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的笑脸,一样都不能少。 让裴大人骂人简单,让他赔笑脸…… 我忍! 气氛烘托到了一定程度,裴大人再忍不住,把自己的要求一提。 长青住持虽然满脸诧异,但半个字都没有多问,六匹马,四个武僧,几天的干粮马上就安排妥当。 真是上路子啊! 裴大人看着这人的一身肥肉,心中感叹。 送走住持,朱青、黄芪侍候二位爷沐浴、用饭。 谢知非见对面的东院没有半点动静,心里有些不大放心,朝朱青递了个眼色。 朱青似乎料到三爷会问,低声道:“李姑娘让人煮了一碗浓浓红糖生姜汤,好像是晏姑娘不大舒服。” “那还不赶紧的请郎中。” “请什么郎中啊!” 裴笑一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你家妹子每月不也要喝一碗这汤。” 谢知非这才意识到是什么,脸微微泛红道:“别扯我家妹子,我看你是勾栏听曲听多了。” “还用勾栏听曲?” 裴笑气得又想骂人,“老子出身医家,五岁就明白女人那是怎么一回事,哪像你这么混不吝。” “轻点声,祖宗!” 谢知非想去捂他的嘴,“别给对面听去了。” 裴笑被他吓得脸色一变,然后又贱兮兮地凑过去,轻声道:“你说,像神婆这样的姑娘,将来谁会娶她?” “你还有心思关心这个,先想想你的季家吧!” 谢知非烦躁地把他往边上一推。 娶她? 得先过我谢三爷这关! 第一百一十二章藩属 寅时一刻。 天际还是一片黑蒙蒙。 在和尚晨课的诵经声中,精神抖擞的六个人骑马离开了观音寺。 而此刻。 善男信女们的第一柱香,还没有点上! 按裴大人的认知,五天的路程咬咬牙的话,只需要休息两三次,就能一口气跑完。 哪知这一路几乎没有平坦的官道,都需要翻山越岭,速度根本上不去,但累却是更累了。 再看晏三合主仆。 那个不是人的李大侠就不说了,晏神婆明明身子不舒服,爬起山来却是箭步如飞。 也不是人! 武僧领头的叫智通,很体贴的从怀里掏出一本手抄的《金刚经》,“大人累的话,读读金刚经,就能消疲解乏。” 还金刚经? 你给老子吃金刚丸都没用。 裴笑翻了个白眼,继续拄着拐杖爬山。 他的马还是黄芪在牵着。 李不言头一个爬到山顶,喊道:“智通师傅,这样的山还有几座?” 智通,“李姑娘,翻过七座这样的山头,就到东兴县了。” 裴笑腿一软,差点没滚下山去。 七座? 外祖母哎,你这是打算要你宝贝外孙的小命哎! 晏三合扭头看看裴笑,再看看天色,“不言,你先下山,找个能落脚的地方。” “好。” 李不言三下两下便跑不见了影子。 谢知非目光闪了闪,爬到晏三合身边,“累不累,要不要这会就休息?” “山下过夜安全。” 晏三合侧过脸看他,轻描淡写道:“我没事。” 因为失血的原因,她的脸惨白惨白,额头鼻尖都是密密的汗。 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只觉得堵得慌。 谢家两位小姐来葵水只管卧床休息,房里几个丫鬟贴心侍候,小厨房这个汤,那个羹日日换着花样。 老祖宗说了,女儿家要娇养,这样养出来的小姐才千娇万贵。 谢知非默不作声的往前走了两步,定定地站在晏三合前面。 下山是快,但也容易打滑,他挡在她前面…… 晏三合看了他片刻,什么都没有说,轻轻地吁出口气。 两个时辰下山,正好天色大黑。 休整一夜后继续赶路…… 翻到最后一个山头时,连李不言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而裴大人则瘫倒在黄芪的身上,像条死鱼一样,只有进气的份,没有出气的份。 也难怪外祖母十六岁进京后,就再也没回过娘家。 这鬼地方,怎么回啊! 黄芪趁人不注意,偷偷在主子耳边说:“爷,一会下山我背你。” 裴笑偷偷看了眼晏三合:“滚,爷不要面子的!” 晏三合其实是在咬牙死撑。 来葵水连续五天翻山越岭,这滋味谁试谁知道,可她不习惯嚷嚷,嚷嚷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什么大户人家的庶出…… 什么门第不输给季府…… 就冲自己这份吃苦耐劳的劲儿,出身就不会高。 智能和尚见一个个要么脸色惨白,要么奄奄一息,为了振奋人心,他爬到最高处,指着山下,朗声道: “大人,三爷,快来看啊,东兴县就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 大人已入土半截,三爷还有气喘,只是喘得跟头牛一样。 他挣扎着站起来,一抬头,发现晏三合已经站到了智能的边上。 智能一看是她,赶紧让出位置。 这几天他算是瞧出来了,六人中最沉默寡言的晏姑娘,其实才是说一不二的老大。 晏三合举目远眺。 一条延绵千里的河流将广袤的天地劈成两瓣,即便离得那么远,她依稀能感觉到那河流的宽广和湍急。 “智能师傅,那条河就是北仓河?” “是的。” 智能手往更远处指了指。 “北仓河的另一头,就是大齐国的老街,姑娘你看两边的房舍都不太一样。” “大齐国?” 晏三合脸上浮出一点惊色。 