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个专业需要博取众长,她也不能把自己看过的所有画集都买回去啊,那也太多了。 看张莱莱手里并没有拿书,沈玉瑶就明白了。 她道:“没挑到合适的回头再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俩出去找个地方,我要好好问问家里的事儿。” 听沈玉瑶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愿意称滨海为家,张莱莱也很高兴。 她当即点头,然后挽住了沈玉瑶的手。 沈玉瑶先带着张莱莱找到了三哥。 这么多年通信,沈峻林早就掌握了华国的文字,这些书读起来完全没有一点障碍。 加之这个时候的书店,去买书的人永远没有去读书的人多,很多人都是带着本子和笔。 不光看还记。 遇到合适的内容就席地而坐,拿出纸笔一顿狂抄! 这时候这种情况太多了,国家又鼓励人民多读书,所以并不太管。 只要不把书弄脏弄坏,不影响别人,营业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种情况下,沈峻林自然如鱼得水,完全就沉浸了进去。 沈玉瑶过去的时候真是一阵好找! 最后才在一个书架下找到了盘腿而坐,正闷头狂抄的哥哥。 她不禁有点无奈,过去说:“哥,喜欢的咱就买下来,不用抄。” 沈峻林这才看见了妹妹。 他微微一笑:“抄一下记忆更深刻。” 沈玉瑶不愿就这个问题和他多说。 这次出门她塞给了沈峻林三百块钱,并且告诉他自己带的还有。 以现在的书价,这三百块钱买的书恐怕他都提不动了。 沈玉瑶将自己碰到熟人的事和哥哥说了说,并且说中午一起在外面吃饭,到时候自己过来叫他。 没想到却被沈峻林给拒绝了。 他指了指背在身上的水壶和身边的袋子,说:“你不要管我,我知道怎么坐车,等晚上我自己回去。” 看哥哥如此坚决,沈玉瑶知道他这是嫌下馆子浪费时间,于是也没多劝。 只想着等会儿吃完饭了再过来找他吧。 反正把老哥一个人放在这儿,她还是不能放心。 最重要的是,她觉得以她哥那单薄的身板,不见得能拿得动他买的书。 沈玉瑶从哥哥这边离开又去找了儿女。 两人一人抱着本儿童故事集正看得如醉如痴。 两人都和张莱莱打了个招呼就拒绝了妈妈的邀请,同样说要留下来读书。 沈玉瑶再次没多管,只带着莱莱离开了。 两人去了书店门口的一个小甜食铺,这个甜食铺也是老字号了,专门卖各种甜点,甜汤,夏天也卖冰棍雪糕。 沈玉瑶点了个蛋花米酒,莱莱要了碗红豆沙。 两个人又点了两样点心,就找了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坐下后沈玉瑶就问:“小亚呢?我也好久没有小亚的消息了。” 提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张莱莱笑了:“小亚今年也考上高中了。我走的时候她跟我说让我等着,说她回头非过来找我不可。” “那最好了,我也想让她来。” 听说小亚依然在读书,沈玉瑶也高兴得很。 当年钱嫂子因为被婆家敲诈,自己一个人打几份工,挣的钱都被婆婆拿走。 以至于小亚都到了入学的年龄却没法上学,天天跟着几个男孩子满城跑着捡煤核,拾破烂。 沈玉瑶提过几回,还说过要承担孩子学费的话,结果都被钱嫂子给拒绝了。 那时候正是运动时期,沈玉瑶以为钱嫂子不让小亚上学的原因是怕惹事,所以也不好多说。 最后还是肖梅搬到了她曾经住过的小屋,然后替钱嫂子解决了那混账婆家,沈玉瑶才知道钱嫂子不让小亚上学,是真上不起,又不愿意承人情。 说起来钱嫂子和小亚后来日子好过这还真得感谢肖梅。 是肖梅帮她们解决了问题,又因为陈飞经常进进出出,那家人心有顾忌,再也不敢来找事了。 如今想起这些人,沈玉瑶都觉得还在昨天,根本意识不到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当初连学都上不起的小亚,如今也是个高中生了。 “小亚和钱嫂子还住在大杂院吗?”她问。 “对,还住在那里。” 说起大杂院,张莱莱又想起了一件事。 她眼睛晶晶亮的看着沈玉瑶,问:“阿姨,你还记得吴小军,吴叔叔吗?” 第433章 吴小军回来了 “吴小军?”沈玉瑶仔细地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她摇了摇头:“名字听起来有点熟,但是不记得了。” “那王月玲你还记得吗?”张莱莱又问。 这人怎么会不记得? 当年沈玉瑶和她也是结了仇的。 “当然,她又怎么了?” 张莱莱说:“她又怎么了我也不知道。当年她出事的时候倒是回大杂院住过一段时间。 但时候不长,那时候她哥嫂也在她家住着嘛,天天鸡飞狗跳的,闹腾得不行。” 那时候张莱莱还没搬出大杂院呢,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她就走了,听说是主动申请支援边疆了。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反正后来也没回来。 一直到我考上大学也没听说她回滨海,估计以后也不会回去了吧?” 沈玉瑶听到这儿,竟然觉得王月玲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别管去哪儿,不回她家那个狼窝总是对的。 哪怕跑远点,多受点辛苦,可只要不再陷入那个狼窝,这本身就是一种解脱。 只不过她对王月玲这辈子也不会有好感了,所以对于她的结果沈玉瑶并不关心。 她再次追问起了吴小军,问:“那人到底是谁啊?你看看你小小年纪还会卖关子了。” 听她这么说张莱莱笑了:“没卖关子,这吴小军吴叔叔和王月玲家是有渊源的。 你记得王月红阿姨吧?吴小军就是和她青梅竹马,最后跟着她一起下乡的那个叔叔啊!” 跟着王月红一起下乡! 沈玉瑶想起来了,那个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却义无反顾跟着恋爱对象下乡,至寡母至前途全然不顾的恋爱脑啊! “他回来了?” “是啊。”张莱莱道。 说到这儿,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去年的时候,他回去时我正读高三呢。那时候我天天读书读的天昏地暗,连家都顾不上回,就这我都听说了他的壮举。 哎呀阿姨,你没去看那个热闹简直太遗憾了!” 听张莱莱这么说,沈玉瑶也来了兴趣。 她笑着道:“不遗憾不遗憾,这不是有你嘛,你赶紧说说。” “我大部分也是听小亚讲的,她天天在院里住,可是看了个全场。”张莱莱解释道。 据张莱莱说,吴小军是79年刚刚过完年回来的。 那时候其实滨海到外地下乡的知识青年几乎都回来完了。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竟然成了最后一拨。 吴小军回来的时候带了一把斧头,他回来后连家门都没进,连老娘都没见就直接去了王月玲家。 那时候正是上班时间,院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人,王月玲家也就只有王大明和马二花在家。 吴小军闯入他们家就是一顿乱砸! 在两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家里已经被砸得乱七八糟!
相关推荐:
八零女翻译官被糙汉醋王宠翻了
放电女种田记
重生之翻身有理
提灯映桃花
骗身(np)
快穿之专治三观不正
馋
汉风1276
相思不悔(女尊)
我爱你,比永远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