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帮妈妈配种记 > 第276章

第276章

下午,畅春园来了人,李薇叫过来一问,是方姑姑派来的,说宣太妃有些不大好。 反正明天她就要去畅春园了,提前一天去也不算什么。李薇一面让人收拾东西,一面亲自去勤政殿跟四爷打声招呼。 正是新年前的时候,勤政殿里诸位军机大臣都在座,还有十三、十四等宗室王爷在场。为了过好这个新年,方方面面的事都要提前安排。四爷正在听他们说,就见张起麟匆匆进来站在一旁。 四爷端起茶到:“都起来散散吧。” 等众人都出去,张起麟才说:“贵主儿来了,在西暖阁。” 四爷起身准备去暖阁,张起麟跟着道:“听人说九洲清晏里正在往外抬箱子,贵主儿也叫人备车辇准备去畅春园了。” 四爷脚下不免快了两分。不是大事,薇薇不会如此处置。 一见着他,李薇就竹筒倒豆子的全说了,道:“我先过去看看,也未必就会这么寸。万一有事,总不能叫太后操心,公主们都是娇客。”还待是她来。何况真出事再等畅春园来喊她,那时急慌慌的何必呢? 四爷不免脸色不太好看,皱着眉替她披上斗篷,轻声嘱咐道:“你到那里不必着急上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是真有不巧,那今年就只过初一到初五,咱们也轻松点儿。” 她能感觉到他的不快。 她摸摸他的胸口,看他面色放缓,她才笑道:“那边有我呢,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晚上不能睡太晚,不能老批折子,不能总坐着不动。要起来多活动活动才行。” 四爷刚才脸上的薄怒已经散去,他笑道:“知道了,管家婆。” 诸大臣从殿中出来也就是去偏殿坐一坐,有一会儿要回话的就在心中打一打腹稿,要方便的就跟着太监出去。 此时有人看到万岁携着一人从殿中出来,慢慢往外走。那人戴着雪狐的风帽和围脖,披着一件茄子紫的斗篷,远远的看不清脸。但一旁的张起麟都殷勤侍候着,偏殿里的人只敢扫一眼就赶紧避开了。 园子里能叫万岁亲自送出去的女眷大概只有皇贵妃了吧? 四爷送李薇坐上凤辇,把手炉给她抱着,道:“要不,朕让张起麟跟着你过去,也方便你使唤人。” 李薇笑道:“有常青呢,何况还有皇额娘在。” 挥别四爷,坐在车上的李薇在心里想着宣太妃要真是在过年时出事,该怎么安排呢? 首先,在园子里停灵肯定不行。当时收敛了就要送回宫去。 往哪放是个问题。以前宣太妃一直随着太皇太后住,她没有自己的宫室。李薇也没经历过,打定主意到了畅春园就让人查这件事,康熙一朝去世的妃嫔也有,循例而行就行。 到了畅春园,先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没有多留,让方姑姑领她出去了。 方姑姑道宣太妃确实不好了,现在已经叫不起来了。“摸着身上还是烫的,估计是烧起来了,我让太医看过,也开了药方,用银勺撬开牙给她喂了几勺药,但也没多大用。” 李薇去看过后不得不承认,宣太妃真是不行了。 可能太皇太后的去世带给她的打击太大了。之后她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到蒙古草原,这个念想在见到家乡的人,听到家乡的事之后也满足了。身体这才一下子垮了下来。 方姑姑道:“太后跟太妃也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这些日子一直难过得睡不好。” 看到同辈的人一个个走了,自然会联想到自己。 李薇叹道:“姑姑多劝着些,别让皇额娘太伤心了。” 太后自掏腰包,拿了二百金子给宣太妃发送。