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帮妈妈配种记 > 第195章

第195章

他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包括长春宫那个,曹得意后来也交给他了,三个分开过刑审问,其中一对宫女太监是对食,听说那里是理亲王和先帝答应偷情的地方,就想去那里幽会找刺激。 李薇眼都瞪直了,听说后面这太监和宫女还交待两人还玩角色扮演,太监扮皇上,管宫女叫爱妃,宫女就称陛下,万岁。 四爷淡道:“都处置了,宫女留个全尸,准其家人收敛。另一个呢?” 苏培盛道:“另一个太监是辛者库的粗使,缺了四个门牙。”旁的还没问出来。 “再审。”四爷道,“务要问出他嘴里的实话。” 等苏培盛下去,李薇见这屋里气氛紧张,就笑着说:“这人要缺了四个门牙,那还怎么吃西瓜啊?” 四爷正想着,被她这话一打岔,登时就笑了:“人家不会用后面的牙咬?”说起西瓜来,就想起他亲手开的两处瓜田。一处是在以前的庄子上,现在已经并到了皇庄里。一处就是圆明园的菜圃园。 今年的西瓜也该种下了。 四爷不由得闪了下神,去年,他还在圆明园里亲手操持那几亩地,闲了绕着湖散散步,带着素素和孩子坐一坐楼船。今年坐了这九五至尊的宝座,每日忙得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倒是好久没得闲了。 李薇看他仿佛陷入沉思,手还在一下下轻轻拍打着膝盖,也不敢去打扰他。 四爷突然道:“今年委屈你们了。”说着就叹了声。 对她来说,从圆明园搬进紫禁城,头衔高了,磕头的人多了,这日子却未必就比以前过得舒服。这句委屈她就觉得很合适,可放在四爷身上就不一样了。问他是圆明园好还是紫禁城好,那一定是紫禁城。 她道:“宫里有宫里的好,园子有园子的好。” 四爷叹了一会儿,说:“今年不能去圆明园了,不如朕带你们去景山逛一逛?” 这宫里一大摊的事,怎么突然说要去景山? 不过四爷一向是说到做到的,他今天跟她说要去景山,第二天苏培盛就把针线房的人带来说要给她做新衣服了。 四爷打算带他们去骑马,她以前的骑装都旧了。四爷就记着说干脆趁这个机会多做几件新的,苏培盛笑道:“万岁说以后贵主儿骑马的机会多着呢,让多备几件。” 李薇站着让针线房的嬷嬷们量了好半天的身,她量完还有额尔赫,连弘昤也有份。 见了四爷后,他还问量好了没? 她道:“都量好了。爷,都有谁一起去?” 四爷想放松,就说:“没旁人,就咱们一家人去。” 这个一家人的范围有多小?李薇当时没问,做好准备可能会有长春宫。结果到了去景山的那天,她发现长春宫是没跟着一起来,倒是弘晖带着弘晰出现了。 四爷把她从车上扶下来,弘晖等一排高大的男孩一起给她行礼问安。 李薇还没见过弘晰,一直以来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四爷就指着弘晰笑道:“他大概你没有印象,这是弘晰。” 理亲王的长子。 弘晰虽然站在弘晖身侧,但比弘晖还略高半头。他温文儒雅,身穿一件宝蓝常服,腰上悬着一块白玉佩。 他既恭敬,又不失亲近的对李薇道:“给李额娘请安。” 李薇发现四爷当时就高兴起来了,望着弘晰就像自家子侄。虽然按说四爷与弘晰的血缘也相当近,但那种亲近的姿态并不是做假。 她也就从善如流的还了半礼,笑着说:“难得出来,玩得高兴点。听弘昐说你们最近的功课多的连吃饭都要捧着书。” 面前的一群大男孩都互相笑话起来。 四爷故意沉了脸:“弘昐,你还敢跟你额娘报怨?上回交上来的功课,你写的连弘时的都不如。” 弘昐立刻低头规规矩矩的。 