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军长每天都在撩我_现代耽美_BL > 第201章

第201章

快大白羽鸡因为其优秀的产肉比——17kg的饲料可以转化1kg的鸡肉,曾经承担了不少反智流言,譬如一只鸡长多双翅膀什么的,而且常常被诟病为口感不如土鸡,但在谢双瑶看来纯属放屁,土鸡的饲料转化率、长成速度都被快大白羽鸡秒杀,所谓风味在饥饿面前完全只是一种玄学,产肉量、产蛋量,这才是一种养殖畜类在推广时,人们所关注的全部。 鸡肉产量上去了,这是快大白羽鸡的作用,而白来航鸡的落地更为迅捷,这种鸡产蛋量大且稳定,饲料转化率极高,一只鸡一年能贡献近300个蛋,而消耗的饲料不过数十斤,当然在本地因为无法科学配比饲料,这两种鸡的生产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然能保证买活军内不论男女,顿顿有蛋,天天见荤。 人要吃得饱,才会长肌肉,才能精神饱满地迎接一天的活计。对穷人来说,生活叫‘捱’,活重,吃得少,每一天都在消耗自己的元气,没准哪一天就捱不过去了,一病不起,被人拖到乱葬岗上等死。谢双瑶穿越以后更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穿越小说几乎都是第一世界的幻想,只有第一世界的作者才会假设古代社会所有人都头脑清晰、口齿分明,普遍有余力勾心斗角,王孙公子和农户人家也能毫无芥蒂的往来——如果主角是农家子或者农家女的话,还能跨阶层地谈个恋爱。这种设定蕴含了几乎是默认的,只有第一世界才具备的前提:所有人不论贫富,几乎都能吃得饱饭,外表上看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外形和语言上来说,他们都具备有平等交流的能力。 这可能吗?谢双瑶穿越后第一天就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读者,这根本就不可能。贫民、村民、市民、贵族仅从肉眼便可划分。那种‘农家福宝’、‘农家子’类型的主角,绝不会是描述中应有的形象,按他们的家境,第一个必定是衣衫褴褛,又脏又臭,因为除了夏天,洗澡必须烧水,而柴火秸秆并不是如想象中一样可以随意获取的东西,它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有些地方甚至连做饭都不够用,而且洗澡所用的澡豆,和洗衣服所用的浆水也都不比现代社会那么便宜;第二个必定是笨的,不论贫民还是村民,食物都是匮乏的,人们吃得少而干得多,脑子就会转得很慢,因为没有多余的能量供给大脑,他们的欲望普遍地集中在食欲上,农家的小孩思维是要比富户家更迟钝的,他们的勾心斗角往往只是为了谁能多吃一口。这一点谢双瑶有亲身体验,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每天昏昏沉沉,思考对她来说过于费劲,在饥饿之中,人不再是人,只是觅食求存的野兽,如果不是她有金手指,恐怕不易从那样的状态下解脱。 第三,语言是极大的问题,村民许多都只会说本地土话,和外地人难以交流,搬迁到某村的富户在太平年代也很少见,而且通常不受欢迎。因为村落附近的田地都几乎被开垦得差不多了,富户搬迁必定伴随田地变迁,这在一些民风彪悍的地方是要激起不少血案的。就算真的有富户在村里居住,他们的孩子也不可能随意和村民交往,实在是太脏,村民身上几乎都有跳蚤,而且陪小少爷游玩这样的美差,倘若不是管家又或者受宠的长工佃户家的孩子(若不受宠,佃户长工很难娶妻)还轮不上呢! 事实上,谢双瑶接触到的村民,他们很多人的生活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他们和现代人的共同点大概只在于同为人属,其余所有一切观念都太不一样,如谢双瑶宣布的男二十五、女二十三才能成亲,这规矩若让农户来评判,那便是很荒谬的。一个有能力娶亲的小伙子,十七八岁上便该成亲了,因着那是在做完农活后还能有些余力行房的年纪,三十岁对农户来讲已是中年,五十岁后很多农户都被常年的劳作和饥饿压垮了身子,这时候倘若他的儿子没有老成到足以支应门户,那末他恐怕是很难放心合眼的。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农,家里一定是殷实和睦的,只有这样的家庭才有余粮,有道德能维持老人的生命,稍微贫瘠一些的人家,大量老人都死于常年营养不良带来的并发症,通俗地说,他们就是慢慢地把自己给饿死的。 当然,成亲太早,生下的孩子可能便站不住,但这是农户们认为可以承受的风险,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前面一点点的路,这无疑是一种短视,但这并不

相关推荐: 李笑白系列③回家   po-18.com你真可爱(H)   重生之掌家弃妇   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   福泽有余[重生,无虐爽文]   重生晚点没事吧   【恋母,用性爱回报母爱】   【兄妹】嘘,小声点!   养不熟   保镖先生(肉)