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 > 第26章

第26章

望着那捕头离去的方向,张彪微微摇头,“这家伙果然深藏不露。” 那中年捕头,便是前两日王信、铁守明暂时跟随之人,名叫刘长空。 此人不善言辞,性子有些呆板,在七十二名铜牌捕头中,名声不显。 但张彪却知道,若论身手,未修炼三阳经前,他还真不是此人对手。 对这家伙,他本不想招惹,但要找萧三,还必须来靖安坊。 没敢耽误时间,张彪立刻闪身,在高低错落的屋顶阴影间飞速游走。 时而借力腾空,时而越翻身跃过高墙,宛如鬼魅黑夜穿梭。 很快,一座道观便出现在眼前。 道观前门上,牌匾蓝底烫金,赫然写着“长春观”三个大字。 张彪眼睛微眯,若有所思。 霍锋让他留意安贞坊附近几坊内,道观寺院的底细。 他对那几家道观寺院并不熟,只知道有江湖上的僧道挂单,还有香积厨,经营着放贷的生意。 但刘长空辖区内的这家长春观,他可是久仰大名。 谁能想到,玉京城中除了朝廷各衙门密探,江湖中消息最灵通的,便是这帮道士。 江湖行走,蛇鼠各有其道。 终究是一群不事生产,游走在灰色领域之人,再大的名声也总要吃饭。 有人成了地方豪强,经营庄园,与官府勾结,垄断茶叶、药材、码头、盐运等行当,赚的是盆满钵满…… 有人手底下功夫硬,或经营镖局,或成为豪门大宅的看家护院…… 还有的人则心中一横,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行当…… 当然最多的,还是学一门手艺,游走四方,被称为八大门。 册门,卖秘药配方、淫书春宫图、碑帖字画、假古董…… 火门玩的是炼丹、服石、房中术,借着假气功名头,忽悠有钱人…… 飘门大多是清客与浪荡子,嘴皮子一个比一个溜,摆摊说书的,也归为其中…… 风门是风水地师和盗墓贼…… 惊门是测字看相、吓唬百姓,抓鬼念经…… 爵门专走朝廷路线,当白手套,做师爷,弄个茶楼撮合各方交易…… 疲门是游医、卖假药…… 要门则是乞丐,分善恶两要…… 总之没一个正经生意,要么坑蒙拐骗,要么作奸犯科。 相较于那些仗着功夫吃饭的人,八大门自然稍逊一筹,未免受到欺负,便抱成一团,成立了个组织,叫天地门。 当然,门规相对松散,虽然见面对了暗号,都会以同门兄弟相称,但互相坑起来也毫不手软。 这天地门一来负责调停,若内部之人起了争斗,便会有各门首领坐下喝茶谈判。 二来则是抱团,若谁家受了欺负,事关生死存亡,八大门便会齐心合力,一致对外。 也算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势力。 当然,混江湖无非求财。 天地门的弟子们游走各地,从朝堂到市井,从城市到乡间,几乎哪儿都有他们的身影,消息自然灵通。 因此天地门,主营情报买卖。 这长春观,普通百姓以为只是个烧香奉道之所,但实则是天地门在玉京城的堂口。 六扇门有自己密探,但调动查阅情报,必须由总部头同意,发放令牌。 萧三潜入土湾村害人,必然已离开了李府。 玉京城人口百万,萧三又是坊中老油条,若其有意躲藏,还真不好找。 张彪没时间浪费,只能找天地门。 …… 雨夜中的长春观,更显寂静。 淅沥的雨滴,打在青砖古瓦上,松柏树林间,发出沙沙的声音。 座座宫殿阁楼隐于密林间,黑暗中只有几点灯火,显然大部分人已然进入梦乡。 看似毫无防备,但却不可轻视。 尝过被人武力相逼的教训,天地门培养了一批好手,再加上风门的机关、惊门的幻术、疲门的毒药……着实有些难缠。 若是以前,张彪即便身法了得,也不愿来人家京城堂口犯险,但如今,却可尝试一番。 打定主意后,他顺着墙角阴暗处飞速奔跑,很快便绕了个大圈,来到侧门。 