弘晰连忙求情道:“汗阿玛,先饶了弘昐这一回,等晚上回去我盯着他重新写一篇,明早上就让他交上去。” 四爷满意的点点头,叮嘱弘晰道:“你替朕看着他们这群小的。” 然后他就把这群孩子给撒出去了,让他们随便跑,带齐侍卫就行。还让弘昐看着点额尔赫。几个男孩带着侍卫,上马后就跟一群野孩子一样瞬间就跑远了。 李薇见四爷不去,往年他都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跑的。 “爷,您不去跑跑?我一个人没事,一会儿我也想骑上去走一走呢。”她道。 她骑马那都不能叫跑,而是前头有人牵着,让马小跑着。她就在马上坐着。在生弘昀以前,她偶尔去庄子上还能跑一跑,之后就再也没跑过了。 现在让她自己跑,她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技术。 四爷牵着她慢慢往里走,笑道:“朕也不想跑。”他看着早就看不到影子的孩子们,惆怅的叹了声:“朕老了,跑不动了。” 李薇秒懂的想:他是跑不过弘晖、弘昐他们了。 不过他要是真上了马,弘晖他们肯定不敢跑得比他快。但四爷要脸,让孩子们让着他就更不是滋味了,干脆就不跑。 只是景山这地方太大,不跑一跑太浪费了。 走了没一会儿,李薇蠢蠢欲动,四爷也说:“要不牵马来,朕陪你跑一跑?” 跟她跑,四爷的信心肯定是足的。 她点头,苏培盛就赶紧让人把马牵来。 李薇的马还是以前在庄子上的那匹,长得高大多了,正值壮年。虽然多年没见,但显然它还记得她,一看到她就温柔的打了一串亲呢的唿哨。 她拿了糖去逗它,被它温热的大舌头舔得手心里痒痒的。她抱着它的脖子抚摸它,给它抓痒,喜欢得不得了。 那边四爷都骑上去了,苏培盛想去催催贵主儿,被四爷使眼色制止了。 李薇过足了瘾,他才笑道:“该早带你来看它的,马是极忠诚的,它认了你为主人,这辈子就不会再让第二个人骑了。” 别的马是不是这样她不知道,但四爷既然这么说,这匹马就一定是这样。 这下让她感觉十分对不起这匹马,就算不能骑,她也应该常去看看它。 她又抱着马头亲热了一会儿才在赵全保和玉瓶的帮助下翻身上马。等她坐稳,侍候马的太监就牵好缰绳站在那里了。 四爷抖了抖马缰,问:“准备好了吗?” 李薇一点头,他一夹马腹就冲出去了。 她在后面哎哎叫着,却还是让太监牵着慢慢的跟上去。 四爷在前头撒欢,往前冲一阵再拐回来,看她坐得还稳,就让太监把马缰松开,对她道:“你也跑跑试试。” 其实她也早就想跑了,骑马骑一会儿就容易自信爆棚,老这么慢吞吞走着多没意思? 侍候马的太监退开,她也跟着一抖缰绳,吁道:“走。”,然后轻轻夹了下马腹。 跨|下的马就像知道她的心意一样,轻快的小步跑起来。 四爷跑得比她快得多,让她看那也是风驰电掣一般,她这就像散步了。 和煦的微风迎面吹来,周围是连绵的青山,远处还能看到弘昐等人的旗帜高高扬起,让他们能一眼看到孩子们在哪里。 “他们在那边打猎吗?”她指着山林那头的弘昐的旗帜说,看旗弘昀和弘时都在那里。 四爷跑完一圈回来有些喘,放松马缰让马儿也轻松一下,道:“没有,怕他们箭上没准头,误伤别人。” 看着山脚仿佛就在不远处,李薇起了比赛的心思,指着山脚道:“爷,咱俩比一比吧?” 四爷愣了,跟着看她的表情都有些哭笑不得了,他摇头想了半天,才点头说:“好吧,你先跑,朕让你一刻钟。” 让一刻钟?一刻钟都够跑个来回了。 虽说望山跑死马,但她以前来过景山(公园版),记得到山脚下也花不了多少功夫。何况她现在又骑着马。 李薇知道她跟四爷的实力相差悬殊,但本来就是游戏嘛,她就没打算赢,可是让她一刻钟也太夸张了。 四爷就看她气呼呼的一抖缰绳,一夹马腹,那马就一路轻快的小跑着向山脚下而去了。 