既然是太后的心意,李薇想来想去,给这些金子找了个好去处:在皇觉寺买灯油点灯,保守估计能点上八十年,绝对够给宣太妃买出一份不世的功德了。 毕竟给宣太妃办葬事有成例,并不需要太后掏钱。她拿出这钱来更多的是想看到能安慰她的东西。不是葬礼如何的盛大,而是为了寄托哀思。 李薇在请一千八百个和尚、喇嘛来念上六个月的经和买灯油之间犹豫了一下就决定了。 初一晚上,烟火在天空炸响时,方姑姑悄悄钻到人群中来伏耳对李薇道:“娘娘去了。” 李薇告罪出来,就站在廊下听方姑姑说完,叹道:“万岁说过,娘娘是长辈,今年的红就挂到初五吧。” 不过她并没有再去看宣太妃。一是她在太后跟前侍候,去宣太妃那里肯定要换衣服,来来回回惊动的人就多了。二来太后嘱咐过她让她不要过去,四爷更是让人连着来说了四五次,道都交给下头人去忘就行了,不许她去。 当夜,宣太妃的彩棺被悄悄送出了畅春园,送到了京郊陈村殡宫内安置。 宫内设祭,纯禧公主还特意去奠酒相送。还未出宫的几位小皇叔们也都去磕头送别。 像三爷这些人也都去了。多去几回,少去几回,无人强制。不过在听说去送宣太妃的人还挺多的时候,李薇还愣了下。后来听说像三爷、九爷都是天天去就明白了。这些人说是去送宣太妃,不如说是做给四爷看的。 宣太妃难得在死后热闹了一把。 宣太妃这一去,又是一重国孝加身。 四爷去年带着弘昐去泰山就是想告祭天地,自打听说宣太妃不好后,他的眉毛就没松开过。李薇知道,这几年连年丧事,换谁都要别扭下的。 她劝他这都是时候到了的缘故。像太皇太后和宣太妃,这都不奇怪。 但四爷仿佛还是很不安。 深夜无人时,他跟她叹道:“朕一直觉得,皇后是朕咒死的。” 李薇只是愣了下就明白了。因为他在孝敬皇后去世之前一直说她‘重病’。但当时这只是一个压制皇后的手段而已。结果皇后当真重病了,病倒如山,一下子就过去了。 她打量着四爷的神色,不禁握住他的手轻声问:“胤禛,你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吗?” 四爷看回来的眼神中难得带上了委屈和愧疚,她伸手把他搂到怀里,让他靠着她,听他喃喃道:“朕……不是成心咒她的……可朕是天子,大概说的话被鬼神听到了,才拘了她的命去。” “胡说。”李薇斩钉截铁的说。 两人靠在一起,帐子里黑洞洞的像个狭小的世界,让人感觉安全无比。 她道:“皇上说的话多了。要是皇上偶尔出口的无心之言都能被鬼神听到当真,那皇上真心祈求的东西怎么不见当真?不说别的,史上长命百岁的皇帝有几个?” 四爷本来就怕压着她不敢全身压上去,此时听到这种‘大不敬’的话,一时失神竟然栽到她身上去了,赶紧撑起来,轻声道:“快住嘴,什么话都敢说。朕真是把你惯坏了。” 不过一直困扰在他心底的那份不安和愧疚也减轻了几分。 他躺回去,轻轻叹了声:“朕,对不起皇后。”他在说这个时一直握着李薇的手,过了一会儿她才明白他是怕她生气。 她不生气。连她都觉得自己对不起皇后,怎么会生他的气? 只是三个人一路走到最后,得到这个结果不是任何人责任。只能说命该如此。 四爷实在想不起他和皇后是怎么走到那个地步的,但他记得很清楚。从一开始的期待,到观望,之后的失望,放任,限制,厌恶,最后的无感。最后他只能承认,或许皇后并没有大错,她有的私心,他都能理解,只是不能接受。她始终不适合做他的福晋,更甚于皇后。 这世上有千百样人,男人女人,能遇上一个契合的是何其有幸的事? 他握紧手里的手,叹道:“幸好有你陪着朕……” 如果真是他造了孽,致使上天降灾,那他也甘心承受。 作者有话要说:忘了跟大家说今后第三更改到10:30,不过今天写出来了就放出来吧。今后如何有第三更会改到10:30。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507章 因为宣太妃的事,初五时各府都把过新的喜庆衣服给换下来了。