不同于前门,与空旷殿前广场相连,侧门幽深,紧挨着回廊与假山花园,最适合偷偷潜入。 毕竟侧门是达官贵人和江湖同道往来之所,有时候买卖情报,干些阴私勾当,总要掩人耳目。 “汪汪汪!” 但还未靠近,黑暗中便犬吠不断。 张彪吃了一惊,连忙藏入对侧暗巷之中。 很快,墙上便出现几道人影,虽都是道人打扮,但个个手持长剑,太阳穴微鼓,眼神锐利,显然都是好手。 与此同时,红漆木门缓缓打开,两头半人高的狮头恶犬呼啸而出,向着暗巷直扑而来。 “汪汪汪!” 伴着声声沉闷狗叫声,道人们也纷纷越墙而下,长剑一横,冲入暗巷。 然而,巷中是条死路,空无一人。 “人跑哪儿了?” “会不会是野猫?” “不可能,这两条守山犬可是李师叔从琅琊山抱来,灵敏的很,猫狗都懒得理会。” “估计是哪个小贼窥视。” “走吧,莫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今晚都灵醒点。” 道士们经验丰富,也不四散追击,而是迅速返回道观。 黑暗中,临近花园的矮墙下还响起了咔咔机括声,显然开启了某种陷阱。 远处房顶后,张彪眉头微皱,看向了腰间的迷魂镜。 以他身法脚步,还有雨夜掩护,这么远自然无法被发现。 唯一的可能,便是迷魂镜气息,惊动了那两头灵觉不凡的畜生。 本想仗着此物潜入,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吱呀! 木门再次开启。 黑暗中传来对话声。 “崔师叔,这么晚了要去哪?” “呦,一个个长本事了,还管起我来了,老道我夜观天象,发现北城妖气冲天,去降妖伏魔行不行?” “师叔别误会,只是方才……” “少废话,躲远点!” 话音刚落,就见一名老道从木门内闪身而出,打着灯笼,撑着雨伞。 这人身形干瘦,五官深邃,白发长须,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但醉眼朦胧,满身酒气,显然不是个正经道人,一步三晃,走进雨巷之中。 待他走后,几名年轻道人不满道。 “这个老淫棍,什么降妖伏魔,分明是酒后生色心,要去太平坊快活……” “别说了,这老东西坑蒙拐骗,没啥本事,但身份却不低,由他去吧。” 张彪听到后心中一动,隐入黑暗。 …… 靖安坊雨巷中,灯笼烛火摇晃。 “芙蓉新落玉残秋,锦华已过却道愁……”崔老道嘴里哼着淫词小曲,摇摇晃晃,显然很是惬意。 眼看快到坊门,暗巷中却忽然闪出一条人影,正是张彪。 “什么人!” 老道浑身一个激灵,猛然酒醒,宽大道袍甩动,看似往左,后腿却似毒蛇般从右侧猛然踹出。 “裙里腿?” 张彪有些惊讶。 这门功夫并不稀奇,很是阴损,专撩人下阴,江湖女子常学习用来护身。 没想到这老道,也擅长此招。 但对付他,却差得远。 张彪一个滑步闪身躲过,左手揪着道袍一扯,右手似掌似爪上一扣,便捂着老道脑袋进入暗巷。 “好汉饶命……” 看到恶鬼面具,老道差点吓尿,但刚要求饶,却见眼前出现一枚铜镜,随后寒意笼罩,脑袋变得麻木。 见老道两眼变得呆滞,张彪缓缓松开手,满意点头。 迷魂镜却是好用,只要不是那种心智坚定之人,轻易便可迷惑。 “你叫……” 然而,张彪刚询问半句,就见这崔老道眼神一下子变得灵动,撒开脚丫子便往巷外跑…… 第19章 药源地之变 这老滑头! 张彪猝不及防,没防备这老道竟是装的,完全未中迷魂诡术。 但他反应极快,右手外翻,猛然一甩,勾魂锁链便呼啸而出。 “快来人……” 老道还没冲出巷口,便觉腰间一紧,被硬生生拖回黑暗中。 他刚想叫唤,便识趣闭上了嘴。 勾魂锁枪头利刃,已抵在他喉头。 老道咽了口唾沫,干笑道:“这位好汉,贫道身上,还有几十两银子……” 说着,伸手掏向怀中。 “找死!” 张彪冷哼,左手闪电般伸出,抓着老道手腕猛然一扭。 啪嗒! 一个拳头大的黑丸向下坠落。 张彪看到后,顿时瞳孔一缩。 他认得此物,抓捕淫贼陈猴儿时,对方便是用这毒烟丸逃遁。 张彪手疾眼快,此时避开已经来不及,索性旋身侧转,使了个分筋错骨手,扭着老道肩膀往下一摁。 噗! 细微爆破声响起。 趴在地上的老道,肚子道袍两侧冒出少许彩烟,最后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一时间,酒肉酸臭、毒烟的恶臭,充斥了整个巷子。 “你个老东西……找死!” 张彪心中恼火,原本只是想问些情报,看看这老道为何能摆脱迷魂镜,没想到如此滑不溜手。 “好汉饶命,不敢了!” 老道顾不上满身污渍,强忍着恶心干呕求饶道:“大家都是江湖同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张彪也懒得再废话,直接运转灵视之眼,脑中涌上信息: 崔铁嘴(凡) 1、人族梁国假道士。 2、惊门前代首领之子,贪财好色,油腔滑调,胆小怕事,武艺稀松,精通各种骗人幻术。 3、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快活一天是一天…… 这并非张彪首次对人使用灵视之眼,之前便尝试过几次。 最大的好处,便是看透本质。 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红尘之中,人人皆戴着面具。 但无论隐藏多好,都逃不过灵眼。 胆小怕事…… 张彪心中顿时有了计较,恶鬼面具狰狞,语气更是阴森,“我问你,想死还是想活?” “好汉这说的哪里话?” 崔老道满脸讨好的笑容,“蝼蚁尚且贪生,贫道我日行一善……” “少废话!” “呃……想活!” “想活便如实回答,你是用了何种法子,摆脱我术法?” “好汉的摄魂术确实厉害。” 崔老道堆笑道:“摄魂术在惊门也是上等秘传,不过需迷药和诸般手段配合。” “贫道从小学艺,常被师兄戏耍,于是便做了手段,只要中招便立刻清醒。” “道友的手段是我生平罕见,不知师出何门,报个字号,说不定还是自己人……” 这老道唧唧歪歪,张彪却听了个明白,心中疑惑解开。 惊门有催眠的幻术,这老道多半给自己做了暗示,再加上迷魂镜破损,威力大减,因此不受影响。 “咦,怎么有点冷……” 崔老道正在胡侃,忽觉周身阴冷,随时看向张彪身后,眼睛顿时瞪得浑圆,寒毛都竖了起来。 只见墙壁上,白霜凝结,出现一只手印,似乎还有个影子,若有若无。 崔老道头皮发炸,脸色惨白,声音都在发抖,“好汉,你……你身后有东西。” 张彪看也不看,冷声道:“厉鬼而已,你整天抓鬼,没见过?” “鬼……鬼啊!” 老道吓得裤子都快尿了,但觉脖子上刀刃一紧,又连忙闭上了嘴巴。 他咽了口唾沫,望着张彪,声音干涩道:“这世间真……真有鬼物,方才,那也是真正的术法?” 张彪淡然道:“你以为呢,要不让我身后这位,陪你回去住两天?” “别,别。” 崔老道连忙摇头,“贫道身子骨弱,担不起这份福报,好汉……不,仙长不杀我,定是有所差遣,直说便可。” “算你机灵。” 张彪点头道:“我要你帮我找个人,名叫萧三……有了消息,便在靖安坊墙左侧暗巷中,画个莲花。” “此事需保密,不得告诉任何人,若走露风声,定帮你找几个‘好伙伴’……” “不敢,不敢。” 崔老道连忙摇头,但觉眼前衣袂风声响起,人已没了踪影。 他呆立了半天,又颤抖着摸向那逐渐变淡的白霜和手印。 嘶——! 崔老道倒抽一口冷气,喃喃道:“不是硝粉化冰术。特娘的……世上真有鬼!” 