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熬过十二点,春节联欢晚会也结束了,饺子也吃完了,便各自散了回家休息。 苏家人多,苏家兄弟们陪着杜同和等人去了杜家住,而家里其他人连日奔波也累了,各自回房休息。 原本,苏小甜以为,爷爷今年也要开会,汇总一下今年家里人的收获,再展望一下未来,没想到,这个程序竟然省了。 再仔细一想,早两年,爷爷或许是担心家里的人不清楚收入,害怕儿子们因为钱财的事情闹起来不好看。 但现在各家的账目都是单独的,谁家赚到的钱算谁家的,倒是不用再走这样的程序了。 毕竟,能不能赚到钱,都是各自的本事。 就这样各自过日子,各自赚钱各自开销,着实没有必要再开会研究了。 只有苏小四,觉得挺遗憾的,他今年赚了老多的钱,原本打算在家庭会议上一鸣惊人,结果爷爷没有给机会! 第719章 同一时间,远在德国的迟意远。 他坐在破旧又小的出租房唯一的一张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书。 只是,喜欢读书的他,这会儿却没有心思看书。 最终,迟意远放下手中的书,站在了窗户前面。 少年清隽的面容之上,带着一点疲惫和一点怀念。 与在国内时候的意气风发完全不一样了。 他朝着东方看过去,虽然看不到他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但迟意远相信,迟早有一天,自己能回去,回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古国。 看看时间,迟意远想着,国内应该过年了吧? 过年的时候,苏家应该很热闹吧? 是啊,苏家肯定是热闹的,一家子人十分团结热闹,让人羡慕。 小甜那丫头,肯定收到了不少压岁钱,笑得像是小仓鼠一样吧? 小姑娘不缺钱,但是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哪怕只是五块十块,小姑娘都会非常高兴。 想到苏小甜,迟意远的面容之上,多了一点点的温柔的笑意。 然后,那点笑意又被惆怅替代。 一走几个月,也不知道小姑娘是不是长高了一点。 她想他了! 相距千里万里,不要说见面,就连通信都很困难。 到现在,他也不过就收到了苏小甜的一封信而已。 等会儿再给小姑娘写一封信吧。 他现在经济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打电话太贵,负担不起。 是的,迟念东的条件不错,但是,亲儿子迟意远现在勉强能吃饱饭而已。 在到德国的第二周,迟意远与父母大吵一架之后就搬出来了。 迟念东并不是无缘无故接迟意远到德国的。 上学的事情是真的,但让迟意远来德国上学,不是为了迟意远的前程,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前程。 迟念东打算卖子求荣。 为了巴结上司,迟念东打算让迟意远和上司家中因为车祸高位截瘫的姑娘联姻。 让迟意远来德国上学,不过是因为上司希望未来的女婿有个高学历,将来有个体面的工作而已。 来到德国之后,迟念东给迟意远办了入学手续之后,就带着迟意远去拜访上司。 也是这个时候,迟意远才知道,自己最亲爱的父亲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迟意远没想到,爷爷高风亮节,教导出来的儿子,最后却成了这样的一个谄媚小人。 他当场拒绝了,坚定无比。 迟意远心里有人,不可能同意与其他的人订婚。 何况,就算没有苏小甜这个装在心坎坎上的人,迟意远心高气傲,也不可能找个高位截瘫的姑娘共度一生。 谁不希望和未来的另一半在夕阳下漫步携手一生? 那一刻的迟意远,为自己悲哀,更为爷爷悲哀。 他不敢想象,如果一贯以来都要强的爷爷知道,自己悉心教导过的儿子在几年时间里,已经变成这样,该是多么难过。 迟意远选择将这件事藏在心里,并不打算告诉远在国内的爷爷,免得爷爷伤心。 但是,迟念东却认为,儿子这是不识时务,华人在国外,有多艰难,这个小子知道吗? 尊严脸面,与过上舒服的生活相比,在他看来算不得什么。 再说了,上司家里的女儿不过是因为车祸受伤没有了腿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不聋不瞎也不是傻子,不妨碍两个人在一起聊人生理想。 迟念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是没有达到巴结上司的目的,反而将上司给惹火了。 他被上司怒斥,差点连现在的位置都丢了。 一怒之下,迟念东和于熙悦两口子就将迟意远赶出家门了。 他们的目的是逼迫迟意远妥协,他能看出来,上司应该是看上了迟意远的。 只要迟意远愿意回头,一切都来得及。 所以,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迟意远,让迟意远妥协,最终愿意订婚。 