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女尊之渣女难为[快穿] > 第237章

第237章

不让她上大学。说起来那份祖产说起来贱得慌,都是黄泥、沙土,鸟都不稀罕拉屎,种粮食也不利索。 为了它,穷嗖嗖的一家人竟然被当做地主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了。 叶青水问任盈盈,“你家的地在哪儿?” “浦东,你听说过吗?” 叶青水呼吸一滞:“知道!有多少亩?” 任盈盈想了想,“好像是五十亩。” 叶青水感觉到自己呼吸有些困难,如果不是她也算是手头上攥着大几千块的“富人”,算得上见过世面了,此刻恐怕也忍不住嫉妒了。 当年沪市流传着几句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有女也莫嫁浦东郎”。隔着一条黄浦江,西边的是城里人、东边的是乡下人。说得出这些话的人哪里想得到日后浦东发展得有多快。 有道是八十年代看鹏城、九十年代看浦东,以陆家嘴为代表的浦东新区将会变成世界十大金融中心。 此刻叶青水看着任盈盈的眼神都变了,在浦东有五十亩地,这是何等的白富美。 谢庭玉在首都有一套四合院,已经算是小有恒产了,跟任盈盈比起来,都不能看了。 好在余诗没有注意这些细节,继续念道:“实行改革开放新决策、启动农村改革新进程……” 余诗喃喃地说:“这天不一样了。” 叶青水笑了笑:“是啊。” 究竟是要被时代淘汰、还是要抓住时代的浪潮、变成华国的富一代,就要从今天开始看了。 “以前大家一样过穷日子,现在国家见不得大伙吃不饱穿不暖,开始鼓励经济、连田地都要分给农民了!” 潘丽娟和任盈盈都是来自农村的,看完报纸之后,忙不迭地给家里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叶青水也写了信给乡下的叶小叔。 她等待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叶青水在信里提到了“分田到户”这件事,还提醒叶小叔跟村委打个招呼,问问能不能把山头承包下来给个人搞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她写信给了钱向东提醒他改革开放这件事,买卖商品自由了,他再也不用守着红旗县那一亩二分地卖鸡蛋了,叶青水还建议他到羊城碰碰运气。 写完信之后的叶青水,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她回到家后,抱着儿子挨个亲了两。她找到跟张红英说:“英姐,我打算开了腊肠厂,你还有认识的姐妹吗?我要找两个手脚勤快、踏实能吃苦的。” 张红英听到她要开工厂,吓得魂都散了。 “青水呀,咱普通老百姓咋能开工厂呢?工厂得是单位、是集体才能开的呀。” 叶青水把报纸掏了出来,给张红英看。配着叶青水详细的解读,报纸上粗浅的文字,即便是小学文化的张红英也能看得懂,她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 “这下还真能开呀?” 叶青水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只管去找人手,工资待遇不会亏了她们。” 工厂听起来特别神奇,高大上,但是等张红英找到两个帮手,叶青水带她们到“工厂”巡视一遍后,张红英都要笑喷了。 这就是个小平房! 叶青水毫无芥蒂地耸了耸肩,“胖子不能一口吃成,等咱有钱了,肯定得买一条生产流水线回来。再盖一个阔气的工厂。” 在叶青水绵绵不绝的构想中,张红英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厂房后边还有员工福利房、图书馆、托儿所、小学?青水呀青水,你可想得太远了,先把刀买齐了再说吧!” 张红英听起来跟做梦似的,就他们在军属大院分到的那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还是丈夫洒热血挣出来的,现在能给工人分得了住房的都是有名气的大厂子,还得是熬到了一定年龄的。 普通人想分房子?做梦! 叶青水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实现的,现在不可能分得出房子,不代表以后不能。就之前畏畏缩缩地靠手艺挣点钱,每个月都能达到三四百块的收入。 现在壮起胆子挣钱,跟着政策走,还愁没有房子? 叶青水掏出了钱,淡定地配齐了刀具。“腊肠厂”的配件齐活了,明天去办好手续就能光明正大地卖腊肠了。 第107章 张红英找来了两个帮手,虽然说她是给叶青水找帮手,但也是叶青水卖人情给她。 在叶青水这儿干活,每个月的工资有保障,张红英帮忙干了大半年,家里焕然一新,连家具都换了套新的。张红英要想找两个吃苦耐劳的人,闭着眼都能找得着。 很快,叶青水看到了两个新的帮工,其中一个叫梁金,年纪四十上下,包着头巾、收拾得干干净净。她的丈夫跟张红英的丈夫是同事。 另外一个是十七八的姑娘,嘴巴跟抹了油似的,名叫赵小玲。 谢奶奶从叶妈那儿得知孙媳妇要开“厂子”,也吓了一跳。 叶青水为了办厂子的各种手续,跑了好几天。 谢奶奶戳着她的额头,咕哝道: “难怪辰辰和光光这阵子委屈巴巴的,小脸都

相关推荐: 无脚鸟(小妈文学 现代 纯百)   抛凤(1v1)   春棠欲醉   夜色迷情·壹·白夜之风   诱惑竹马的日子(H)   我的北方   带着傻夫去种田   我才不会喜欢你!(骨科1V1)   都市最强狂兵   老师,对不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