要是在草原上这样跑,连只羊都跑不过。 四爷觉得笑吧,太过分,可不笑吧,又太难。 一队人就跟罚站似的跟四爷一道看着贵主儿的马踏着小碎步往前跑,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 四爷掏出怀表看看时间,有一刻钟了,就一抖缰绳追上去了。 李薇在前头就觉得这时间过得真慢啊,怎么还没跑到?看看马都开始喘气了,她也觉得胃快颠出来了,然后就像身边过了一道闪电,一眨眼的功夫,四爷就越过她冲过去了! 等四爷跑到山脚下再绕回来,她干脆投降,也不跑了,放开马缰由着马儿自己随便走。 四爷跑回来颇觉得跑得十分不过瘾,跟她说:“怎么不跑了?不是你要比的吗?” 李薇没想到她现在胆子是真变小了,以前还敢甩空鞭让马跑快点,现在是一点都不敢了。 “比不过您呗。”她道。 四爷笑了下,下了自己的马,翻身上了她的马,就坐在她身后。 李薇被他突然这一招吓得赶紧往肯坐,怕把他给挤下去。 “别动,就这么坐着就行。”他从后面伸手握着缰,用缰绳轻轻打了下马颈,马儿就陡然加快脚步跑起来了! 李薇一声惊呼,跟着就笑起来。 四爷见此,又打了两下,马儿跑得更快了。 “啊!”李薇忍不住短促的尖叫了声。 “怕什么?有朕带着你呢。”他从后面伸出一只手搂住她的腰,往前坐了坐,两条大腿几乎是把她给夹住了。 然后他微微向前伏身,她也忍不住前倾,手不自觉的就抓住了马鬃。 他在她耳边说:“不要抓马鬃。” 她就只好抓住他的手。 他带着她在周围绕了一大圈,还穿到了旁边的小林里。跑出来后才看到侍卫们就守在林子边上,苏培盛几个也都跟着,就是模样有点狼狈。 四爷看了眼天色,道:“扎营吧。” 苏培盛脸上被晒得一层油汗,苦哈哈的再去看着人扎帐篷,还要掂记着侍候四爷。 四爷仍然带着她在马上,等帐篷扎好后才下去。 等她的脚踩到地面,才觉得刚才骑马骑得两条大腿都是僵的。一下马就倒在他身上了。 四爷赶紧扶住她,笑道:“瞧你这本事,还想跟朕赛马。” 玉瓶想要过来扶她,可四爷直接将她打横抱起。 李薇顿时脸都红暴了! 这里都是人! 又不是东小院! 结果随行的侍卫中居然还有敢叫好的。 不等她去看是谁这么大胆,四爷却像受了鼓舞一样把她给抱进了帐篷。 进了帐篷后,熟悉的苏培盛他们也都视若无睹般,四爷把她放到榻上还是一脸得意,苏培盛他们一脸‘这太正常了’的神情侍候他洗漱更衣。 叫李薇都觉得是不是她太大惊小怪了? 或许这是很正常的事。 直到玉瓶也进来侍候她梳洗,看玉瓶那一脸红暴的样子,李薇才明白,其实不是她太奇怪。 根本是四爷太没下限,而他身边的人都时刻跟他保持一致而已。 她算是找到古往今来的皇帝都越来越没下限的原因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忘了,让大家久等了 第330章 四爷 李薇跟着玉瓶去屏风后换衣服(是的,就算只是跑了会儿马也要换衣服的),帐篷虽然够大,但四爷跟她在一个帐篷里,也就是隔着道屏风更衣。 她见四爷连里衣都换了,就知道刚才跑嗨后他出汗了。 他挺爱出汗的,平常人就是微微出汗,他就大汗淋漓。以前的白大夫和现在的黄太医都说他这是中气不固的表现。怎么治不好说,只能慢慢食补加药补一起来。 等他们换过衣服出来,帐篷外已经开始备膳了。 李薇还是头一回看到皇上出来玩一趟带的人有多少,哪怕他只是到紫禁城后的景山玩个一天,就吃一顿饭,随行的御膳班子也来了十好几辆车,并且大大小小的帐篷也支起来了,不能支帐篷也搭了棚子。 打眼一瞧,少说也有一百来个人在那里忙活着。 其实她打听过了,膳房带来的多数都是半成品。像汤羹类的都是用车连炉子一块运过来。