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嫂嫂,何以成妻 > 第297章

第297章

的案子相信也可以。” 谢知非稍稍往前靠近点,柔声道:“没的我求你的事情,我自己还怕的。” “那就开始吧。” 晏三合抬脚往书房去,不料被谢知非拦住。 “对了,你觉得唐明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晏三合一怔。 “长相,性格,为人,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啊,挺懂事的一个姑娘。” 谢知非不知道想到什么,忽的笑了:“我看她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的。” 晏三合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谢知非把路让出来,“我就和你随便说说,没别的意思。” “那就干正事吧。” 晏三合从他身边走过,谢知非看着她的侧影,忽然心中一动。 “小右。” 没人答应。 没有回头。 她像是没听到似的,继续往屋里走。 “晏三合。” 晏三合咔一声站定,转过头,“干嘛?” 谢知非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半晌,慵懒地笑了笑。 “没事,就是想叫叫你的名字。” 有病吧! 晏三合扭头就走。 …… 门,再次合上。 晏三合不再废话,拿起第一本案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 屋里安静下来。 李不言无聊地托着下巴,一个接着一个打哈欠。 黄芪的目光一会在李不言身上,一会落到窗外,最后索性站起来,去外头守门。 有些人注定得不到,那就看都不想看到,宁肯去外头吹冷风。 丁一也跟出去,他得找黄芪问问自己不在的三个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朱青往每人的茶碗里添了点热茶,开始打坐调息。 谢知非懒洋洋的歪在贵妃榻上,眼神有些发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一个小裴爷,悄无声息的站在晏三合的身后,低头看着案卷上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他就不知道了。 他的注意力都在晏三合那段白生生,细伶伶的颈脖上,甚至有种想把手伸过去,捏一捏,揉了揉的冲动。 对了,她到底对我有没有意思啊? 总这样暗戳戳的,也不是办法,我得想想招啊。 一卷看完,晏三合转过身把案卷递到小裴爷的手上,“站着累,坐下看,看仔细些。” 有意思。 绝对对我有意思! 小裴爷心头一喜,接过来,经过李不言身边的时候,赏了她一记毛栗子。 “睡什么睡,一起过来看。” 一记,就把李不言打醒。 她龇龇牙,在心里骂了声“王八蛋”,到底还是把脑袋凑过去看。 看了几个字,又想睡觉,这破案卷简直比催眠曲还要催眠。 “谢三爷,别偷懒啊,也过来看看。” 谢知非看她一眼,李不言被这眼神中的鄙视激得想骂娘,“凭什么你不看?” 谢知非冷冷的回了她四个字。 “倒背如流。” …… 这一看,就看到了四更天。 最后一页掩上,晏三合抬头,目光左右看了看。 “在找我?” 声音从头顶落下来,晏三合明显吓一跳,“你怎么站在我身后?” “刚刚站过来。” 谢知非走到她对面,“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晏三合把最后一卷案卷传给小裴爷:“你们先看下去,我要理一理。” 说着,她从太师椅里站起来,到院子里慢慢踱着步,一圈又一圈。 谢知非跟出去,一撩长袍,很没形象的在门槛上坐下来,目光追随着那道身影。 三个案卷,她花了将近一个半时辰看完。 看的过程中,她的表情十分的平静,只在中间皱过三次眉头,如果她知道自己就是郑淮右,应该不会这么平静。 晏三合平静吗? 后槽牙都恨不得要咬碎了。 但理智告诉她,要冷静,就当是在破解一个不相干的人的心魔。 但胸口还是闷,闷得透不过气来。 所以她才迫不及待地走出书房,用她最习惯的方式,一边思考案情,一边缓解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她顿下脚步,偏过头,向谢知非看去。 四目相对时,谢知非的眼睛如拨云见日一般,亮起来。 然而下一瞬间,晏三合却轻轻摇了摇头。 “没有问题?”他脱口而出。 晏三合迟迟没有说话,直到谢知非紧张的不由自主站起来,才从唇里轻轻吐出两个字—— “没有!” 她口气中的斩钉截铁,让谢知非心狠狠地跳了两下,眼里的失望藏不住。 “怎么会没有问题呢。” “动动脑子,三爷。这案子过去九年,这案卷多少人看过、审过、核过?” 晏三合冷冷一笑。 “我乍一看就能看出问题,吴关月父子又何必被冤枉这么些年?吴书年又何必郁郁而死?” 她走到他面前,“没问题,才合乎情理。” “对不住,是我急了。” 谢知非刚刚用“倒背如流”四个字回答李不言,其实并没有一点夸张。 这些年案卷在他脑海里翻过来,覆过去地琢磨多少遍,他能得出的答案也是:没问题。 他脸上露出些歉意:“我想着你是晏三合。” “晏三合也是人。” 晏三合悠悠道:“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郑家的灭门惨案,其实并不复杂。 