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 “咱们可以考大学了!” 她在说什么? 正往水缸里舀水的人,手上的勺子错愕得掉了。 正在吃饭的人,忽然喉咙一噎,剧烈地呛住了。 蹲在灶边烤红薯的人,烫了一手。 大伙寂静了两秒,热热闹闹的知青点安静得连跟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但很快,人群沸腾了起来: “恢复高考?” “啥,你再说一遍?” “周同志,你刚刚说啥?” “婷婷,你是不是被梦魇住了,净说胡话!” 恢复高考,这句话他们听着每个字都认得,但凑起来怎么听着这么不可思议? 居然恢复高考了? 这年头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被推荐去上大学的工农兵,一毕业就有包分配的工作,进厂子当技术骨干、进单位吃商品粮,熬够资历了还有单位的福利房分配,此后的一生衣食无忧、从此命运改写。 管你是不是农村户口,上了大学进了单位,统统都是城镇户口了。这年头城镇户口多值钱,每个月发商品粮、按人口分各类票券,子女还能在城里读书识字。可以说这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可靠的途径。 否则每年一个的工农兵名额,怎么会抢得头破血流? 为了争这么个名额,他们叶家村上百名知青要跟全县的知青竞争,每年红旗公社只推荐五十个知青去念大学,说成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几十道目光焦灼地落在周婷婷的身上,那眼里带着的炙热的温度仿佛能够从她的身上烧出一个窟窿。 因为疾跑而涨红了脸的周婷婷,激动得说不顺话。她顺了一会气,才激动地组织语言: “从首都那边传来消息,咱们国家可能会恢复高考!” “这是谢知青的奶奶写信告诉他的!咱们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这些知青很多是来自五湖四海,只有最近几年的才是从首都来的。那些从首都来的知青,都知道谢知青家里条件背景不错,他奶奶说的话,肯定也有道理! “真的吗?”有人不可思议地喃喃。 “真要变天了!”有的人用力地掐了一把自己。 “这个消息真不真?”有人问,即便是假消息,也足够让人落泪了。他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如果要恢复高考,他们就能公平竞争、堂堂正正去念大学了! 周婷婷点点头,“现在只是提出了恢复高考的意见……” 知青们都冷静之后,周婷婷遭来了大部分人的嘲讽。 “原来只是意见呀,还没有真的恢复,周同志你咋咋呼呼个啥呢!” “是啊,弄得咱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白高兴一场。” “嘁,干活干活,别整天净想着这种不着边际的东西。” 周婷婷握着拳头说:“谢奶奶说,‘八月四号首都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恢复高考的意见’,说明国家没有忘记咱们这一代年轻人,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恢复高考,我信它!” 周婷婷咬着牙,说得眼眶微红,热泪盈眶。 只要有了一点声音,一天天一年年,慢慢累积,总会实现的一天。今年不能恢复,她就等明年、后年、大后年……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万一是真的,现在开始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他们落下了这么多文化知识,不抓紧时间,怎么考得上大学? 知青点产生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人,一小撮的人纷纷支持周婷婷说: “我也信!” “老于,我的高中课本儿呢?” “大红,帮俺补习补习吧,俺想考大学!” 孙玲玉看着这些人,又看看同宿舍赵燕等人,显然她们是不信的,她也不信,不过她问了问: “这是叶青水告诉你的?” 周婷婷点点头。 孙玲玉立即就信了这个消息,她开始翻起自己的旧书堆,她默默地想:叶青水这么邪乎,这回顺着她来估计是没错的吧? * 首都,军属大院。 谢庭珏回到谢家后,火速报了高中继续念书。他跟父母表示,他在乡下也有念书,只不过没有念完中学就辍学了。 温芷华听了眼圈当即红了,她想到小儿子两年前就念完了中学,大儿子却在乡下被耽误了,她拍板说:“珏珏要把学习补上……” 谢庭珏勾了勾唇。 穷山沟哪里有让谢庭珏念书的机会,他能念到小学毕业就不错了。学历是谢庭珏的短板,但冒充了弟弟那么多年,他吃过没文化的苦、也尝过高学历的甜。 只不过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学历却不是他的。 这一回谢庭珏要亲手把自己的学历补上。 春天,谢庭珏插入高一年级,盛夏六月,他顺利地拿到了高中毕业证。 拿到了证书之后,谢庭珏果断地报考了通县政府单位的招聘。 秋天,谢庭珏凭自己的能力、没有靠家里的关系,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在统计局里做一名普通的科员。 这个成绩虽然平平淡淡,不起眼。但在别人看来,一个刚刚从农村找回来的孩子能考进政府单位,已经挺不错了,好歹是吃上了商品
相关推荐:
岳父,你好
绯色迷途
孟医生,我好像喝醉了(H)
每天都要被绑架[快穿]_御书屋
重生之琴蛇(H)
远古狂情(H)
我修合欢后他们都疯了
掠寒梅(H)
我真的是正经道士
苏辰孟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