其他的除了新鲜的蔬菜是洗干净没有切的以外,别的原料都只剩下锅一个步骤了。 苏培盛过来问:“万岁,您是在哪儿用?” 天气晴好,四爷举目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缓坡道:“就在那里吧。” 苏培盛赶紧再让人去设布障,铺地毡,还要准备矮榻等坐具。然后再过来恭请万岁移驾。李薇想席地而坐,跟四爷小声提了句,四爷点头说好,让他们就留下了矮桌,原来的椅子等都撤下去。 席地而坐果然更有意境了。 他们正对着的就是一片缓缓向下的坡地,坡地尽头是一片森林。坐在这里很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李薇正欢乐的数着孩子们的旗都在哪里,来的时候就说过中午不必特地聚在一起用膳,所以这会儿这群玩疯了的孩子没一个回来的。 苏培盛过来问四爷想用点什么,他愧疚道:“这里j□j不齐,要委屈万岁跟贵主儿了。” 只是做饭的人就带了一百多,委屈不着的。 四爷挺大度的说:“无妨,在宫里什么都能吃着,在外头就不必讲究了。” 跟着苏培盛送上菜单子,四爷挑了几个,问她想吃什么,她伏首去看:“我只要一个拔丝苹果就行。” 四爷点了几个炒时蔬就让他们照这个上,李薇看那一百多人的御膳班子,深深的替他们不值啊。特地抬过来的东西只怕大部分都要再原样抬回去了。 不过,四爷接着也给弘晖他们都点了三五道菜,比起他吃的几样小炒全是大菜。除了给孩子们点了,跟着出来的侍卫们也都有份。她听他特别点出一串人名,好像个个都很熟,她就只记得安巴,这是弘昐身边的侍卫。 这是说他把几个孩子身边得用的侍卫全都记住了。 能当皇帝的都有个好脑子。 赏了菜下去,自然还要来谢恩。于是他们用膳时动不动一抬头就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在冲四爷磕头。不好打扰主子们用膳,所以谢恩就简化成在一边磕个头。 但也有被苏培盛亲自领上来的,都是弘晖他们几个身边侍候的。唯有弘昐是让安巴过来的。 四爷自己虽然武力不大行,但最爱满人勇武。 他见跟在苏培盛身后一个彪形大汉,不由得放下筷子让他靠近说话。 安巴单膝跪地,道:“二阿哥遣奴才来谢万岁赏菜,奴才也要谢万岁特意赏给奴才们的菜。”说罢两膝跪下,砰砰砰磕了好几个响头。 四爷笑道:“起来,起来。嗯,朕记得你,你的弓箭好。” 安巴大喜过望,他当年进四贝勒府时可没想过还有如今的造化!以为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侍候个王府世子了,没料到万岁一朝出渊,竟是一条潜龙。连着他侍候的二阿哥也成了龙子凤孙。 得万岁垂询,安巴努力镇定下来,垂首道:“奴才不敢懈怠,只是一心侍候二阿哥。” 他这个马屁拍对了,四爷连连点头,让人赏了他们一瓮素酒。 等他走后,四爷还对李薇道:“这是个忠仆。有他在弘昐身边,朕也能放心了。” 当时安巴要是马上就对四爷表忠心献殷勤,肯定就得不到这个考语了。皇上说的都是金口玉言,安巴有这个忠心的标签,那就是国家免检产品了。 李薇也觉得安巴聪明,能在现在的四爷面前还能说出这么有条理的话可不容易。 就像原来的三爷,现在的诚郡王,自从四爷登基后是各种跪舔。可四爷不买他的账,就连他最早把女儿送进宫里,都被四爷说‘毫无慈父之心’。 这就是拍马屁拍到马蹄上的。 李薇一直很想给诚郡王点蜡,因为他不知道四爷对他的感观(四爷都是私底下跟她吐槽的),听说最近天天给四爷递一个请安折子,里面是各种的溢美之辞。 那是因为四爷平时太忙,最讨厌有人没事干进来找他聊天说闲话。浪费时间! 这可跟先帝那会儿完全不同了。