他脸色阴晴不定,胡乱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往长春观跑去。 “快开门,快开门!” “咦,崔师叔,您怎么……” “少废话,没见过喝醉吐了吗,快让开!” 对面屋梁上,张彪藏于暗中,见老道没有胡说,这才满意点头,一个翻身跃下,向着坊墙跑去…… …… 金鸡报晓,晨光露白。 连日来的阴云终于散去,半边天黑半边蓝,没有一丝云彩,显然是个好天气。 张彪早已起床,服下汤药后,又在院中打了几趟拳炼化,浑身汗液蒸腾。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公鸡打鸣声。 这一声,高亢入云,格外响亮,颇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气势。 张彪眼睛一亮,来到院墙前,踩着枣树一个借力,便跳了上去。 院内,周老爹正在清理猪圈。 张彪笑道:“周老叔,你不是说公鸡全卖完了么,怎么还留着一只好货呢?” 周老爹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连忙摆手道:“这只不卖,留着做种打鸣呢,今儿便去其他家找找,帮张捕头弄几只老鸡。” “也行。” 张彪也不在意,折身跳下院墙。 又在屋里院外转了几圈后,张彪忍不住眉头微皱。 今天早晨,自太阳出来后,吴阿婆所化魆鬼,便不再现身。 这并非好事! 之前吴阿婆可白日现身,但威胁却不大,顶多弄些冰霜、手印脚印什么的吓吓人。 但其所化“魆”,灵视之眼提示,有阴影中袭人能力,畏惧阳光,已说明其正在进化。 说不定哪天黑夜,便能扑灭三盏阳火,直接要他的命。 一旦化作鬼物,再无本我。 昨日虽威胁崔老道成功,但估计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找到萧三。 尽快踏入炼气期,才是保命之道。 想到这儿,张彪立刻返回屋内,洗漱一翻,换了行头,便带着所有积蓄,三百二十两银子,匆匆离了家门。 刚到安仁坊,张彪便发现蹊跷。 他来的也算不迟,各家药行才刚刚开门,但街上行人却不少,尤其是运货的马车,简直一辆接着一辆。 他眉头一皱,走进最熟的仁心堂。 …… “张捕头,请用茶。” 仁心堂内,掌柜吴德庸奉上香茗。 张彪虽只是捕头,但六扇门在江湖中名声可不小,再加上这几日花费不少,已是大主顾,掌柜的自然要亲自接待。 “吴掌柜,你不厚道!” 张彪脸色阴沉,没给半点好脸色,“相隔一日,便涨价两成,莫非觉得张某好欺负?” “在下哪敢啊……” 吴掌柜连忙叫屈,“张捕头可以去打听一下,整个玉京城都在涨价,有些甚至关了库房,不再向外售卖。” “实话说吧,您明天来肯定还会涨,还不一定能拿到货!” 张彪眉头微皱,“出了啥事?” “您不知道?” 吴掌柜愕然,“捕头一次买这么多,我还以为您已收到了消息。” 他犹豫了一下,咬牙道:“罢了,反正消息迟早要传开。” “不少药源地……出了事!” “关外大雪山起了寒雾,进去的人要不冻成冰坨子,要不没了踪影,参帮好手损失惨重……” “摩云崖方圆千里的野兽都疯了,成群结队袭人,毁了山下小镇,没人再敢去采血芝……” “不单这些珍品,就连一些道地药材也出了事。” “石螂提前孵化,明年的桑螵蛸肯定缺货,曲州寒潮提前,药田全毁了……” “眼下各家都在抢货,若非张捕头,老夫是绝不会出货的。” 吴掌柜絮絮叨叨,长吁短叹。 他家药行实力一般,这么大的变故,一旦跟不上,家业便会被其他豪商盯上。 虽小有积蓄,但对未来也是茫然。 张彪则听得心惊。 