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阴雨天(1v1 微骨科) > 第341章

第341章

还是有一人到达军营。 他奉命来清点军粮。 要查九万石卖给突厥的军粮是否全部追回,查河东道守军的粮仓,到底有多少猫腻。 官差手持大理寺令牌,无人敢挡。 他查了一个又一个粮仓,仔细清点,最终震惊疑惑,返程回京,带回来一个消息。 大理寺公堂上,风尘仆仆的官差跪地道:“回禀大人,卑职已查遍河东道粮仓,对比出入库记录,事先声称已卖给突厥,被云州刺史尹大人追回的粮食,找到了。” “多少?” “八万石。” 刘砚沉沉点头,拿算盘仔细算了算,道:“之前楚王说过,突厥境内土壤松软,四轮车运力不足。如此看来,按照记录的出入境次数,的确是运了八万石。” “还有一事。”官差抬头,送上一册账目,道,“河东道粮仓中,多了九万石粮草。” “什么?”刘砚起身,崔玉路张嘴。 不是少了一万石,反而多了九万石。 “怎么回事?你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官差正色道,“卑职查了十多遍,那些粮草堆砌整齐,袋子上的标志完好无损,的的确确是河东道的粮草。反而是突厥人买走的粮草,袋子都换了不少,还有许多破损露粮的。” “怎么回事?”刘砚忍不住挠头。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崔玉路在屋内踱步,“河东道,根本就没有丢粮。” 没有丢粮。 卖粮案,便是子虚乌有。 诬陷楚王和叶将军卖粮的人,便死无葬身之地。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刘砚惊声道。 …… 第339章 匪夷所思。 军中报称有人手持出入关卡文书,带走粮草。云州刺史尹世才命运粮督察胡稼协查,胡稼查出丢了九万石粮草。 尹世才命人追出关卡,找到买粮的突厥人。 那突厥人是突厥军中司库官,他交出叶长庚盖章放行的文书。可李策分析,突厥境内运力不如大唐,按照进出车辆数量频次,那些粮食不足九万石。 除此之外,刘砚根据云州记档,查出胡稼曾进出城门两次。 这是转机,是可重审案件的转机。 可对方很快提供了新的证据:晋州等四处柜坊掌柜,指认叶长庚存银。 仿佛有一股看不到的力量,把李策和叶长庚架在火上,一根根添柴,看火焰越来越高,将他们置之死地。 重重迷雾中,刘砚查出河东道有人高价采购粮草拉往北地。大理寺官员飞速去云州查问,在河东道守军军营中,多找出九万石粮草。 这粮草是从哪儿来的?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丢粮。 因为没有丢粮,那些文书印鉴便无所谓真假。 因为没有丢粮,就算叶长庚去存银,又有何错? 因为没有丢粮,这桩案子从一开始,便是诬陷。 釜底抽薪般,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桩案子。 所以是有人为了诬陷叶长庚,伪造文书印鉴,把九万石粮草运出云州卖给突厥人,又主动报官,由尹世才审案,把这件案子审定结案。 至于那九万石粮草是从哪儿来的。 当然是从河东道南边来的,是他们高价采购的。 他们采购粮草,致使晋州等地缺粮,闹到京都。 刘砚脸上尚有疑惑未解,崔玉路却缓慢地分析始末,道:“如此一来,最有嫌疑诬陷叶将军的,是胡稼。” 胡稼是运粮督察,他滞留云州,仍然可以自由出入粮库。 “审胡稼!”刘砚当机立断。 胡稼拒不承认。 “从晋州等地买粮?下官官职低微俸禄微薄,不像安国公府家大业大,有那么多银两买粮。” “出城?下官真的是出城散心。没有证据表明,下官同突厥司库官暗中交易。” “粮草多了九万石,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先前或许数错了,最多治我疏漏之罪。下官没有看丢粮食,便是无负皇恩,对朝廷尽职尽责。” 胡稼原本便说话啰嗦,此时为自己辩驳起来,恨不得满脸都长着嘴。刘砚听得眉头紧皱,把案卷翻来覆去好几遍,找不到别的突破口。 的确不能仅凭推断,便判定是胡稼卖粮陷害叶长庚。 动机呢?银钱呢? “要不然……”崔玉路提醒刘砚,“向中书要个批文,用刑吧。” 胡稼好歹是个官员,不能随意动用刑罚。 刘砚原本抗拒刑讯逼供,此时也有些动摇。 请旨用刑的文书很快送进宫,送到太子李璋案头。 