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乎将所有详细的过程都描述了出来。 在听的整个过程,脑海中会自动脑补的那些画面,异常的残忍。 所以.… 对于杨铁军在庭审上爆发出自己强烈的情绪。 吕鹏辉作为审判长,也能够理解。 毕竟杨帆是其至亲,其儿子和儿媳妇在生前遭受到如此巨大的折磨。 杨铁军接受不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面对杨铁军在庭审上扰乱庭审秩序。 吕鹏辉没有做过多的阻拦。 只是开口让杨铁军稍微的平复一下情绪。 等到杨铁军将情绪稍微平复下来后。 被告方席位上的张良对着杨铁军深深鞠了一躬: “对不起.…” 杨铁军听到张良的道歉,一言不发。 这种迟来的道歉,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在庭审上爆发情绪,是实在是控制不住了。 而不是想要这么一句简单的道歉。 从杨铁军爆发情绪到结束,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庭审场上,吕鹏辉作为审判长,在看到庭审恢复秩序后,继续开口询问。 “请问被告人张良。” “在这个案子当中,你们在杀害了受害人以后,又做了什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抢夺杨帆和胡云云家中的财物?” 张良继续开口:“当时我们在杀害了杨帆和胡云云,过了几分钟吧,我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件事情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种事情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当时在做的过程当中可能是脑子一时发热就做了。” “但是在事后,我们四个人都非常的害怕。” “杀人犯罪这件事情影响太大了,我们也知道被抓了之后肯定会是死刑。” “所以就想着怎么进行逃罪。” “是王文远主动提出来,我们杀了两个人,造成的影响后果非常大,如果不想被抓,那必须要伪造好现场。” “但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伪造现场,王文远这时候又提出来把他们家的东西给抢了。” “伪造成入室抢劫犯把人杀了,给执法方造成一定的调查困难。” “我们其他人都赞成这个方案,然后就把杨帆和胡云云家里面重要的财物都给他抢了。” “.….” 吕鹏辉的询问和张良的回答几乎是将犯罪的脉络和相关的动机,都已经理清楚了。 目前只需要进一步的确认结果和事实就可以了。 审判台席位上,吕鹏辉接着询问其他几名人员。 “被告人张大力,于卫,王文远。” “你们三人对于张良所陈述的相关内容有什么异议没有,或者说其中的过程,你们认为张良陈述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面对审判长的询问,在这个案件过程中张良所表述,最残忍的张大力开口回复: “张良表述的符合大部分实际情况,但是有一点儿我想补充一下。” “被告人张大力补充。” 得到审判长的同意,张大力继续开口: “这个案子我所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是王文远在起哄,或者是在怂恿我去做。” “其中,张良和于卫他们两个人也有起哄的过程。” “并没有像上面所表述的那样,一切都是我故意去这么做的。” “就像是张良一开始说的,我去扒胡云云的衣服,或者说我在控制杨帆的时候,遭到了杨帆的殴打。” “我当时的确很气愤,我当时的确也想报复杨帆。” “但是我第一时间想的是把杨帆狠狠的打一顿,出出气,可是是王文远怂恿我说那么简单出气怎么够。” “并且眼神暗示我对一旁的胡云云下手,所以我才这么做的。” “可能在张良的陈述中,是我想要去做这件事情,但是我是有了王文远的提醒和暗示,才这么做的。” “张良你难道没有看到王远当初在我旁边进行暗示吗?” 张大力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张良。 作为审判长的吕鹏飞开口询问: “那么请问被告人张良,张大力补充的是事实吗?” 张良回复:“审判长对于张大力说的这件事情,我的确不知道。” “在我的印象当中,第一个提出来这种想法的是张大力。” “王文远并没有开口。” 听到这话,吕鹏辉微微皱眉,接着看向于卫和王文远。 “被告人于卫和被告人王文远,张大力陈述的是事实吗?” 于卫摇头:“在我的印象里面,第一个提出来这个想法的也是张大力,王文远并没有说话。” 这种不好的事情,王文远当然也不会承认,于是开口:“审判长,我并没有这么做。” “张大力,他是本身就想这么做,把这件事情诬告到了我身上。” 张大力一听这话,当即对王文远怒斥:“我本身就想这么做?!” “是我本身就想这么做,还是你暗示我这么做的?” “明明就是你暗示我的!” “现在把问题都推到我身上是吧?” 面对张大力的指责,王文远一声不发,没有说话。 见被告人之间出现了争议,审判台席位上,吕鹏辉敲响法锤。 “肃静!” “关于被告人的陈述,合议庭现在已经听取。” “对于这件事情不用再进行争论。” 现在具体的详细案发经过和事实依据都摆在了面前。 