九爷也提前回来了,才回来两天,十爷就登门了。 乍一见,十爷笑道:“怎么你去这一趟还长肉了?”脸又圆了一圈啊。 九爷往榻上一卧,连放炕桌的地方都没有了。十爷只得搬了个凳子坐在下头。 “谁过年不长肉?”九爷吃着盐酥花生,理直气壮的说:“过年就是养膘的时候。” 十爷老实不客气的从他面前的匣子里也抓了把盐酥花生,道:“你这时回来也早了些吧?不是说太后身上不好了?” “那也轮不着我去献孝心啊。”说起这个,九爷有些沮丧。 宣太妃没了以后,太后撑着过完年也小病了一场。 还真把大家给吓了一跳。 不过太医看过后说无事,给太后开的也是舒肝解郁的方子。李薇这才知道,太后大概是被宣太妃给刺激的了。 幸好太后的性格在那里放着,偶尔心情上有点伤春悲秋的也拖不长。李薇在畅春园侍了几天疾,四爷过来奉了一天的药后就好了。 “我没事,你那边正事多,赶紧回去吧。”太后笑着说。 宣太妃那是没指望了,她活着没劲,就算熬上**十年又有什么意思呢?可她不一样啊,她有儿子,儿子还孝顺。 这么一想,太后心里就好受多了,病也不药而愈了。 四爷道:“儿子那里没什么要忙的,弘昐他们都大了,也能帮得上忙了。” 这话里意思可多了。 太后却没往下追问,只是含笑点头,欣慰道:“那就好啊。” 四爷道:“现在天还冷,等天稍稍暖和点儿了,儿子带您去南边看看,那里景色怡人。” 康熙爷六次南巡,却没带太后去过。太后不是听儿子说,就是听伴驾的小妃嫔们说,此时想起来也有些遗憾,笑道:“好啊,我也算是享着儿子的福了。” 太后催四爷回去,还让他把皇贵妃也带回去。 “我在这里不缺人侍候,你那里贴心的人少,有皇贵妃在我也能放心了。”太后道。 四爷却摇头,说:“让她在您这里多侍候两天,儿子不能陪着您已经是罪过了,让她多守两天也是替儿子尽孝了。” 李薇就这么在畅春园住了下来。 四爷临走前再三交待她不要累着了,“夜里不用你守着,让七福晋和十四福晋盯着就行。白天多来陪皇额娘说说话,朕让人从暖房里多送几盆花来给你和皇额娘赏玩。” 宫中的花鸟房早就有暖房用来冬天给主子们进鲜花了,拿的是炭烧的火墙等来增加温度和湿度,催生鲜花,使鲜花经隆冬而不凋。 太医说太后是心思郁结,看看鲜花啊,玩玩鸟啊,养养狗啊都行。心情好了,人就没病了。 偏偏太后不爱养宠物,那就只能看花了。 李薇让四爷放心,她这个侍候太后还真不用她亲手做什么,能帮太后端端药碗就算孝顺了。平时也就是在太后有精神的时候过来坐坐。 比起这个来,她倒更担心四爷。 他说要带太后南巡,那就肯定要去。但她现在留下陪太后就帮不上他的忙了,以他的性子肯定又要亲力亲为,她道:“畅春园这边有我呢,你不用担心。不过你回去也不要太累了。” “朕都知道。”四爷替她拢了拢斗篷,走了。 李薇就在畅春园住下了。 太后的病很快好了以后也不常在屋里闷着,以前太后还住在永和宫时,李薇就觉得太后挺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现在也一样,她在圆明园给四爷弄出来的保龄球,太后在畅春园也让人原样弄了一个。 李薇见着了就请罪道:“都是儿臣的错,没想着给您也做一个。” 太后换了短打,穿着靴子,身上一点零碎东西都没有,头上的钗环都少了,假发也没用,就是盘了个髻。她笑道:“我也是听弘时说的,他说这东西好玩,我就让他给我做了个。” 原来是弘时。这小子进了工部后还真挺能折腾。 太后打保龄球只能一球球来,打一次先要活动开,打完要停下歇上半盏茶。但太后能这么着玩一天都不嫌累。可见是真喜欢。 太后这里的这个滑道倾斜度更大,每当太后的球把木瓶子稀里哗啦都砸倒时,殿里侍候的宫女太监们全都欢呼个不停,连太后看着都挺高兴的。 太后不玩时也爱看宫女太监们玩,玩得好的自然有赏。四爷那边也有太监擅长这个,李薇见太后这么喜欢,提议干脆两边比一场。