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帮妈妈配种记 > 第192章

第192章

素素,人参和灵芝不长在一起……” 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呢?这是爽文! 她道:“那是仙土,就是女娲的息壤,什么都长的那种,还能捏泥人。” 四爷深呼吸几次,平静了才从头给她挑刺。 “这位大能既然已经飞升了,这龟甲怎么没有留给他的后人?” “修仙人不易留下后裔。”她痛快道。 “那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人流点血在龟甲上?那小摊贩可怜,穷苦人家干活辛苦,最容易受伤了,还没有足够的医药。” “这说明除了雍熙外都没人有这个运气。”她道,男主必须有金大腿笼罩。 四爷一听雍熙这名就想笑,忍住道:“那怎么雍熙出去逛一回街就遇上了呢?” “冥冥中的注定。”她感叹,这才是男主的待遇。 四爷含笑道:“所以一切都是雍熙的?” “那必须啊。”要不怎么是男主呢? 然后四爷就把她的大作拿走了,说要好好拜读。她怎么抢都抢不回来,他不是看了发笑吗?让她改改啊,灵芝长哪里啊?好像听说有人在自家窗台下发现过?那就写那仙境中的房子里长满灵芝? 四爷严肃脸道:“不必改了,这样就好。” 她说还要接着写,雍熙还要拜师收小弟呢,女弟子女师傅女魔头都被浮云了,但男弟子男师傅男魔头(?)还有很多呢,后面才是高|潮啊。 四爷马上说让她不用辛苦了,还说让人给她写了很多戏本子,马上就送来,还对苏培盛道:“去催催他们。” 苏培盛应下了。 四爷把她的大作藏在身后,死活不给她,温柔道:“素素乖,喜欢那个盆景吧?朕还让他们做了桃花坞,明天就送来啊。”停了停又说,“要不再做个潇湘馆?” 她说不用了,您把我那拙作还我就行了。回头就把它给都烧喽! 四爷微笑摇头:“不行,给你朕就再也看不到了。”说罢,让苏培盛去找个带锁的匣子,当着她的面放进去锁起来了。道:“放到朕的书架上去,谁都不许碰。”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匣子被拿走,心道这玩意要是留传下去可丢人丢大了。 不过大概几百年后的人也只会认为:古人的想像力也很丰富嘛,原来那个时候已经有这样的了? 李薇:不小心创造黑历史的感觉真糟啊……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l3l4 第323章 小选 胡元方拐过街口就是煤炸胡同了,胡同里外是两个世界。大街上小摊贩和行人熙熙攘攘,胡同里却是一个人都看不到,远远的一对石狮子护着的朱漆大门外站着两排带刀侍卫。 这就是以前的十三爷府,如今是怡亲王府。 雍正年才新修的朱漆大门崭新崭新的,门前台阶高了数级。 他走到石狮子前,门房已经看到他了,笑道:“胡先生,您来了?” 胡元方拱手笑道:“来给福晋请安。” 门房请他稍等,胡元方递出年府的名帖,再给门房一二跑腿银子称谢,门房这就进府通报了。府里没有男主子,门房只把话递到二道门处,从胡元方给的银子里分出七成来给嬷嬷,请她跑快点给福晋说。 “那人也是常来府里的,年家的人。当今潜邸时的门下奴才,也是咱们府上的常客。人家还在门口等着呢,请嬷嬷快一点。”门房作揖道。 传话的嬷嬷把银子掖到腰里,笑道:“等着吧。” 她叫来一个刚留头的小丫头,让她快跑着去找正院的大姐姐们,“就说有个姓胡的举子拿着年家的帖子登门了。”说罢,从桌上拿了块点心塞到小丫头的嘴里,笑道:“先拿这个甜甜嘴,到了那边大姐姐们也有好东西给你吃呢。” 小丫头蹦蹦跳跳的跑进兆佳氏的院子,屋里的大丫头听到动静,赶紧招手把她给叫到角房里来,问清缘由后,把小丫头留在屋里吃东西,嘱咐她:“别乱跑,一会儿主子说不定就要问你话。” 