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就说自己今年四十有九,犯太岁,九关难过,让我没事多去庙里寺里烧烧香,替他祈祈福。” 晏三合:“朱老爷还信这个?” 毛氏:“晏姑娘,越是这一行的,越信命。人这一辈子吃多少米,走多少路,享多少福,老天爷都安排好的,都有定数。” 晏三合:“然后呢?” “然后就被老爷料准了。” 她这一年,初一、十五都往庙里去,风雨不断,心虔的得不了,可老爷还是病倒了。 “最后一个月……” 毛氏的语速缓慢了下来,“老爷预感到自己不行了,就把孩子们支走,和我交待后事。” “都交待了些什么?” “让我一碗水端平,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都要照顾到,不要短了谁的。” 毛氏叹了口气,“都是我肚子里掉下来的肉,我能短了谁去,他小瞧我了。” “还有吗?” “让我跟着老大好好过日子,别惦记他,除此之外……” 毛氏想了好一会,摇摇头:“也就没什么了,分家的事情我们女人不能插手,他都交待给老大。” 朱旋久把分家的事情交待给朱老大,朱老大自然而然会跟毛氏说,毛氏遵循着朱家女人不插手这些,话到嘴边依旧咽了下去。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朱家的规矩是大的。 “不言,帮我们把冷茶换了。” “好。” 晏三合让李不言换茶,是打算切换话题。 到这里,她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朱老爷的心魔和毛氏并没有关系。 所以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过往,可以一笔带过。 热茶端上来,晏三合又问:“这宅子是朱家的祖宅?” “是。” “谁掌管朱家,谁住这幢宅子?” “是。” 毛氏:“这是朱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晏三合:“别的人呢?” 毛氏:“都出府另住了。” 晏三合:“所以,你的三个儿子最后也只有老大能住在这个府邸,余下两个都要搬出去。” 毛氏:“是。” 晏三合:“安家费谁来?” “公中来。” 毛氏怕晏三合不明白,又详细解释道: “朱家每一任家主去世前,其实这些事情都要事先安顿好,老爷早在几年前,就给老二、老三在别处购买了宅子。 老太爷去世前,也是这样安排的,祖宅祖田归下一任家主,别的家产都是平分。一代又一代,没乱过。 按以往规矩,老爷过了五七,这家就能分。” 晏三合:“三兄弟如今还住在一起的理由,是因为朱老爷的心魔?” “是。” 第四百九十八章公婆 由此看来,朱家自己有一套传承的方式。 家主怎么培养,怎么选择,余下的儿孙要怎么安排,家主肩上要承担什么责任,死后财产怎么分配……朱家的祖宗们都一一制定好了规矩。 晏三合端起茶盅,慢慢啜了一口。 “你嫁进朱家的时候,老太爷,老太太都还健在?” “都还健在的,老太太比老太爷早去世六年。” “那么在你眼里……” 晏三合突然话峰一转:“老太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概毛氏从来没有被人问起过公公的事情,一时间,竟愣住了,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先问老太爷,再问老太太,我一个一个都会问,你想到什么就答什么。” 晏三合放下茶盅:“不要有心理负担。” 毛氏这才缓缓道:“我是媳妇,一年到头除了年节以外,极少见到老太爷,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真说不上来。” 印象中,老太爷话不是很多,脸上也不怎么露出笑,做事很是一板一眼。 毛氏虽然胆子不小,但从来不敢直视,媳妇和公公是要避讳的。 晏三合见她说不出什么来,又换了话题:“老爷和老太爷的父子关系,怎么样?” 这一下,毛氏有话说了。 “至少我觉得是好的,老太爷没有因为老爷是庶出而瞧不起他,什么东西都是手把手的教。” “其他几个嫡子呢?” “都一样。” 毛氏:“一点都不厚此薄彼,这也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晏三合知道这个规矩的用意。 就是保证最后挑选出来的朱家下一任家主,方方面面都是最出色的。 “对了!” 毛氏突然又想到什么。 “对了,老太爷为人是严厉的,尤其是在算封风水一事上,一丝错都容不得,谁错了,就得挨罚。” “朱老爷被罚过?” “谁都被罚过,可不光是我家老爷。” 毛氏:“我家老爷罚得还算是少的。” 晏三合眯了下眼睛:“都罚些什么?挨打还是挨骂?” 毛氏看了眼晏三合,心说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想法还停留在挨打、挨骂上面。 “事实上,比打骂要重得多。” 毛氏记得很清楚。 新婚后的第二个月,有一回男人从老太爷院里回来,和她说了几句家常话后,便去了净房。 她那天特意沐浴更衣,把自己捯饬的香喷喷,还故意摆了一个非常勾人的姿势。 新婚夫妻吗,尝着些男欢女爱的滋味,谁能不贪几日。 结果男人从净房出来,只是轻轻扫她一眼,借口累了便倒头就睡。 