四爷特意抽空过来,两边主子比过太监比,最后太后这边赢了,可把太后乐了好几天。 南巡的事很快准备好了,弘昐、弘昫伴驾,余者全都留京。 李薇当然也是跟着去的,她既然在太后这里,这边的事自然都由她来安排。公主们全都搬出了畅春园,回到各自的公主府去。 成太妃往年也有陪着太后出巡,但今年不巧,她的风湿痛犯了,过年前就疼得厉害,二月时又下了好几场雨,现在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 余下的太妃嫔中就没有让太后喜欢的人了。 所以今年的南巡,竟然意外的只有他们自家人。 出京前还有一件事,某位大学士写了封折子赞美李薇。夸的就是这次太后生病,她衣不解带的侍候。 李薇一听说这件事就去问四爷了,这人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夸她。 “爷,您让他们写这个是为什么啊?”她觉得有点臊得慌。 这本折子递上来后,四爷批完让人传阅了! 于是现在朝上的人都在隐隐说她的好话,她觉得过不多久,说她好话的这个风潮可能会越演越烈。 这不行,这太丢人了。这明摆着就是四爷在背后推动的。他让人写了这本折子,再‘暗示’大家,现在大家都明白圣意了,都在照着做。 她怀疑南巡这一路上还会冒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 四爷看出她是急了,不安了,笑着安慰她道:“不用担心,朕有数。” 您能有什么数? 就像她想的那样。南巡的一路上,各种流言更多了,有说看到她守着太后一整夜的,有说她亲手替太后熬药的,有说她替太后尝药的,说得都能编成戏来唱了。 再往外走,流言中就添加了她仁慈爱护百姓的内容。比如她路遇小姑娘/老太太/断了腿的乞丐,那是肯定要先垂问,再洒泪,再让人施医赏药,还叮嘱当地的父母官要好好照顾这些人,不然她这个皇贵妃一定会治他的罪。 后宫不得干政,哪怕是个小县官,她也不会说这种话。 但这种流言最受人欢迎,几乎以燎原之势向外扩散。等他们到江南时,才知道流言已经跑到他们前头去了。 还真有人信皇贵妃像青天大老爷一样能审案子,帮人伸冤。 李薇就真接到状纸了。 比如囧的是递状子的是早年四爷刚登基时,为了肃清江南官场而落马的官员后人。他们递状子目的是坚持他们家当年是被诬陷的,是现在的江南总督陷害他们家的。 然后他们说曹家可以替他们做证。 四爷拿到后笑了一场,放下道:“要是跟曹家比,这家人确实是冤的。”论起贪银子,没有比曹家贪得更多的。结果当时跟着曹家一起贪的小鱼小虾们都杀了流了,全家没命了,曹家却进京了。虽然在京里过得不算好,但比起这种全家当时只有幼童留下的还是好得多。 四爷道:“让人去跟他们说,曹家已经伏法,让他们不必再盼着曹家能给他们做证了。” 弘暾那件事后,像曹家这样的自然就被扫进去了。连平郡王都被革了郡王,本来就是个太平王爷,这下算是掉底了。 但四爷并没打算就此把平郡王府的都给弃之不用,只是要暂时先冷一冷。他说纳尔苏的儿子福彭早年曾经在宫里给他当过伴读。 李薇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 “福彭是可用之人。”四爷道。 南边确实空气好得多,没那么干燥。太后跟李薇说,“在这边睡得都比在京里好,夜里手脚也不会冷。”她还道,“我都觉得脸上比在京里滋润了。” 太后不乐意住在船上,她多数都是在岸上住着,天气晴好时才去船上浏览一番。 李薇身上带着孝顺太后的戳,这一路上几乎没怎么管过四爷,都是围着太后转。结果四爷也常常到太后这边来了。 太后笑话道:“皇上近来可比以前孝顺得多了。” 李薇觉得这话说得太过了,赶紧往回圆:“万岁爷一直说要带皇额娘到南边来玩,这次好不容易能出来了,万岁高兴着呢。