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子真真是受宠,这龙榻,皇后娘娘还没睡过呢,七皇子这是第二回了吧。 他尽职尽责的守在甘泉宫外,待下了早朝,天佑帝就直接回来了,瞧见他就问:“小七呢?有动静没?” 冯禄摇头:“七皇子一直没吱声。” 天佑帝拧眉:这孩子不会还在想那问题吧。 小脑袋瓜别想炸了。 他边摘皇冕边往里面走,才绕过屏风就瞧见龙榻上呼呼大睡的儿子。 “……” 这……不会他走多久就睡了多久吧? 果然是他期望太高了。 赵砚也不想睡的,但他撑不住啊。 天佑帝叹了口气,扯了被子替他盖上,然后就坐在内室批起奏折来。半个时辰后,榻上的小孩儿动了动,眼睛突然睁开,在屋子里扫了一圈。看到他后,直接就跳下了龙榻,跑到他身边,眉眼兴奋道:“父皇,我想到了。” “仙人说,要下雨要有卷积云,有了卷积云再注意天气,若那个时间段天上的水汽足够多,多烧些稻草麦秆之类的增加凝结核,下雨的概率就会变大。” 什么卷积云? 怎么又多出一个概念来? 这一整夜,天佑帝头一次觉得他脑袋不太够用。 天佑帝:“卷积云是什么云?” 赵砚伸手比划:“就是像鲫鱼细鳞一样的云,片片银白,一排排过去的……” 天佑帝认真理解,赵砚小嘴巴拉巴拉的,把他梦里上的课全一股脑说了出来。 冯禄和一众伺候的人一个字也没听懂,就只明白一件事:七皇子好像说,他有办法祈雨。 赵砚说完,已经日上中天,肚子饿得不行。 天佑帝命人上了早膳,让他在甘泉宫用完饭,然后才让小路子过来把人接走。 他一走,天佑帝立刻让人去将国师请了来,直接就道:“昨夜有仙人入小七梦境,告知小七祈雨之术。” 玉真国师有些一言难尽:“陛下,七岁小儿的话您真信?” 天佑帝:“……” 他也不想将小七推出来,但只有小七在梦里瞧见过卷积云,也只有小七听过神仙的课。后续若是真要祈雨,还需得小七帮忙。 天佑帝严肃了脸色:“朕在和你说正经事!”若是别的七岁孩童和他说,他铁定不信的。但这人是小七,被仙人眷顾,拥有回溯能力的小七。 玉真国师一秒认真:“陛下细细说来听听。” 天佑帝开始将儿子的话梳理过后,讲给玉真国师听。 玉真国师起初还不慎在意的,只是天佑帝一套严密的逻辑下来,虽有很多词汇他不懂,但总觉得其中玄妙非常。似乎触及了天地,云雨循环的本质。 他越听眸子越亮,整个人完全沉静在了未知领域里。 天佑帝说完,最后才道:“国师擅长观星预测天象,可注意近日是否有卷积云。” 玉真国师眼含期待:“陛下只是描述并不准确,臣能见见七皇子吗?” 天佑帝沉默两息,最后点头:“可。” 于是,刚回去的赵砚又被接回了甘泉宫。 这算是赵砚第一次直面玉真国师,他想起无方的话,对玉真国师还是有些惧怕。 这国师笑呵呵的,看他的眼神怎么瞧都像只大灰狼。 天佑帝见他忐忑不安,大手摁在了他肩头,然后朝玉真国师道:“有话就快问,别吓着孩子。” 玉真国师嘴角一秒拉平,声音放轻,问了几个关键点问题。 他问什么,赵砚就答什么,乖得不得了。 最后,玉真国师又问:“七皇子近日可否同臣去宫外走走?若是瞧见了卷积云可指给臣看。” 赵砚忐忑的看向天佑帝,天佑帝道:“朕让白统领陪你一起去。” 赵砚心终于放下。 玉真国师在‘人工降雨’一事上比天佑帝还上心,从甘泉宫回去后,就带着弟子以及白九和赵砚一同出宫在玉京郊外附近转悠。 转悠了大半天,天空一丝白云也无。一行人坐在皇觉寺山脚下休息,天气热得不行。赵砚额头上不断有汗滴出,白九掏出早准备好的帕子给赵砚擦脸,又拿了水壶出来给他解渴。 一旁的玉真国师乐呵呵道:“七皇子,心静自然凉。” 赵砚抬头看向正在给玉真国师打闪的无方,面上不显,心里却忍不住翻白眼:心静自然凉,你有本事别叫人打扇啊! 玉真国师解下自己腰间的水壶,仰头,一滴水也没有了。