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好吧? 李薇尴尬的屈屈膝福身,装没听见似的侍候他洗漱更衣。等两人都捧着茶坐下后,四爷心里已经转过一轮了,道:“老八家的?”他放下茶拉起她的手,仔细问:“她给你委屈受了?” 她赶紧弥补:“不委屈,那哪算什么委屈?何况她是主子……” 四爷打断她的话:“她算你哪门子的主子?你放心说,爷给你撑腰。” 真不用您撑腰! 李薇内牛,只好轻描淡写的草草说了一遍,最后还重点突出她的反击:“我都没理她,就晾着她。” 她呵呵的看着四爷脸色照样黑得吓人,只好叫玉瓶等人都下去,绕过炕桌坐到他怀里软绵绵的说:“真没什么,我早听柳嬷嬷提过说八福晋脾气爆,早就有准备了。何况她应该也只是一时没注意,后来都好好的了。” 四爷一手揽着她的腰,半天没说话。 李薇靠在他颈侧,哼道:“真没事,爷您别生气,您一黑脸我就怕啊……” 四爷轻轻笑了,捏了捏她的手道:“小东西,爷心疼你,你还这么说,没良心。” 两人甜蜜了会儿,他又提起八福晋,一脸厌恶道:“老八家的这个最喜欢四处蹦哒,跟老八是一个样!”四处钻营! 原来他以前就看不惯八福晋了? 李薇松了口气,这就不算她告黑状了。 说起八福晋,她就把良妃告病的事说了。四爷淡淡道:“良妃运气好有个好儿子,不过她的命也就那个样了。皇上忘的人都活不久。” 这话说的李薇身上寒,怯怯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四爷见她如此,温声道:“宫里就是如此。哪怕是妃主子,底下的人想欺负就能欺负。只看你受不受宠。” 李薇想起他以后也会是皇帝,而他登基的时候,她都是什么年纪了? 害怕之下,她道:“那爷会一直宠着我吗?” 四爷见她又想歪了,好笑道:“爷还不够宠你?” 她靠在他怀里,喃喃道:“爷要一直宠着我……我不想叫人欺负……” 四爷心中一动,捂住她的嘴小声道:“又胡思乱想了。” 说着皇上冷落妃子,她能想到他们自己身上……这叫本来就有了争位之心的四爷不免有一分隐约的心喜。 是心有灵犀?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四爷被深埋在心底深处不可告人的野心激得起了邪火,放倒压住她,解开扣子,柔声道:“尽操些闲心,除了你,爷还宠过谁?” 稀里糊涂又说到床上去,李薇都怀疑四爷的high点是不是都点在特别奇怪的地方? 大白天大概真的比较刺激,这一场high得她直接睡到了晚上八点,都是平常该睡觉的时间了,她还没吃晚饭! 一睁眼,就见四爷正一手搂住她,一手举着一本书在看。她把锦被拉到胸口,躺到他身上勾着头看。 四爷合上书,拢着她的头道:“醒了?叫他们进来侍候吧。” 她护住胸口推他道:“你先出去。” 四爷放下书,无奈起身:“好,好,好,爷出去。”转头见她乌云散乱,露出白玉般肥嫩的肩臂拥住绵被,伸手在她还犹带余韵的脸上摸了一把,道:“真是脾气越来越大,现在都敢撵爷出去了。” 他面带笑意的披衣起身去了寝室,刚才两人胡闹时是在西侧间。屋里的丫头都避出去了。 她赶紧去屏风后穿上衣服才叫人玉瓶等人进来,换了衣服再洗漱收拾,折腾一场都快八点半了。掀起帘子后,四爷又回到西侧间来,她道:“爷晚上想用点什么?都这个时辰了。” 他坐下道:“随意吧。” 因为四爷在东小院,所以刘太监早就准备好晚膳了,虽然主子们这会儿才叫膳,七八个大灶一起捅开也是快得很。那边膳盒刚准备好,这边菜都出锅了。 见苏培盛小心翼翼的领着人把膳盒都提走,刘太监抹了把汗道:“行了,今天晚上没事了。留两个灶,备着主子加菜,其他人都可以歇了。” 膳房里的人这会儿才算下工了。