以前乾清宫尚书房(当时不叫这个名儿)候见的人能多得挤到门外去。 虽然这么等着也未必能见到先帝,但先帝还是给人能见着他的希望的。她记得以前四爷就常常去候见,但常是候上一天就落下一句‘今天万岁不见人了,诸位请回吧’。 四爷则是压根不让人来了,每天候见的多数都是来述职的,他见一见,问下履历,聊一聊看看这人的品性,然后就让人回去等消息,看是把人往哪里放。 他还给人考评,中上,上上,中下,下下等。 李薇听说外官四品以上他都要见过后才能给人派官,就觉得他不累死谁累死?这摆明是人事部长,副总经理的活。他应该只需要确定下总经理,副总经理,然后把活安排下去就行了。他的主要任务是喝着咖啡跟他的团队说‘我觉得大豆现在不错,咱们做一笔吧’这样。 制定目标,把握方向才是他该做的,日常小事就不要管了。 可这种话她不能跟他说,只好天天像念经一样问他这种小事都要由你来做,那些大臣都是吃干饭的! 她这么半真半假的抱怨,他也不生气,笑着说:“朕不看一眼不放心。”说完叹气,“这放出去就是一方父母,万一疏忽了,放出去的不是能吏,是个刮地皮的,那里的百姓就要吃苦了。” 拔丝苹果送上来,四爷好玩的也去挟了一块,拖出了长长的糖丝,李薇在旁边给他拍手,结果他挟出来喂到了她的嘴里,糖丝一直拖到了前襟上。 她吃得开心,一面也庆幸今天出来衣服带得够多。 菜凉了以后,丝就拔不起来了。但外皮甜香,苹果微酸的口感让她爱不释口,四爷看她把一盘都快干掉了,赶紧让人端下去:“你喜欢,回去再让人给你做,这里是外头,落灰。” 可就剩两块了,不吃可惜啊。 四爷看她的眼睛还挂在苹果上,祭出杀手锏:“这个太甜了,吃了会发胖。” 他伏在她耳边小声这么一句,就叫她对那两块苹果彻底没了兴趣。 看她丧气的样子,他还乐得哈哈大笑。 然后塞给她一串炸鹌鹑蛋,笑道:“吃这个吧,刚才就见你吃那盘拔丝苹果了,正经菜没吃几口。” 各种串串今天也跟着出来了,大概是这么着实在是很方便,李薇就在侍卫手里见着了下面有根棍棍的大饼和饽饽。很像以前学校里卖的棍棍面包啊。 他们管这个叫面串,可能跟肉串是相对的。 除了面串,当然也有豆腐串,菜串,饼夹菜也流传出去了。今天跟出来的侍卫要是没时间去吃饭的,手里不是饼夹菜就是串串。 听说四爷在养心殿干活时,见被他‘连累’的众位大臣们连出去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让人做了饼夹菜过来,还有鸡蛋灌饼。 用过膳后,四爷喊人把孩子们都叫回来了。马上就该回去了,他解□上带的玉佩当做彩头,让大家来赛马和比射箭。不管是奴才还是主子都混到一块比了。 弘晖他们就把自己身边射箭最好的侍卫给喊出来,跟主子们编成一队。 远处的树林里早就让御林军过去了,这边一声令下,那边林子里就开始往天上打炮,把林中的鸟都惊了起来。 这边立刻是一片的引弓向天,嗖嗖嗖一排箭就射出去了。 这时就能看出差距来了。 侍卫们多数手中一次就拿了几支箭,也有一口气射双箭或三箭的。弘晖他们就是规规矩矩的一次一支箭的射,只是要从腰上的箭壶里拿箭就要比侍卫们慢上数息。时间一长,这个差距越来越大。 李薇发现四爷并没生气,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还差得远呢。” 这些阿哥们不是靠武艺吃饭,他们练弓箭也只是表示没有丢掉满人的尚武之风而已,说白了都是花架子。 连李薇都能看出来,弘晖他们的姿势全都完美无缺,就是太完美了,追求的方向错了。现在不是让他们摆架子做射箭教学,而是射天上的鸟。 在鸟落下来前,箭壶里的箭必须射完,不然这脸就丢大了。 侍卫们都是图射得又多又快,兼顾准头。 