他摇晃了两下,朝白九道:“能劳烦白统领替老夫打些山泉吗?” 白九面无表情:“不能,陛下交代,卑职要时刻跟着七皇子,确保七皇子的安全。” 玉真国师也不恼,乐呵呵的把水壶递给无方,让他去打。 无方接过水壶,赶紧走了。 玉真国师捡起扇子,边打着扇边问赵砚:“七皇子,仙人在梦里除了同您说降雨一事,还有没有说过别的?” 赵砚警惕摇头:“没有了。” “真没有?”玉真国师总觉得赵砚说的仙人就是异世,他太好奇了。 知道赵砚惧怕他,于是从兜里掏出几个糖递过去,诱哄道:“七皇子饿不饿?你告诉老夫仙人还同您说了什么,这糖就给您了。” 赵砚口是心非:“我不喜欢吃糖。”想套他的话,门都没有。 无方是皇后的人,鬼知道这国师是不是和皇后一伙的。 他才不要搭理他。 玉真国师依旧乐呵呵的:“哪有孩子不喜吃糖的。”说着又往赵砚这边挪了挪。 赵砚一下子揪住白九的衣袖,往他身边躲。白九拧眉,上前两步,挡在他身前,朝玉真国师道:“国师大人,陛下让七皇子同你出来,是来找卷积云的,还是正事要紧。” 玉真国师讪讪,又摸摸自己光洁的脸:他有这么可怕吗? 得了,干正事就干正事。 一行人转悠了大半个月后,终于叫他发现了一点卷积云的踪迹。然后他夜观星象,再结合天佑帝说的观察水汽情况,终于找到些人工降雨的眉目。 他连夜进宫,找到天佑帝,兴奋道:“陛下,十日后城东皇觉寺附近卷积云会达到最厚。若此时开始,命人在城东农田内大肆焚烧秸秆,连续焚烧数日后可大大增加您说的‘凝结核’,那时再设坛祈雨,或许可成。” 天佑帝立刻道:“那还等什么,朕即刻派人去城东准备。” 玉真国师又即可带着白九及一队禁卫军前往城东农户处,只道陛下怜悯百姓,开仓救济百姓。玉京周遭所有因大旱损失的粮食,官府全数补给。 又言,怕有人谎报受灾粮食数量,凡想领救济粮者,需得拿自家农田里快枯死的秸秆来换。官府登记造册后,才可放粮。 消息一出,玉京周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生怕最后救济粮没了,连夜拿了自家秸秆集中到城东皇觉寺的山脚下换粮。 其余州郡的百姓听闻此事,也纷纷拿了自家秸秆想来城东碰碰运气,没想到官府直接就给他们换粮了。 原本摇摇欲坠的民心急速稳固,天佑帝因此着实赚了一波好名声。 之后又传出朝廷准备在皇觉寺开坛祈雨一事,百姓都到陛下是好陛下,是顾百姓死活的。 百姓这边殷殷期盼,接到要祈雨消息的太常寺和礼部懵了。 陛下这是想亲自祈雨? 不出半日的功夫,姜相国和温国公就带着各自的部下来了。 天佑帝早知他们要来,早早等候在长极殿。 姜相国一进殿,就直接劝道:“陛下,您万万不可亲自祈雨!” 腿脚已经好得差不多的温国公这次难得和姜相国意见一致:“陛下,姜相国说的在理!国师虽擅卜卦和观测天象,但祈雨一事实有风险。一旦祈雨不成功,南阳王和大聿余孽就会趁机发难,民心也会不稳!” 一旦被扣上天命不受的帽子,大楚将来就会麻烦不断。 天佑帝自然也有这种考量,才只下旨说朝廷要祈雨,没说他要亲自祈雨。 他沉吟几息后,问:“那依姜相国所言,何人适合祈雨?” 其实让国师祈雨最合适,但国师不能代表皇家,即便求到了雨,还是不能彻底打消流言。 温国公几乎都没思考:“自然是太子,太子贵为一国储君,是天子之下第一人。天子不能祈雨,太子代行,最为合适!” 姜相国几乎在心里将温国公骂了个
相关推荐:
救世一个魔
戏精社畜年代文大佬亡妻天天在演戏!
撩他(快穿)
嫡妹非要换亲,送我当上侯夫人
表妹撩人(重生)_御书屋
小关公
和boss同归于尽[快穿]
攻略得先养娃(1Vn)
小娘子
群狼环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