各案大厨跟刘太监打过招呼后就都回去休息了,只留下各自的徒弟收拾案板灶台。 刘太监却没走,小路子好奇的问:“师傅,这点小事交给我就行了,你回去躺躺呗?” 刘太监搬了个墩坐在门槛处,乍一看跟乡下蹲路边的老大爷差不离,小路子就马上想起家乡那个跑了老婆儿子又不肯养的老根头,就是这么天天坐在他们家破烂的大门前,呆呆望着来往的村人。 小路子不讨厌老根头,因为这老头还曾经给过他一把干大枣。不过后来他就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从村里出来的了。是跑太远找不着回家的路?还是被路过村子的拐子骗出来的?还是爹妈打他,他才逃出来的? 反正他能记得的就是没饭吃,肚子饿,听人说切了子孙根就有饭吃,他就……就这么着成了太监。 想起以前的事总叫小路子觉得像做梦。他盛了碗汤给刘太监端过去,道:“师傅喝碗汤吧,您要真不想回去,也别跟这坐着,这门口的风多硬啊。” 刘太监接过汤喝了一口,温和笑道:“小子,知道你孝顺师傅。” 小路子度他话里意思,好像后面还有话就没走。 停了一会儿,刘太监慢慢道:“等等看,正院那边说不定会来人。” 小路子笑道:“师傅您这就是开玩笑了,正院的人经年累月也不见得到前面来一回,再说就是他们来也不会到膳房来了。”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脸生的太监身后跟着人,抬着一个砂锅过来了。 小路子的下巴都快掉了,看着刘太监心道:师傅您会算命啊? 刘太监早就把碗往地上一放迎上去了,连连躬腰后跟着那人一起过来,对小路子道:“赶紧腾个灶,这是福晋赏给两个阿哥的夜宵。” 来人是福晋正院的大太监,他往常来都是干传话给苏培盛这样的事,上次送八宝鸡也是他。小路子腾了个灶,看着两人把砂锅放上去,可能也是刚从那边的灶上端下来,刚放上去就翻花滚沸,浓浓的牛肉浓香飘出来。 可惜小路子天天在膳房,什么好东西不说都吃过,但绝对都闻过了。他闻到汤味先在心里想的是:熬了有四个时辰了,中午之后才开始熬,底料是牛大骨,之后用鸡茸吸走渣子浮沫,再用清汤炖的这个牛肉。火候是还欠点,但闻着味倒是还行。 刘太监笑呵呵的正应付那人,道:“咱家这就给阿哥们送去,您就放心吧。” 前脚送走那人,回头他就对小路子说:“什么好东西叫你跟这走不动了?”一边说,一边盛出小半勺尝了,完了道:“倒了吧,这东西不能进主子的嘴。” 小路子麻利的把一锅滚香的牛肉汤提出来倒进了灶间外头的泔水桶,回来道:“师傅,这汤哪儿不对啊?” 刘太监赏了他一个脑瓜崩,道:“师傅今天就教你两句:不是咱亲眼看着熬的,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的,都不能经过咱的手送到主子跟前去。哪怕它就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东西,不是咱自己动手做的,它就是仙丹也要倒了。” 小路子还在品师傅话里的意思。 刘太监对小路子道:“这回是真没事了,收拾了回去歇吧。”说完他就走了。 留下小路子在灶间收拾剩下的灶台,看看那泔水桶,轻轻给了自己一巴掌,骂道:“就你这点道行,还是乖乖在师傅手底下熬吧。” 书房那边的角房里,张德胜一直在守着,见膳房只留了两盏灯,其余的都熄了,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过了会儿,赵全保小跑着过来跟他说:“张哥哥,苏爷爷叫我来给你说一声,今晚主子爷歇在东小院了。” 张德胜笑眯眯道:“得了,辛苦你跑这一趟,快回去吧。