时间:永和八年七月十五,丑时二刻。 地点:四条巷,郑府府邸。 人物:数名手拿宽刀的黑衣人,以及郑府一百八十人。 事件经过: 黑衣人事先踩点,在郑府几口井里尽数下了蒙汗药,等整个府邸陷入昏睡时,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屠杀。 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只有三处地方例外。 第四百三十五章过程 第一处郑老大的院子—— 郑老大不知道是警觉还是什么,突然在睡梦里惊醒过来,光着脚,赤手空拳便迎了上去。 最后身中六刀,倒地身亡。 第二处是郑老四的院子—— 郑老四和几个同僚喝酒回来,因为天气炎热,就命下人在院子里架了张凉榻。 夜里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外头的动静,他提起刀冲出去,却因为酒喝太多,体力不支,最后被一刀封喉。 最后一处例外,是东北角的海棠院—— 海棠院住着郑老将军第五个儿子,人称七爷的郑唤堂。 郑唤堂父子不知何故,没有中蒙汗药,并且与黑衣人做了殊死搏斗,结果双双死在黑衣人的刀下。 郑唤堂的发妻,还有女儿,则在大火中丧生。 大火冲天,映红半边夜空,引来打更人和巡街卫队的注意,等他们赶到时,郑府血流成河,黑衣人不知去向,而火势则越来越大。 火还没有扑灭,消息已经一路加急送到了宫里。 皇帝从睡梦中惊醒,震惊之余立刻调动一千亲卫军参与灭火,并下令全城戒备。 四九城的九大城门尽数布控,所有百姓连同皇亲贵戚在内,只许进,不许出。 随即,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尽数赶到现场,展开一寸一寸地毯式的搜查。 与此同时。 五城兵马司协助锦衣卫,对四九城里的每一户人家进行入户搜检,包括城里的每一个明渠、暗渠。 案发后的第五天,锦衣卫终于找到了两件关键的证物。 第一件证物——半块象牙腰牌。 案卷上不仅有对这半块腰牌的详细描写,甚至临摹了图案。 它原本是一块整的,被刀砍成了两半,这一半落在地上,被火烤得焦糊,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面目。 但值得欣慰的是,这腰牌上用刀阴刻了字,经过工部能工巧匠的复原,那个字是:吴! 这件证物是在郑老四尸体边的灰烬里找到的。 杀手的腰牌,不会显露在外面,要么是藏在腰间,要么是藏在怀里。 很显然郑老四与人相搏的时候,大刀砍过去,正正好砍在腰牌上,腰牌无声裂开,落了半块下来。 而象牙这东西,只有大齐的皇室才配拥有。 第二件证物——是一块巴掌大的,薄薄的牛皮。 这件证物是仵作在郑家七子郑唤堂的肚子里找到的。 郑唤堂致命一刀正中小腹,里面的肠子都翻出来了。 仵作替他敛尸的时候,想把肠子放进去,却在腹腔里面找到了这一块巴掌大的、染血的牛皮。 案卷上也详细地记录了刑部和大刑寺还原案发时的场景。 郑家父子提刀与黑衣人相斗,年仅八岁的孩子被刀刺中,倒地身亡。 郑唤堂疯狂的冲过去,却被几个黑衣人围攻,最后倒在儿子的身旁。 杀手以为他死了,便去屋里找剩下的母女俩。 谁知郑唤堂却还没有死透,他一寸一寸的,艰难的往前爬,爬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他想爬到儿子身边,握一握儿子的小手,不想在儿子身旁发现了这一块不知从何处扯下的牛皮。 这时,火光大起。 郑唤堂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自己的肠子扯出来,再把这块牛皮放了进去。 他知道自己死后,仵作会替他收尸。 只要一收尸,就会发现这张薄薄的牛皮,替他把真凶找出来。 郑府一案的总负责人,便是当今太子赵彦洛。 太子与锦衣卫,三司仔仔细细研究这张牛皮纸。 研究了整整两天,才发现这张牛皮其实是一张简化了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四九城东南面所有暗渠的位置。 而标注所用的字,并非汉字,而是齐国的文字。 三司根据这两样证据,推断出凶手便是吴关月父子。 随即,锦衣卫顺着这张地图上标注的暗渠找过去,终于在一处暗渠里面,找到了埋在泥里的十二件黑衣。 由此又推断,杀手共有十二人。 “谢知非。” 晏三合深深吸一口气。 “我们暂且抛开吴关月父子不是凶手的这个念头,就以目前这个案卷,案卷上的这些信息、证据来推断一下。” 谢知非蜷起手指,“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怎么推断都是吴关月父子。” 晏三合:“没错,我们到书房说话。” 谢知非朝黄芪、丁一他们递了个眼神,示意他们赶紧跟进来。 …… 书房里,小裴爷和李不言正好把最后一卷看完。 两人一个揉着脖子,一个揉着眼睛,脸上都是一副白痴的表情。 感觉脑子不够用啊! 晏三合走到书案前,把她用过的茶碗分散开来,先拿起茶托,往桌上一放。 众人赶紧围上来。 “

相关推荐: 残废弃子穿书后在娃综摆烂了   姐弟之间   荒岛上的兄妹   成瘾(骨科 NP 追妻)   误被当做魔尊女儿后(仙侠1v1)   爱原来一直在(H)   环姬_御书屋   禽兽日记   男配他可爱又迷人[快穿]   小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