可迟意远是迟格这个倔强的老头儿一手教导出来的孩子,是长着硬骨头的。 他离开迟念东家之后,转头就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份兼职,然后用身上仅有的钱,租了这个破旧的房子。 捏着剩下的一点点钱,迟意远知道,他必须过紧日子。 因此,迟意远买了一袋面粉之后,自己学习做馒头做饼子。 他现在的条件,连面包都吃不起! 连续一个月,迟意远都靠着自己做的馒头过日子。 这些日夜里,迟意远是靠着思念度日的,他疯狂的思念那个就算条件很差的时候,依然会给自己温暖的爷爷。 也思念他的小姑娘。 当然,也思念苏奶奶做的那些美食。 直到兼职满一个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迟意远的日子才算好过起来。 不是过上舒服的生活,而是能买一些菜吃了。 脱离了每天只有馒头饼子的生活。 迟念东来找过他一次,但不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 他过来就一个目标,劝说迟意远向现实妥协。 并且很明白地告诉迟意远,只有妥协,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迟意远还是拒绝了。 迟念东拂袖而去之后,再也没有露面。 于熙悦隔一段时间会来一趟,目的自然也是怪罪迟意远。 虽然两口子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艰难的过日子,却没有伸出援手。 这一切,迟意远在给迟爷爷和苏小甜写信的时候,都没有提及,只说自己很好。 实际上,迟意远一点点都不好。 “爷爷,你一定要好好的,小远会努力,争取早点拿到毕业证书,争取早点凑够机票钱。”迟意远攥紧拳头暗暗的对自己说道。 “小甜,你一定要等着意远哥哥,意远哥哥一定会尽快回到你的身边。” 小姑娘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想到苏小甜那漂亮的容颜,迟意远是真的很担心,是不是会有猪打算拱白菜。 万一自己不在的时候,小姑娘被人给拱了,可怎么办? 他哭都找不到地方。 想到这些,迟意远立刻回到椅子上,重新拿起书本,开始认真看书。 他要加快自己的脚步,让自己能带着优秀的成绩,尽快地回到小姑娘的身边。 第720章 八十年代初,过年还是很有过年氛围的。 苏家一大家子人,除了苏老大两口子大年初一就赶回养殖场之外,其他的人都在家里待着。 一大家子人吃吃喝喝说说话,一天就过去完咯。 苏奶奶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李建红几个人过来,大家帮忙一起做针线活。 李建红原觉得不好意思,可苏奶奶说,人多了热闹。 苏家在京城也没什么亲戚,除了大年初二去了一趟董元忠家里之外,也不用出去拜年。 大年初三的时候,苏桃花一家子人过来拜年,就连女婿霍思年都一起带着过来了。 霍思年原本就与苏家的人都很熟悉,倒是也没有将自己当成外人,一口一个姥姥姥爷喊得可亲热。 苏小甜都嫉妒了,这闹的,好像这才是亲外孙女婿一样。 苏奶奶是真心将苏桃花当成亲闺女一样疼爱。 对苏桃花的几个孩子,自是与亲外孙也没太大差别。 闺女带着外孙女,孙女婿一起来了,娘家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梁秀妯娌三个忙着准备午饭,苏桃花要帮忙,梁秀几个人不同意。 但苏桃花不是等着吃的性格,还是在厨房里帮忙。 李林林和苏小梅两个怀孕的在一起分享经验,讨论着很快就要出生的小宝宝。 沈自珍和霍思年两个人,与苏家人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农业问题等等的。 很快,苏家堂屋里,又是热热闹闹地摆满了三张桌子。 吃罢了饭,李建红几个人主动要帮忙洗碗筷。 人多干活快,很快就收拾妥当。 男人们依旧是聚在一起说国家大事,天上地下的侃,女人们也是凑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的话题。 苏小甜一面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打算弄出几个新鲜的衣裳样子,一面留心听着她们聊天。 和男人们的聊天不同,女人们说的都是接地气的。 “我们家隔壁老两口,过年之前,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一盆花,那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花了那老些钱,儿媳妇气得大年初二就抱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苏桃花一面嗑瓜子一面说,说这些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地咋舌。 “桃花,你听错了吧?五块钱买盆花我都觉得心疼。” “真的,没听错。”苏桃花肯定地点头:“老两口条件不错,平日里也喜欢花花草草的。” “五十块,确实是太贵了。”梁秀摇头。 换了她花上五十块钱买一盆花,确实舍不得。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五十块钱我想都不敢想。现在在京城,赚钱虽然多了,可也到底舍不得拿出五十块钱买一盆花。” 苏小甜听到五十块钱一盆花的时候,瞬间来了兴趣。 五十块钱,差不多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买一盆花,够大手笔的。 莫非这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虽然在后世的时候,有钱人一掷千金买一盆兰花的也不是没有,可现在才八十年代初啊。 等等,莫非…… 苏小甜想起来,上辈子好像听说过一件匪夷所思的凶杀案。 当时,注意到这桩凶杀案,是因为这起凶杀案的起因是为了两盆好花。 入室抢劫,为了两盆花,抢劫犯杀了花的主人。 好像还有人要用一辆车换一盆花,当时很多人都当做笑话来听。 上辈子听到的时候,她也觉得,简直就是笑话。 但现在想想,或许不是呢? 毕竟,再往后几十年,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会出现。 如果没有记错,应该就是近几年的事儿。 苏小甜认真地回想了一下近两年以来的报纸上面的新闻,想从报道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别说,博览群书连报纸都不放过,关键时候还是有好处的。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总算让苏小甜从犄角旮旯里找出了一点线索。 去年好像春城那边给君子兰限价,还搞了个什么君子兰的展览。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高价地花,除了君子兰不做他想。 “桃花姑姑,您知道是什么花儿吗?”苏小甜语气带着兴奋地问道。 她怎么将这个年代可以赚快钱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好像叫什么兰,我看着也不是兰花。” 苏桃花认真地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那盆花我瞄了一眼,叶子有这么宽,也没开花。” 苏桃花便说,还用两根手指比了一小段的距离。 是君子兰无疑了! “桃花姑姑,是不是叫君子兰?” 苏桃花拍着大腿笑着说:“可不就是这个名字,我这也记不住。你说说,就这么一盆花,把一家子人一个月的开销花出去了,换成谁能不生气?” 苏小甜确定是君子兰之后,笑了。 “桃花,你可是有所不知,这个君子兰,也是有些来历的。”余瑞媛笑着开口。 “余奶奶,您给我们说说,君子兰是什么来历?” “君子兰也算舶来品,原产于非洲南部亚热带山地森林中,1823年英国人詹姆斯·博维在南非发现并带回英国,栽在英格兰北部诺森伯兰郡克莱夫公爵夫人的花园里。” “不过,当时鲍威尔带回来的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这种君子兰,1828年植物学家约翰·林德勒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将其命名为垂笑君子兰。” 苏家的女人们听得饶有兴趣,还称赞余瑞媛到底是有学问的人,懂得得真多。 苏奶奶还笑道:“这个名字还怪好听的,垂笑君子兰!” “大娘,外国可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一个日本人叫做大久保三郎的人给翻译的。君子兰叶片株形颇似中国兰花,命名为君子兰。” 苏奶奶脸上的笑容淡了一点,说道:“这么一个怪好听的名字,咋是日本人想出来的?” 嫌弃有木有? 众人听了,也是连声说,这花既然是日本的,怎么就跑到中国来了,还卖这么贵的价格。 “我以前好像听人说过,兰花很值钱,是这个原因吧?”李建红正好听到了,插嘴说道。 “闺女,你这可是猜错了,君子兰并非兰科植物,而是石蒜科植物,和咱们的兰花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关系啊,那还叫这么个名字。”李建红笑着咬断一根线头说道。 第721章 “君子兰刚开始在日本也近乎是皇室专用的花卉,民间少有。一直到建国之前,君子兰才传入华国。” “一种是从德国传入青岛的后来被咱们国家叫做青岛大叶的君子兰。另外一种则是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时,为庆祝所谓的开国庆典,作为礼品赠送给末代皇帝的朱红色大花君子兰。” “乖乖,还皇帝看的花嘞。”