正屋里,兆佳氏就快生了,扛着肚子坐也坐不住,躺下又有点喘不上来气,就让丫头扶着在屋里缓缓转圈,听了大丫头的话,就道:“请杨先生去见一见。”顿了下说,“我看啊,还是为了他们家大姑娘的事。” 怡亲王去了江南,杨国维就住进了怡亲王府。实在也是如今不比以前,怡亲王就是不在京,天天上门来的事也不少。听了兆佳氏那边的传话,杨国维放下手里的事,道:“把人请去喝茶,容我换个衣服就过来。” 门房听了消息,才觉得这银子挣到手里了。还要掏出银子来谢杨国维的小厮,那小厮不肯要,道:“我是侍候我们爷的,不能接你的银子。”他们家杨爷又不是这府里的主子?他接了银子那就是给杨爷抹黑呢。 门房就道:“那改日小的请小哥哥去喝茶。” 两人一起去了大门外,胡元方等的心焦也不敢说,看到门房回来了,身边还跟了个内院爷们身边侍候的小厮,大喜过望。 门房拱拱手:“总算没有辜负了胡先生的托付,胡先生跟这位小哥去吧,小哥是跟着我们杨先生的。” 胡元方是知道杨国维其人的。早年怡亲王落魄时,杨国维也是四下为怡亲王走动,听说他与年家交好,也曾托人想走他的门路。胡元方跟年家试探过后,就借故没见杨国维。 现在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他来求杨国维了。 胡元方暗自唏嘘,对小厮拱拱手,要掏银子给他打赏,被小厮推了,小厮让道:“胡先生请随小的来。” 另一边,兆佳氏在屋里走了两刻钟,累得坐下来休息,柳嬷嬷让丫头蹲下给她揉腿,指导着该按哪几个穴位。 杨国维跟胡元方说完,送走人后在屋里想了片刻,还是到正院来求见。 兆佳氏听年家果然是在为年家大姑娘的事在求,就笑道:“我就猜他们家是为这个。”旗人家养个姑娘不容易,轻易不会让姑娘砸在手里。 “他们家又是想打听上头的意思?”她问。 杨国维:“这次胡元方来是因为年家改主意了。”以前年家都是想打听清楚,看自家大姑娘有没有那个福份。毕竟留牌子就表示先帝当初是看中年家大姑娘,想给她一个好前程的,只是可能男方那边一时不凑巧,才要再等三年。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换了新帝,先帝的盘算是什么,新帝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如果新帝也打算给年家大姑娘一个好前程,他们再等三年也无妨。如果新帝没这个打算,他们就要赶紧给自家姑娘挑人家了。 年家来求怡亲王帮着去御前问一声。虽然各种好礼都抬来了,十三爷却都给推回去了,私底下也嘱咐兆佳氏,万岁那边的事不能乱打听。不说年家这种没什么交情的人家,就是他们自家有事,也不能轻易往御前递话。 兆佳氏明白十三爷那几年是叫唬破了胆子,对皇权的敬畏达到了一个顶峰。平时在家里也常说,万岁现在这么看重他,他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所以年家这个事求也是白求。 不过年家大概是想着买卖不成仁义在,借着这件事频频登门,倒像他们家大姑娘的事是其次,跟怡亲王府套近乎才是正事。 兆佳氏听了杨国维的话就笑道:“哦?那年家改什么主意了?” 杨国维道:“年家给他们家大姑娘瞧了个人家,就是来的胡元方的族弟胡凤翚。” 兆佳氏可真想不到,年家这主意改的是真快。 她靠在迎枕上道:“那他们家是想求一道自行聘嫁的恩旨?” 杨国维摇摇头,笑道:“也不全是。他想求咱们府里帮着取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年家还有个小姑娘,若是三年后选秀,年岁正当。”他悄悄看了眼仿佛面无表情,站在兆佳氏身边的柳嬷嬷。 “年家,这是把宝押到小姑娘身上了。”柳嬷嬷跟大嬷嬷道。 大嬷嬷从府里出来后,就定居在京城了。当时跟她一起受封的还有四爷的三位奶娘,只是其中两位已经离世,四爷只得命人祭祀,追封。只有一位刘嬷嬷还在世,被封为安勤夫人。大嬷嬷就跟她家住在一条街上,如今两家时常走动。 现在大嬷嬷和刘嬷嬷已经成了内务府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家求嬷嬷求到了怡亲王府,兆佳氏为做顺水人情,就把这事托给了柳嬷嬷。 柳嬷嬷就来了大嬷嬷家。 她绘声绘色的说完,大嬷嬷坐在贵妃榻上,身前身后围着一群年轻水嫩的小丫头侍候,听说书般的听完,只是发笑。 柳嬷嬷叹道:“嬷嬷如今可算是享福了。”儿孙满堂,皇恩浩荡。做奴才的就盼着能跟个好主子,跟好了主子,子孙后代都能跟着过好日子。 大嬷嬷笑话她:“你说得这么羡慕,干嘛不求贵主儿放你出来?贵主儿那个人,你若求去,她肯定好好的就送你出来了。” 柳嬷嬷道:“我还能干得动,干嘛要回家看儿媳妇的脸色?” 大嬷嬷让人都下去,只留她们两人说话。柳嬷嬷才叹道:“贵主儿是个冷情的人,跟在她身边再久,她也不走心。能叫她搁在心里的也就那么几个。我要说走,贵主儿一准不会留。我傻啊?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我现在走图什么啊?” 大嬷嬷不说话,这主子奴才也有交心的,可一个死活出不了头的主子,跟奴才交心又有什么用?谁也不是天生的奴才种子,弯下腰来侍候人,那是有好处可图。柳嬷嬷这会儿说贵主儿没把她搁在心里,让她现在出来,看她乐意不乐意? “那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来了?”大嬷嬷故意道,“想让我给万岁爷递个话,把你放出来?” 柳嬷嬷白了她一眼,“在您跟前我还装什么啊?那年家不是求嬷嬷嘛,宫里的嬷嬷什么时候能放出来也没数,好的都被主子留在身边呢,能耐大的我也够不着。” 大嬷嬷笑:“这就找我来了?” “可不就找您?”柳嬷嬷也是一笑,道:“年家那边既然想好好捧他们家的小姑娘,这银子肯定是不少的。您给挑个好的,我也好给人家回话。” 屋里一时极静,柳嬷嬷轻轻给大嬷嬷换了盏茶。 大嬷嬷半天才道:“那我就给你找个好的吧。” 紫禁城,翊坤宫里,李薇正在看赵全保和玉瓶刚递上来的名单。 又到今年的小选了。紫禁城里现在用的还是先帝那时的人手,四爷早就说要,今年小选宫里的人手要大换血。 太监们可以先不动,宫女、嬷嬷们都要换。 一口气全换了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先排出个先后顺序。西六宫里,养心殿、翊坤宫、永寿宫这三宫的人是一个不留,全都换成新的。 长春宫随皇后的意思,照她送上来的名单补人。 东六宫那边,宁寿宫也已经把名单给送来了,看样子也是大刀阔斧一刀切的。其中不少都是宫里主子们身边养了多年的心腹。 如果现在把赵全保和玉瓶从她身边撵走,她不说立刻变成聋子瞎子,至少也要有半年理不清身边的人和事。 同理,东六宫的太妃们身边的人这么一走,她们的影响力瞬间就能少一多半。 上次四爷在养心殿发火骂八爷,赵全保说东六宫下午就知道了。这还是宁寿宫丁太监请他去喝茶,跟他打探万岁为什么生气时告诉他的。 丁太监当时还安慰他:“太妃们在宫中都住了一辈子了,御花园里什么时候多棵草,她们都知道。” 李薇觉得不舒服,跟四爷提了。四爷当时没说什么,事后看似也毫无反应。但一过完年小选还没开始,他就跟她说要换掉宫里的宫女和嬷嬷。 李薇验过名单,用了自己的印。她看四爷的小印好,也不想每次都批个已阅或好字,干脆也做了个印随身带着。逢到她的事就戳自己的印,四爷交办的事就戳他的印。 