告诉苏爷爷,我这就锁门,你走后这前院就封了。” 两人一起出去,张德胜送赵全保从小门出去,回来就叫人敲了响板。各处锁门,熄灯。府卫巡夜,遇见随意乱走的不问缘由,统统拿下。 此时,永和宫里,德妃却毫无睡意。 她端坐在寝殿暖阁里,身边站着永和宫的嬷嬷、姑姑和两个答应。不算大的屋子也站满了人。 屋里落针可闻。 半晌,德妃才平静道:“既然是万岁爷的意思,那咱们就照办。”她对嬷嬷道,“嬷嬷去查问,永和宫里所有认干亲的,结菜户的统统录了名字,如实报我。” 那嬷嬷犹豫的看看屋里剩下的人,见无人出来说话,只好福身道:“奴婢这就去。” 德妃端起茶道:“我就在这里等着嬷嬷。” 嬷嬷一僵,德妃徐徐道:“嬷嬷可要快着些,别误了事。” 嬷嬷只好咬牙领着人去了。等屋里人都走了,只留下一位姑姑上前劝德妃,道:“娘娘何苦这么急?也容她们收拾一二。” 干亲与菜户在宫里斩不尽,杀不绝。也不全是假凤虚凰的玩意,宫中寂寞,不少都是有真感情的。宫中的主子们也都睁一眼闭一眼,大家都是人,谁还能连个情都不讲? 所以这个查,也要看怎么查。有关系的抬手放过,抓一两个交差就行了。查出来的多了,永和宫的脸上也不好看。 德妃听了姑姑的话,半天才道:“万岁爷说不许,永和宫里就不许有一个。我就算不把他们报上去,可我心里要有个数。” 这位姑姑这才现德妃的面色是说真的,这会儿她的脸也要白了。她在这宫里也是有干亲的。膝盖一软,她就跪在德妃脚下。 德妃仿佛没看见一样。她哆嗦着连磕几个响头,求饶道:“娘娘……求娘娘饶了我这回……奴婢再也不敢了……求娘娘生……求娘娘……”求到最后,她壮着胆子抱住德妃的腿,哀求道:“娘娘生……娘娘慈悲……奴婢不敢了……奴婢真的不敢了!!”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睡不着,索性把周答应叫来要她读奏折。 周答应坐在灯下脚榻上,小声的一本本读着。康熙靠在榻上闭目听着,突然他问:“二月时你不是起了疹子?这会儿好了吗?” 周答应马上放下折子跪下道:“托万岁爷的福,奴才已经全好了。” 康熙微笑了下,放下手里的眼镜,招手叫她:“过来。” 周答应膝行着过去,仰起瓷白的脸,康熙的手在她的脸颊上轻轻滑过,她慢慢红了脸。 康熙温和道:“好孩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周答应一怔,魏珠突然不敲门就进来,她惊道:“万岁爷没叫人,你怎么能……”话音未落,就被魏珠捂住嘴按倒在地。 她翻白的眼珠拼命看着坐在榻上的万岁爷,伸长手臂想求救。 可惜被魏珠捂住口鼻,丁点声音都不出来,一会儿喘不上气晕过去了。 榻上的康熙淡淡道:“带出去,审清楚,看那个跟她认干弟弟的是个什么来路。” 魏珠把瘫软的周答应背在身上,恭敬道:“是。” 东暖阁附近的人都被他遣走了,梁九功领了皇上的话去查各宫的干亲。魏珠悄悄把周答应带到东暖阁附近的角房里,一进去就能闻到一股尿臊味。屏风后还搁着几个马桶。 他把周答应堵住嘴绑在摆在屏风后,把她全身的衣服都脱光,赤条条叫她卧在冰凉的地上。 东暖阁里,康熙听着西洋钟钟摆的声音,默默数着。 约一刻后,魏珠进来跪下道:“回万岁爷,周答应……并不知道那个干弟弟的姓名。” 康熙笑道:“哦?这么说她在雨花阁受人恩惠,还许下要把人弄到乾清宫的誓,却不知那人叫什么名字?” 魏珠自觉这差事办得太丢人,额头贴地道:“都是奴婢不中用。” 康熙摆摆手,道:“她那弟弟现在人呢?” 魏珠道:“今年过年的时候,周答应去易贵人那里找过,但听说一早就不见了。如今人在哪里……” 康熙叹道:“罢了。”这人不过是摆在明面上叫他看的。 一开始他确实以为周答应就是太子找的人,还特意叫她读折子,却不见太子有任何动静。