关于这些东西出现了争议,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目前,案件的详细情况大致上已经确认。 于卫和王文远在这场庭审上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其他的补充内容。 根据被告人的认罪认罚,目前的犯罪情况已经非常的清晰。 那么在这一点上就要确认谁是主犯,谁是从犯。 这一点就需要检方进行相关性的陈述。 刚才的环节,是针对本案中相关的具体情节进行了陈述。 接下来才是对于本案中的重点审理。 吕鹏辉开始让检方进行相关的陈述。 本次的检察官李雄对于这个案件一直在跟进的状态。 并且参与了执法的审问。 目前,对于这案子一直都是激进的状态。 不过,这种激进说的是按照法律的要求来对被告人进行相关性的判决。 在听到审判长要求他进行相关性的陈述后,李雄开口,将整个案件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本次案件所涉及到的是一起影响力巨大的入室抢劫强迫他人发生关系,并残忍杀人案。” “被告人张良,张大力,于卫,王文远四人团伙作案。” “经过了四人的认罪认罚及其口供,现在已经确定,四人都有着犯罪行为。” “对于本案,通过被告人的行为,现在给予相关性的认定,检方申请认定王文远为本案中主犯。” “认定的原因是,根据刑法所规定的,王文远是本次犯罪的组织者,谋划者。” “并且是开车带着另外三人前往,到了受害人的家中。” “理应认定为主犯。” “其中,张大力,张良,于卫等三人参与了实施犯罪,在主观上有故意犯罪的表现,有客观的犯罪行为,为从犯。” “杀害杨帆和胡云云的主要凶手为张大力和王文远。”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 “涉及到恶劣的杀人案件,最高可判决死刑。” “本案中,被告人四人都涉及到了入室抢劫,强迫他人发生关系,使用残忍手段杀人。” “并且造成了两人死亡的最终结果。”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非常的恶劣。” “对于本案中所涉及到的犯罪人员,检方提议被告人员全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判决死刑!” 检方陈述的内容简短。 但是已经具体的将被告人的罪名,还有刑期都清楚的表明出来了。 那就是在这个案子中,检方认为,无论是主犯还是从犯,都要判决死刑! 因为所涉及到的情景特别恶劣,所以都判死刑,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看,主犯和从犯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被告人委托律师席位上的吴振,却不同意主犯和从犯之间的认定。 在审判长询问被告人委托律师有无其他异议。 另外三名委托援助律师,就各自所委托代理诉讼人的行为做了一定的阐述。 基于法律,基于证据,都表明了对于检方推荐的刑期没有什么太大异议。 但是王文远的委托律师吴振不一样。 在这场案件中,他的作用就是要让王文远判的轻一点,至少判定一个死缓。 所以在这个案子中,他必须要强调这个案子的罪行是重罪,但是不能那么重。 再有一点就是王文远不能作为主犯进行判决。 基于王文远自首的情节,再加上只作为从犯的情节,能够判定一个死缓。 这样的话,那么在这个案子中,他就算达到了王河的委托诉求。 不过.…根据刚才的案件整理情况,这个案子判决王文远死缓的难度很大。 但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机会。 想到这里,吴振提出了异议: “审判长,我方对于主从犯之间的认定有异议。” “在这个案件当中,王文远的确是提出去寻找刺激的主要人员。”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作认定为主犯。”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文远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要杀人的打算。” “提出杀人灭口的是谁?” “并且实施强迫的是谁?” “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上都是张大力主动提出来的。” “王文远并没有指使张大力做出犯罪行为。” “张大力做出了这种犯罪行为,那么在这一点上来看,张大力才是属于主犯的人员。” “.….” 吴振提出的观点,说白了,就是让张大力来背这个主犯的锅。 陈述的有一定的道理。 受害人委托律师席位上,苏白也一眼看出来了吴振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 目的就是让王文远成为从犯,然后从自首情节上进行出发。 尽量的去减轻刑罚。 判个死缓。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还有根据张良的陈述。 在这个案子中,王文远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的是一个谋划和组织犯罪行为的一个作用。 这已经符合了对于主犯的认定情况。 