齐良英感慨地说:“难怪这花要卖这么贵的价格!” 皇帝用过的,那就是贡品了,贵一点好像也合理。 就算那位是末代皇帝,那也是皇帝不是? “可是这玩意儿不当吃不当喝的,皇帝不差钱,咱老百姓可缺钱啊!” 苏桃花还是觉得,就算是皇帝用过的东西,也不值当这个价格。 “前两年,我听人说,春城那边鼓励老百姓种这种花,好像价格越来越高了。” 余瑞媛虽然对君子兰很了解,但并不知道现在君子兰的市场究竟如何。 毕竟,她根本不是一个喜欢种花的人。 那点儿花卉学的知识,还是早年为了画画才学的。 结合余瑞媛说的这些,苏小甜瞬间觉得,自己又找到了商机。 或许可以去春城一趟,看看是不是能弄点儿好苗子回来养着。 反正,有天赋技能在,苏小甜并不担心养不好君子兰。 如果真的能培养出来几盆好君子兰,又能赚一笔了。 苏家的人感慨了一会儿花儿草儿的价格高昂之后,就换了另外的话题。 她们聊天聊得热络,话题换得也很快,并不知道,苏小甜的小脑瓜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怎么找个理由去春城弄点儿君子兰的小苗子过来。 苏小甜连画衣裳图样的心思都没了。 如果后世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弄十几二十盆的君子兰养着,资本的原始积累会快上很多,不是比开厂子什么的赚钱快多了? 苏小甜不是个勤快的性格,虽然建厂搞企业,但这都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日子更好过而已。 她对于这样赚钱快的产业,很有兴趣。 晚上送走了苏桃花,苏小甜一个人躺在床上盘算着,几号去春城比较合适。 她后面的行程排的其实也是满满的,能休息的时间并不算多。 好在,春城距离京城不算远,一个晚上多一点的时间就能到,都不浪费时间。 最终决定,六号去,在春城待三天时间看看市场就回来。 只是,要怎么说服家里人,还真是个问题。 苏小甜小脑瓜飞快转动着,但都没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天已经很晚了,要先休息,不管怎么样,等明天早上起来再想办法。 最不济,带着哥哥们一起去就可以了。 苏家人原本以为,除了苏桃花,再没有其他亲戚过来拜年了。 谁知,第二日,董元忠两口子来了。 他们来的时候,不光是自家两口子来了,还带着两男两女四个人, 苏小八打开门的时候,都震惊了,怎么门口站了这么多的人? “小八,不认识二爷爷了?”董元忠笑容慈和地说道。 没有亲孙子,大哥家的孙子,也当是亲孙子吧! 屋里的人听到董元忠的声音也都出来了。 出门才发现,门口还站着好几个人,年龄应该都与董元忠差不多。 这些人苏家其他的人不认识,但苏小甜却都是认识的。 看到这几个人的时候,苏小甜还是有短暂的愣神。 原因无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几个人会过来自己家里。 总不能这么大的大佬闲来无事,跟着二爷爷串门子吧? 况且,就算串门子,难道不能在大院里彼此串个门? 非要跑到他们这样没啥地位的人家来串门? “小甜,见了人怎么不打招呼?长时间不见,不认识了?”董元忠乐呵呵地说。 “二爷爷好,二奶奶好。吴爷爷吴奶奶好,常爷爷常奶奶好。” 来着是客,虽然惊讶,但苏小甜还是忙就笑着上前向几个人问好。 董元忠带来过的四个人,两对夫妻。 一对是农业部的吴部长和杨立明两口子。 另外一对就是商务部的常部长两口子。 果真都是苏小甜认识的人。 吴部长自是不用说,苏小甜对他有活命之恩,再后来,两口子对苏小甜那是真心疼爱,关系极好。 常部长是钱部长调任之后的新部长,与董元忠的关系不错。 在丝绸厂和电子厂都见过苏小甜,他十分喜欢苏小甜这个小女娃。 甚至听说苏小甜被京城大学从阅兵仪式的方阵排除在外之后,邀请苏小甜加入商务部的花车。 虽然最后苏小甜没有选择去商务部的花车,但到底是多了些情分。 苏爷爷见孙女儿果然都认识,放心很多。 董元忠看出了家里人的局促,知道他们见到了大官儿,不自在了。 “大哥,大嫂,我们今天闲来无事,组团来你们家做客,你们不会不欢迎吧?”董元忠大大咧咧的说道。 话虽然这么说,但董元忠还是给两个没眼色的投过去一个埋怨的眼神。 自己上大哥家里做客,这两个跟屁虫一定要跟着,都不讲究些。 但吴部长和常部长两个人就好像没看到一样,乐呵呵。 “老哥哥,我们就是过来坐坐。” 董元忠冷哼了一声。 坐坐,还不是为了苏家的饭菜好吃才来的。 多大人了,就为一口吃的,羞不羞啊! 苏爷爷可不知道眼前这几位大佬之间的眉眼官司,忙就笑着说道:“你们能来我家做客,是我们家的荣幸,我们家欢迎
相关推荐:
二次沦陷 (1V1,H)
玉桐【np】
采草风流录
替身小可怜
水仙百合(GL,BG三角)
母亲节的礼物
甜馨
追光者(1v1)
古早言情文男主破产之后(校园1v1)
师傅,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