灵气复苏还只是开始,便有这么多变化,未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 药材确实是个大问题。 关外参帮好手如云,即便他对上,也未必能讨得了好,却在大雪山中折损不少。 即便他舍了六扇门之职,跑去关外,也多半挖不到药。 原本一副八珍气血汤可使用三日,但他如今冲关,至少两天三副。 踏入炼气期后,消耗可能更大,加上药材涨价,怕是一个月都撑不下来。 必须早做准备为好…… 第20章 再入集贤坊 “张捕头您拿好。” “要不我让伙计送到府上……” “不用,这才多少。” 张彪拎起一摞药包,心中感叹。 他所购买的,也算是市面上能流通的珍品,三百两银子,单手就能拎走。 除去留下应急的二十两银子,张家几代积蓄,一朝烟消云散…… …… 出了仁心堂,张彪顿时察觉异样。 如今刚到辰时,有些人尚未朝食,但各个药堂却已人潮汹涌。 普通百姓很少,大多青衣小帽,一看便是官员府中家丁,各个面色焦急。 而在远处,还有更多的人涌来。 望着这一切,张彪面色凝重。 玉京城龙蛇混杂,各有其道。 天地生变,大雨未至,消息灵通的官员却已看到阴云,纷纷开始行动。 他们或许不知晓灵气复苏,更不是用来修炼,只是想囤积药材,或自用,或从中牟利。 而普通百姓则浑然不觉,依旧烦恼于柴米油盐。 妈的,粮食估计也要涨…… 张彪脸色一变,匆匆返回安贞坊,将药材小心藏好后,便再次离家。 出了坊门,本想去粮行,但心中一想,又转身前往集贤坊。 他在六扇门当差,高手众多,朝廷再困难,也会管他们一口饭。 而药材,却是越涨越凶。 趁着市面上还有货,尽快弄些银子囤积才是上策,要不就只能化身大盗,去抢那些达官贵人的库房了。 倒不是怕损了脸面。 只因玉京城那些深宅大院,都有高手镇守,他还没以一敌众的本事,贸然犯险,实属不智。 心中有了计较,张彪顿时加快脚步,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便到了集贤坊。 相较于安仁坊,集贤坊明显人少了许多,一些铺子的掌柜,甚至还在街边食肆,悠闲吃着早点。 街上摆摊的,也没多少。 张彪转了几圈,或许是永定坊那伙盗墓贼出事的消息传开,街面上没一个土耗子出没。 看了几个摊子,都是一眼假,他即便不懂古玩,也知道前朝皇帝大印,不会像白菜一样摆在大街上。 只能去铺子里再瞧瞧…… “这位兄台,请留步。” 就在他抬脚之时,背后忽然传来个低沉的声音。 张彪回头打量,见是个五官清秀的年轻人,身穿青布儒袍,浆洗得发白,虽看上去寒酸,却有几分儒雅气质。 “何事?” 张彪眉头一皱,准备驱赶。 闹市之上有人搭讪,并非好事。 果然,这年轻人鬼鬼祟祟看了看周围,随后捂着胸口低声道:“我观兄台器宇轩昂,乃习武之人,实不相瞒,在下乃奉武将军亲戚,得了其家传刀法秘策,想卖给识货之人……” 奉武将军是右武卫大将,因私藏大量军械,被判死罪,前几日,张彪眼看着其被斩首。 听闻出事后,家中女眷被充教坊司,乱七八糟、十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上门抢了不少财物。 然而,张彪却根本不信,冷笑道:“册门的弟子?学艺不精,‘把点儿’不准啊……” 说着,从怀中摸出六扇门令牌。 册门专卖各种假字画、假古董骗人,伪装名人之后,是最常见手段。 每当京城有大官斩首,总会冒出一堆各种后代售卖祖产。 ‘把点儿’是江湖黑话,意思便是查看肥羊。 六扇门的牌子一亮,年轻人顿时脸都绿了,颤声:“在下有眼无珠,还请大人恕罪。” 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急什么?” 