如果不是王文远指挥着另外三人去做出犯罪行为,以及进入到杨帆的家中调戏胡云云。 会有整个案发的经过吗? 不会。 虽然王文远不是提出来杀人灭口的,也不是第一个实施强迫的。 但是刚才张大力也陈述了,他是有王文远的暗示在其中的! 这一点没有得到另外两名被告人的证实,可是张大力的表述不像是假的! 如果不是得到了王文远的暗示,还真的可能不会发生这么严重的惨案。 在这个案子中,判定王文远是主犯,是基于一开始的犯罪行为来考虑的。 这一点没有任何的问题。 从犯+自首,是有可能会被判成死缓的。 所以对于吴振提出来的这个更换主犯,主犯是张大力的要求。 这一点肯定不能同意! 而另一边,听证席位上,作为受害人的家属,王河紧盯着审判长席位和他儿子的辩护席位。 希望吴振提出来的这个要求能够被审判长采纳。 “只要采纳了,就有希望了.…” 王河在心里默念着,顺便还把打量的目光放在了受害人席位上的杨铁军身上。 不过仅一瞬间,就又收回了目光。 .…. PS:求求月票~ 第391章 从犯?什么从犯?那是两个主犯! 事实上。 王河为了自己儿子这件事情,跑了不少关系。 先不说在他得知了自己儿子王文远犯了这么大的罪。 第一时间询问自己的老朋友应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 再有就是。 找到了其他三名被告人的家属,希望他们的亲属能够顶个罪。 串个供让自己儿子减轻一下刑罚什么的。 这些一般人能想到的,能做的,王河都做了。 只不过这个案子太大了.… 在王河找到其他三名被告人家属的时候,其他三人已经被执法部门逮捕。 并且市里面检方,执法方和其他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 找家属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因为人现在已经被羁押着,让内部进行传话? 也基本不可能! 毕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口供,这个案子谁都不敢碰。 和他那个老朋友说的一样,谁碰谁完蛋。 对于这一点,只能怪他儿子,在知道了其他犯罪小伙伴被抓以后,才向他坦白事实经过。 如果说早点坦白,说不定还有机会。 可是直到这个案子闹大了才坦白,已经晚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法庭上。 “希望能判定成功吧。” 王河在心中默念。 而与此同时,不少正在观看本次直播的观众有一个疑惑点。 这个疑惑点也在弹幕中提了出来: “这个案子涉及到那么重的刑事责任,被告全都推荐死刑。” “主犯和从犯的判刑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吧?” “难道这个王文远的委托律师还想要在庭审上提出来改变王文远的主犯责任,从而达到减少判罚的目的?” 其他人回答:“既然是这么提出来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了!” “不过我觉得吧,不管是什么原因,按照这个案件的相关描述,被告人都必须要判死刑,影响力太大了,太恶劣了!” “支持!” 法评直播间内,同样有人看出来了吴振的想法。 讨论的结果就是,无论从犯还是主犯,像这个案子这么恶劣的影响,肯定是都要判死刑! 另一边.… 庭审仍然在继续。 庭审场上,对于吴振的陈述,吕鹏辉作为审判长,在听完相关的意见。 扭头看向检方。 此时李雄作为公诉人开口反驳: “刚才被告人委托律师陈述的认为主犯的相关认定不对是吗?” 吴振点了点头:“是的。” “在本案当中,我不认为我的委托人王文远应当承担主犯的责任。” “而是应当由提出杀人灭口的张大力承担主犯的责任。” 听到这话,李雄接着问了一句: “依据呢?被告方委托律师陈述的依据点在哪里?” “根据对于主犯从犯的认定,共同犯罪中承担策划者的责任,认定为主犯,其他教唆者和随从者认定为从犯的责任。” “在这个案件当中,王文远显然是张良,张大力和于卫三人的领导者。” “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表明了其犯罪意图。” “可以说,之所以发生这起重大的,恶劣的刑事命案。” “在于王文远的领导和组织责任。” “基于这一点,完全可以判定王文远的主犯责任。” “我不理解被告方委托律师所谓的张大力是这场案件的主犯,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被告方委托律师,能对其进行解释吗?” 被告方委托律师席位上,吴振做出来了合理的解释。 “审判长,公诉人。” “我方认为,主犯和从犯之间的判定不应该是从这一方面进行判定。” “如果从公诉人的角度来讲的话,这个案件的确应当判定王文远是主犯。” “可是实际上,王文远驱车带着张良,张大力,于卫三人前往杨帆家里面。” “王文远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找点刺激。” “他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去想要谋害杨帆和胡云云。” “他有没有想过去杨帆家里强迫胡云云发生关系?