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林舟 > 第370章

第370章

可信吗?” 萧锐哈哈大笑道:“既然能被称之为一门学问,而且千年传承不衰,自然是有真东西的。但此道甚是高深,根器不足者,入门都不能,所以也看是谁来用。袁神仙的水平,堪称当世之最了,少有走眼的时候。” “呵呵,你如果感兴趣,书房里面有相关的书籍,你可以翻翻看,若有天赋,说不定可以看得懂。” 啊?看懂?这也太小瞧人了吧? 狄仁杰有些不服气的说道:“老师,这世上只要是书,哪有看不懂的?如果传下来的书,后人看不懂,那如何传承学问呢?” 萧锐笑着说道:“曾经我也跟你一样想法,认为这世上没有我学不会的东西。但事实证明,人就是人,人力有时穷。” “有种东西叫做天赋,你天赋所在,就可以很轻松的入门一种学问或者手艺。但若是没有相应天赋,就像是老天故意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你根本无法入门。” 狄仁杰不解,“怎么会有这种事?” 萧锐摇了摇头,“不知。这也是我读过许多书之后才悟出的一点东西。有些书我一看就懂,有些书读起来就是费劲,甚至有些很晦涩难懂,更有甚者压根读不懂。” 狄仁杰惊讶道:“这世上还有老师您读不懂的书?” 萧锐苦笑道:“我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后来我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则奉有余。” “如何找到我们每个人擅长的方向,大致有两条路:其一,就是把世上的各行各业都试一遍,哪一行能让你得心应手,那就是天赋。” “啊?这不行吧,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世上百工、百艺,如果都试一遍,时间也不够用啊。”狄仁杰反驳说。 萧锐笑着点头:“不错,所以就有了第二种办法:那就是读书,尽可能的把各种书都翻一翻,看自己喜欢看什么书?什么类型的书入门最快,那就是你的灵性所在。” 狄仁杰一拍脑门,“我明白了,比如我喜欢推理断案,每每遇到别人讲这样的故事,我都特别感兴趣。可惜传世的书册似乎没有这类的书籍,好在家父在衙门任职,我有时可以去翻阅一些衙门的命案卷宗。” 萧锐笑了,拍了拍狄仁杰的脑袋说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你这小子是个顶顶聪明的,有宰相之才,但宰相不是丞相,官居三品以上都可称宰相。让你当中书令以谋国,兴许你有些勉强,但让你当御史大夫、刑部尚书、大理寺卿这些,你绰绰有余。” 狄仁杰红着脸说道:“老师,我才八岁,哪有想过要当宰相。” 萧锐转身走向了自己的书架,然后翻找半天,从中拿出一册厚厚的线装书,“你既然是我的学生,那该有一份礼物才对。既然你喜欢推理断案,那这册《洗冤集录》就传给你了。” “《洗冤集录》?没听说过有这种典籍呀。”狄仁杰好奇的接过。 粗略一番,惊讶的合不拢嘴,“这、这是一本专门邢狱断案的学问?老师,你哪里来的?作者是宋慈?是哪位大贤吗?” 萧锐呵呵一笑,“可能宋慈在他那个朝代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刑部官员,但他传下这本《洗冤集录》却是最早最全的一本刑名巨作,足以留名千古。” 狄仁杰激动的抱住新书,“多谢老师。” 萧锐笑骂道:“呵呵,你小子还真是,傲气的可以,现在如何?我够不够资格当你的老师?” 狄仁杰窘迫道:“老师您说什么呢?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可是心甘情愿磕头拜师的。” 萧锐没好气的踢了一脚,“前几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说什么看完了我这里的书就回家云云……行了,去看书吧。” “嗯,对了,那二丫姐姐的事……” “我会派人去应国公府接她的,到时候人家来了你收敛一些,别色眯眯的当跟屁虫。” 噗……我哪有?我根本就没有想过…… 狄仁杰想解释,但萧锐却已经转头走了。 次日,李君羡亲自登门,从应国公府接走了武照。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来冠军侯打破惯例,让人破格报名是打这个主意?一下通过三个人,都是他的学生。啧啧,那还叫什么破格报名啊?想通关就得先拜师冠军侯,这也太难了吧? 可有的人不这么看,比如太原王家的王汲善。 “哈哈哈哈,原来这就是他的后手。压根就没指望那些三年速成的学生出头,而是破格挑出一群天赋异禀之人,然后收入麾下,将来参加科举的时候好大出风头?呵呵,可惜啊,除非你敢透题给你的这些学生们,否则凭这些年幼的小娃娃,即便个个是神童,可真的能制霸科举考场吗?” 想到这里,王汲善给太原王氏去了一封信,大意是让五姓七望在背后发力,参与到科举考题的出题方面,哪怕不能出题,也必须参与到试题的命名,争取出一些需要社会阅历的题目,这样就能应对冠军侯这一奇招了。 与此同时,北地梁国境内,这两年一直低调跟在薛礼身边的少年自信的请命,要报名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 薛礼满意的看着眼前沉稳的少年郎,“景仁,这两年让你隐姓埋名跟在我身边,吃了不少苦。其实你已经可以学成回家的,凭你江夏王府二公子的身份,可以直接入朝听用,为何坚持留在梁州报名科举呢?