张彪嘿嘿一笑,揪着领子又拽了回来,“有话要问你。” 年轻人都快哭了,连连作揖,“大人,在下家道中落,不得已混迹江湖,刚出山,一趟买卖都没成呢……” 张彪两眼一瞪,“别嚎,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脸色惨白,拱手道:“在下余子清,没犯啥事,冤枉啊……” 张彪见状笑道:“莫怕,只是想买点古玩送人,又没钱,你帮个忙,看哪家摊子上有真货。” 余子清听罢愣神,随后满脸为难道:“不敢隐瞒大人,您也不看这集贤坊什么地方,那些精通此道的儒士,各堂掌柜伙计、册门同道,皆是眼光毒辣,好东西,根本流不出来……” “啊?” 张彪听罢顿时傻眼。 见他模样,余子清眼珠子一转,低声道:“大人要送何人,在下倒是有件真东西,虽有些不雅,但若是送对胃口,比古玩更讨喜。” 张彪眼睛一亮,“拿出来瞧瞧。” “大人请随我来。” 余子清满脸神秘,在前方带路。 二人左拐右绕,进了集贤坊深处。 这里远没有街面上热闹,而且不像安贞坊,因商贸繁荣,人员众多,就连民居也是狭小逼仄,户户相连。 眼见越走越偏,巷子中也几乎没人,张彪眼睛微眯,提起了警惕。 江湖险恶,莫非这小子胆上长毛,起了野心…… 就在这时,余子清在一户破烂民居前停下脚步,“大人,就是这里。” 说罢,咚咚敲门,“娘,我回来了。”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却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两眼发白,颤声道:“儿啊,怎么有外人,你不会惹了啥事吧?” 余子清连忙扶住老妇,“娘,没事,带个客人来,您歇着就好。” 说罢,将老妇扶进院中木椅上坐下,这才扭头道:“让大人见笑了,东西就在里面。” 张彪点了点头,心中已无怀疑,跟着余子清进了厢房。 进门后,见房内虽然简陋,却布置整洁,笔墨纸砚皆有,还有不少手抄的书册,墨迹未干的伪造名画。 看来这小子,有些来头啊…… 张彪一看,顿时了然。 江湖上厮混,大多是活不下去的泥腿子,别说这一手好书画,能识文断字的都少。 不过他也没多问。 玉京城官场三百年起起伏伏,多的是各种破落户。 只见余子清从床下抬出个几尺见方的物件,土布包的严实,小心翼翼打开,“大人,便是此物。” 张彪看到后,眉头微皱,“看上去一般啊,有何来头?” 这是个不大的木屏风,看不出材质,上面雕满花卉假山,还有一面面小轩窗。 “大人莫急。” 余子清得意地眨了眨眼,随后将那些小木窗一一打开,竟然全是活门。 张彪一看,顿时脸色难看。 只见木窗内,一对对男女宽衣解带,摆出各色花样,栩栩如生,眉宇间满是春情。 此时的木屏风,犹如隔着花园偷看一家家夫妻行人伦大礼。 好嘛,原来是春宫图。 看到张彪脸色,余子清连忙解释道:“大人,这东西也算前朝古物,家父细心收藏,品相完好,京中富贵人家颇有好此道者,送人最合适。” “十两……不,五两银子您就拿走,绝对不亏!” 张彪哪会听其鬼话,本扭头欲走,但看这东西制作精巧,浪费半天时间,也总要弄个明白,于是运转灵视之眼。 木屏春宫图(凡) 1、梨花木材质,匠人悉心雕刻,历经三百载,历代主人爱护有加。 2、画柳眉、点朱唇,霜华染红尘,匆匆人间万般愁,不如纵享闺中乐…… 3、世人珍其技艺,百般爱惜,却不知聪明的匠人,在其中藏了东西…… 竟真捡到了宝! 张彪心中惊讶,脸上却毫无表情,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吧,这东西也算精巧,买来送人也不错。” 余子清顿时大喜,“大人好眼力,这买卖绝对不亏!” 