有没有想过杀害杨帆?” “这些在他组织的时候,都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也并没有和张良等人说过这个问题,那么这就可以认为,王文远并没有去想过这件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方认为判定主犯不应当从王文远组织去杨帆家开始认定。” “而是应当从犯罪的实施开始进行认定。” “所控告罪行中的犯罪实施,是从强迫胡云云发生关系开始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张大力开始的实施和规划。” “也就是说犯罪是张大力进行组织和谋划的。” “那么从这一点开始判定,犯罪的主犯就应当是张大力。” “这一点也能够和所控告的罪行相呼应。” “所以我方认为不应该判定于文远是主犯,应当判定,张大力为本次案件的主犯。” “以上就是我方对应当认定本次案件中主犯应当是张大力做出的解释。” “.….” 吴振刚才的陈述只表明了一个观点,就是让检方和合议庭别从谁组织了这件事情开始判定。 而是从谁先有这种强迫他人发生关系,并且杀人的主观意图开始判定。 从而认定谁为主犯。 这种陈述方式有没有道理? 有! 但是适不适合这场庭审? 这个需要看具体的情况。 吴振将目光落在审判台席位上,能不能判定成功,要看审判长的倾向性了。 审判台席位上,吕鹏辉作为审判长,在听完吴振的陈述后,微微点头,紧接着开口: “被告人王文远的委托律师陈述,合议庭已经听取。” “现在针对委托律师的陈述,对被告人王文远进行询问。” “被告人王文远,你能陈述一下你在整个案发时候的主观想法,以及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去杨帆家里吗?” “可以的。” 王文远急忙开口,他知道这对于他是一次机会。 先前,吴律师已经和他说过了,想要不被判死刑,只能从主犯变成从犯。 想到这里,王文远赶紧表态: “我去杨帆家里,就是想找点刺激,我就是听别人说的,杨帆家住在偏远的地方。” “他刚结婚,然后新娘挺漂亮的,可能就是出于脑子一热就决定去了。”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做出什么特别违法乱纪的事情。” “强迫胡云云发生关系和想要杀人都是张大力提出来的,我在一开始也真的没有想到要发生关系,或者是杀人的想法。” “虽然说我组织了,他们一起去杨帆家里,可是我真的没有什么其他的犯罪想法。” “最多只是想调戏一下胡云云,调戏完,然后我们就走了,这一点他们都是可以作证的。” “审判长。” “这就是我在案发前的想法。” “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了。” 听到吴振不停的为王文远开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审判长还询问王文远的主观。 眼看着这场庭审,很有可能就会判决王文远为从犯,杨铁军的整个气血就上来了。 因为他知道,一旦王文远被判定成为了重犯,那么这个案子可能就判不了王文远死刑! 判不了.… 一想到张良陈述的他儿子和儿媳生前遭受到了什么。 杨铁军整个人都气愤的发抖。 刚想要站起身,怒斥王文远他们这种巧舌如簧的行为,但是却被苏白拦着了。 “放心.…不会判定王文元为从犯的。” 听到苏白的话,杨铁军止住了想要呵斥的行为,重新坐了下来。 表情却显得有些担忧.… 见状,李雪珍在一旁小声开口:“杨先生,你就放心吧.…” “苏律师打官司很厉害的!” “他说了,不会判定成从犯,那肯定就不会判定成从犯。” “你的委托我们都知道,我们一定尽力去完成!” 看到李雪珍真诚的开口,杨铁军的心情才平复下来。 他不是担心这场案子胜诉不了,他只是看不惯被告人犯了那么大的罪,还在庭审上为自己开罪。 不敢想象如果对方真的脱罪成功了,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 而在这个时候。 审判长在听完王文远描述的同时,询问检方和受害人委托律师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看法。 在看到苏白举手示意检方李雄暂时放弃了陈述,将陈述的权利交给了苏白。 苏白整理好自己面前的诉讼材料,紧接着开口: “我方并不认同被告人王文远委托律师的陈述。” “被告人委托律师的陈述是,认定主犯和从犯需要看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强迫他人发生关系这一点开始认定的。” “但是被告方委托律师有没有考虑到,犯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犯罪的主观意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有就是杨帆为什么会攻击张大力,导致张大力非常气愤,生出了想要强迫胡云云发生关系的这种想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王文远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这些问题,被告方委托律师有没有考虑到过?” “目前整个案件的详细情况已经非常的清晰,那就是王文远提议,并且决定带着张良,张大力和于卫三人前往杨帆家中实施犯罪行为。”