听弘昐说之前万岁在京里把身边的差事都赶着办完了才能腾出空来,好在皇额娘身边多侍候几日。” 四爷只是笑,太后拍着李薇的手说:“知道你向着他。”说罢把她的手递给四爷,“赶紧牵走吧,这几日你天天过来,我也闲不住,要陪你在这里坐着。” 四爷接过她的手握着还是不动,李薇再往回圆:“皇额娘坐累了?不如让万岁陪皇额娘玩一局球戏?” 一边说,她一边给四爷使眼色。 四爷笑道:“皇额娘,要不儿子陪您玩一局?” 太后左右望望他俩,笑道:“那就玩玩吧。” 李薇起身道:“那儿臣侍候皇额娘换衣服。”说着就要去扶太后。 太后指着她身后笑道:“我这里有人侍候,你闲着就领他去换衣服吧,这里他不熟。” 方姑姑笑着把太后扶走了。李薇看四爷,他还在笑,道:“不带朕去换衣服?” 周围侍候的宫女和太监都低着头。 四爷还牵着她的手,他道:“走吧,”他在她身边轻声道,“朕还真有点想你了。” 第508章 换衣服时,四爷伸开两臂让李薇围着他忙活,叹道:“有多少日子没见着你了。” 李薇头都不抬:“我可听说您那边不缺人侍候啊。” 江南有什么啊?美女。 不然先帝的密太妃、勤太妃都是怎么来的?答曰,都是从江南带回去的。 这些妃子跟着康熙爷的时候一直都是庶妃,可都没少生儿子。他们的家人不管是留在家乡的还是跟去京城的,不说鸡犬升天也差不多了。陈家和王家现在都成了当地的大家族了。 四爷那边也多了不少人侍候。但重点推出的只有那么一两个。兼具美貌和情商的人不是那么好找的,而且东西一多就显得廉价了。只有那么一两个才衬得精贵。 “又醋了?”他两手一合把她给搂怀里了,张起麟在旁边一使眼色,带着人静悄悄的都退出去了。 “醋倒不醋。”李薇对这个还是有信心的。一是她跟四爷的感情在这里放着,二来现在京中形势一片大好,何必再添两个麻烦进来呢?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看,四爷都不至于看到个长得还行的姑娘就起意。 四爷才不信,说是不醋怎么一直不抬头看他?还是有些不好受的吧。 “朕嫌她们闹得慌,不是连话都不会说,就是只会杵在那里跟个桩子似的。”他拉着她坐下,仿佛也不急着出去了。 “在太后这里累着了吗?”他是知道侍候人有多辛苦的,有时不是身上累,而是心累,要一直盯着别人,要茶要水,要温要凉,是想说话还是想休息,盯着看着,还要猜。一天下来通常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在他那边时一直自在着,他不管她,由着她想干什么都行。 “不累。”她靠到他肩上,不是累,就是想他。 现在只能每天在他过来见太后,陪太后用膳说话时,两人能见一面。当着太后的面,不说坐到一块,牵着手靠一靠,连对个眼神笑一下都难得。 现在难得两人避开太后独处了,竟然像在偷情。 四爷知道她辛苦,轻轻抚摸她的肩:“快了,等咱们回京就好了。” 话音未落,薇薇的手就悄悄攀上他的脖子,把他的头轻轻拉下来。他愣了下,从善如流的低下头。 张起麟估着时间往屋里看了一眼,一见之下赶紧又把头缩回来了。 “嘿嘿。”张起麟笑着摇了摇头,把人都再赶得远了些。再让人去太后那边瞧瞧,要是太后差不多换好衣服了,他要过去告个罪才成。现在万岁爷可出不来。 谁知去太后那边的人回来说,太后连衣服还没换呢。 “太后喝茶呢,让人给她捏脚来着。”去的小太监也奇怪了,不是说要打球吗?万岁和皇贵妃进屋不出来了,太后那边也半点不着急? 张起麟虚打了他一下,嘘道:“你懂什么啊?”这是太后替万岁爷着想呢。 又停了小一刻才见里面的万岁爷和皇贵妃出来,二人脸上都红红的,目光像粘糖一样勾着丝。万岁爷舔了下唇,红润润的,泛着水光。皇贵妃的唇上胭脂没了,但也红得亮眼,还略肿了些。 太后那边把茶放下,对方姑姑道:“我看也差不多了,老四那个脾气,最多粘着皇贵妃说一会儿话,别的不敢。” 