张彪也不废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了东西便匆匆离开。 余子清张了张嘴,本要说话,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目送张彪身影迅速消失…… “儿啊,东西卖了吗?” 就在这时,院中老妇声音响起。 余子清连忙返回,微笑道:“娘,总算开了张,我这就去买米,晚上给您做肉吃。” 老妇叹了口气,“为娘吃不吃都行,只是心中不好受,咱家道中落,害得你流落市井,也考不了功名……” “娘,说这些干嘛。” 余子清笑了笑,“朝堂凶险,父亲当个言官整日得罪人,咱们提心吊胆,哪有如今清闲。” 啾啾!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鸟叫声。 余子清眼神微变,微笑道:“娘,我这就去买米,您在家待着,除了我,谁来都别开门。” 说罢,匆匆出门。 转过拐角,赫然有个白衣伢人打扮的干瘦男子,正无聊看着天空。 余子清连忙拱手,“见过杨师哥,可有何要事?” 干瘦男子笑道:“没事,找个人,这几日留意一下。” “什么人?” “一个死人,名叫萧三……” “门中一位前辈的私活,不想泄露风声,所以在各坊找些生面孔。” “记住,谁也别说,有消息直接告诉我,若找到人,以后你在门中就有了靠山。” “多谢杨师哥!” 余子清闻言大喜。 江湖上混,哪有那么简单,他经验浅薄,又不通武艺,时常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好在母亲眼盲,才没被发现。 和张彪交易,也是看其和善,想搭上关系,找个靠山,谁知对方拿了东西就跑。 萧三,名字有些耳熟啊…… …… 回到家中,张彪立刻关门。 他抽出横刀,将木屏风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削去四边。 不知那匠人藏了什么宝,也不晓得用了何种手法,但挨着边削,总没错。 果然,削掉两寸后,木纹上出现一条明显裂缝,也不知用了什么秘法,从外面根本无法察觉。 张彪眼中出现一丝惊喜,沿着木缝将所有边削掉,屏风顿时成了两层。 掀开第一层,一幅发黄的图纸出现在眼前,密密麻麻画满图案。 “玉京城舆图?” 张彪愕然,有些失望。 怎么是这玩意儿。 虽说朝廷有令,私藏舆图罪同谋反,但江湖上私底下也有流传,暗中售卖可得纹银百两。 问题是六扇门就有,他也犯不着为百两银子就去涉险。 “咦……” 就在这时,张彪发现蹊跷。 这副玉京城舆图,似乎和他见过的,有些不一样…… 第21章 三日风云起 张彪来了兴趣,仔细查看。 这份舆图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即便密封在木屏风之内,也已发黄斑驳。 他注意到,城区东北侧龚正坊依旧存在,而两百年前,那片区域已被拆毁,建成万象宫。 说明这份舆图,至少有两百年。 更吸引他的,是一些虚线。 纵横交错,几乎穿过整个玉京城,隐约形成个九宫图,中心还有红蓝线,描述出小城轮廓。 这是…… 张彪眼睛一亮,想起件旧事。 昔日玉京城,古称屠苏,曾是前朝大业东都,藩镇之乱时毁于战火。 梁武帝赵衍于此被围,挖无数地道,深入地下十丈,又与古矿坑相连,错综复杂,名叫八卦陷魂阵。 武帝凭借此阵,以五万兵马和提前储备的粮草,对抗藩镇联军数月,硬生生拖到援军到达。 是夜,月光炽盛,外有援军,内有神出鬼没、不断涌现的梁军,一举击溃藩镇联军,算得上立国之战。 玉京城兴建,地道入口被尽数填埋,但后来被人私自掘开,还牵扯上了一桩谋反大案,许多江湖中人参与其中。 