梁九功又现周眉在用长寿膏,他以为她是要下毒才叫魏珠拿下她。结果魏珠过来时并无异色,他就知道猜错了。 魏珠退下后,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回到角屋,周答应滚了一身的泥汗,玉体横卧在地倒也叫人心动。见到他进来,她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呜呜着拼命往后躲。 他上前骑在她身上,压住她可惜道:“倒是个美人,就是……” 就是命不好。 待她咽了气,魏珠给她擦拭干净,重新穿上衣服梳好头,上过胭脂,打扮好后背起来,悄悄背到雨花阁后的水井前扔了下去。听着扑通一声响,过后小一刻都没有浮上来的动静。魏珠方叹道:“下辈子投个好胎,别回来了。” 他望望头顶的月亮,低头像个幽灵一样溜着墙根走了。 129周岁 十月初二是四阿哥满周岁,小家伙现在刚进化到满地乱爬的阶段。以前给弘昐和三阿哥都用过的日式榻榻米,中式座席又拿了出来,不过这次是铺在了堂屋里。 李薇把堂屋的桌子给挪走了,正中的地方放上座席,再铺上厚厚的棉垫子,叫奶娘和嬷嬷们守在四周,将四阿哥和奶娘的两个孩子放上去一起爬。 这次跟四阿哥一起长大的四个奶娘的孩子中,小女孩已经在断奶后都送回去了,留下的这两个都是小男孩,一个一岁零十天,一个刚九个月。 几个孩子都是正皮的时候,在一起时才不管谁是主子,谁是奴才,打起来滚成一团的都有,好几次李薇都看到四阿哥被奶兄弟一屁|股坐在身上。 奶娘们自然是着急的,可李薇不许她们管。她总觉得小孩子之间也是需要社交活动的,貌似在现代看到过,就像猫狗会在玩耍中学习捕猎技巧一样,人也会在同伴中互相学习。小婴儿时这个根本就是本能反应,完全不需要人教。 李薇就现放个大点的孩子在周围,四阿哥会不自觉的去模仿这个大孩子。那个一岁多的就是早早就声大叫学说话,有他带着,八个月的时候四阿哥已经可以含糊的喊阿玛了。 这不是她故意教孩子来讨好四爷,而是比起额娘这两个字,‘阿’开头的阿玛对小孩子来说好学得多。 其实从二格格起所有的孩子头一个学会的词都是‘阿玛’,而叫李薇一律从‘娘娘’开始,四阿哥现在喊她是‘额额’,过一段就该进化成‘娘娘’了,等他学会喊‘额娘’,哥哥姐姐也早就会喊了。 为了早教,李薇也想了很多招。比如把她练字那一摞纸拿来给四阿哥撕着玩。听说小孩子爱撕东西是为了锻炼手脚的协调和听力。反正几年下来她抄《女训》的纸也攒了不少,前面的都贡献给四阿哥前面的姐姐哥哥了,不过轮到他时也有不少。 四爷进来时就看到素素正把一张写满字的纸往坐席上三个孩子的手里塞,他们嘶啦一声撕开,她就乐哈哈的拍手鼓掌叫好,几个孩子撕得就更欢乐了。 他一出现,一群奶娘嬷嬷都跪下请安,还有人想把四阿哥的奶兄弟抱走。他摆手道:“等孩子们玩够再说。” 李薇也不起来,相处久了,一些表面上的礼节她也不太在意了。她递给他一张纸,笑着道:“你拿着逗逗他,不给他,他还急呢。” 四爷就拿着那张纸放在四阿哥面前,四阿哥一见他条件反射的大声喊:“阿玛!” 李薇就见他瞬间变温柔了,整个人的气质都柔和起来。 “四阿哥,来看这是什么?”他柔声道。 她避开,心道这声音比跟她说话都温油啊。 四阿哥张着手一边叫阿玛,一边够那张纸,见四爷一直不给他,急得阿玛也不叫了,就啊啊的大声喊,听语气就是在生气着急呢。 四爷刚要把纸给他,后面两个也现这里有好大一张纸,蹒跚的扑过来把四阿哥压在下头。后面的奶娘脸都吓青了,有一个都腿软的往下滑。 四爷的脸色也是有一点不好,笑意收了些,可李薇在旁边笑了,扯着他道:“你等着瞧,他们三个特别好玩。咱儿子不会吃亏。” 