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段,用的就是部队那一套,特别好使。 眼下,江行野自己也要买房子,他打听了一块地,东城那边一排临街的门面,楼上还有一层,一排共五间,他打算买下来。 这门面是在制药厂手里,跑了小半年,制药厂都不肯卖房子,主要是没人敢拍这个板。 虽然政策是松动了,允许私人经营,但谁知道政策会不会又变回去。 许清欢拿出了低配版养颜丸的配方,和制药厂换这一排门面。 养颜丸在燕城曾经风靡一时,后来,许清欢又给江南茵的小学老师送过三丸,杀猪匠一般的女老师最后化身为了西施。 许清欢又用三个疗程的药剂将胡章春父亲的老毛病给治好了。 许清欢的名声在附近这一带,被冠上了“神医”的大名。 制药厂调查之后,答应了江行野的要求,他们拿到了养颜丸后,就把那一排门面产权转让了。 江行野又在附近物色了一个小院子,正好就在当初宋宛霖院子的隔壁,房主原先是个小资产阶级,刚刚回城,不敢在国内待,要去香江投奔亲戚,便宜把房子卖了。 也花了一千三百多块钱。 比许清欢之前买的二进小得多,但现在房价也确实是慢慢起来了。 年底,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新闻铺天盖地,从广播到报纸反反复复地播报这一消息。 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次大会为改革发展定了基调。 许清欢原以为江行野寒假又会去一趟东省,没想到他留在了家里,开始对那五个门面进行改造,并定制了不少货架。 简靖川出面从部队给他弄到了一台被淘汰的吉普,花了三千多块钱,江行野天天闷头改造翻新,又想办法学了个驾照,江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有车一族。 第455章 喜事 江保华和周桂枝则从上江大队千里迢迢地来了,江行野就开着车去火车站接人,可把他乐坏了。 许清欢有种这破车是他二老婆的赶脚。 一个女儿再嫁,一个女儿定亲,江保华两口子可不得亲自过来一趟。 两人别的没带,就带了两大袋子粮食,一袋大米一袋白面,吭哧吭哧地背过来,许清欢震惊不已。 也很感动。 “城里啥都好,就是没粮票,得买高价粮吃,唉,你大伯每天操心得不得了,这是太远了,要是近点就好了。” “你们大嫂又生了,这一次啊,终于生了个儿子,欢喜得不得了,我才伺候完月子,唉,我一把老骨头了,是真不想给她再伺候月子了。”周桂枝偷偷地和许清欢吐槽。 “你说她生那多干啥,自己的身体不珍惜!” 许清欢笑死了,“二嫂不也才又生了一个儿子。” “那不一样,这个儿子姓董,是你李婶子伺候的,我都没管。”周桂枝感慨道,“还是她奶有先见之明,当初说让兰子来跟着你们,就说大城市里机会多。 要是留在我们那犄角旮旯,能找这么周正的男人?” 周劲松也是二婚,不过他没孩子。 他之前当兵,在乡下有个媳妇儿,两人聚少离多,结婚三年也没怀上孩子,他媳妇儿就怀疑他有问题,后来他腿瘸了,他媳妇儿更加不想跟他过,两人离了婚。 当天,一家人团聚。 江行野从全聚德买回来了两只烤鸭。 许清欢掌勺,和周桂枝一起又做了不少菜,摆了满满一桌。 霍迟也来了,和周劲松还挺能说得到一块儿去。 周劲松和江行兰是自由恋爱,两人看对眼了,就打算早早把婚事办了。 周劲松腿好后,回过一趟东省,把介绍信带来了,周桂枝这次过来,把江行兰的介绍信也拿了过来,吃过今晚的团圆饭,明天就打算去开结婚证。 “明天等你们拿了结婚证,咱们再好好热闹热闹。”许清欢笑道。 江行兰一笑,眼里闪动着泪花,看身边的男人一样,养得白皙娇嫩的脸颊泛起了一片红霞。 办完了江行兰的婚事,就是过年。 老爷子和老太太在这里,江保华两口子肯定不会回去过年,这边宅子宽敞得很,干脆就留在这边过年。 江保华还忙前忙后地帮江行野装修门面,许清欢则领着周桂枝将燕城大大小小的景点逛了一遍。 周桂枝喊老太太一块儿,老太太手一摆,“你自己看去,我们早看过了。” 这一片的老头老太太不少,经常约了一块儿四处逛逛,老爷子和老太太参加了不少这样的市内游活动,对大冷天出门逛景点没啥兴趣。 许清欢给她拍了不少照片。 正月十五后,江保华两口子回去,许清欢把洗出来的照片用个相册给她装好,让她带回去,还有在百货商场给他们买的礼物,装了满满几个大行李箱。 别的尚好,对这相册,周桂枝宝贝得不行。 一回到上江大队,不等别人问起,她就拿出来炫耀了。 整整一个相册里头全是她和景点的合影,唯一的一张两个人合影,是她和江保华去看升旗的时候照的。 相片都是彩照,比黑白照好看多了。 用相册装起来,一看就好高大上。 这一下,可是把整个上江大队的人羡慕死了。 周桂枝用手把头发抹了抹,“原先那头照相不咋上镜头,欢欢就说带我去剪个头发,专门请老师傅剪的,花了个高价,五毛钱呢,这发夹是在百货商店买的,一共买了两,换着戴。” 看着众人羡慕嫉妒的眼神,周桂枝很享用,“唉,老都老了,还时髦一把,这也是沾了儿女们的光啊!” 果然有人就问了,“你家兰子真找了个那么好的,当过兵的,现在在干啥?” “现在在跟着小五跑业务呢。”周桂枝道,“我原以为是要把女儿嫁到东省去了,谁知道呢,女婿在燕城买了宅子,现在一家人的户口都能迁过去了,我也不用愁了。” 围观的社员们就发出了啧啧称叹声。 胡海问道,“婶儿,野哥是不是不会回来了?他不回来,咱们这些厂子可咋整啊?” 时间越长,大队部和社员们越是体会到了江行野的厉害处,不为别的,就这么一年功夫,厂子的业务就大幅度缩水。 生产出了问题没有解决手段,销售出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一个木材厂还行。 服装厂没有设计人员了,还在生产那几种老三样,外头的仿制品多了,就越来越卖不出去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周桂枝略一想,“他都在那边买小车了,还回来干啥?” “啊,江小五都买小车了,我的个乖乖,咋过得这好呢!你们家许知青真是旺夫啊!” “可不咋地!”周桂枝一别耳边的头发,脸一扬,“要不是有许知青,哪有我家小五今天啊,我江家是祖坟冒青烟了,才娶了许知青呢。” 但大多数人还是关心自己的腰包问题。 “野哥这要不回来,咱们厂子就得关门了。” “不至于!”周桂枝生怕这些人去把自己侄儿弄回来了,“小五还在读书呢,哪回得来呢!” 五月,铺面装修好后,江行野把个人营业执照办下来了。 他不是第一人,全国第一个办个人营业执照的是个女的,去年
相关推荐:
蹲久了腿麻
长安(权谋NP)
得偿所愿(背德)
人鱼盟誓
隔壁的人妻
将君令(H)
我身边的女人之火车软卧一夜激情
牵丝(包养)
快穿之躺赢的女配
[ABO]王子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