方姑姑笑道:“您要真心疼万岁,今晚让皇贵妃跟着回去歇吧。不然让万岁爷这么一天天的跑,恨不得一天跑过来两三趟,我看着都不忍心。” 太后笑着起身换衣服,跟方姑姑道:“老四就这脾气。他喜欢的人就要时时刻刻放在眼前。以前他跟老六好的时候也是这样,两人不读书的时候也在一块。” 方姑姑怕太后伤心,连忙说:“您现在有万岁和十四爷呢。” 太后笑着叹了声,道:“今晚就让皇贵妃跟着老四走吧。也解解他的相思病。” 打球的时候,太后看到她这个老儿子的眼睛像十七八的年轻人一样发亮发光,再看皇贵妃也是一样,她也不怕把老四给看化了。 这两个走到现在,真好的成一个人了。 毕竟是晚上,四爷和太后各扔了两球就不玩了。 太后指着李薇笑道:“我不做王母,今日就把织女让你带回去。” 李薇刚才就觉得自己失态了,此时一听脸都烧起来了。 四爷倒挺自然,还笑道:“还是皇额娘疼儿子。”说罢牵着她一起给太后行礼告退。 晚上,李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成了一汪春水。 整个人连心都烫热的化了,像太阳下晒着的奶糖巧克力。 他们亲着,吻着,抱在一起。 之后李薇就白天在太后这边,晚上回四爷这边。她都没想过自己这么蠢,早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她跟四爷说,他也是一脸‘朕没想到!’。 好吧,两人蠢到一起了。 李薇从搬过来后就没见过那几个据说送来的小美女。她就发现在四爷这边侍候的人对着她还紧张了好几天,后来可能发现她没有‘问罪’的意思才自然多了,当然也更殷勤了。 四爷说人已经让他给送回去了,他还坦白本来肯收下人就是想勾引她过来,结果见她不上勾,他还挺失望。 李薇不知道该不该说,她真的认为四爷不会‘出轨’。或许他看到漂亮年轻的姑娘时会欣赏,但想把人往床上带就不可能了。她都想像不出来,四爷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种跟他的画风完全不符的事来。 醉酒?毒酒事件后,四爷饮酒再也没超过一杯。 反正不可能。 如果现在有人跟她说,四爷对一个年轻女孩一见钟情了,她都能笑出来:别逗,这不科学。 她跟四爷尽量形容了下她的心情,道:“反正我觉得不可能。”四爷这边有人怎么可能会没人给她送消息呢?但她就是半点没放在心上。 四爷听她说完又眼睛又发亮了,还露出了一个很温暖的微笑。 一定是因为被她信任而感到满足吧。 她也觉得好高兴,两个互相信任真的好美。 将要回京了,李薇开始忙起来。相比之下,四爷和太后都闲下来了。现在都是四爷自己去太后那里,她不是在收拾行礼,就是在收拾行礼。 看今天四爷是一个人进来的,太后朝他身后一看,故意笑道:“我怎么听说你准备带人回京?皇贵妃跟你生气了?不理你了?” 四爷一下子就笑起来了,摆手道:“朕没收用,一早就让送回去了。何况皇贵妃心性单纯,她从不担心这个。” 太后哭笑不得,指着他对方姑姑说:“头回听说女人不爱妒的。我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在这上头缺根弦。” 四爷笑得挺自得,由着太后和方姑姑一搭一唱的取笑他,他就一句:“皇额娘不了解她,她这人就是简单。以前朕替她操了不知多少心,她还道朕难相处,是她包容朕,牛皮能吹到天上去。” 不想太后居然深以为然的点头:“所以我一直觉得皇贵妃不容易。你看,她能跟你这么久,应该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你平日里的脾气没几个人受得了。能有这么一个陪着你到现在,你们两个还能这么好,我就是日后闭了眼也能放心了。” 