三个大头娃娃滚在一起,很快就你抱着我的脚啃,我坐着你的脑袋这样打起来。四阿哥一开始是被压在下面的,可不知道他是怎么翻的身,把那个最小的九个月的垫在最下面,他滑坐到一旁,一岁多那个就骑在九个月的身上,一手想推开四阿哥,一手去够四爷手里的纸,见四爷不给他,这小子张嘴就喊:“阿玛!” 李薇:“噗哈哈哈哈!” 四爷也是哭笑不得,这么点的孩子讲不通道理,也是从小养在府里的,跟着四阿哥一起学说话,最先学会的也是阿玛这个词,可亲阿玛肯定是见不着的,对着四爷叫阿玛也不是头一回了。 这孩子的亲额娘膝行着想过来把儿子引过去,四爷把纸递给他,拍拍他的脑袋对奶娘说:“回去不必骂他,这孩子是个好的。” 玩够了,三个娃娃都抱下去换衣服,闹这一场身上肯定会出汗的。不擦干一吹风说不定就会着凉。 四爷与李薇进了西侧间,玉瓶上了茶就退下。 他喝了两口茶才说:“四阿哥的抓周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这次来的人只怕不会太多。我想着叫你家的两个弟弟带着家眷进来,到时叫他们陪你坐一坐,用顿饭。” 家人能来可比招待一群不熟悉的客人好多了。 李薇就这么坐着谢了恩,跟着想一会儿叫玉瓶翻翻库房,二弟和三弟家都有几个孩子了,多准备点东西叫他们带回去,还有阿玛额娘那边也能送过去点。 四爷见她高兴,就说起另一件喜事:“你阿玛这次考评不错,我想着再往上活动活动,看能不能叫他升一升品级。” 李薇一听之下有惊有喜,把话在肚子里转了几圈才说:“外面的事我不懂,爷说好那就好。只是别一味只顾着给我家里脸面,千万别误了爷的事,丢了爷的脸就行。” 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我家人有几斤几两重,四爷您抬举他们是福气,可别抬举过了收不了场,给您惹麻烦,也给李家招祸。 四爷心道素素越来越会说话了,笑着说:“爷心里有数,你就不必操这个闲心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你阿玛读书是没天份,做官倒还有些门道。爷虽然叫人带着他,可他要是自己不开窍也不行。你只看他年年考评都是优等,可那一府上下,一乡之中地主豪绅都不是好相与的,他能不过不失的熬过三年就是大本事。” 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李文璧大约还真有这个运道,不然读书不成,却生了个好女儿,年过四十才达,真是叫人不叹都不行。 李薇实在想像不出李文璧做官的样子,只是这只怕又是好几年回不来。她还想叫阿玛进来看看三阿哥和四阿哥呢。 想着她就忍不住问:“那我阿玛什么时候能回京述职?” 四爷愣了下,喷笑道:“这个……等他这次升了官就能回京述职了。” 看来还是级别不够。李薇心道阿玛你努力升官,再等三年就能见着了。 抓周当天,府上摆了好几桌酒。前院后院都有,东小院也单摆了两桌用来招待李家的人。 李薇穿戴好带着四阿哥去后院,给福晋说过后,苏培盛来把四阿哥和奶娘都带到前面去。李薇就和福晋陪着各府来访的女眷在后面说话。 四爷说来得人不会太多,李薇就以为真没多少人来,结果直郡王家来的是大格格和二格格,说是直郡王福晋身上不好,才叫女儿替她过来。大概是各府也都知道直郡王福晋自从指婚的事定下来后身体一直不好,今天肯定是大格格来,所以也都把自己家的格格带来了。 太子在宫里人没来,礼到了。 五、七贝勒都是福晋带着侧福晋一起来。估计是因为四阿哥是李薇生的,各府想着她这个侧福晋今天必定要出来,所以都把侧福晋带上了。 八到十四福晋也全都到齐了。于是正院开了四处席。格格们单独开了两桌。