在翊坤宫和永寿宫的换人名单上戳过后,再用他的印戳在了养心殿的换人名单上。 看过无误,她把翊坤宫和永寿宫的名单给玉瓶,让她送去长春宫。养心殿的给赵全保,让他拿去给苏培盛。 “这就完事了。”她放松道,这几天都在忙这个,可算是忙完了。 起来伸了个懒腰,她叫上额尔赫带着弘昤和百福造化,决定去御花园逛逛。偌大的紫禁城,配一个这么小的花园真不地道。要不是出宫不易,她都想从神武门直接去景山逛了。 倒是弘昐他们每天上午的课上完后,下午都能去景山跑跑马,练练骑射,比在圆明园还自在。 她和四爷,进宫后就被圈在这一亩三分地动弹不得。 养心殿里,四爷忙过一阵,看正好快到晚膳时间了,就叫来苏培盛:“去翊坤宫看看,贵妃现在干什么呢?” 苏培盛不用叫人去看,刚才赵全保来送名单,他就问过了。一个好奴才就要能领会主子的心思。 “刚才赵全保来送东西,奴才听他说贵主儿带着二格格和五阿哥去御花园了。”苏培盛道。 四爷就想起素素说御花园还没有圆明园的一半好。 他笑道:“可见是没什么可逛的了。”没有好园子逛,御花园也能凑和了。 苏培盛呵呵,看万岁起身回东五间忙跟上。 东五间里,榻上,桌角和多宝阁的架子上都摆着好几本戏本子。屋里侍候的也没有收拾,苏培盛只觉得伤眼,可万岁却仿佛习惯了般视而不见,路过摆盆景的长桌时还凑上去赏了赏。 苏培盛捧来衣服给万岁换,四爷却摇摇头,道:“寻件常服出来。” 在屋里穿的自然跟出去的不一样。苏培盛赶紧让人重新去拿,等他侍候万岁换好后才明白,万岁这是打算去御花园找贵妃。 所以他就让人把平底鞋拿下去,换了双靴子捧出来。 果然四爷没对在屋里换靴子有意见,苏培盛就知道他猜对了。 四爷换好后,屋里的钟已经指到了五点二十。苏培盛悄悄叫个小太监去御花园寻贵妃。 小太监殷勤道,“是,小的这就去寻贵主儿,让贵主儿快点回来。” 苏培盛照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骂道:“蠢死了!你去跟贵主儿说,就说万岁这就过去,让贵主儿多逛一会儿。” 傻的冒泡!万岁巴巴的换了衣服兴冲冲过去,贵妃逛完准备回来了,这不是扫万岁的兴吗? 小太监连连点头,跑着去了。 苏培盛这才安心了。 他陪着四爷慢慢往御花园去,果然在御花园门口看到了探头探脑的小太监。他一使眼色,小太监赶紧跑过来,伏耳道:“苏爷爷,贵主儿在万春亭。”然后苦着脸。 苏培盛没耐心听他说完,转头就对四爷说:“万岁,贵主儿在万春亭那儿呢。” 四爷点点头,直接就往万春亭去。 那个小太监跟在苏培盛后头急得一个劲的拉他。 苏培盛没好气的拍开他的手,放慢脚步说:“什么事啊?” 小太监白着脸说:“奴才是想说,不止贵主儿一个人在,还有……” 还有谁,苏培盛已经看到了,恨得他一扭头就想踢那小太监。可小太监早机灵的要给他跪下了,被苏培盛一把扯起来:“滚滚滚!” 万春亭前,汪贵人和耿贵人正盈盈下拜:“万岁金安。” 四爷一眼就看到也拜下来的素素那脸色都不对了,他上前扶起她,看她垂着头面无表情,轻轻捏了下她的手,对汪、耿二人道:“退下吧。” 然后牵着素素的手走到一旁,轻声笑道:“这可不赖朕,是你招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有喜欢写诗的吗?晋江办了个元宵赛诗会,有兴趣的去试试吧~ 第324章 多情字 汪贵人和耿贵人两人都有些尴尬,万岁来了之后连眼尾都没扫她们一下,扶起贵妃后牵着手就走到一旁说悄悄话了。 但这是她们在多年后好不容易见到了万岁,脚下不免迟疑了几分。 苏培盛已经老实不客气的过来撵人了,他往这二人的面前一插,挡着她们再往前走的脚步,伸手一比:“贵人,请吧。” 他是御前大总管,四爷身边的红人。他的面子有时连一等大员都不肯轻拂,何况汪、耿二人?