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林舟 > 第362章

第362章

的,没一个庸才,几乎都是天才!” “你看过考题,有了提前准备,最多能保证你不落榜,但却保证不了你能考状元。当不了状元,榜上是第几名,又有什么区别呢?” 啊?原来是这样啊……这么说,好像也行。 “哦对了,如果联系到崔家小姐,那对你来说,还是有点区别的。你如果能考的比她好一点,以后不怕夫纲不振,却是好事。” 咳咳……就别提这个了,提前看题,恰恰证明了我心虚,丢死人的。 “行了,别胡思乱想了,我们来看看侯爷给的谜题。” “嗯?就一句话:群龙无首!这什么意思?”李承乾表示一头雾水,莫不是要考易经? 第五百九十六章 优势在我 莫说李承乾看不懂,就是赵德言也是一脸懵逼。两根眉毛都快重叠到一起了,也没想明白,这个谜题怎么解,才能跟下次科举考题扯上关系。 “先生,姐夫他是不是在提醒我们,他要考易经?您教过兵书战阵、民生聚财……不知易经您懂不懂?”李承乾试探问道。 赵德言冷哼一声,“易经号称群经之首,不学易经,如何能懂兵书战阵?观天时、察地理、通人和,哪一样都得从易经学起。” “但是,此次考题却跟易经无关。” 啊?那这句群龙无首是什么意思?李承乾虚心请教。 赵德言摇头,“什么意思暂时猜不透。但假如是考易经,那靠着刚刚读书三年的学生们,如何斗得过世家子弟?侯爷的主意不会这么馊。” 咳咳……说的也是。 “唉……你说他也是的,既然答应给你画个考试范围,直接当面说清楚不行吗?你我二人又不会泄题,整这些弯弯绕绕做什么?这不是故意整我老赵吗?科举还没开始呢,先给我这个先生出了一题……”赵德言吐槽说道。 话还没说完,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呆立当场,“他、他该不会是……” 李承乾惊喜道:“先生,您解开了?” 良久,赵德言终于回过神来,眼中除了惊骇还是惊骇。看着旁边热切的太子,赵德言甩了甩头,决定隐瞒猜测。 缓缓走到桌案前,拿起笔来,边写边推算:“群龙无首,出自《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个大家都知道,关键是怎么解释? 赵德言接着说道:“现在侯爷只写了四个字,并非意思是考易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是在提醒我们,用九!” 用九?用九是什么意思?李承乾还是没想到。 赵德言笑了,“以往科举,多以儒家经义为题,也就是所谓五经。民间有言,学好五经,可当大夫!俗称——用五。” “侯爷的意思是,他出题,不用五,而是用九!” 李承乾点头附和道:“这么说,姐夫是要扩大考试范围?加一些有利于我们的试题?” 赵德言摆手道:“不不不,不是扩大成用九,而是完全放弃用五,改为用九。只要考的是双方都不懂的东西即可,想考一些完全利于我们的?太难了,总不能考他们如何农桑耕地吧?这样对方输了也不服的。” 这位比萧锐还狠!那些普通学生多数来自农家,从小侍弄农桑,如果考农桑,怕是个个都能上榜,同时还能淘汰门阀出身的贵族子弟。确定是个取胜的好主意,萧锐都没敢这么想,唯独赵德言毫无顾忌,敢展示什么叫不择手段。 啊? 李承乾不明白,“先生,那这九为何物?” 赵德言笑着丢下毛笔,其实朝着门外指了指,“三省六部加起来,即为九!” 什么?? 李承乾惊呼道:“这、这……这如何出题?姐夫莫非是想直接考政务?这不行吧,那群学生连识字带读书,满打满算才三年,压根没有任何涉世经验,更别提通晓政务了。” 赵德言笑了笑,没有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而是笑着解释道:“他是给你画了个范围,又不是真的要考。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不会去考经义,甚至也不会去考那些华丽辞藻的策论文章。侯爷要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是太子,在这方面可是有着天生优势的。” 李承乾讪讪一笑,“先生,学生整天都在宫里,很少出门,虽然也曾游历过,但实际经验并没多少。” 赵德言哈哈大笑道:“无须谦虚。我是说,你身为太子,有天生的优势,直接去调阅三省六部各个衙门往年的卷宗档案,看完这些卷宗,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而且还能看到朝中能人干吏如何处理的。” “有了这些经验阅历,还不能应对个考试吗?” 李承乾惊喜道:“妙极!此战优势在我,哈哈,果然姐夫还是向着我的,宁儿姐姐肯定赢不了我。咦?先生,如果我一年时间看完所有的卷宗档案,能考状元吗?” 赵德言摇了摇头。 李承乾失望道:“还是不能。” 赵德言:“不知道!”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方边境小城云中。千辛万苦来到此处的王汲善,也用自己的手段说服了云中王家的家主,将族中八十三名适龄青年全都收入麾下突击教导。 虽然王汲善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所有人,但大家对于这位年轻的先生还是有些不踏实,没见过这么年轻当先生的呀,分明就是我们的同龄人。 就当所有人都做好准备重新学一遍五经的时候,王汲善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懵逼的决定:扔掉一切手中的书册。 什么? 就连云中王家的族长也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是来帮我们回归本家的?还是故意来毁我们的?丢到一切书册跟你学,学什么?