那是段血腥岁月,不少参与谋反的武林门派被剿灭,六扇门也因此成立。 这件事,史书上全无记载,若非一次门中老人醉酒后提及,他根本不知晓。 莫非,这便是地道路线图? 张彪若有所思,灵视之眼运转,顿时一股信息涌上: 玉京城舆图(凡) 1、老旧的舆图,年深日久,纸张粗糙,匆忙绘制后隐藏。 2、标注有遗忘的地下通道,以及更古老年代的矿洞和遗址。 3、这份地图,被有心人隐藏,从历史中抹去,无数人因此而死,让人忍不住联想,其中隐藏的秘密…… 秘密? 张彪一看便没了兴趣。 如今天地灵气复苏,什么谋反的秘密和这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真是……又浪费了五两。 张彪莫名想起那跑丢的马儿,十两押金赔给了人家,莫非自己最近没什么财运? 想到这儿,他也没了兴趣往集贤坊跑,捡漏这种事,实在太看运气。 要想个稳妥的来钱路子才行。 而且如今也来不及,药材产地出事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开,到时即便搞得到银子,恐怕想买也买不上。 今天就必须弄到钱囤货。 想到这儿,张彪咬了咬牙,起身出门,向着附近的昭国坊而去。 …… 昭国坊,与安贞坊毗邻。 不过相较于安贞坊都是平民聚集,这里的百姓显然富裕不少,坊中道路也打理的十分整洁。 无他,只因这里有座大昭国寺。 这座寺院,是三百年前佛门莲华宗建立,原本是拍刚立朝的大梁马屁,昭国也寓意国家强盛。 然而,景帝之时,兴起了一场灭佛运动,莲华宗烟消云散,后来灭佛运动结束,一帮无相宗的和尚接管了这里,重新修缮。 这帮和尚可有钱得很。 坊中居民,一来可出租房屋,给善信居住,二来可接昭国寺修葺房屋等杂活,过的也还算安逸。 张彪此来,是为了找香积厨借钱。 只要药材产地出事的消息属实,他就能小赚一笔,还钱后还能囤下一批药材。 刚进坊门,便闻寺院钟声。 此时已过晌午,依旧香客如云,张彪对这寺院不熟,却晓得这帮和尚套路,直接找了知客僧,亮出腰牌,道明来意。 “原来是六扇门的捕头大人……” 昭国寺掌管香积厨的,是一位叫法善监院,身宽体胖,面慈目善,查验过身份后,微笑道:“张捕头勿怪,虽说您是公门之人,但千两银子不是小数,总要问清缘由。” 张彪见状也不奇怪。 各地寺庙放贷,从春到秋,百姓利息为五成,公门中人利三成。 也就是说,一百两银子,从春耕到秋收,要还一百五十两,妥妥的高利贷。 就这,百姓还感激涕零。 因为京兆府也放贷,并且利息加倍,百姓借百两,从春到秋,要还二百两,公门之人也没优惠。 至于香积厨的钱,除去和尚自己的,大多是京城大小官员存放,按月支取利息。 这是京中许多小官俸禄微薄,却能活得滋润的原因,同时也是寺庙生存之道。 同理,和尚们也不怕你欠钱不还,因为告到京兆府,不良人们就会连夜捉拿,领取赏银。 张彪沉默了一下,“实不相瞒,想做些药材生意,缺少本钱。” 法善和尚先是一愣,随后摇头笑道:“张捕头是想囤药低买高卖吧,来晚一步

相关推荐: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我的师父是黄蓉(收藏全本)   练武太难,我选择爆别人功力   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   我被甩了之后睡了我弟(H)   扶顺灭清1644   何遇[校园]   和电竞大神撒个娇   玩具   日后再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