福晋在正堂屋陪三到八的福晋,旁边一个小跨院里,九到十四的福晋算是福晋们中的小辈就放在这里,李薇陪着侧福晋,在正院后罩的花厅里单开一席。福晋和李薇都需要两边跑。 前面抓周结束,苏培盛把四阿哥送回后院,笑眯眯的说了抓周的结果:四阿哥对什么都没兴趣,就是把放在桌上的四书五经全撕了。 八福晋乐道:“哟,这是要出个小状元了。” 抓完周就开席,四阿哥就在席上坐了坐就叫奶娘送回东小院了。李薇陪了三杯酒,再去侧福晋那边陪着听了一折戏才抽空回东小院。 这边李家人的两桌席都摆上了,就等她回来开席。 李薇风风火火的进来,弟弟、弟妹都起来迎接,另一桌的侄子侄女也跟着起身,她摆手道:“都坐,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玉瓶,开席了,叫他们上火锅吧。” 做为家中老大,李薇在几个弟弟面前一向是很有威严的,何况又都是自家人,她就一点没有客气的意思。 她坐下道:“我就不喝酒了,前面一会儿还要回去。” 李苍和李笙都长得一脸面嫩,但酒量都随了两个舅舅,喝一坛子都不会红脸,而且还被两个舅舅带得七八岁就会上桌要酒喝了。偏偏李文璧特别崇拜喝酒后诗兴大的诗人,一点都不限制儿子们喝酒,还曾经希望他们几个喝完酒能做几诗出来。 不过他们一般喝过酒只有打架更厉害。 李苍和李笙这次也是托了四爷的话才进来,不然他们就该在前院吃酒。不过李文璧当年过来时至少身上还有功名,在前面不至于太被人冷落。这两个留在前面就只能受人奚落了。 好久不见,两人见着李薇都有些红眼圈,叫她这个当姐姐的心里也不好受,姐弟三人对视半天,李薇很煞风景的说:“今天不许多喝。一会儿走时再叫他们把酒给你们带上,一会儿我还要话要交待你们呢。” 李苍笑了,李笙小声抱怨了句:“姐,你也太凶了。” 李薇严肃道:“一人两壶。多一杯都不行。”一壶大概是四五两,一般人这就该倒了,放他们俩身上也就是微微有些酒意。 李苍和李笙这才高兴了,这才是亲姐呢。 两个弟妹里,二弟妹进来过几次,三弟妹却是第一次见。 李薇笑笑,道:“都是一家人,千万别客气。”三弟妹要起身答谢,她一眼扫过去就不敢动了。李薇在心里内牛尼玛现在有的习惯改不过来了,只好更加温油微笑,不过在她亲手给三弟妹挟了两筷子菜后,三弟妹就跟这两盘菜干上了,埋头只吃这两盘菜。 李薇只好挨个给她挟了一轮。 吃了个半饱又喝了一碗汤,她算着那边第二折戏差不多该完了,起身道:“我去那边了,你们只管吃。一会儿别急着走,等我送了人再回来找你们说话。” 说罢匆匆出去。她前脚走,后面李笙小松一口气,对李苍道:“我都不敢认,你说那是咱姐吗?怎么看着都不一样了?” 李苍瞟了一眼一旁侍候的玉朝等人,给李笙使了个眼色。 李笙赶紧闭上嘴。 而玉朝看出来了,心眼一动,叫旁人都退到外面去,她留下对李苍和李笙道:“我们主子说了,各位在这里就当是自己家。奴婢们下去就在门外侍候,各位要是有什么吩咐喊一声就行。” 说完也退下了。 李苍伸头看看,乐了,说:“这屋里连个丫头都是人精子啊。” 李笙还有些愣:“她真出去了?” 佟佳氏最先反应过来,挺自然的起身道:“我去孩子那边瞧瞧。” 李笙的妻子也是觉尔察氏找的,汉军旗李甲氏。她家就是个普通旗人,当年选秀第一关就把她卡下去了,家里也就是靠父兄当兵有饭吃。康熙三十五年连着三年大战,她死了两个兄弟,阿玛倒是活着回来了,就是少了条腿。 现在她们家也是靠李家拉扯着生活。对李家这个嫁进四贝勒府当了侧福晋的姑奶奶,她是畏惧大于好奇。从进了四贝勒府起就一直胆颤,见嫂子自己走动,连忙拽住她道:“咱们别乱动,回头叫人知道不好。” 佟佳氏拍拍她道:“你放一百个心吧。这是咱姑奶奶的院子,里外都是她的人。一点事都不会有的。” 