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军长每天都在撩我_现代耽美_BL > 第172章

第172章

声息就送去彬山,让他重新拾起了对谢双瑶的恐惧。 但—— “砖?是青砖吗?”徐地主疑惑地问,“青砖房只需要五亩地卖价?本地竟还有青砖?” 当然谁都知道木造的房子不好住,别的不说,蛇虫鼠蚁、藏污纳垢,怎么都比不上砖房敞亮坚牢,但本地虽有黄泥,却烧不出青砖,青砖只能从外地运来,很是昂贵,这十几年也早就断货了,若说烧造红砖,本地也有小窑,但红砖又容易风化掉渣,并不牢固,造价还贵,还不如造木头房子。起不到谢双瑶所说的‘多多地叫人来家里做客’的示范作用。徐地主是听出了谢双瑶要让他带货,所以才这样疑惑。 谢双瑶说,“烧啥青砖呢,就烧红砖,而且要烧很多红砖。” 她叫徐地主安心去贩他的铁农具,“买活军会出十个人帮你押货押银子,第一趟算是送的,你管饭就行了,等你去一趟回来,你家新房应该也建好了,你就等着看吧!绝对是全县头一份——要不是为了快点打广告,怎么会轮得到你?我早想住暖气房了。” ◎作者有话说: 更新了,大家久等了,本章给大家送个红包吧~ 话说营养液还真涨得挺快的……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饺子了吗?南方是吃汤圆的其实,我打算买几个生酮汤圆吃吃~ 。 徐地主许县卖货 徐地主往许县去得很顺利,买活军十名壮汉,手里捏的都是刀枪,这样一行人是不太会遇到路匪的,只是到了冬天,淫雨霏霏,官道年久失修,铁器又沉重,且徐地主带的一帮人多是耕读传家的小地主,没什么上路贩货的经验,颇吃了些苦头,好在买活军上路之后倒也不摆架子,力气出得勤快,到底还是平平安安到了许县。 一行二十几个人,出门时都带了有干粮,是建阳那里传来的光饼,那一带是有种麦子的,只是商路断了,偶有货郎过来,也不会带面粉来卖。如今临城县和彬山、云山县打通了那条路,海运来的面粉运进城里,拿筹子也能买得到,只是价高,这些面食重新又做起来了。一个个圆圆的饼子,洒了芝麻,微带咸味,烘得很干,南方再潮湿,放个十天半个月也是无妨,饼心穿了一条线,一串饼挂在杖头就是干粮。 做地主的几乎都吝啬,田地便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徐地主自暴自弃也就是去吃碗鸭汤米线,正经饭馆是不去的,他们一家人出来,只带了清水、光饼,都觉得已经够了,光饼怎么说也是白面做的,如此乱世已算奢靡。但买活军不同,买活军的人竟离不了肉! 众人第一天走了半日,到了中午,在村口停下,问村民买了柴,在路边空置的茶棚灶头里烧了火,又借井打了些水,众人烧了热水,徐地主从腰间解下竹节杯,用热水一烫,捏一撮茶叶便泡了一壶茶来。刚要把光饼取下一个就茶吃,就看买活军的人从车上卸了个铁锅下来。 ——往昔这茶棚便是村里有人经营着,如今这个年月,路上行人少了,匪多,便不做了,只留个棚子在这里。灶还是有的,却没锅,买活军自带了有一口小锅,正合这烧水的小灶眼,架上柴,不一会儿锅就热了,又从一个小罐子里掏出猪油,放到锅里慢慢化开,打开一方油纸包,一大块酱肉片托在手里,雪亮的菜刀削过去,肉一片片落在锅里,拿铲子翻炒一会儿,买柴饶了些蒜苗,拿井水漂洗得干干净净,用手择了放进去同炒。 油香,肉的酱香味,蒜苗那刺激的辛香味一下就炒得散发开来,村口聚着看热闹的人群嗡地一声,都纷纷地议论起来,这些村民里头,老人还过过太平日子,那时候铁锅和猪油村里还算常见,许多年轻些的农户一辈子都难得吃炒菜。 菜刀也是众人欣羡的重点,铁锅都在其次,菜刀买一柄好的回来,遇到乱兵好歹还能舞上几下子,很快就有胆大的来问价。此时蒜苗酱肉已是炒了满满一锅,问徐地主取的光饼也在灶头热得微烫,软和了几分,十个大汉把锅端到桌上,就着酱肉大嚼光饼,又灌着浓茶来饮,连呼痛快。一群村民看得馋涎欲滴,几个孩子被抱在手上,不错眼盯着那锅肉,手指不知不觉就放进嘴里。便是徐地主几个人,也觉得嘴里的光饼干了些,麦香味也着实有些单调。 买活军并不搭理他们,也不让徐地主他们那帮人,不一会便风卷残云将一锅肉都吃尽了,将残下的井水淘洗了锅子,又掏出两文钱给村里人道谢。 他

相关推荐: 【个体旅馆的嫖娼】住在旅馆的小姐   和青梅竹马的死对头结婚之后   炮灰表小姐苟命日常   牵丝(包养)   总有美男倒贴她(NPH)   我,娱乐圈第一妖精 完结+番外   被重生之夜王(BG肉)   菊隐寺夜话(H)   继子与后妈   旧语(民国,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