她白费半天心思,自然不甘心,调情似的把手伸到男人后背,不料男人“哎啊”一声,疼得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吓得赶紧掀起帐帘,卷起他的里衣掀开来一瞧,三条鞭痕又长又深。 “我逼问了半天,他才肯说算错了一卦,挨了罚,别的就什么都不肯再说了。” 毛氏想着自己年轻时候的无知,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 “刚开始我还恼呢,哪有爹打亲儿子下这么重的手的,后来才知道朱家这门手艺想要传承下去,就得从小打到大,一点都心软不得。” “想要人前风光,必要人后遭殃。” 晏三合:“唱戏的,还讲究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你们家这个行当,的确是一点错都出不得。” 错了,便是人命关天。 “晏姑娘,正是这个理儿。” 毛氏一拍小几,颇有几分激动道:“我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是从小被老爷打大的,辛苦哩。” “这么说来,朱老爷能拿下家主之位,是不容易的。” “何止不容易啊!” 毛氏感叹:“我家老爷能坐上这个家主之位,背地里付出的心血,太多太多,旁人只以为他轻轻松松,只有我这个枕边人,才知道他的难。” 她新婚前三天,男人还在闺房里陪着她,小夫妻俩你侬我侬,好得蜜里调油。 三天一过,男人大部分的时间就在老太爷的院子里,天不亮就去,天黑了才回来。 夫妻两人就只有睡觉的时间,能头挨着头,说些体己话。 就是逢年过节,也没有一天是例外的。 后来毛氏才知道,朱家还有一个家规:朱家儿孙除了新婚三天可以休息外,别的时间都要技不离身。 “晏姑娘,我刚刚为什么说生老大的事情。” 毛氏说着说着眼眶又湿润了。 “其实那天老太爷要带老爷去外府看风水的,老爷怕我出事,硬着头皮把差事推了。就因为这事,老爷事后还挨了三鞭子呢!” 由此可见,朱家能一代一代手掌钦天监,背后付出的功夫,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晏三合:“那么老太太呢,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 毛氏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从脑子里搜刮出一个她觉得合适的词。 “老太太这人……心眼有点小。” 心眼有点小? 晏三合一听这话,目光就朝窗户边的李不言看过去。 其实李不言趴在晏三合耳边说的话很简单—— 她问了府里好几位老人,朱老太爷、老太太和付姨娘,还真像老总管说的那样,相处的十分和睦。 既然十分和睦,那么毛氏的这位婆婆,应该不会是心眼小的人。 毛氏这话从何而来? 听到这里,晏三合才算听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心里隐隐兴奋。 “太太,你详细说说她心眼小在什么地方。” 详细说? 怎么说? 毛氏觉得自己敞开了,能说他个三天三夜。 这世上,婆媳是天敌,更何况这位老太太还不是亲婆婆,是隔了一层肚子的。 “晏姑娘,还是你问,我来答吧。” “好。” 晏三合思忖片刻,“你和朱旋久的婚事,是老太爷定下的,老太太有没有反对?” “这事说来话长,姑娘也知道老爷是庶出,嫡亲的娘姓付。” “知道。” “付姨娘和老太太的关系,想来姑娘也是知道的。” “表姐妹情深。” “付姨娘临终前,是把儿子托付给老太太的,所以给庶子寻门好亲,成了老太太心里的一件大事。” 老太爷相中她后,把她的生辰八字还有毛家的家世,一一书写在信里,让人送回京中。 老太太看到信后,立刻派自己的心腹去了洛阳府。 去洛阳府干什么? 专门打听毛家,还有毛大小姐的人品和性子。 打听了一圈没问题,老太太这才点头同意的。 第四百九十九章天赋 毛氏做新嫁娘的第一天,给公婆端茶行礼。 按理说,做婆婆的在那一天,多多少少会给新媳妇立规矩,但老太太没有。 不仅没有,老太太还很热心的领着她见族里的人,言谈之间还多有呵护。 “所以,你嫁到朱家的头几年,老太太对你是好的。” “是。” 一个人对你好不好,都不用看她说什么,做什么,从眼神就能看出一二来。 刚开始几年,老太太看她的眼神是柔的,带着一些慈爱。 府里五个媳妇,就她一个是庶出。 出嫁前母亲再三叮嘱过,让她嫁过去以后在公婆面前少说话,少出头,多做事,多奉承,别舍不得花钱。 母亲说了,能用钱收买人、笼络人心,就用钱去砸。 过日子吗,图的就是一个舒坦,斗的是谁命长。 她记着母亲的话,对老太太一边奉承,一边砸钱。 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刚开始她的日子过得舒坦极了,妯娌之间谁也不敢小瞧她半分。 老太太到哪儿都想着她,别的房里有的东西,她房里一定不少,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主子的态度,就是下人的态度,就连府里权力最大的老总管,对着他们这一房,也都客客气气。 “什么时候开始起变化的?”晏三
相关推荐:
我有两丁丁(H)
兽世最美雌性:多子多福生崽崽!
花与龙(双子骨科1V1 H)
识魅(民俗怪谈)
平阳公主_御书屋
自虐的正确姿势[系统]
龙组兵王
作为一个beta
迷途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