骑马射箭吗?我们的人若是不能科举上榜,如何被主家看中?如何回归呢? 王汲善拍胸脯保证道:“无论此次科举结果如何,我叔父都会答应你们回归。前提是,你们要无条件,完全配合我。怎么?现在才第一步你们就要毁约?” “如此,那晚辈也不强求。族老您就用自己的方法,期盼着你们多出几个状元,然后让本家迎接吧。” 说着,王汲善作势要走,对方赶忙道歉,好言相劝这才留住。 “公子,不是我们不信任您,可是您总得让大家明白为什么吧?要不然,即便是大家表面配合,心里抵触,最后不还是误事吗?我们想回归本家,可也是真心实意想给公子您帮忙的。” 这话几分真假?王汲善心知肚明,却不拆穿。 思考了一会,还是决定解释一下,毕竟要跟他们相处一年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此次的对手不是别人,是那号称天下第一的冠军侯萧锐。此人做事天马行空,这次明摆着要在科举上跟我们一战。我们岂能大意?” “如果还照着以往的章程来应对科举,呵呵,你们以为,冠军侯萧锐会那么傻?他可是从无败绩的。所以一定是张好了大网,等着我们因循守旧往里钻呢。” “如果按照以往的规矩,我们就能稳赢萧锐,我何必跑得这边塞找你们?本家不缺经义高深的同族。”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你们,就是我王家出奇制胜的那支奇兵!” “此战不仅仅关乎到你们能否回归族地,更关乎到整个王家的生死荣耀。” “这就是本公子的解释,谁若是不理解,或者接受不了,可以现在就退出。一炷香之后,凡是留下的,就是自己人,未来一年里,任何事都要听我的,包括你们的吃喝拉撒睡。” “诸位同族兄弟,敢不敢陪我王汲善一起,跟那不可一世的萧锐战上一场?” ……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片刻,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拳头,留下!一战! 第五百九十七章 王家智囊团 不得不说,王汲善是有领导气质的,一番演讲不像是在解释,反而像是誓师大会,八十三名云中王家子弟无一退出,全都吵着要参加。 可报名容易,真的想要打败萧锐的不败神话?又该从何做起呢?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汲善。 再次看着眼前的一帮人,王汲善满意的点了点头,“根据可靠情报,明年的科举,萧锐担任主要出题人,所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肯定要在考题上做圈套。” 考题上做圈套?这怎么做?总不至于直接泄题给他们自己人吧? “很简单,他会出一些我们答不上来,但那些泥腿子能答上来的考题。” 什么??? 这、这不可能吧! 有人嗤笑道:“族兄,这样的考题有吗?大家都是一样的读书求学,而且我们念的书比他们多多了,从这里出题,有什么是我们不会,只有那群泥腿子会的吗?” 谁说没有?如果比耕田放牧,我们肯定不如他们。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科举就算再离谱,也离不开经义书册。” …… 众说纷纭,但却都有理有据,说明这群人底子不错,不是那种纨绔草包。 这时,有人大胆猜测:“族兄,莫非是……您有路子,能够从萧锐手中拿到考题?” 嗯? 众人齐刷刷全都看向了王汲善,惊讶的想:这位族兄了不起啊,能把暗桩埋到冠军侯的身边?说一句手眼通天也不为过。 王汲善:…… “我拿不到考题。这天下怕是没人能从冠军侯手中提前拿到考题。” 简单明了,所有人大失所望。 “族兄,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您肯定是早有对策,否则也用不着千里迢迢跑到边境找到我们这群人。”终于有人绷不住,直接开口问道。 王汲善点了点头:“我虽然拿不到考题,但不代表我猜不出考题。” 噗…… 啥玩意? 我们没听错吧!他刚才说什么?猜? 那可是科举考题,你竟然靠猜?哪怕你说是拿着往年考题,然后总结一下经验,那也算你靠谱。可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众人刚刚燃起的斗志,很快就熄灭下去,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位族兄疯了。 王汲善微微一笑,缓步走到一旁,然后从角落里搬出一个大木箱,砰!丢在了中间最大的桌案上面。 “诸位,不是我一个人来猜,是集我们众人之力,大家一起来猜。” 噗…… 有人嚷嚷道:“族兄,不是小弟说话丧气,您真的要猜吗?这可不是猜谜,那是科举考题!如果猜法?” 很快有人奚落道:“如果靠猜的,我看啊,不如请城西陈瞎子算一卦的好使。” …… 王汲善也不恼,淡定的伸手拍打着桌子上的木箱,“诸位,水有源、树有根!单就个人而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无不是自身内在思想的展现。” “我们也许不知道科举考题是什么,但出题人是萧锐,我们不妨推测一下萧锐会出什么考题?而刨除掉有利于我们的五经、六艺,剩下能落于文字、且有利于选拔人才的题目……似乎就没有那么多了。” 嘶…… 听完王汲善的分析,所有人

相关推荐: 野桃   穿书七零,我把军官老公拿下了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强取豪夺:二少,求放过   温柔的他_新御书屋   妻子的潮韵   王鹏番外之李刚复仇   病案本   高武偏要修个仙   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