其中有几个侍卫一看就是下过战场的,多余的动作几乎没有,看着仿佛很轻松很气定神闲,但射得一点都不慢。 侍卫们的箭射完了就先退下来了,弘晖他们也在鸟落下前把箭射光了。 李薇不由得松了口气,她刚才就担心弘时落后。 四爷让人去拾箭和猎物,少顷,等人回来后,箭一支未少,猎物以弘晖和他的侍卫中的最多。 这个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四爷把玉佩赏给弘晖,其他人都各得了一副新弓。 今天的郊游算是圆满结束了。 回到宫里后,她想回翊坤宫洗漱整理。今天出去外面玩了一整天,肯定是要赶在太阳落山前沐浴的。 结果四爷拉着她:“随朕回养心殿,那边什么都有。” 在什么都有的养心殿里,他们各占一个屋洗了澡,出来都是披着三尺长的头发。坐到榻上喝着茶,她身后站着玉瓶和玉盏,四爷身后是两个太监,一起给他们弄干头发。 这个真是个大工程。天热不能用熏笼或火盆,只能慢慢用干布吸干水分。 李薇自觉这是她嫁给四爷后最狼狈的一面了,以前哪怕是生孩子后见他,那都是穿戴整齐,脸上化淡妆的。 可今天她是湿着头发出来的,脸上什么都没涂。 四爷一看居然说:“瞧着像小了好几岁。” 李薇摸了下脸,心道那要不日后当着他的面就不化妆了? 两人都坐着没事干,于是他批折子,她看戏本子。天渐渐暗下来后,屋里点上了灯。 四爷道:“晚上你想用点什么?” 李薇捧着的这个戏本子是个苦情戏,大家小姐跟穷秀才。这会儿两人正挤在一个四面透风的破屋子里,大家小姐问苦读的秀才想吃点什么?穷秀才怀念的说:“当年喝过我娘亲手做的一碗面汤,现在想喝也喝不着了。” 面汤值什么? 大家小姐褪了手上一只三两三的金镯子(败家啊!),去跟隔壁邻居换了半袋面(太败家了!),回来给穷秀才搅了一锅面汤,两人就着咸菜幸福的喝完了。 就喝面汤?好歹来个馒头啊。 所以四爷这么一问,她就说:“鸡蛋面汤吧,再做个炒馒头?” 四爷怔了下,说:“要不要炒两个菜?” 苏培盛在一边都听不下去了,拿金碗喝面汤,贵主儿就是牛。 最后端上来的当然不可能只有面汤,还有八宝粥、绿豆百合薏米粥、核桃粥、糯米红枣粥、山药粥等等。 还有四爷说要让她吃个够的拔丝苹果。 吃饭时,四爷问她这次的戏本子好不好看。她捧着的这本是这次最喜欢的一本,用文艺点的话说,作者是个有生活的人。 四爷好笑:“哦?这是怎么说?” 李薇拿着戏本子给他讲:“写这戏的人肯定过过苦日子。”简直太门清了。 他不但写了好几次大家小姐在穷秀才的指点下去哪里哪里挖野菜,穷秀才还因为大家小姐把萝卜叶给扔了而心疼的痛哭流涕(小姐你找这人图什么?)。 她问四爷:“像您这样的就肯定不知道萝卜叶子能吃。”她就不知道。 四爷咽下嘴里汤,慢条斯理的说:“朕怎么不知?朕还吃过凉拌萝卜叶呢。” 李薇马上回忆她有没有给四爷吃过。不过不对啊,她给四爷吃的都是她吃过好的,萝卜叶子她没吃过,肯定没给他介绍。 四爷就说起他在康熙三十六年去河南时,那一路上吃不着新鲜的蔬菜,他就吃了不少的野菜。这萝卜叶子厨子也是煞费苦心的,先拿水滚过,再拿花椒水、辣椒水、蒜茸等拌来除涩味,还滴香油来提香。 他叹道:“就算是这样一盘厨子费尽功夫做出来的,朕当时吃着都觉得拉嗓子。” 说是那盘菜让他认识到他是一个多么娇生惯养的阿哥也不为过。 在京里认为这天下没有什么难处能难到他,出发后一盘菜就让他尝尽了苦头。要是没有素素当时弄出来的速食调料块,他都不知道这一路是怎么过的。 他这么感叹过后,等晚上膳桌撤下去,他居然不去看他的修仙书,凑过来跟她一起看这个戏本子。 穷秀才最后当然是要去考试的,考了三年。大家小姐就留下来看着那个破房子,顺便苦守寒窑。