长久处在这个位置上,苏培盛一点都不觉得这两个小贵人有胆子不听他的话,所以一边说,一边就示意太监们赶人。 跟着二人的宫女被太监们戳了戳,赶紧上来扶着自家贵人们就退下去了。 御花园里清了场,但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阳光下嫩绿可爱的花木在黑暗中都显得让人慎慎的,李薇就觉得再待下去就冷了,过去摸摸弘昤的小脸,怕他冻着。 四爷也跟过来摸了摸小五,再对额尔赫温声道:“先带着弟弟回去,朕留你额娘说会儿话。” 额尔赫机灵的一福身,带着弟弟就告退了。 李薇想跟孩子们一起走,谁知四爷还逛上瘾了。御花园里各处也都点上了灯,灯下观人总带着一分朦胧的美丽,她被他牵着,不知不觉就在御花园里绕起了圈。 花园静谧,苏培盛早就让人把守住御花园附近所有的路口,免得再被不长眼的人撞进来,扰了万岁的兴致。 不过他也奇怪,万岁和贵妃就在这里慢吞吞的转来转去,到底有什么好转的? “等园子修好了,朕跟你去那里住。”四爷叹了句。身为皇帝,他不住乾清宫,连紫禁城都要让出一半去。他恭敬先帝是理所当然的,但可不代表他就乐意连那群太妃也一并恭敬。 一个个的,都是贪心不足。 李薇却走了神,她发现四爷连走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法。 四爷不见她接话,回头就看她还是低着头。不由得好笑,只是在外面也不能说太多。恰在这时,苏培盛和玉瓶都把斗篷送上来了。主子们非要在乍暖还寒时在夜里逛花园,他们只能赶紧把斗篷送来了。 李薇和四爷同时伸手,只是都拿是对方的斗篷。 苏培盛是第一时间就把万岁的斗篷递过去了,玉瓶就迟疑了一下。 结果李薇和四爷都怔了下。 四爷一笑,站直让她帮他披上斗篷,系上系带。他再抖开她的斗篷,给她细细的围上。 李薇的脸都有些烫了,乖乖站在那里,看着他的一双手在她的颈下系斗篷,修长的手指是玉一样的白,却带着无穷的力量(好酸)。 鬼使神差,她低头在他的手上轻轻亲了下。 四爷的手一滞,先扫了眼苏培盛和玉瓶,见这两人都在低头盯着脚下找金子。 大力系好系带,再把系好的结整理一下,四爷才满意了。然后牵上她的手,道:“走,回去” 苏培盛连忙传话,点起灯笼簇拥着万岁和贵妃回养心殿。 从御花园到养心殿这条路并不短,一路上早有人事先守在路边,隔个三五步就有个太监提着灯笼站在路旁照亮。 长长的宫道上,仿佛只有他们两人的脚步声在回响。 养心殿里已经点起了灯,还烧起了火盆,一见他们回来就把火盆拿出去了,但屋里也烘得暖融融的。 进屋后李薇忍不住叹了下,看着是春天了,可晚上还是挺冷的。 她解了斗篷,吩咐先传两碗姜茶来。 四爷过来摸摸她的脸,也说:“苏培盛,让他们今晚加一盅豆腐汤。” 这个豆腐汤听着好像很清淡,汤味清鲜,但据说是先拿整鸡猪骨羊骨等熬出好汤来,再拿鸡茸滚过吸起汤中杂物,然后用来做炖豆腐的底汤。 豆腐用的都是冻过的老豆腐,吸饱汤汁后别提多香了。 李薇忙道:“下两把菜。”三月末四月初,各种小青菜都有了,这时吃是最嫩的。 于是,等两人更衣洗漱后出来,摆在桌上正中央的就是一锅青青白白的青菜豆腐汤。这才显得皇上简朴,不奢靡浪费。 不过处在他这个位置上,再怎么节省都省不下来多少的。 李薇喜欢吃汤泡饭,这个毛病是从现代带到这里来的,李家以前没有人爱这么吃,后来也都被她给影响得爱这么吃了,李家老太太最喜欢拿红烧鱼的汤泡饭,每顿必吃。鱼都给别人,她只要汤。 四爷也渐渐被她带歪了,坐下后她就把豆腐汤舀到米饭碗里了,泡泡泡,一抬头看他也跟她一样把汤往饭里盛。就算是汤泡饭,他泡起来也特别的有气质。 这一定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桌上其他的菜也都很素,素鸡,素鸭,素火腿,除了这些常规素菜外,还有李薇苏出来的玉子豆腐和鸡蛋卷。 