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的,主打一个正宗,平价。 来这里吃饭的以本地人居多,一到节假日是需要排长队的。 沈玉瑶几人因为是从招待所赶过去的,所以基本上要跨越半个城。 哪怕他们出门并不晚,可到的时候也差不多到了午饭的最高峰。 几人一进馆子,就被里面挤挤哄哄的人流给惊呆了。 沈玉瑶看到门口竟然有人在排队等号,不由得犯了迟疑。 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啊? 看出沈玉瑶的迟疑,文虎笑道:“阿姨你放心,咱们肯定有位置。这里离卉卉的学校近,我们早就商量好了,我接你们过来,卉卉直接从学校过来。她这会儿肯定已经占好位置了。” “卉卉也要过来啊。”沈玉瑶很有几分惊喜。 她也有很多年没有见过卉卉了。 几人进到店里,远远就看到程卉卉在冲他们招手。 程卉卉来得早,已经占了一个卡座。那是一个八人台,他们坐正正好。 海市饭店的装修比较偏民国风,这本来也是一个老饭店,是当年公私合营后留下来的。 这里的窗玻璃全都是彩色雕花的,卡座与卡座之间还用丝绸的五色屏风相隔,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 又和京城的馆子是不一样的感觉。 几个孩子新奇得很,从进来之后就开始左右张望着。 看得出也很高兴。 卉卉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她的长相综合了程工与吴玉兰的长处,既有吴玉兰的秀气,又继承了程工的高个头。 是一个相当好看的女孩儿。 这么多年不见,她见到沈玉瑶也亲近得很,直接上来就给了沈玉瑶一个拥抱。 抱着这个看着长大的女孩儿,沈玉瑶的心里也是一阵温暖。 “你看你也没说要过来,阿姨连个礼物都没有准备。”沈玉瑶抱怨道。 “不用准备,不用准备。”卉卉连连摆手。 “阿姨你们远来是客,本来就应该我们来尽地主之谊。”卉卉一边将他们往座位上领,一边说道。 和憨厚的文虎比起来,卉卉的嘴巴可真算是很能说的了。 他们来的时候卉卉已经将菜都点过了。 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提前点,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上菜。 她点的全是这里的特色菜,葱烧大排,四喜烤麸,红烧肉,响油鳝丝,雪菜大黄鱼…… 整整要了一桌子。 几人边吃边聊,回忆了往事,也说了些彼此现在的生活。 沈玉瑶在一边看着,越看越觉得面前这两位是一对儿。 想想这样也很好啊! 自幼青梅竹马,彼此知根知底,如今又在一个城市生活。 即便文虎在当兵,可也是本地兵啊! 而且他是干部,将来是可以留在海市的。 怎么看,沈玉瑶也觉得这是天生一对! 看着这对小两口的互动,她的唇边不由多出了一抹姨母笑。 只想着等他们两个结婚,一定要送上一份厚礼! 第471章 看房 程立言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到了事先约定的看房子的日子。 他们没有带司机,而是由沈玉瑶开车一起去了那栋洋楼。 沈玉瑶早在几年前刚到京城的时候,就学会了开车。 他们去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房子的主人,此次出面的是居委会的同志。 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同志。 据她说,房东一家如今已经去了国外,将房子委托居委会代为处理。 一切手续他们都可以代办。 因为程立言穿着军装的缘故,那位女同志对他们特别客气,也说了不少关于这栋老房子的情况。 通过询问沈玉瑶得知,这房子始建于1939年,是当时海市最著名的工厂主冯先生的故居。 当初建的时候是请了法国的名设计师精心设计的。 这栋楼一共四层,占地45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将近六百平方。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将近两百平方的大花园。 这花园是围绕在房子四周的,这就使得它四面临空,与周围的建筑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私密性以及防噪音的能力都非常好。 这一点让沈玉瑶非常的心动! 因为他们家现在住的白楼虽然也是独栋,但是是学校建房,邻居间几乎是挨着的,中间就依靠一个栅栏相隔。 特别是在院子里,相互间咳嗽一声旁边都听得清清楚楚。 别说左右邻居了,即便是住在对面的师父家,每天师母喂猫咪的声音沈玉瑶都能听见。 所以,这个独门独栋,四面临空的设计对她有着极大的诱惑! 那位女同志拿了钥匙几人一起进了房子,然后沈玉瑶发现这栋楼竟然是带电梯的! 它有双楼道,一个是从外面楼梯间进出,另外一个是在客厅位置,修建了一个柚木的木质室内楼梯。 那个室内梯虽然年头多,但因为木料好,保养得当,看上去竟没有多大的损伤,依然十分的优雅。 程立言对客厅侧面的那个电梯更感兴趣,他问那位女同志:“这电梯还能用吗?” “可以。只要通了电,这电梯就能用。” 说到这儿,她也不由得感叹:“这房子很幸运得嘞。我们这条街上的洋楼很多,这栋算是保护得最好的了。 主要是之前是报社在用嘛,公家单位人家讲文明,用得仔细,所以这个楼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坏。” 她指了指壁炉:“这壁炉也可以用的,以前每年报社都要专门请人来通烟道。” 夫妻俩楼上楼下都转了一圈,越看对这栋楼就越满意。 虽然它要的价格比较高,但后期的花费肯定会比四合院少很多。 除了一些过于老旧的楼板,楼梯需要修缮,水电要重新跑,还有门窗等确实需要更换外,硬装方面需要大动的地方不多。 这样算下来,买这套房子连装修下来大概和四合院的花费应该相差不了太多。 夫妻二人都起了心思,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回去再商量商量。 参观完之后,他们谢过那位女同志,并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就离开了。 那位同志对于他们这种情况也很习惯了,还告诉他们这套房子来看的人多,但真动心想买的人基本没有。 毕竟这价格过于吓人,而且房主还坚决不肯让价,说卖不出去就留着,将来也算是国内还有一座老宅。 从房子里出来,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在周围又转了转,给孩子们拍了好些照片。 另外又带着他们去吃了西餐。 之前去姑姑家的时候,两个舅妈带着他们一起去过一次,但那次明月和明晨没有去。 回来后小毅和南熹就一直讲要带他们也去吃一回,这次总算是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心愿。 下午,一家人又去了海市最大的百货大楼,给四个孩子各添置了些衣服。 海市的衣服这年头在全国都是紧俏货,是最时髦的。 既然来自然要买一些回去。 除了衣服,他们还给朋友们买了礼物。 师父师母自然是少不了的,乔安一家自然也得有份。 大概是见了故人的缘故,这两天沈玉瑶一直总会下意识的回忆从前,想起在滨海,在颐江的那些日子。
相关推荐:
八零女翻译官被糙汉醋王宠翻了
放电女种田记
重生之翻身有理
提灯映桃花
骗身(np)
快穿之专治三观不正
馋
汉风1276
相思不悔(女尊)
我爱你,比永远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