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他三人是不是听从了王文远的提议?” “王文远是不是其他三人的主要领导者?” “被告人委托律师陈述的是,如果不是张大力,可能王文远不会实施犯罪。” “可是,被告方委托律师有没有想过,王文远是一开始提起犯罪的主要人!” “并且他自己还在调戏着胡云云,让其他三个人控制住了杨帆。” “以上都是王文远进行的组织行为。” “至于被告方委托律师陈述的强迫妇女发生关系和杀人,不是王文远提出来的。” “可对于这种提议,王文远为什么没有拒绝?” “王文远在整个前期的犯罪过程中,都是组织人的身份。” “而在中后期的犯罪过程中,又没有拒绝张大力的提议。” “从整个过程上来看,王文远属于组织策划人,而张大力只是作为一名归从人员,进行了一般性的建议问题。” “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王文远属不属于主犯?” “属于!” “当然,如果按照被告方委托律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和其他建议。” “在这个案子中,我认为张大力也可以当做主犯。” “毕竟两个人作为主要的谋杀人员,可以作为共同主犯被提起公诉。” “以上就是我方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吴振为什么王文远进行开脱这件事情,不算太难解决。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王文远在法律的定义中就是主犯。 这在检方的陈述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从为王文远进行开脱的角度,吴振利用了犯罪事实的主要提出者作为主犯的依据。 可以这么认定吗? 勉强可以。 但那是在审判长倾向于被告人的时候,才会采纳王文远作为从犯的意见。 可是这个案子不一样啊,首先这个案子的性质就特别的恶劣。 那么,如果站在被告人委托律师的角度上,认为张大力作为主犯。 站在检方和受害人的角度,同样也可以认为,王文远是主犯。 两个人同为主犯,这在法律的意义上是可以认可的。 不一定说一个是主犯,另一个一定是从犯。 这一点并不冲突! 再有一点就是,在这伙小团体内,王文远是什么身份? 王文远属于张良,张大力和于卫的小领导。 又是一开始出主意和谋划的人,怎么可能就因为没有提出犯罪,这一点原因判定成从犯? 既然吴振认为张大力是主犯。 那么王文远也可以一起拉过来当主犯,这一点没毛病吧? 完全没毛病! 说白了! 王文远是其他三人的领导者,那么肯定就会被判定成主犯!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毋庸置疑! 只不过从吴振的陈述当中出发,从一个主犯变成了两个主犯而已! .…. 两名主犯.… 面对苏白的陈述,吴振微微皱眉,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有种隐隐约约的预感。 审判长很有可能会采纳苏白的陈述意见! .…. PS:求求月票~ 第392章 判定完成,死刑跑不了了! 吴振原本还想要在反驳些什么,为自己的委托人去争取相关的法律权益。 可是在整理诉讼材料,好几次脱口而出的情况下,又欲言又止。 因为对苏白的陈述,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 或者说,没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去反驳。 从两名主犯的角度来看,更容易被接纳。 当然.…合议庭可能不会采纳两名主犯的情景。 但是会考虑到苏白陈述的这一个观点,从而去判定王文远继续为主犯。 毕竟.… 这个案子虽然说不是王文远提出来杀人和强迫他人发生关系。 可是.… 王文远是组织者。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张良,张大力和于伟其他人都听王文远的。 就算不是王文远提出来的,那么在这个案件当中,也等同于说是王文远默认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站在审判长的观点就是,张大力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王文远为什么没有拒绝? 没有拒绝就是默认。 而在这个案件的犯罪小团体当中,谁是主要的领导者? 是王文远! 如果王文远拒绝了张大力的这个提议,那么在那里还会继续实施犯罪吗? 肯定不会! 所以通过苏白的陈述,而后审判长思考到这个角度。 肯定还需要判定,王文远作为主犯的。 这是吴振所担心的情况。 和吴振预想的情况差不多。 审判台审判长席位。 吕鹏辉在听取了各方对于判定主犯的这一个意见,对于相关的情形进行了整理。 这个案子所涉及到的情况,是一个什么情况? 是一个有团体,有预谋,有组织的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 王文远作为这
相关推荐:
绝色
绝世唐门之熊猫武魂
他们的星光(np 雄竞追妻)
公主的奴隶+狼人
陌上花开缓缓归(书生受)
炮灰女配被反派拆吃入腹了
极品萝莉独家监护
我的完美女友何雨晴
国民法医
江边水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