李璋已听说多出九万石粮草的事,他看一眼文书,没有即刻批复。 “胡稼那人,受得了刑罚吗?” 他声音阴沉,盯着那上面大理寺的印鉴,低声询问。 六皇子李璨正站在殿门口看雨,闻言回过头。 “不是他能不能受刑的问题,”他的眉心有一抹刻意保持的冷静,道,““刘砚审案,是一定要有真凭实据,才会定罪。如今多了九万石来历不明的粮草,我们很被动。” “我就想不明白,哪儿来的粮草?天上掉下来的吗?”傅明烛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忍不住烦躁地扯了扯领口。 “楚王自己买的。”李璨声音清晰道。 “他疯了吗?”傅明烛的面容有些扭曲。 “他没有疯,”李璨唇角含着一丝笑,如果仔细看,那笑容竟有些棋逢对手的惺惺相惜之感,“他这是拔本塞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可是一笔大钱!他们夫妻两个,真不愧是睡一个——” “被窝”二字没有说出口,傅明烛感觉太子的眼神像要杀人,便立刻转移话题道:“那可是一大笔钱!” “一大笔钱,比之性命,孰轻孰重?这个银子他出得起,他也不怕出。他不是一尘不染清高纯净的人,他心机深沉、手腕狠辣。你如今,算是见识到了吧?” 李璨冷笑着看向傅明烛,目光中充满奚落嘲讽。傅明烛垂头避开他的视线,狠狠道:“既然如此,就请六皇子殿下想想办法。他手段狠辣,殿下你也不遑多让!” 这句话语气不善,李璨却不以为意。 “不要乱。”他警告道。 “如何才叫不乱?”傅明烛忍不住反驳道,“胡稼被抓,势必牵扯出太子殿下。此时如果不动,就晚了。他使阴谋诡计,咱们就不能用吗?” “他喜欢兵法,”李璨继续看雨,道,“他一定知道‘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慌则乱、急则乱、心虚则乱,傅公子如果还想活,就不要再动!” “思思在等什么?”楚王府屋檐下,同样有人在看雨。 叶娇拿出蚕丝薄氅披在李策肩头,焦躁地看着面前的雨幕,问道。 “等着他乱,”李策道,“‘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主持军政大事,要做到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步,我们就吃掉一子。” 他只需要上天手下留情,能给他多一点时间。 “这就好比下棋,”叶娇抱臂道,“可惜咱们这边,只有你在持子。他们那边,李璋、李璨、傅明烛、裴氏,一大群人呢。” “一大群?”李策含笑转头,看向妻子。 “嗯,”叶娇笃定道,“全都是乌合之众,全都不如思思!” 李策笑出声,他抬臂揽住妻子的肩头,道,“一个个来,他不想乱,咱们就添一把火。火烧衣服的时候,没人还能镇静自若。” “光烧衣服怎么能行?”叶娇歪头出谋划策,“烧他眉毛吧!” 云州刺史尹世才感觉已经火烧眉毛了。 他很心虚,所以心里乱成一团。 身上的伤口总也不好,写给吏部尚书裴衍求情的信,仿佛石沉大海。虽然大理寺给他打扫出一间屋子居住,但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这里距离死囚牢房很近。 每天晚上,他都能听到有人哭。 那哭声时而像鬼,时而像妖,就是不像人。 尹世才蒙住头,苦等天亮。 已是深秋,天亮得越来越晚,这日尹世才迷迷糊糊醒来,见外面天色漆黑,也不知道到了几时,翻了个身,忽然汗毛倒竖,僵在床上。 窗边站着一个人。 那人阴森森地问:“尹大人,那封信,烧了吗?” 因为恐惧,尹世才忘了回答这句话。 他呆呆地看着对方,眼珠子一动不动,感觉灵魂已经出窍,可身体仍然瘫在床上,且已经失禁。 屁股底下的热流惊醒他,他问:“什……什么信?” “太子的信!”那人手中握刀,身体瘦高,像是从地狱来的。 “烧,烧了!”尹世才僵硬地点头,问,“你是谁?” “如何证明你烧了?”那人问。 “傅,傅公子亲自看着!”尹世才战战兢兢道。 对方不说话,窗帘飘起,再去看时,已看不到那人的踪影。 完了! 尹世才灵魂出窍,重复道:“完

相关推荐: 重生之私生子   阳光之下(H)   嬌淫青春之放縱 (轉載)   工业之动力帝国   [女攻]绝对悖逆,相对要挟   玩物   性感的人妻女神   无花果(年上)   皓雪 (兄妹 1v1)   浪子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