这一路赶得急,她竟忘了谢道之曾经说过,大齐国与郑氏一族被灭有关。 “那么,北仓河就相当于是边境线?”她问。 “也算不上边境线,朝廷在此设了布政使司,可直接上书给皇上。” 温热的气息落下来,晏三合扭头,发现谢知非就站在她身侧。 大概是胡茬长出来的原因,他的脸色看上去比平常要沧桑一些。 晏三合弯了下眼睛,“如今是,那也就意味着曾经不是,能具体说说吗?” “感兴趣?”他学着她的样子,也弯了下眼。 学我干什么? 晏三合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半步,“感兴趣!” “其实大齐国自秦朝开始,至汉唐便一直是咱们华夏的领土,五代十国后几经战乱,便脱离了华夏的统治,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国。” 谢知非目光看着远处。 “虽说是小国,但从来都依附于咱们华夏,算是一个藩属国的所在。” 晏三合不懂就问,“什么是藩属国?” “所谓藩属国便是你和李不言的关系,你说李不言是你的朋友、同伴,但实际上她是极为听你的话,你让她往东,她不会往西。” 谢知非扭头看看李不言。 “她有什么好东西,头一个想到的是给你;而李不言一旦有什么危险,能求救的也是你。” 李不言竖着两只耳朵听,一个字都没漏,心说这比方,也亏你谢三爷想得出来。 “而你,看到她有事也绝不会见死不救,明白了吗?” “有一点不明白,李不言的事情,我由着她自己决定;藩属国的内政,谁作主。” 问得漂亮! 谢知非:“藩属国的内政,小事可以自己作主,大事则由依附的大国作主。” 有自己的王侯将相,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百姓,却还要听从于大国的政令…… 晏三合微微的眉头一皱,“三爷接着往下说。” 谢知非默了默。 “先帝早年,册封了大齐国皇帝陈氏,陈氏每年向华国朝贡,还常常派官员来华国学习交流,两国关系十分融洽。” 这话旁人没听出滋味来,但晏三合却听出了一些言外之意。 所谓大事,便是藩属国谁做皇帝这样的大事,旁人说了不算,大国的皇帝说了算。 “先帝晚年,大齐国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陈氏皇帝的外甥吴关月谋权篡位。” 谢知非的声音陡然一沉:“因为两国离得远,先帝至死都瞒在鼓里,华国上下无一人知道。” 吴关月? 晏三合心神一凛。 谢道之说过,这人和他儿子就是屠杀郑氏一族的罪魁祸首。 第一百一十三章故事 晏三合知道吴关月父子的下场,却不知道这里头的是非曲折,心里更好奇了。 “后来是怎么被发现的?” “先帝驾崩,新帝继位,按照惯例,新帝继位后藩属国国王会派使臣来朝贺。” 谢知非向京城方向看了一眼,声调依旧很低沉。 “礼部官员这时才在朝贺文书上发现,大齐国国王不再姓陈,而是改姓了吴。 这文书的末尾还写了一句,吴关月由百姓拥立为王,望得到华国皇帝册封。” 晏三合接话,“山高路远,皇上不知道大齐国内发生了什么,必定会派人去巡视。” “没错。” 谢知非:“皇上派了礼部右侍郎去大齐国内探访实情。右侍郎回来上书称情况属实,皇上便下了册封的文书。” 裴笑冷哼:“这右侍郎十有八九是收了贿赂,银子还不会少。” “后来呢?”这回催促的是李不言。 李不言听得眼睛一眨不眨,心说这么精彩的故事,要换个说书人来说该多好。 谢三爷从头到尾都一个声调。 “永和二年,大齐国老臣孙斌突然来到南宁府,说有紧急事情要向皇上禀报。南宁府知府察觉到不对,立刻派兵马护送他到京城。” 谢知非继续用一个声调说话。 “孙斌看到皇帝,一边哭,一边痛斥吴关月血洗陈氏皇族,血洗朝堂,谋权篡位的卑劣行径。” 淡淡两语,所有人听得心都砰砰直跳。 晏三合却十分淡定,“皇上雷霆大怒,于是派兵出征。” “这一回,你料错了。” 谢知非目光一转,低头看向晏三合。 “皇上九五至尊,岂能只听信一面之词,更何况还有前头户部侍郎的证词。 只是,还没等皇上派人去大齐国打探,又有一人赶到了京城,你们猜是谁?” 裴笑是什么性子,“谢五十,你他娘的再卖关子,我掐死你。” 谢知非瞄了裴笑一眼,“是陈氏国王的庶弟。” 晏三合皱眉,“他在血洗中活了下来?” 谢知非点头,“侥幸逃了一命。” 晏三合:“这也就证实了老臣孙斌的话是真的,这回皇上该派兵了吧。” 谢知非摇摇头,“册封文书已经诏告天下,君无戏言这是其一;打仗耗费的是国力、财力,这是其二。” “难道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晏三合思忖片刻
相关推荐:
兽世最美雌性:多子多福生崽崽!
星际美雌,兽夫们追着舔
一见倾心(现言1V1  H)
神级幸运升级系统
(快穿)奇葩的男配们
荒岛上的兄妹
询迟_高h
贪花风雨中_御宅屋
入狱有瘾(H)
丝袜女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