而且还是化名。” 第六百零九章 预定的女婿 李景仁,江夏王次子,两年前拜师冠军侯未果,因为江夏王李道宗得罪了萧锐,被萧锐暗中设伏,劫走其次子李景仁,然后送到了北地梁州薛礼身边,秘密交给薛礼教导。而李道宗一度认为儿子是五姓七望之人下的手,至今还生死不知。 两年的磨炼,李景仁每日习文练武,虽说远不及薛礼,但薛礼对他倾囊相授,李景仁也学了薛礼两成本事,远超一般的同龄人。 面对薛礼的问题,李景仁谦虚的说道:“二哥,您这是哪里话?这两年小弟承蒙二哥和两位嫂嫂照顾,待我如亲弟一般。兄嫂恩情,尚未回报一二,岂能就此离去?” “既然叫我一声二哥,那就是自己人,谈何报答之言?”薛礼笑着说道。 李景仁却认真的说:“明年科举将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龙争虎斗,这不单单是侯爷跟五姓七望的战斗,而且还是各地官办学堂的出头之日。我梁州苦寒,跟中原那些富庶之地比起来,一向籍籍无名。” “但这些年经过二哥的治理,俨然是一所北地世外桃源,说一句北方江南也不为过。奈何朝廷不识真身,一向不重视我们。” “所以这次的科举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我们梁州士子能在科举考试中大放异彩,那就大大的涨了威望,看以后谁还敢轻视我们?” “小弟蒙二哥教导,虽不敢说得了二哥真传,但也自问文墨拳脚,略懂一二。所以我想代表二哥出马,一会天下英才?” 薛仁贵感动的拍了拍李景仁的肩膀:“你小子还真是,好好的皇室宗亲,参加什么科举?说是帮梁州扬名,还不是想帮我薛礼扬名?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如今天下太平,能安居梁州镇守一地,无灾无难就足矣了,名声太大招人记恨,可不是好事。” “你看我那兄长冠军侯威名赫赫,其实整天奔波谋划,忙得心力憔悴。不仅如此,而且树大招风,不少人整天惦记着要弄死他。所以他时常叮嘱我说,不可恋栈功名利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危险也就越大。” 李景仁笑着摇了摇头:“冠军侯的境界,小弟我是看不懂的。不过嘛,等我这次捧个状元回来,然后在长安陪过父母,就跟朝廷请命,调任梁州做官,到时候真正给二哥你当帮手。你我兄弟两个争取把梁州建设的比长安更富庶。” 薛礼哈哈大笑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若真的捧个状元回来,到时候别说你调任梁州了,恐怕就连我,也得被调回长安去做那礼部侍郎。” 噗…… 李景仁讪讪一笑:“那有什么?凭二哥的本事,你应该做礼部尚书。若礼部归你管,那是天下学子之福。” 噗……亏你想得出来,我是个武将,让一个武将做礼部尚书?岂不是要羞煞那些文官? “行了,你愿意报名就自己去安排吧,持我手令,梁州没人阻拦。” “嘿嘿,我还用化名,到时在太极殿上,给父王一个惊喜。” “哈哈,科举考试可不容易,用化名也好,省得落榜了给江夏王丢脸。” 噗……二哥,没你这样的,小弟金榜题名是大事,您就不能说点吉利的? “哈哈哈哈,好,那就预祝贤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捧回状元!你去报名吧,我让你嫂嫂准备家宴,今日破例准你饮酒。” …… 长安城,皇宫。 李二在听内侍老高汇报长乐公主的事。 “陛下,应国公府的两人如何处理?御史台已经查问明白了,二人都牵扯命案,一桩是当初应国公在世的时候处理过的,一桩是几个月前的,被他们花钱压住的。现而今闹得全城皆知,二人的腿也被公主打断……依律二人该杀人抵命的,但御史台不敢擅动,所以派人来请示陛下。” 李二叹息道:“应国公武士嬳此人名声不错,没想到两个儿子却如此不成器。罢了,念在武士嬳为大唐出力半生的份上,给他武家留个香火吧。” “既然满城皆知,那就不能随便放了。公开审理然后判他们死刑,找两个死刑犯抵了他们的人头,私下里这兄弟二人流放辽东,隐姓埋名再不准回来。” 内侍老高担忧道:“陛下,若是这样,那武家就绝后了,外人会不会说朝廷太狠辣,不放过功臣之后?” 李二摇头道:“若是没有传开还好办,可满城皆知,朝廷就先要给百姓一个交代。人命官司,若是网开一面,那日后百姓该说朝廷不公了。” “对了,前日不是说武士嬳有个女儿,通过了神童三考吗?如果这丫头真的能在明年科举出彩,到时厚赐此女,也算给功臣交代了。” 老高恭维说:“陛下圣明!依老奴看,武家这个女娃了不得,听说昨日被冠军侯派人,接到了萧家庄,说不得侯爷是要亲自培养。” 哦?竟有此事?这么说,这个丫头还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萧锐那小子眼光可挑剔的很。 “对了,他不是新收了一个学生吗?是不是也通过了神童三考?” 老高笑着说道:“不错。侯爷素有识人之明。这个叫狄仁杰的学生可不简单,年仅八岁,却是位了不得的神童。据说在神童三考里面,同时跟公主殿下、武家姑娘发起赌约,最终年纪最小的狄仁杰获胜。连公主都赞赏有加呢。您是知道的,公主殿下轻易不夸人。” 哦?竟有此事? “这么说……长

相关推荐: 东来莫忘(高干)   诱宠军婚,娇软知青拿捏高冷军官   赊账包养(gl百合)   【网王】酒心   我在斗破当老祖   长渊青灯行   内部游戏   深情不止九万里   钓鱼直播间   月与山(真骨科,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