鸡蛋卷也是看漫画时想像得很好吃,真的在日本餐馆吃过后大失所望的东西。不过鸡蛋十八吃,守孝时每一种食材都不应该放过。她跟刘太监说过鸡蛋卷的做法后(把鸡蛋打成液在煎锅中卷成卷,出锅浇汁),刘太监就做出了糖醋汁鸡蛋卷,鲜辣鸡蛋卷等多种口味的鸡蛋卷。 端上来后,还挺招四爷喜欢的。鸡蛋嫩嫩的黄色,煎得蓬松柔软,里面夹着细细的青葱碎粒,香菇丁等。 吃过这顿全素宴后,四爷就去抄经了。现在他每天都要抄一卷经,然后供到奉先殿去。现在后宫的事她知道的也挺多的,据说每天供到奉先殿的经书都能堆起两座高高的经书山。 东西六宫几乎人人都要抄,宫外的亲王贝勒们也要抄。京里还有多少人抄就不知道了,因为有资格送到奉先殿供起来的还是少数。 李薇其实每天也抄,四爷抄时她就跟着抄。但让人觉得囧的是,因为每天抄经的人太多,奉天殿又不可能天天供着经书,所以一般人抄的第二天就抬出去烧了(……)。 也就四爷、太后抄的能供足九九八十一天。 不过之后也是要烧掉的。 虽然明知今天抄的明天就烧了,李薇还是不敢敷衍说少抄两句,她不但要抄好,还要抄得认真。 因为她的抄完,四爷都要先看一遍。 她其实不是抄给先帝的,是抄给四爷看的。哪怕他夸一句她的字又进益了,她都觉得没白抄。 四爷捧着她抄好的经边看边点头,指给她看哪一笔写得极好,哪一笔收势太早,这个字有他八分神韵了,然后再叹一句:“还是太多情了些。”字如其人真是不假,笔意连绵之间,那份风流多情之意都快要透出纸面了。 这让他都觉得这份经不该供到奉先殿,他拿走收起来才是应该的。 他不由得好奇问她:“抄经时你在想什么?”这么肃穆的经文。 四爷对她的字总是要评一句‘多情’,她多少也能懂一点。她每当写字时看到她的字,想的都是这是他教她写的字,那起承转合间都是模仿他的。所以越写越开心。 这话能说吗? 她不说,四爷也能明白。 “你的字,只能藏在深闺。”他道,轻轻摸着她的肩。不能让外人窥见分毫。 女子的笔墨不该流到外面,她懂。李薇表示明白,但她第二天才知道四爷这话是什么意思:他给她派来了一个会写字的太监,专门帮她回帖子。 太监常青站在下头,恭敬道:“万岁说了,日后贵主儿往养心殿写帖子可自专,旁的闲事就吩咐奴才,由奴才代劳了。” 常青这人,李薇多少有点印象。但好像总是一晃神就把他给忘了,连脸都想不起来。今天一见才对上号,记得好像也是四爷前院侍候的老人了。 他年约三十,个瘦高,一张脸看着毫无特点。为人仿佛也是个平平常常,没什么特别之处的人。 不过,毕竟是从潜邸就跟着侍候的,他的这份资历拿出去那就是镀金的。李薇犹豫再三,让他在赵全保之下做了个副管事。 四爷送来的人,不出意外,除非四爷再把他给要回去,他就是长在她身边了。 常青也是个能干的人,李薇见他就等于是个秘书,比马佳氏还厉害的是他是奉旨回帖,就让马佳氏把自进宫来她与各处往来的帖子礼单等都拿给他看。结果马佳氏回来悄悄说:“这位常公公可不得了,他一打眼就能全记下来。” 果然是个人才啊。 李薇安心了,四爷身边果然没一个庸才,哪怕是个从来没显出来过的太监,到她这里也是大才小用了。 翊坤宫里其他人对常青的接受也很快,像赵全保,李薇以为他说不定要别扭一下的,毕竟常青虽然头上有个副字,可他的来历在那里放着,赵全保说不得也要让他三分。 可赵全保对常青别提多欢迎了,李薇好奇之下找玉瓶打听。 玉瓶没说就笑喷了,道:“主子不知道,听说张德胜也想来呢,幸好被这常青给拔了头筹。赵全保私下说要真是张德胜来了,那才麻烦呢。”苏培盛的徒弟,确实轻不得,重不得。而张德胜大概也不像常青这么有眼色,不跟赵全保争这个头名之位。 常青来了几天后,四爷问李薇:“使着还顺手吗?” 李薇心中品了下,永寿宫上下,包括她都把常青当个人物看。可在四爷这里,也就是个使得着的奴才。