她还有段唱词,说以前只是吹吹风丫头就紧张得不得了,在太阳下站一站也不行,每天起来都要贴花黄,着罗衫,金银珠玉数都数不完(李薇认为大家小姐有一滴滴的后悔,姑娘你总算没傻到家!)。 现在却是手越来越粗,脸越来越老,段郎啊,等你回来就该不认识奴了。 然后穷秀才回来确实一开始没认识这位头发枯黄,双手长满冻疮和伤口,弓背弯腰的大家小姐。 “大娘,”他这么开口,“住在这里的我媳妇,您知道她去哪儿了吗?” 大家小姐自惭容颜不在配不上秀才了,就说大家小姐死了,还给秀才指了个坟头。秀才把包袱一扔,呜哩哇啦的去哭坟了。等他哭了一天一夜后,才发现这坟头至少是十年了。这才想起刚才那大娘好眼熟,啊,必定是我的娟儿。 而这边,大家小姐本来是想自杀的,然后也哭了一天一夜的戏,哭她和段郎有缘无份,下辈子她变花变鸟变露水都要再来见段郎一面。 然后段郎来了,两人抱头痛哭,he。 这算是没有一个jp的好本子了,虽然还是女神爱废材的老套路。所以才让李薇再三捧着读。 等两人合看一页,费事的看完后,她正想跟四爷讨论一下,就见他双眼含泪! 李薇=口=了。 四爷掩卷叹息,感慨道:“这王如娟就如素素一样。” 她才没那么蠢好吗?四爷您是顶级高富帅啊。换成穷秀才那样她是绝不会脑残去倒贴的。四爷您怎么会觉得那穷秀都跟您有一咪咪的相同点呢? 完全是两个物种嘛。 然后四爷说了她半晚上的好话,叹来叹去都是说他就像那段誉(这名字真好听),她就是那心甘情愿倒贴的王大小姐。 她以为他叹完就算了,结果第二天,他让苏培盛把这一本送到升平署,让他们就照这个排戏,等过了孝期他要与贵妃共赏。 他还回头对她说:“到时朕与素素一道去看。” 李薇:“……呵呵。”她一定会笑场的。 作者有话要说:标题本来想写,拿什么拯救你,四爷,还想写一直在走偏的四爷,但写不下就只好突出重点了,ps,今天还是三更 第331章 潜移默化 自打四爷给升平署送去那个戏本子之后,引发了一个不太让人愉快的后果。 那就是接下来给她送的戏本子都是苦情戏了,各种独守寒窑,女子主动下堂求去。有一个最囧,丈夫功成名就大红花轿来娶了,她跪在花轿前死活不肯上轿,唱了三折的戏让丈夫去另娶门当户对的年轻女纸,说她各种配不上丈夫云云。 李薇==…… 她终于发现写戏本子的都是男人了,他们怎么就没想过重点是那一本那个段郎从头到尾没第二个人呢?王如娟的戏份她都是狂笑着过来的好吗? 在男人的想像中,女人贤惠起来不但要给他们纳小妾,纳不回来还能气死,还要一到人老珠黄就要主动下堂让位。不管男女都是人,这要多扭曲的脑回路才能像男人想的一样贤惠啊。 等四爷看到她晚上不看戏本子,而是编铜钱后,就好奇的问她是都看完了? 她说:“都不好看,那都写得是什么啊。” 四爷晚上本来就是消遣的,闻言就放下手里的修仙书,请她详细道来。 她就倒了,倒完痛快道:“什么事都要合理才行,这些戏本子就是不合理,它写出来的都是男人想像中最想要的女人,而不是真正的女人。女人也是人,她们的想法跟男人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的。” 四爷仿佛若有所思的点头,叹道:“是啊,人皆有私心。古往今来,堪为表率的女子只是凤毛麟角。” 李薇想了下,他

相关推荐: 快穿:炮灰她次次躺赢   神话降临   半岛演员   大手撈起個胖子   重生之百亿大亨   草包美人和她的嘴硬疯犬   父皇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师兄好威猛   未来机器人警察进了监狱的故事   修仙界第一丑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