四爷顾不上解释就赶紧对太后说您是千岁千岁千千岁,好日子长着呢。 在外头转了一圈,李薇的名声被镀上了一层慈爱宽和的金光。她都觉得自己快成佛能让人拜了。 她也看出来了。四爷其实做得相当巧妙。没让人一口气把她吹成菩萨。 他先是让人在京里这么说,再因为南巡把这股风吹到江南去。等江南人也说起来的时候,再把这股风吹回京城。 这来回一倒腾,原本心中存疑的,或者一早看出来这是皇上的把戏的人都开始迷惑了。 还有机灵的不管真假,只认准一条:皇贵妃最近很好说话,能走通她的门路! 李薇的门路一直都很不好走。不管是她还是李家,从不接任何的请托。不管是跑官,还是想换差事,求肥差,帮着脱罪,在朝上站队,说好话,等等。通通不接待。 因为这个,虽然李家在京中也算新贵,但一直没打开局面。 都说要当铁哥们要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扛枪就当是打人啦。总之,要做些能够证明彼此友谊的东西,不是一起为了远大理想奔跑,那就一起同流合污。 李家既不跟人一起玩理想,也不跟人一做坏事。结下的倒多是泛泛之交。 被四爷夸‘李家乃纯臣’。 李薇当时就把这话传回李家,坚定他们继续做纯臣的信念。 毕竟她有五个阿哥呢,李家真正要起来,不是在雍正一朝,而是在未来。一时受点冷落不算什么。 但现在,李家的门槛已经快被人给踏破了。 李薇才回京,李檀就跑去找了弘昐,觉尔察氏这么大年纪了,亲自递牌子请见。 见着觉尔察氏,李薇才惊讶的发现额娘也老了。 不过还是那个能管着她的额娘。 觉尔察氏单刀直入:“万岁爷是不是想立你当皇后?” 李薇:“……”额娘您太直接了我不好往下接啊。 幸好母女俩说话时是让人都出去的。 停了一下,李薇整理了下思绪,克制、谦虚的说:“万岁没跟我提过。” 觉尔察氏:“跟我你还装傻?你听听外头你的名声现在成什么样了?不当皇后你吹这么大死吗?” 怎么听着额娘这形容不太对? 李薇别扭了下还是说:“……那总不能我去问万岁吧。”那也太没面子了。主要是也问不出口。谁知道他给她吹这种好名声是什么意思? 在觉尔察氏面前还是她闺女所以受了顿训的李薇送走了额娘,在四爷跟前纠结了五六天吧,就知道他把李家抬到镶黄旗了。 从此她不叫李薇,改叫李佳·薇了。 李薇囧了下,觉得这名字不太好听。李佳薇像另一个人。李佳·素馨?李佳·薇薇? 不管她怎么想自己的新名字,这对李家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就连对弘昐等人也是好事。 朝中也终于出现了她封后的呼声。 第509章 封后这个事跟李薇的关系不大。 应该说从那个大学士开始夸她起,事情就完全不由她撑控。回京后其实事实挺多的,因为马上就要换季了。去年没了个宣太妃,还苦逼的在新年里,搞得年都没过好。所以今年才回来,不过八月末九月初,李薇就组织宫里的妃嫔们进行健康体检。 最重要的当属太后。去年她就因为宣太妃的事病过一场,今年又出去跑了大半年,肯定累着了吧?而回京后的太后又很高兴,连着几天见人发礼物,成太妃的风湿痛也好了,也过来

相关推荐: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花都邪医   神印:诞下阿宝,娇软美人被疯抢   月半月明时_御书屋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主攻]纠缠没意思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养犬有风险,爱狗需谨慎   他去往未来   快穿之渣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