就像他赏她的屏风和瓷器,顺手的就可以留下。 她毫不怀疑,如果她说用不惯常青,四爷能立马给她换个人。 这也能理解常青为什么进了永寿宫却一点也不摆架子,待她身边的人尤其尊敬。见了赵全保都规规矩矩叫哥哥。 四爷道:“你那里的事也实在太多。上回听你说,马佳氏一个用着不够使,再挑好嬷嬷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你先用着常青,等日后你身边那几个放出去嫁人能回来了,就还叫她们侍候。” 李薇没想到他连这个都替她想好了,不由得靠过去倚着他说:“我是觉得马佳氏能够出入宫禁,跟外头联络方便。”马佳氏在宫外有家,傅鼐又成了内务府的总管之一。内外交通,她在宫里也不至于要做瞎子聋子。一时有什么事想往宫外传话也方便。 四爷自然想到了,一手轻轻在她背上滑动,道:“那再找个嬷嬷,是怕马佳氏因私心欺瞒?” 世人皆有私心,如果她的消息来源只有一个人,长久下来肯定会养大马佳氏的心。傅家正在重用,要想主仆之间能够保持和睦,一定的紧张感和疏远都是必须的。 她点点头,四爷笑道:“你能想到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薇囧,这是在说她这手段小儿科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都明白的(严肃脸),所以还是三更,下章会多一点~元宵情人节快乐哦~ 第325章 封爵 常青就这么在翊坤宫扎下了根,顺便也在西六宫刮起了阵小旋风。赵全保半酸的抱怨说现在出去,常青比他红。 幸好常青本人不爱出去走动,李薇听四爷的,就让他帮着整理宫内外各处送来的帖子,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常青就算老缩在翊坤宫,偶尔跑一跑养心殿,那名声也是蹭蹭蹭往上涨。 常青一来,确实帮了她很大的忙。以前马佳氏都被栓在宫里动不了,现在她就能常常让马佳氏出宫了。名义自然是放嬷嬷回家看看,马佳氏的家就在宫外嘛。 李家是必去的。她这幺长时间都没顾得上去李家问一声,说来自从弘昐他们也进宫后,她跟李家的联系就断了。家里那边还不知道有多担心她。 每到这时,她都觉得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千万里也不过合瞬息间就可见面说话了。 结果,马佳氏给她带回来了个爆炸性的消息! 李文璧被封为轻车都尉,正三品爵。李文璧就给李家老太太和觉尔察氏都请封了诰命。而且这个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的。李家已经商量过一轮了,这个爵位给李薇的大弟。 刚进宫就补习过宫中各种爵位的重点,李薇马上想到李文璧得的这个爵位,李家就可以递牌子进宫求见了! 她就像是突然忘记了喘气,整个人都噎住了般,半天才回过神来,马佳氏还在下面等着。 “……家里有没有因为这个起什幺矛盾?”李薇虽然被这个消息震了下,但脑子还算清楚。四爷赏李家这个爵位,最大的可能就是想让她能常常见到家人。 这样,她对马佳氏的盘算就可以省了。不必掂记着又拉又打那一套了,她可以照平常跟

相关推荐: 熟女的欲望(改编)   软梨(人狐 1v1)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快穿之渣女攻略   红龙小姐姐的异世界之旅-触手服   偏执暴君黑化后我被缠疯了   天生仙种   我在古代直播养鲛人   [综漫]我们的黑王哪有那么傲娇!   [狐妖小红娘同人] 狐妖小红娘阅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