了王迁山。 骡马上的年轻人只有二十来岁,却蓄一缕胡须,身体消瘦,偏偏又很高,穿着粗布棉服,外面罩一件道袍,形容潦草,然而眼中光芒四射,炯炯有神。 “仙长。”林镜对王迁山施礼,“卑职奉家主之命,前来迎接仙长回京。” “家主?”王迁山皱眉看着林镜,手指轻轻掐算,反驳道,“什么家主?你是无根无家的人。” 林镜不知道他说的是

相关推荐: 半路夫妻之养子成妻(H)   圣女 触手可及   极品小奴/JP小奴   重生圈叉特种兵   窗外雨夹雪(高干)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coco的淫荡冒险   枯木逢深(H)   八零年代:媳妇的开挂人生   黑丝雀(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