话虽如此,李家兄弟还是收敛了些。 前面,李薇悄悄把二格格叫出来,道:“你李家的两个舅舅、舅母在院子里,还有你几个表弟妹。这边你也不必陪了,回去陪陪他们。我看没人在他们有些拘束,我这边还有过一会儿才能回去。” 二格格早就想回去见见额娘家的亲人了,马上说:“额娘你放心,我这就回去。” 回到席上,二格格不一会儿就开始一手扶额,一手捧心。自从阿玛额娘要她装病,她就天天钻研怎么装才像。现在这点小事已经难不住她了。 果然直郡王家的大格格很快就悄悄问她:“你不舒服?是不是刚才那两杯酒闹的?” 刚才几个格格玩花牌,二格格叫灌了两杯温好的桂花酒,喝得有些急了就有些上脸。之后就没人灌她了。 二格格这点是随了她额娘,不管喝什么酒,一杯就红脸。 直郡王大格格早几年就知道二格格身体不好,早产的,叫她出来玩也常常告病。 二格格就道:“刚才喝得有些急了,我想散散酒又出去吹了会儿风,现在头痛胸闷,还有些向上翻。” 直郡王大格格连忙道:“这里有我呢,你回去歇着吧。” 二格格犹豫了下,就道:“回头我再单独请你,今天实在是对不起了。” 直郡王大格格笑道:“我还早呢,以后多的是机会常常出来。” 说起来她明年就要远嫁,可二格格想着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次见舅家人,怎么说也是自家人要重一分的。 二格格辞过直郡王大格格,再对宋氏的大格格说了一声才出去。 回到小院,她见玉朝等人都在门外,不等她问,玉朝福身后小声道:“舅爷们不大自在,奴婢们就出来了。” 二格格点头道:“这样好,府戏那边还有人吗?” 玉朝说:“早就备好了两个人,一个会弹唱,一个说书。就是舅爷们怕吵,一直不敢叫进来。” 二格格道:“叫吧。”她也是头一回见舅家人,有戏也好打开话题。 她一进去,玉朝掀帘子叫人,李家人统统离席过来拜见,这可是正宗的龙子凤孙! 二格格忙侧身避礼,急道:“快都起来!二舅三舅!二舅母三舅母!” 玉朝赶紧过去挨个扶起来,劝道:“我们格格是特意回来陪舅爷们的,千万别外道,就当自家人就行了。”然后叫唱戏的马上进来。 过门响起来,屋里顿时热闹多了。 二格格也松了口气,她特意坐到表弟妹那一桌去,小孩子们在家叫父母教得再多,热闹起来就都顾不上了。何况唱戏这种事,他们自家还没牛到自己家养戏子,都是出去看戏,还要逢年过节才行。 二格格跟几个表弟表妹说起戏来也是头头是道,听着那边孩子们乐起来了,大人们这桌的气氛也放松下来。 李笙道:“这还真是咱姐的孩子,你听他们在里头说什么?” 佟佳氏和李甲氏还真不知道李薇看戏时是什么样,李苍放下筷子听那里二格格正在说:“……这点最可笑!那姑娘好心给那将军指了路,将军怕行踪暴露反而要杀她,这姑娘就自己跳了江,将军居然说这姑娘是义士!这才蠢到家了!” 一桌小的都听傻了,二格格还在义愤道:“他说那姑娘有义,他怎么不先相信这姑娘不会暴露他的行踪?要是怕这姑娘在此地被追兵盘问,叫姑娘别洗衣服了赶紧回家不好吗?他替姑娘清理掉痕迹,把脚印一类的遮掉又有多难?何况这一片附近村里都常来洗衣打水,追兵要有那时间把这附近几个村子的都杀光,他往前跑多留些痕迹引开追兵不好吗?害了指路的无辜姑娘还有空感叹?这才是杀人不见血的混蛋呢!!” 李苍失笑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长夜(H)
剑来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试婚
邻家少妇
有只按摩师
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